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上传人:思** 文档编号:144231793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DF 页数:143 大小: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 单元分析单元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有: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观察记录影子的变化和移动。 *能够观察并描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并建立太阳的运动模式。 *能够用仪器观察记录太阳的高度和当时的气温。 *会做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 。 *能够模拟月相变化。 *能够连续观察一个月的月相变化,记月相日记。 *能够观察一天中月亮的移动,建立月亮的运动模式。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体的影子和物体之间的关系。 *知道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移动和变化的规律。 *知道太阳一天当中的运动模式。 *能够发现太阳

2、高度和当时气温之间的关系。 *知道太阳的影子能够表示时间,了解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认识日晷等古代的计时工具,了解其他的古代计时工具。 *认识月相变化,知道月相变化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知道月亮一天的运动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持久(为期一天的太阳观察和为期一个月的月相观察)地进行观察。 *体会到长期收集的数据的价值,因为数据中会隐藏着一定的规律。 *体会到看似平常的太阳和月亮的运动和变化中包含着大自然神奇的规律与 联系。 *意识到掌握利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带来好处。 *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本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内容: 1、太阳和影子 2、

3、太阳钟 3、昼夜交替 4、看月亮 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单元教学概念图单元教学概念图 地球自转 昼夜交替黑夜月亮 月相 新月 娥眉月 半圆月 凸月 残月 满月 上弦月 下弦月 动植物的生活 花钟人的作息昼行动物和 夜行动物 白天太阳的视运动 影子的变化和移动 太阳钟 日晷 本单元试验本单元试验 科学内容试验内容材料备注 1太 阳 和 影 子 1、 测量影子的变化 2、模拟一天影子变化 1、指 南 针、直尺、 铅 笔 计 时 器 2、手 电 筒、铅笔、 橡皮 2太阳钟1、 制作简易太阳钟1、硬 纸 板、 双面胶 2、 手掌日晷2、 铅笔 3昼夜交替1、模拟昼夜变化1、手电筒、地 球仪、 4看月

4、亮1、模拟月相变化 2、月相日记卡 1、 月相变化盒 2、硬纸板 5昼 夜 对 动 植 物 的 影 响 1、交流1、 课前准备的 资料 前概念调查问卷前概念调查问卷 第一单元单元调查 班级 姓名 日期 1、 你知道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吗?请详细说明。 2、 我们可以利用太阳来推算时间,你能说出一种方法吗? 3、 如果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 20 点,那么美国的观众 应该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 4、 是什么引起了昼夜交替? 5、 每天晚上看到的月亮为什么都不一样? 6、昼夜对动植物有什么影响,请说两点。 前概念调查统计前概念调查统计 1、 你知道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吗?请详细说明。

5、所有学生都知道太阳和影子是有关系的, 但大部分学生只关注到太阳和影子方向 之间的关系,对于长短的关系能够意识到的只有少数同学。 2、我们可以利用太阳来推算时间,你能说出一种方法吗? 有的同学知道用日晷,大部分学生也知道根据太阳方向判断大概的时间,但不知 道怎么样推算精确的时间。 3、如果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 20 点,那么美国的观众 应该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只有个别学生不知道。 4、 是什么引起了昼夜交替? 只有个别学生不知道。 5、 每天晚上看到的月亮为什么都不一样? 有 20%左右的同学知道是因为地球的影子关系,其他说的都不正确。 6、昼夜对动植物有什么影响,请说两

6、点。 没问题。 第一课 太阳和影子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连续观察记录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懂得一天中气温和影子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进持之以恒的观察品质。意识到完整的观察记录对结论的重要性。 学习成果: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知道影子是怎么样的方向、长短受太阳的影响。 知道气温和太阳的运动的关系。 能够坚持观察一天中影子方向、长短、气温和太阳位置的关系。 学习成果评价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概念发展 层次 1:学生不知道影子的变化和太阳运动的关系,也不知道气温和太阳运 动的关系。 层次 2:学生知道影子的变化和太阳运动

7、的关系,但不能将气温的变化和太 阳的运动建立起联系。 层次 3:学生能够将影子的变化、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运动建立起联系。 探究能力:探究能力:能够坚持长时间观察。 层次 1:学生不能进行自行观察。 层次 2:学生能够进行自行观察,但不能坚持长时间观察。 层次 3:并能够坚持观察一天中影子、气温与太阳的运动。 教学材料教学材料指南针、直尺、铅笔、计时器、手电筒、铅笔、橡皮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集中话题1、和学生猜一个有关影子的谜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探索和调查探索和调查1、在黑板上画一个人,让学生画出 人的影子。 2、师

8、:太阳和影子之间到底有什么 关系呢? 3、到室外进行太阳和影子之间关系 的测量。 4、进行一天中太阳和影子关系的模 拟实验。 1、 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 因为没有太阳的存在, 就 画不出影子, 从而让学生 认识到太阳和影子的关 系密切。 3、 实验检测。 回顾和解释回顾和解释1、经过这节课的研究,你知道了什 么? 2、布置课后观察一天影子、气温和 太阳运动的关系的实验。 1、总结。 2、一天中太阳和影子关 系的模拟实验并不能代 替实际观察, 在有条件的 情况下, 还是进行实际观 察。气温的观察也是一 样。 第二课 太阳钟 过程与方法: *做一个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 知识与技能: *了解

