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长培训-现场管理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44210462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组长培训-现场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班组长培训-现场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班组长培训-现场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班组长培训-现场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班组长培训-现场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组长培训-现场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组长培训-现场管理(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组现场管理,杭州高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樊 铸,教学目的: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员了解班组管理的基本内容,掌握班组科学管理的基本方法,从而提高管理水平,使班组管理进一点规范化、科学化。,一、班组管理综述,班组现场管理是层次管理和专业管理的综合交织点,是集基础管理和专业管理的综合性管理,二、班组生产管理 现场作业(时间:5min) 请回答你所在的班组 1、有多少班组成员? 2、有多少设备(或工位)? 3、有多少作业面积? 4、有多少种产品和工序? 5、画出本班组现场平面定置示意图。,班组生产管理的任务 按照规定的产品品种和质量完成生产任务 按照规定的产品目标成本完成生产任务 按照规定的产品交付

2、期限和需要数量完成生产任务,班组生产管理的内容 1、组织: 生产过程组织:产品生产的各个阶段和各个工序的协调; 劳动过程组织:正确处理班组成员在劳动过程中的关系; 2、计划: 正确编制和执行班组生产作业计划 3、准备: 工艺技术、人员配备、物资能源、设备工具。,班组生产管理的内容 4、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按计划要求,实施全面和事先的有效控制 控制的范围:生产组织、生产准备、生产过程 控制的内容: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物资消耗、生产费用、库存储备、安全环境。,案例:EIS装配、测试作业,案例:EIS装配、测试作业计划,案例:EIS装配、测试作业计划,单套产品需要工时为45分钟,辅助时间为2小时(

3、标签打印,记录填写,打包入库),两人作业一天生产19套产品。 检验需要工时每套20分钟。(20套需要7个小时) 结论:每天生产20套产品,需要生产人员两人,检验人员一人。 场地安排: 作业台一(12002400):装配作业台 作业台二( 12002400 ):测试作业台 作业台三( 12002400 ):检验作业台,班组作业统计 1、在制品情况统计:在制品在班组各个生产环节流转数量的统计 2、生产进度统计:产品在生产过程各工序的投入日期、投入数量、出产日期、出产数量以及发生的不合格的统计分析 3、生产作业计划完成情况统计:产品完成统计,完成计划任务及工作量统计 4、生产指标统计:生产总量、产品

4、成套率、产品均衡率、劳动生产率等生产指标统计,三、班组质量管理 产品的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 质量的概念(ISO9000:2000)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固有的”就是指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赋予的”是完成产品后因不同的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如产品的价格、供货时间和运输要求等。,狭义的质量指产品质量。包括内在质量特性,如产品的结构、性能、精度、纯度、物理性能、化学成份等。 外部质量特性如: 产品性能:产品满足使用目的所具备的技术特性。 寿命: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完成规定的功能的总

5、时间。 可靠性:即在规定使用条件和时间内,产品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安全性:产品的制造、存储和使用过程中保证人身与环境免受危害的程度。 经济性:产品从设计制造到使用寿命周期中的成本。,广义的质量指: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根据这一定义,质量可分为 产品质量:产品适合于规定的用途,满足社会和人们一定需要的特性。 工序质量:工序能够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 工作质量:企业的管理工作、技术工作和组织工作对达到质量标准和提高质量的保证程度。,全面质量管理的四个基本观点 (1)广义质量的观点:研制、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产品质量、工作质量。 (2)用户第一的观点:树立“下

6、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 (3)以预防为主的观点:把不合格品消灭在生产过程中。 (4)一切用数据说话的观点:强调科学性,以准确的数据反映产品质量。,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1)全员参与:上自最高管理者,下至每位工人,都要投入到以产品质量为中心的管理工作中去。 (2)全过程控制:从产品设计、试制、原材料和外购件的采购、验收、生产、销售,一直到销售后的用户服务工作,都严格进行质量管理。 (3)全面管理:不仅是狭义的产品质量和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工作质量,更包含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的各部门人员的工作质量。 (4)系统方法:综合而全面的运用各种管理方法、管理技术,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诸要素。,班组质量管理的工

