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慈孙―税收管理精细化与标准化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224511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邱慈孙―税收管理精细化与标准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邱慈孙―税收管理精细化与标准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邱慈孙―税收管理精细化与标准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邱慈孙―税收管理精细化与标准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邱慈孙―税收管理精细化与标准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邱慈孙―税收管理精细化与标准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邱慈孙―税收管理精细化与标准化课件(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税收管理精细化和标准化,邱慈孙 2007.11.26,三、税收管理标准化 以江西省国税系统为例,一、税收管理精细化 二、税收管理标准化 相关原理,一、税收管理精细化,(一)税收管理精细化的定位问题 (二)税收管理精细化的推行难点 (三)税收管理精细化应处理的关系 (四)税收管理精细化的方法选择,(一)税收管理精细化的定位问题,观点之一:流程再造。 精细化源于日本丰田企业对产品实施精细化设计、精细化制造、精细化物流、精细化销售的规范化生产模式。 “税收征收精细化管理就是税务机关按照信息化加专业化的要求,结合税收征管流程再造,准确把握纳税人涉税信息及变动规律,实现税收征管过程的零缺陷”。 “精细化

2、需要以提高效率为核心进行流程再造”。,附:流程再造打破鸡蛋才能做成蛋糕,BPR的思考方法:“根本性”的再思考 (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做事更重要) 不去思考“怎样做好这件事?” 而去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件事?” “为什么由我来做这件事?” BPR的运作要点:“关键性”的再设计 对现有的业务流程不是进行肤浅的改变和调整,而是抛弃陈规陋习的束缚,创新发明全新的工作方式或流程; 对现有的组织架构不是进行改良、增强或调整,而是重新构造。 税务部门目前没必要BPR;可考虑BPI(流程优化)。,分析: 丰田精益生产管理模式的基本原理是“不断改进、消除对资源的浪费、协同工作与沟通”,也

3、即持续改进、注重效益、分工协作的理念,流程再造并不是精细化管理的具体要求。 税务部门推行精细化管理固然涉及健全制度、优化流程的问题,但将流程再造作为精细化管理的措施值得商榷。,(一)税收管理精细化的定位问题,观点之二: “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明确职责分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避免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抓住税收管理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抓紧、抓细、抓实,不断提高管理效能。” 国家税务总局给出的定义,缺陷分析: 其一,没有体现税收管理精细化对于全部税收管理业务的要求,全面精细管理的特点不明显,“精细化”的“化”没有体现出来。 其二,精细化的具

4、体措施或者方法不明确,光有“精确、细致、深入”和“抓紧、抓细、抓实”的总体要求,缺乏体现精细化管理精髓的科学方法。,本人对“管理精细化”的理解:,其一,精细化是一种以精益求精为特征的工作理念。 其二,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以“精确、细致、深入”为特征的工作要求。 其三,精细化是以标准化管理和细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管理方法。 其四,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以全面覆盖税收管理业务为特征的管理模式。,(二)税收管理精细化的推行难点,思想认识难到位 干部素质难适应 推行阻力难化解 管理措施难对路,(二)税收管理精细化的推行难点,1、思想认识难到位。 其一,受“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法影响,误以为精细化管理也只

5、是原则要求。 其二,对精细化管理必要性认识不足,精细化管理追求卓越的进取意识相对淡薄。 其三,对推行精细化管理可行性认识不够,认为精细化管理主要是对基层一线的要求;担心精细化管理不利于下级工作积极性的发挥,不敢抓、不愿管;担心精细化管理影响工作效率。,(二)税收管理精细化的推行难点,2、干部素质难适应。 税务部门40岁以上人员偏多,工作激励难度大,工作热情不高。 一些税务人员业务知识老化,计算机操作水平不高,缺乏精细化管理的本领,只能受理简单的业务,有的不能全面胜任本岗位的工作职责,全员精细化管理有一定难度。 提高税务人员适应精细化管理能力的途径:一是“逼”;二是“补”;三是“简”。,(二)税

