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体查(课堂PPT)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44212439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PT 页数:115 大小:4.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系统体查(课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神经系统体查(课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神经系统体查(课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神经系统体查(课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神经系统体查(课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系统体查(课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系统体查(课堂PPT)(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xx医院内科,神经系统检查,2,神经系统检查内容,一般检查 意识状态 :瞳孔、眼球活动、脑干反射、病理反射、言语疼痛反应、呼吸循环调节及温度调节. 精神状态:一般仪表与行为、智能、情感及思维内容. 脑膜刺激征 头颈部及躯干四肢检查,3,神经系统检查内容,颅神经检查 运动系统检查 感觉系统检查 反射系统检查 植物神经系统检查 周围神经损伤检查,4,一、一般检查,(一)意识状态 一、意识水平下降的意识障碍 嗜睡(早期,可唤醒,但停止刺激后又入睡) 昏睡(需大声叫或疼痛刺激) 昏迷 (意识丧失,不能被唤醒,疼痛刺激无反应或无目的的反射)(浅、中、深),5,(一)意识状态,附: 昏迷(coma)的

2、程度,6,二、伴有意识内容改变的意识障碍 模糊状态:不严重,表现淡漠,嗜睡和注意力缺陷 谵妄状态:伴发热,常伴激惹、焦虑、恐怖、视幻觉和片断妄想 三、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称醒状昏迷或睁眼昏迷) 无动性缄默症 去皮层综合症,7,无动性缄默症与去皮层综合征临床表现,8,(二)精神状态,1、观察有无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异常: 如情感淡漠、沉默、欣快、兴奋 躁动、话多、情绪不稳、稚气、错觉、幻觉、妄想等。,9,2、检查有无智能衰退,记忆力(及时、近期、中期、远期记忆) 定向力(时间及空间定向) 理解力 计算力 判断力 及普通常识等检查进行综合分以判断是否有 智能障碍。,10,(三)脑膜刺激征,

3、是一种防御反射,为脑脊膜和神经根受到刺激性损害时,相应肌群发生的反射性痉挛所致。 主要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压增高和脑膜转移瘤等。,11,(三)脑膜刺激征,颈强(屈颈试验) 布鲁津斯基(Brudzinski)征 克匿格(Kerning)征,12,屈颈试验:颈部僵直,活动受限,被动屈曲颈部时有阻抗感,下颌不能贴近胸部。,13,Brudzinski征:突然而迅速地屈颈,如发生下肢不自主屈曲缩腿即阳性,14,Kerning征:直腿抬高达不到135度角且有抵抗为阳性,15,二、颅神经检查 颅神经的组成 颅神经的生理解剖 各颅神经的检查及临床意义,16,颅神经的组成(12对)一嗅二视三动眼,四

4、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走与副舌下完),脑 干 腹 侧 面,17,脑干的内部结构,EW 动眼神经核 滑车神经核 展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 面神经核 疑核 副神经核,上、下泌涎核( / ),迷 走 神 经 背 核,舌 下 神 经 核,三叉神经中脑核 三叉神感觉主核 前庭神经核 蜗神经核 孤束核 三叉神经脊束核,18,(一)嗅神经的检查法,闭眼,以手指压一侧鼻孔,用盛于小瓶的挥发性芳香物(樟脑、松节油等)置于鼻孔下。分别测试左右鼻孔,嘱患者说出嗅到的气味。检查前注意鼻腔是否通畅。 嗅神经和鼻腔病变可出现嗅觉减退或消失; 嗅中枢病变可引起幻嗅。,19,(二)视神经检查法,1、视力(近视力、远

5、视力或辨认手指数目或光感) 2、视野(对照法又称手试法、周边视野计或平面视野计检查) 3、眼底 (视乳头、视网膜血管及视网膜) 4、瞬目反射(视反射),20,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21,各眼外肌的运动方向分解图,22,两眼同向偏斜的有关神经支配图,复视产生的原理:A右眼内斜 B右眼外斜 M黄斑区 O目的物 O 假象,23,缩瞳神经通路,视锥、视杆C 双极C 节C,视神经,视交叉,视束,顶盖前区,上丘,视觉反射中枢,EW核(双侧),睫状神经节,瞳孔括约肌,24,扩瞳神经通路,25,(三)运动神经检查法,1、外观:睑裂是否对称、有无上睑下垂、眼球有无前突或内陷、斜视、同向偏斜及眼颤; 2、眼球位置及