7、具和方法 4M管理 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人员(Man)员工 机器(Machine)设备和工艺装备 材料(Material)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 方法(Method)作业方法 环境(Entironment)作业环境,“人”的管理 1、加强员工的技能训练 让员工充分理解质量标准和作业标准 按要求进行充分训练 进行个别而且具体的指导 2、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加强对自己作业质量的控制 提高对自己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宣传教育,指导部下的基本方法OJT OJT是指上司对部下所担负的工作内容进行培训指导,使部下掌握工作上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1)由基础到应用; 2

8、)从简单到复杂; 3)让其动手看看; 4)让其积极地提问; 5)不停地关心、鼓励。,发出指令不可抽象 没有具体内容的指示,使部下无所适从,要么不去做,要么靠自己的想像发挥来做,必然导致作业结果出现偏差。 发出指令要有6W2H(何事WHAT、何故WHY、何人WHO、何时开始和结束WHEN、何地WHERE、为谁FOR WHOM、如何HOW、 成本MUCH)方面的具体内容,这样作业人员才知道自己的作业目标是什么。,防止不良品的要决 1、稳定的作业人员; 2、良好的教育训练; 3、建立标准化; 4、消除环境乱象; 5、品质统计;,员工应配合做好品质 a) 较强的反应能力与思维能力; b) 明白下一工序

9、就是客户; c) 按规范标准作业; d) 做好自主检验; e) 异常现象及时上报; f) 设备工具、检测仪器正确使用及维护保养; g) 物料管制与周围环境整理; h) 热爱工作,有高度责任心;,要确保产品的品质,每一个工序不仅要完成自己担负的责任范围,还要让后工序满意,由前到后,每一个品质项目连环相扣,从而使产品品质最终得以确保,具体做法有三点: 1、百分之百确保本工序的品质、数量、交货期; 2、尽可能在前工序采取对策; 3、后要序有权拒收来自前工序的不良品。,需让前工序人员注意项目: 1、十分熟悉本工序所担负的责任范围; 2、了解后工序的作业内容; 3、前后工序的联络途径明确; 4、经常站在

10、后工序的立场上来思考和行动; 5、确实进行情报的反馈和前馈工作; 6、有产品良否的判定基准,且有样品,随时可查; 7、加强自我检查。,需让前工序人员注意项目: 1、十分熟悉本工序所担负的责任范围; 2、了解后工序的作业内容; 3、前后工序的联络途径明确; 4、经常站在后工序的立场上来思考和行动; 5、确实进行情报的反馈和前馈工作; 6、有产品良否的判定基准,且有样品,随时可查; 7、加强自我检查。,班组长在现场质量控制中的主要工作 三按:按图纸、按标准、按工艺要求进行生产。 三自:生产的产品要做到自检;自觉打出不合格品;自己做好各项标识。 一控:自控准确率达到100% 三分析:当出现质量问题时

11、,分析质量问题的危害性;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应采取的措施。,设备管理 设备:在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机械、电器和装置的总称。 工业设备包括:生产设备、动力设备、传导设备、运输设备、科研设备、管理办公设备等。 设备是构成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也是班组从事生产活动的重要技术手段。 应对设备、工艺装置、夹具和量具等,进行日常检修,及时发现运转不良及分析其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生产设备状况分:完好设备、带病运转设备、停机待修设备。 完好设备:设备的一种状况,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设备所达到的技术标准程度。 (1)设备性能达到标准 (2)零部件和附件齐全 (3)磨损腐烂程度不起过技术标准允许的极限 (4)

