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6)

上传人:g**** 文档编号:144211151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6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6)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6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6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6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6)盗传必究一、论述题(任选1题,40分)1我们应该采用什么原则来选择不同的文本阅读方式?答:运用什么样的阅读方式,完全取决于读者解读文本的实际需求。只要言之成理,就能酌情得分。2举例说明,阅读实践中有哪些方面属于创造性的思维?答:阅读实践中属于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表现为:对体裁特征的认识、主题内涵的再理解(5分)、结构层次的解析、表达技巧的概括(5分)、语言风格的体会(5分)、人物事件的具体化和形象化等。(5分) 举例分析。(20分)二、阅读题(任选1题60分) 3阅读瞿秋白的“儿时”一文,并回答问题。 “儿时” 瞿秋白

2、狂胪文献耗中年, 亦是今生后起缘; 猛忆儿时心力异, 一灯红接混茫前。 生命没有寄托的人,青年时代和“儿时”对他格外宝贵。这种浪漫谛克的回忆其实并不是发见了“儿时”的真正了不得,而是感觉到“中年”以后的衰退。本来,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但是,假使他的生命溶化在大众的里面,假使他天天在为这世界干些什么,那末,他总在生长,虽然衰老病死仍然是逃避不了,然而他的事业大众的事业是不死的,他会领略到“永久的青年”。而“浮生如梦”的人,从这世界里拿去的很多,而给这世界的却很少他总有一天会觉得疲乏的死亡:他连拿都没有力量了。衰老和无能的悲哀,像铅一样的沉重,压在他的心头。青春是多么短呵! “儿时”的

3、可爱是无知。那时候,件件都是“知”,你每天可以做大科学家和大哲学家,每天在发见什么新的现象,新的真理。现在呢?“什么”都已经知道了,熟悉了,每一个人的脸都已经看厌了。宇宙和社会是那么陈旧,无味,虽则它们其实比“儿时”新鲜得多了。我于是想念“儿时”,祷告“儿时”。 不能够前进的时候,就愿意退后几步,替自己恢复已经走过的前途。请求“无知”回来,给我求知的快乐。可怕呵,这生命的“停止”。 过去的始终过去了,未来的还是未来。究竟感慨些什么我问自己。 一九三三,九,二八 (翟秋白文渠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 问题 (1)文章开头四句诗是什么意思,对于主题的表达起什么作用?(20分) (2)作

4、者为什么说“儿时的可爱是无知”,他要“想念儿时,祷告儿时”? (20分) (3)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深刻思想?其主题表达方式有什么具体特点?(20分)答:(1)瞿秋白“儿时”开头的四句诗大意是:学习浩瀚的文献耗费了中年的时光,这是今后获得发展的重要缘由。猛忆儿时就有一种心灵异样的感觉,就好像在混茫的前方看到了一盏指路的红灯。(10分) 这是作者自己心灵的袒露,可以说是文章的大纲,对全文的内容作了具体和形象的概括。 (10分) (2)“儿时,的可爱是无知”,因为正是无知的原因,才产生了强烈的进取心和求知欲。(10分) 作者要“想念儿时,祷告儿时”,就是为了唤醒儿时强烈的进取心和求知欲。(10分)

5、(3)这篇文章表达了一个深刻的思想:一个人如果觉得世界万事都不能引起新鲜感的时候,那么这就表明了他生命力的衰退和死亡。为了继续前进,必须呼唤儿时的“无知”,以获得新的进取心和求知欲。(10分)这篇文章是以说理为主,用意象点染,通过意象和说理的交织,来表达作者深刻思想的。 (10分) 4阅读席慕容的散文燕子,并回答问题。燕子 席慕容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爱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地唱一次: “长亭外,古道边”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 “怎么是长亭外?怎么

6、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 “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的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棵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的,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小鸟的鸣声,El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

7、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象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的呆住了。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吗?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在南国的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开始一遍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燕子啊!燕子啊!你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燕子啊” 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有的时候,我是牵着慈儿,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凯儿,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怀中的凯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也随着我说出一些

8、不成腔调的儿语。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飞鸟,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 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因为一个部门的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边的一个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垦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解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 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周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的孤单。在我的朋友里,有好多位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我只要提出我的问题,一定可以马上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个时候唯一的反应,却只是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然后静

9、静地走了出去。 在那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来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其实,不必向别人提出问题,我自己心里也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问题: (1)文章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5分)(2)文前写作者父亲误听歌词的事,对文章的主题表达起什么作用?(15分)(3)作者在文中综合运用了哪些种类的表达手法?(10分)答:(1)抒发了作者思乡、怀乡的复杂情感。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酌情得分。(2)开头这段描写,实际上是在拓展文章主题思想的历史深度,思乡、怀乡是几代人的事。(3)文中的主体部分主要使用了叙述的表达手法。同时还大量地使用了描写手法,如对话描写(父亲同作者谈论送别歌词),自然环境描写(作者领着儿子在石门乡间散步),心理描写(作者对燕子的触电感觉),行动描写(作者牵着、抱着孩子、当得知“燕子”是“乌秋”时的反映)等。同时还使用了“寓情于事”(情感渗透到从头至尾的叙事)、“寓情于理”(结尾那充满情感的议论)的抒情方法。文中还有说明手法的运用。(对燕子状“乌秋”鸟的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