6、收管理精细化的推行难点,3、推行阻力难化解。税务机关的行政管理很大程度上是对税务机关内部上下级或同志间的管理、监督与制衡,针对本系统、本单位以及税务人员采取精细化管理措施是对熟人的管理,管理中往往打不开情面,有些精细化管理的措施由于涉及同志间利益调整,推行阻力更大。以推行能级管理为例,“按能分级”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按资历分级,能级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二)税收管理精细化的推行难点,4、管理措施难对路。一些思路似是而非。 如,不少人认为涉税信息采集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主张将采集第三方信息和企业的资金流、货物流信息。 又如,不少同志认为解决漏征漏管问题,应加强国地税之间以及税务部门与工商部门

7、信息互换和比对。 再如,一些单位将税收管理精细化等同于税收管理规范化,抓执行落实不足。,(三)税收管理精细化应处理的关系,1、正确处理与税收管理集约化的关系 2、正确处理与税收制度科学化的关系 3、正确处理与征管制度科学化的关系 4、正确处理与税收征管高效化的关系 5、正确处理与税收管理信息化的关系 6、正确处理与税收管理法治化的关系 7、正确处理与税收管理规范化的关系 8、正确处理与税收管理标准化的关系,1、正确处理与税收管理集约化的关系,(1)税收管理集约化与税收管理精细化含义相近,但侧重点不同。集约化强机构扁平化;精细化是全方位的精细化。 (2)集约化为精细化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扁平化可

8、以解决国税机构网点过多、战线过长、征管力量分散的问题,应将税收管理集约化调剂出来的征管力量主要用于重点税源的精细化管理。 (3)税收管理集约化应当适度,避免粗放化。我国幅员辽阔,纳税企业和业户众多,需要安排足够的管理力量划片巡查,农村管理分局不宜过于收缩。,2、正确处理与税收制度科学化的关系,(1)税收制度应当便于税收精细化管理。不合理政策会增加管理难度。如,现行增值税制允许对运输费用扣税,且征扣税率不一致,征扣税分属国税和地税管理,必然增加税收管理的难度。 (2)税收管理精细化是落实税收制度的重要措施。税制的完善往往也有一个过程,需要通过精细化管理来弥补税收政策法规存在的缺陷。,3、正确处理

9、与征管制度科学化的关系,(1)不同的征管模式对税收精细化管理有不同的要求。 (2)税收精细化管理的重点 是税收征收管理精细化。 (3)征管制度合理与否直接 影响税收精细化管理的效果 。 我国目前国地税征管范围划分不规范,直接增加了国税与地税的协作成本,给税收精细化管理带来困难。,如,地税部门负责运输行业营业税、国税部门负责运输费用增值税抵扣,随国税部门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而附征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由地税部门征收,人为增加了国地税部门的信息协作任务。 又如,企业所得税以开办时间界定国税与地税的征收范围,也带来争抢税源以及诱发不利于精细化管理的恶性竞争。 此外,所得税汇总缴纳由于存在制度缺陷,导致

10、税收征管的脱节,对所得税偷逃税款往往难以进行有效监控,给税收精细化管理带来困难。,4、正确处理与税收征管高效化的关系,(1)精细化管理是降低税收成本、提高征管效率的重要措施。 (2)推行税收管理精细化应树立效益理念。 (3)推行税收精细化管理应当适度。不能不惜一切代价搞精细化,盲目追求过度的精细化,使税收成本的增长超过现实的承载能力和预期效应的增长。 (4)税收精细化管理应涵盖成本效率内容。,5、正确处理与税收管理信息化的关系,(1)税收管理信息化与税收精细化管理有着共同的目标,都是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与效率。 (2)税收管理信息化是税收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3)税收信息化建设应当与税收精细

11、化管理协调发展。,6、正确处理与税收管理法治化的关系,(一)税收管理法治化是税收管理精细化的基础。 (二)税收管理精细化本身应当符合税收管理法治化的要求。 (三)税收管理法治化可以为精细化管理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税收管理法治化与精细化相结合要求破除“税本位”观念。所谓“税本位”,就是税务部门和税务人员在税收工作中出于本位利益考虑,对纳税人合法权益保护不够。,7、正确处理与税收管理规范化的关系,(1)税收管理规范化是税收精细化管理的巩固措施。税收精细化管理包括税收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税收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本身就是税收管理规范化,规范化是精细化的重要载体。 (2)税收管理规范化应当满足精细