9、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认识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以及其他计时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服务。 *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进步的。 学习成果: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知道可以利用影子推断时间。 会自己制作太阳钟。 了解古代的计时工具。 学习成果评价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概念发展 层次 1:了解古代计时工具,但不理解用影子推断时间的理由。 层次 2:学生能够大概了解用影子推断时间的理由。 层次 3:学生能够清楚了解用影子推断时间的理由。 探究能力:探究能力:能够制作太阳钟。 层次 1:不能够制作太阳钟。 层次 2: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制作太阳钟。 层次 3:

10、学生能够自己制作太阳钟。 教学材料:教学材料:硬纸板、双面胶、铅笔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集中话题1、出示几种影子,让学生估计当时 的时间 为后面做铺垫。 探索和调查探索和调查1、刚才你们是如何根据影子来推断 时间的呢? 2、你们知道哪些用影子来推断时间 的例子?全班交流。 3、如果让你自己制作一个太阳钟, 你打算怎么做?小组讨论。 4、制作太阳钟。 1、引起学生思考 2、以古代的计时工具引 发学生思考, 为后面制作 太阳钟做铺垫。 3、通过讨论,思考,学 生对太阳钟就有了更深 一层次的思考, 再进行制 作,在制作的时候

11、,可以 由教师把钟面复印给学 生进行制作。 回顾和解释回顾和解释1、用自己所做的太阳钟进行实际检 测时间。 2、课后思考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利用 自然规律推断时间。 1、应用。 2、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第三课 昼夜交替 过程与方法: *会做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 *能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对昼夜现象认识的历程。 知识与技能: *知道昼夜的成因。 *知道哥白尼和托勒密的主要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行的。 学习成果: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知道地球自转引起了昼夜交替。 了解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的历程。 学习成果评价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概念

12、发展 层次 1:不知道昼夜交替的原因。 层次 2:知道昼夜交替的原因,但不能体会人类对昼夜交替的探索历程。 层次 3:知道昼夜交替的原因,并能体会人类对昼夜交替的探索历程。 探究能力:探究能力:进行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 层次 1:不能进行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 层次 2: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 层次 3:学生能够自己进行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 教学材料:教学材料:手电筒、地球仪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集中话题1、如果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 定在晚上 2

13、0 点,那么美国的观众应 该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 引起学生思考。 探索和调查探索和调查1、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同 一时刻,地球上各个国家的时间不一 定一样,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2、进行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 拟实验。 3、实验的时候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 并注意观察同一时刻,地球上不同国 家的时间为什么不同,找出不同时间 的国家例子。 4、交流人类对昼夜交替的探索历程。 1、将时间与地球、太阳 建立起联系。 3、用实验和前面的问题 建立联系。 回顾和解释回顾和解释1、课后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极昼” 、 1 为后续学习留有余地 “极夜”的现象。 第四课 昼夜交替 过程与方法: *能够根

14、据记忆,画出多个月相图,并能够按顺序排列。 *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知识与技能: *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知道月亮在天空的运行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坚持长期观察。 *能够实事求是地观察。 *意识到如实观察的重要性。 学习成果: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知道月相变化的顺序和规律。 能够坚持长期实事求是地长期观察。 学习成果评价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概念发展 层次 1:不知道月相在一个月中不同。 层次 2:知道月相在一个月中不同,但不知道月相变化的规律。 层次 3:知道月相在一个月中不同,知道月相变化的规律。 探究能力:探究能力:能够坚持长期实事求是地长期观察。 层次

15、1:不能够独立观察月相的变化。 层次 2:能够独立观察月相的变化,但不能坚持长期实事求是地长期观察。 层次 3:能够独立观察月相的变化,能坚持长期实事求是地长期观察。 教学材料:教学材料:月相变化盒、硬纸板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集中话题1、请同学上黑板画月亮。1、让学生回想原认知中 月亮的形状, 学生画出的 月亮肯定是有不同的, 就 为后面月相的变化做了 铺垫。 探索和调查探索和调查1、让学生交流曾经观察月相的经验。 2、小学讨论,提出月相变化可能是 什么规律。 3、用月相观察盒,观察模拟的月相 变化。 4、再交流月相

16、变化的规律。 5、讲解月相为什么会变化。 6、制作月相日记卡纸。 7、分观察小组。 2、 让学生养成自己思考、 总结的习惯 4、月相变化的规律也可 以留在学生自行观察月 相、记月相日记之后进 行。 5、应该让学生知道月相 变化的原因, 不要让他们 感觉月相变化有那么神 秘。 6、 在课堂上把卡纸做好, 有利于激发学生记日记, 而且可以统一格式、材 料。 7、学生个别观察的时候 常中途放弃, 组成小组观 察可以起到相互提醒的 作用。 回顾和解释回顾和解释1、布置记月相日记。1、鼓励学生重在坚持, 教师还应提醒学生月亮 每天 “出现” 的时间不同, 和出现阴雨天如何处理。 第五课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学会调查身边动植物变化与昼夜交替之间的关系。 *能根据调查作出相应地分析和判断。 知识与技能: *知道昼夜变化对动植物会产生影响。 *知道动植物、人体有自己的生物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尊重证据的科学品质。 学习成果: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知道昼夜交替对动植物有影响。 能够调查身边动植物变化与昼夜交替之间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