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复习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216067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复习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下册 精品课件,本课件来源于网络只供免费交流使用,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本单元的主要教育目标是引导学生体认宪法价值,明确宪法地位,维护宪法权威,树立宪法至上理念。,单元整体架构,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公民权利 的保障书,坚持 依宪治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加强 宪法监督,体认宪法价值,领会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捍卫宪法尊严,为什么,怎么做,只有坚持依宪治国,建立完备而有效的监督宪法实施的制度,才能将书面的宪法规范转化为现实的宪法秩序,实现人民主权、保障人权的目的。 引导学生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并能够以实际行动来践行宪法,

2、促进宪法实施。,第二课逻辑结构,保障宪法实施,根本的 活动准则,坚持 依宪治国,监督 权力行使,加强 宪法监督,增强 宪法意识,最高的 法律效力,我国宪法监督制度,对一切组织和个人,捍卫宪法尊严 树立宪法信仰,法律地位 法律权威 法律效力,坚持宪法至上,最高的,对一切法律和法规,公职人员每个公民,理清脉络,建构体系,把握主旨 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建构逻辑体系,整体把握内容 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体宪认法价值 把握好教学定位,教学启示:,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 公民的监督权和人大的监督权,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中国共产党作

3、为执政党,坚持依宪执政,根本的 活动准则,坚持依宪治国,最高的 法律效力,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宪法和其它法律的区别 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第一框 主要内容,第一框“坚持依宪治国”是第二课的重点。 第一目“根本的活动准则”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坚持依宪治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坚持依宪执政,根本的 活动准则

4、,人民意志和利益具有 最高性与根本性,第一框重难点分析,从产生来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过程就是凝聚社会共识并转化为宪法内涵和规范的过程。宪法是社会共同体价值共识的最大公约数。 从内容和价值追求来看: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基于情境,探究问题,生成观点,宪法草案为什么要公布并交付全国人民讨论? 我国现行宪法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在这部宪法制定过程中,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询了各地区、各部门、各阶层的意见,并发动和组织亿万群众进行全民讨论。在历时4个月的全民讨论中,广大群众表现了高度的政治热情和积极性,提出了大量意见。全国80以上的成年公民参加了讨论,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也参加了讨论

5、。这部凝聚全国人民意志和智慧的宪法草案,于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坚持依宪执政,根本的 活动准则,宪法明确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国宪法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第一

6、框重难点分析,最高的 法律效力,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宪法和其它法律的区别 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一是了解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二是分析宪法与其他法律的联系,懂得各自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初步理解其他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对保障宪法实施的作用;三是概括并提升本目所学知识,懂得坚持依宪治国必须维护宪法的权威、地位和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于情境,探究问题,生成观点,宪法事

7、例一:2003年4月,湖北青年孙志刚在广州被非法收容殴打致死的事件被媒体曝光,引发了关于我国收容遣送制度的热烈讨论。5月14日,三名法学博士联名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进行违宪审查,废除现行收容遣送制度。6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布国务院第381号令,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自当年8月1日起施行,原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宪法事例二:劳动教养制度是对轻微违法犯罪人员实行的一种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属于由行政法规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在特殊历史时期,这项制度的确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中国社会和法制

8、的进步,其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因与我国宪法的精神相冲突,缺乏明确的法理依据,2013年1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这意味着已实施50多年的劳教制度被依法废止。,基于情境,探究问题,生成观点,为什么要加强宪法监督 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核心是审查规范性法律文件和公权力行为是否合宪) 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加强宪法监督工作(宪法解释、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实施检查),监督权力行使,加强宪法监督,增强宪法意识,加强宪法监督需要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 宪法与我们息息相关 我们要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第二框 主要内容,知,情,行,法寓于例,德润于心

9、寓抽象的概念、法理、法条于具体的宪法事例和情境材料中,通过“摆事实”来“讲道理”。 注重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教育 树立制度自信,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 强化国家主人翁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有意识地进行党的先进性的教育 培养亲近宪法、尊重宪法、热爱宪法的情感,开放性问答,1.“如果把我国的所有法律比作由多种乐器演奏的交响乐团,那么宪法就是这个交响乐团的最高指挥。”如何理解“宪法就是这个交响乐团的最高指挥”? 【答案】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在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

10、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 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拓宽人民监督权力的渠道,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为什么习近平强调要拓宽人民监督权力的渠道? 【答案】权力的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有利于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授予的权力,努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题型示例,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实质就是依宪治国。宪法之所以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于它()

11、规定了国家的所有制度和任务 集中反映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是由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制定的 ABCD 【答案】C 【解析】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符合题意;说法错误,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性的、全局性的问题;说法错误,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故选C。,2.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长期治国理政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治国基本方略是( ) A.以德治国 B.依法行政 C.依宪治国 D.依法治国 【答案】D 【解析】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故选D。,3.近

12、年来,“网络反腐”成为一大热词,“小鼠标大力量”,上至副部级官员、下至深圳“20亿身家”村干部,一批老虎、苍蝇先后被打倒。这说明()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体系十分重要 保证公民的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 要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网络反腐是公民行使监督权力的唯一途径 A. B. C. D. 【答案】B 【解析】说法太绝对,网络反腐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排除。故选B。,4.“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在浙江省杭州市开馆。设立“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 是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的根本途径 有利于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 有利于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 有利于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 A. B. C. D.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弘扬宪法精神的意义。设立“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是弘扬宪法精神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有利于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有利于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符合题意;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