12、原料、动力消耗正常 (5)设备技术文件完整,班组设备管理的方法 1、操作前培训,掌握机器设备结构、性能、使用范围和保养维修技术。明白相应技术参数内容与要求。考核合格发给操作证,凭证上岗并使用设备。 2、制定实施必要的设备操作保养制度,进行日常维护、保养设备,保证设备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防止设备劣化,确保安全。 3、设备维护保养的主要要求: 清洁、整齐、润滑、安全、可靠,四定 (1)定使用操作人员 (2)定专业检修人员 (3)定专门操作规程 (4)定专用备品备件,班组员工做好“三好、四会、五项纪律”。 (1)三好:管理、用好、修好。 (2)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3)五项纪

13、律: 凭操作证上岗,遵守安全规定。 经常保持设备清洁完好,按要求做好日常保养工作。 遵守交接班制度,并做好书面记录。 管好工具、附件,不准遗失或发生非正常性使用损失。 发现设备有异常现象,立即停机,并切断电源后检查。自己不能处理的,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检查处理。,设备的维护,设备不完好的对策,材料管理 1、领料与入库都要数清楚: 在仓库领料与产品入库时都要与对口人员当面点清数量,无误后双方签名。 2、先来先用不能乱: 按材料的制造时期,先生产的先使用,后生产的后使用,有以下优点: 确保在保质期内使用; 确定不良对策线索时需用; 品质改善时需用。,3、材料去向要清楚: 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能组装出成品

14、,中途分流的材料要有合理的理由,分流的数量要补回,否则生产计划就无法达成。 4、非正常生产所需的材料,尽量从仓库领取,而不是从制造现场取得。 5、及时记录和销去不同生产单位之间转用材料的数目。 6、改善材料保管和作业环境,制定相应奖惩制度,防止人为遗失、损毁材料的发生。,六、班组现场5S管理 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五项内容在日语的发音中,它们都是以“S”开头,故称为“5S”。 “5S”活动的作用: “5S”活动是企业现场管理的基石,其作用为: (1)提高效率 (2)保证质量 (3)保证安全 (4)预防为主

15、,“5S”活动的作用 1、作业人员心情舒畅,士气高昂; 2、作业出错机会少,不良下降,品质上升; 3、避免不必要的等待和查找,工作效率得以提升; 4、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和使用,浪费减少; 5、整洁的作业环境易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有利于提高公司整体形象; 6、通道畅通无阻,各种标识显眼,人身安全有保障; 7、为其它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5S”活动的要求,“5S”活动的要求整理 清理物品,明确判断要与不要,不要的坚决丢弃。 1)在整理过程中,一定要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不要品出现。应该针对考虑造成浪费的原因,并马上记录下来,事后作分析、检讨、改善。这样才真正发挥到整理的意义。 2)我们在考

16、虑物品如何取舍时,有两类错误意识要特别注意: 所有的物品都有用,全部不能丢弃。(阻碍前进) 公司不是我的,全部都能丢。(造成严重浪费),“5S”活动的要求整顿 将整理好的物品明确地规划、定位,并加以标识。 1)整顿是研究提高效率方面的学科。 把整理好的物品分析现状,哪些是经常用的,哪些是不常用的。 2)要有合理化、规范化的摆放和储存并加以标识。 要以易取易放、先进先出为原则,有明确的秩序让人一目了然,容易查找和归位。这就是常说的“看得见管理”。,“5S”活动的要求清扫 经常清洁打扫,保持干净明亮的工作环境。 清扫的含义: 除了要清扫看得见的以外,还有看不见的也要彻底打扫干净。 想法找出污染的源头,杜绝污染源。 不要等有了灰尘、污秽才来清扫,要经常打扫,使环境尽量不会产生灰尘、污秽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日本人相信,在进行清扫工作的同时,也是在清理他们自己的头脑。,“5S”活动的要求清洁 维持以上3S工作,使其标准化、规范化。 除了维持以上3S工作以外,应对整理、整顿、清扫要有深入的理解和体会,不断地实施改善,运用一些看板、颜色、灯号等管理手法,使其标准化、规范化,让以上3S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