6、运动:检查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 3、瞳孔(外形、对光反射、调节辐辏反射),26,(四)三叉神经检查法,最粗大的混合性脑神经 1、感觉 面部感觉(区分周围性与核性) 2、运动 咬肌、颞肌、下颌活动 3、反射(角膜反射、下颌反射及各自的反射弧),27,三叉神经的分布 三叉神经的中枢通路,中央后回下部,中央前回下部,中央前回下部,丘脑腹后内侧核,28,三叉神经的周围性和节段性支配及中枢通路,29,(五)面神经检查法,1、面部表情肌的功能 观察两侧面部是否对称,有无面部偏侧萎缩或面肌痉挛。 嘱患者作皱额、蹙眉、闭眼、露齿、鼓颊及吹口哨等动作, 注意额纹、鼻唇沟、口角两侧是否对称。 昏迷患者可分

7、别重压两侧眶上切迹,注意面肌收缩是否对称。,30,面神经检查法,2、舌前2/3味觉的测试 准备糖、盐、醋、奎宁溶液,于纸上写“甜、咸、酸、苦”字样。嘱患者伸舌,以棉签蘸试剂涂于或滴在一侧舌面上,舌不能缩进,感到味道后用手指纸板上字样,不识字者举手示意。试另一侧必需漱口后再试。,31,面神经核的核上支配,32,(六)位听神经检查法,听力(骨传导、气传导) (1)、单耳气导骨导比较法(Rinne试验) (2)、双耳骨导比较法(Weber试验),33,感音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鉴别,34,前庭功能 (1)自发现象检查 自发性眼球震颤检查法 自发性倾倒检查(Romberg试验) 错定物位征 (指物试验)

8、(2)诱发现象检查 温度刺激试验(冷热水试验) 旋转试验 (加速刺激试验):正常出现快相与旋转方向相反的眼震,时间如小于15秒提示功能障碍,35,(七)舌咽、迷走神经检查,(1)、感觉 (2)、运动 (3)、味觉(舌后1/3味觉) (4)、 反射,36,(八)副神经检查,副神经的分布,37,副神经检查,1、胸锁乳突肌检查 2、斜方肌检查,38,(九)舌下神经检查,嘱患者伸舌,观察其是否有偏斜、舌肌萎缩、舌肌颤动。 核上性损害仅见伸舌向病灶对侧偏斜; 核性损害可见明显的肌束颤动、伸舌向病灶侧偏斜; 核下性损害可见病侧舌肌萎缩、伸舌向病灶侧偏斜; 双侧损害伸舌受限或不能。,39,三、运动系统检查,

9、运动单位:脑干各颅神经运动核、脊髓前角细胞及其神经纤维和它们所支配的肌肉。 上运动神经元:锥体系统(皮质脑干束/皮质脊髓束)。 下运动神经元:脑干运动神经核及脊髓前角细胞。,40,(一)、运动系统解剖生理,1、锥体系(上运动神经元)皮质脑干束 皮质脊髓束 2、锥体外系: 包括基底神经节(纹状体和屏状核)、 脑脚核(丘脑底核、黑质、红核及网状结构)。 传入冲动来自大脑皮层及丘脑, 传出冲动自脑脚核经网状脊髓束及顶盖脊髓束下达脊髓。 主要功能:维持肌张力和协调肌肉运动,并与姿式反射、表情运动等有关。,41,3、小脑系统: 通过三对小脑脚与大脑皮质、纹状体、脑干、脊髓发生联系。 主要功能:调节躯体的

10、平衡和肌张力,维持共济运动。 锥体系统、锥体外系统和小脑系统均属运动的中枢神经系统。4、下运动神经元: 起自脑干颅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细胞,发生纤维直接支配所属的肌肉,传递来自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冲动至肌肉的最后总通路。,42,运动传导通路,皮质脊髓束 运 锥体系 动 皮质核束 传 导 纹状体黑质纹状体环路 通 锥体外系 路 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皮质环路,43,运动传导通路是指从大脑皮质至躯体运动效应器的神经联系。包括 锥体系和锥体外系。锥体系的主要功能是管理全身骨骼肌的随意运动;锥体外系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协调各肌群的运动、维持和调整体态姿势、保持身体平衡和进行习惯动作及执行一些粗大的