12、化管理的要求。税收管理规范化应当是全面、系统、精细的规范化。,8、正确处理与税收管理标准化的关系,(1)税收管理标准化是税收精细化管理的载体。税收管理标准化,实际上就是精细的规范化,标准化是精细化的表现形式或具体方法。 (2)税收管理标准化应当做到精细化。税收管理标准化应当是全面、系统、精细的标准化。,(四)税收管理精细化的方法选择,精细化是以标准化管理和细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管理方法。 1、细化管理。 2、标准化管理。,1、细化管理,细化管理包括:横向的细化(如分类管理);纵向的细化(如动态管理);程度的细化(如深度管理。 分类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目前,税务部门普遍对税源按税种

13、、按行业、按规模、按信用等级进行科学分类,摸索适合每一类管理对象的税收征管规律。 分类管理、细化管理不能作为税收管理的通用方式,不少税收管理业务和税收管理对象不一定适合进行分类管理。,2、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包括量化管理和程序化管理,要求质量指标的量化和流程的统一。 标准化管理则具有税收管理业务的普遍适用性,可以作为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方法。 江西省国税系统从2004年开始探索推行以标准化管理为主要特点的税收质量管理体系,可以说是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的有益尝试。,二、税收管理标准化 相关原理,(一)管理标准化与标准化管理 (二)管理标准化的核心理念 (三)流程的标准化过程 (四)管理标准化

14、的五项基础 (五)影响管理标准化效果的五要素,(一)管理标准化与标准化管理,管理标准化:对管理的标准化。 确定需要的管理过程确定流程规范确定相关职责和资源确定测量标准和方法。 标准化管理:对标准化活动的管理。,规范化水准 实施符合性,(二)管理标准化的核心理念,写我所做,确定方针和目标 明确过程或活动要点 形成需要的文件,做我所写,实现方针和目标 实施文件的规定 保持需要的记录,(三)流程的标准化过程,识别管理过程,识别标准化要求,确定流程规范,确定配套的职责,确定测量规范,形成流程文件,实施,评审/改进,(四)管理标准化的五项基础,1、观念基础:管理标准化的 度 和方式 2、运营结构: 流程

15、框架 3、流程:标准化 4、组织结构: 职责体系标准化 5、资源结构: 标准化实施,1、观念基础:管理标准化的 度 和方式,管理标准化受观念的直接影响: 观念基础好,需规范的“度”可降低; 观念基础差,需规范的“度”需提高。,2、运营结构: 流程框架,运营结构 运营结构决定流程框架 (构成和接口) 运营结构决定“重点”取向 重点取向决定标准化需求,组织功能 核心价值链 流程集成,3、流程: 标准化,流程标准化的四个层次 对流程标准化的程度取决于,程序标准化 程序+活动标准化 程序 +活动+ 资源标准化 程序 +活动+ 资源+测量标准化,对流程的认知 流程的重要性 资源和能力,4、组织结构:职责

16、体系标准化,组织结构:职责体系标准化,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应服从流程的需要 职责体系标准化是流程标准化的基础,组织构架 职责和接口,5、资源结构: 标准化实施,资源结构: 标准化实施,资源结构 资源结构决定标准化要求的实现方式 IT平台应集成主要的标准化要求,人力资源 设备/ 设施 环境资源,(五)影响管理标准化效果的五要素,1、管理标准化的需求识别 2、管理标准化的程度 3、管理标准化的水准 4、管理标准化要求的贯彻 5、管理标准化要求的改进,1、管理标准化的需求识别,管理标准化的需求识别:,“标准化”风险 非标准化风险 “标准化”能力 “标准化”环境 “标准化”绩效 提升和保证绩效的考虑,2、管理标准化的程度,管理标准化的程度:,适当的标准化“程度” 过渡的标准化 不足的标准化 不同环境下的标准化,3、管理标准化的水准,管理标准化的水准:,取决于观念基础:落后的观念不可能采用先进的标准 取决于管理基础:基础差,标准化程度要高 取决于资源基础:手工作业很难标准化 取决于管理愿景: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