11、随意运动。,44,一、锥体系,功能:,组成:,上运动N元,下运动N元,大脑皮质运动区,躯干四肢肌,前角运动细胞,脑N运动核,头颈肌,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锥体束,司骨骼肌 随意运动,45,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 损伤的临床表现,感受器,骨骼肌,上运动N元,下运动N元,上运动N元,下运动N元,(核上瘫),(核下瘫),瘫痪特点,浅反射,病理反射,肌萎缩,弛缓性瘫痪,亢进,消失,减弱或消失,阳性,(出现),阴性,(不出现),不明显,明显,(硬瘫),(软瘫),痉挛性瘫,肌张力,增高,降低,深(腱)反射,消失,46,皮质脊髓束,锥 体 交 叉,皮 质 脊 髓 侧 束,皮质脊髓前束,大脑皮质,1.皮质

12、脊髓束 : 。,皮质脊髓前束,终止:,起始:,中央前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行径:,内囊后肢,中脑的大脑脚底中3/5,脑桥基底部,延髓锥体,延髓交叉,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侧束止于同侧前角细胞 皮质脊髓前束止于双侧前角细胞,小部分纤维直接终止前角运动细胞 大部分纤维间接终止前角运动细胞,前角运动细胞,47,支配肌的情况:,皮质脊髓束,锥 体 交 叉,皮 质 脊 髓 侧 束,皮质脊髓前束,大脑皮质,),损伤表现:,一侧上下肢肌,一侧皮质脊髓束支配,双侧躯干肌,在锥体交叉后(以下)损伤:,伤面以下同侧肢体瘫痪,(硬瘫 还是软瘫?);,在锥体交叉前(以上)损伤:,对侧上下肢瘫痪,(硬瘫还是软瘫?

13、),48,2.皮质核束,起始:,中央前回下部,行径:,内囊膝,中脑的大脑脚底中3/5,脑桥基底部,终止:,双侧,对侧,动眼N核,滑车N核,三叉N运动核,展N核,面N核上部,疑核,副N核,面N核下部,舌下N核,中央前 回下部,损伤表现:,对侧下部面肌和舌肌瘫痪,49,面肌(面N)核上瘫:,面肌(面N)核下瘫:,对(健)侧鼻唇沟消失,口角 低垂并歪向同(患)侧,流涎, 不能作鼓腮和露齿等动作。,同(患)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 闭合,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消失,口角下垂并歪向对(健)侧。,皮质核束,面,面核,50,51,概念:,结构:,功能:,二、锥体外系,是指锥体系以外的影响和调节躯体运动的所有传导路

14、径。,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底丘脑、,中脑顶盖、,红核、,黑 质、,脑桥核、,前庭核、,下橄榄核、,脑干网状结构,和小脑以及它们的纤维联系。,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运动,维持和调整体态姿势、保持身体平衡和进行习惯动作及执行一些粗 大的随意运动。,52,底丘脑,大脑皮质,额叶、顶叶,皮质纹状体纤维,新纹状体,纹状体苍白球纤维,苍白球,黑质,腹前核,腹外侧核,背侧丘脑,内囊,额叶躯体运动区,通路:,(二)新纹状体黑质环路,(三)苍白球底丘脑环路,(一)皮质新纹状体背侧丘脑皮质环路,53,皮质新纹状体背侧丘脑皮质环路,新纹状体黑质环路,苍白球底丘脑环路,54,大脑皮质,额、顶、颞、枕叶 皮

15、质,脑桥核,对侧 小脑皮质,齿状核,背侧丘脑(腹前核、 腹外侧核),躯体运动区,质皮脑桥束,脑桥小脑束,(小脑中脚),小脑上脚交叉,中脑红核,脊髓前角细胞,交叉,红核脊髓束,(四)皮质-脑桥-小脑-皮质环路,55,皮质-脑桥-小脑-皮质环路,56,锥体系与锥体外系之间的关系,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在结构上密切联系、在运动功能上是互相依赖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结构上,两系的皮质有重叠,锥体系皮质发出的下行锥体束不断发出侧支至锥体外系的皮质下结构,而锥体外系又经上述相关环路影响和反馈调节锥体系皮质的活动,同时锥体外系还发出下行纤维(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等)至下运动神经元。因此,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运动细胞构成传导运动冲动的最后公路。在运动功能上,锥体系是运动的发起者,锥体外系主要是协调锥体系的活动,二者协同完成运动功能。锥体系只有在锥体外系保持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