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4206905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段之一,而静脉给药是化疗中最常见的主要途径,但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时对血管有刺激,加之在操作中化疗药物外渗及静脉炎时有发生。化疗药物外渗临床可表现为局部皮下或深部组织红肿起泡,烧灼剧痛甚至坏死、溃疡经久不愈,注入静脉可引起化学性静脉炎,表现为沿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血管压痛,后期血管变硬,色素沉着。如何避免化疗药物在静脉给药过程中的意外,减少患者的痛苦,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是护理工作者极其关注的问题。1、预防 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医生在化疗前应向患者说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争取理解合作,放松心情增强对心理紧张的承受力,护士在给药前应避免紧张焦虑情绪,提高专

2、业技术静脉穿刺一针见血,在穿刺过程中避免用针头在组织中探找静脉,这样会损伤静脉完整性并导致破溃。同时避免在24 h内在被穿刺过静脉穿刺点下方重新穿刺,以免抗癌药物从前一次穿刺点外渗,穿刺成功正确固定,避免滑脱和刺破血管壁,静注药物完毕后应继续输入等渗盐水,或5%葡萄糖液后方可拔针,静脉推注完毕拔针时应有少量回血以免将化疗药物带出血管外导致组织损伤,拔针后准确按压针眼25 min,出血倾向增加按压时间。 患者血管质量的好坏是影响静脉炎发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合理选择血管,一般情况下应选择弹性好,管腔大,回流顺畅的血管。长期化疗患者要建立系统的静脉使用计划,下肢静脉易于栓塞,除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外

3、一般不宜下肢静脉给药,应避免手背,及关节附近部位给药,多程化疗的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留置针推注。乳癌根治术后的患者严禁在患侧上肢静脉给药。 静脉炎的发生率与药物浓度成正比。所以要尽可能稀释药物浓度,正确掌握给药浓度和推药速度。联合用药时,先推注刺激性弱的药物,再推刺激较强的药物,如果各药刺激均较强间隔时间应长一些,一般不少于20 min以免加重血管损伤。推注药物时应证实静脉穿刺成功,输液顺利后方可用化疗药。 加强患者配合,化疗时尽量减少输液肢体的活动,化疗过程中有异常感觉及时报告护士。最佳用药途径是深静脉置管,刺激性小可完全避免静脉炎及外渗发生。用药前医护人员应仔细参阅药品说明书。2、药物外渗后

4、常规处理 发现药物外渗或怀疑有外渗时采取以下处理措施:立即停止输液或静脉注射,保留穿刺针头,利用此针头尽量回抽渗漏在皮下的药液,由保留针头注入相应的细胞毒药物拮抗剂后拔针并于局部皮下注入解毒剂。解毒剂具体使用如下: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无菌1 ml空针抽取解毒剂,做局部皮下封闭。即由疼痛或肿胀区域外缘向内做多点注射,封闭液使用量根据化疗药的种类、漏出量、漏出范围做相应增减。如无相应解毒剂选择地塞米松5 mg+利多卡因100 mg局部封闭,每日1次,连续3天。以减轻局部疼痛和炎症反应;抬高患肢,避免剧烈活动。3、细胞毒性药物解毒剂使用 局部使用解毒剂是药物外渗处理的重要环节,(1)采用氟美松配伍维生

5、素B12局部注射对13例药物外渗性损伤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方法:氟美松2.510 mg加维生素B12 2501 000 g用5号半针头,以碘伏消毒皮肤后右手持注射器从病变一侧刺入至对侧边缘部,边推药边退针。病变范围在2 cm内者只在一处注射,每日1次;病变范围2 cm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十字交叉注射,或病变周围多点注射,每天12次。(2)蒽环类药物外渗后局部用99%二甲亚砜涂敷于外渗部位,1次/6 h,连续14天,有效率可达100%;(3)丝裂霉素和更生霉素外渗可用维生素C 50 mg/ml处理;(4)榄香烯外渗用维生素B12处理;(5)足叶乙甙、长春新碱类药物外渗可局部注射透明质酸酶300

6、u加生理盐水12 ml局部注射以促进药物吸收和弥散。 常用抗肿瘤药物解毒剂为:ADM(阿霉素)氢化考的松50200 mg,用法:静脉(局部)、皮下(局部)、外敷(局部)。VCR(长春新碱)8.4%碳酸氢钠5 ml。用法:皮下(局部),每个数小时重复。VP-16同VCR。MMC(丝裂霉素)(1)10%硫代硫酸钠4 ml与注射用水6 ml混合,用法:静脉(局部)、皮下(局部)各5 ml;(2)维生素C 1 ml(50 mg/ml),用法:静脉(局部)。4、局部外敷冷敷 外渗24 h内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化疗药物的吸收,同时缓解疼痛,抑制局部炎症可酌情给予冷湿敷。方法:每次2030 min,间断冷

7、敷。热敷 对于一些禁用冷敷的药物,如足叶乙甙5、草酸铂等可采用33%硫酸镁湿热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用法:温度40 50 ,24 h持续使用。药物湿敷 (1)采用三黄汤加味外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取得良好效果;(2)使用维氏油外涂,涂抹范围大于外渗局部3 cm左右,间隔46 h涂药1次,有水疱者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再涂药;(3)中药黄连、黄柏加3%硼酸湿敷;(4)喜疗妥软膏适量外涂,每日4次;(5)也可涂湿润烧伤膏每日数次。5、理疗 药物外渗24 h后物理疗法:(1)毫米波治疗仪局部照射,每次30 min,3次/d,功率8 MW/cm2,频率31.9 GHz;(2)蒽环类

8、药物也可使用超短波、红外线照射2030 min,2次/d;(3)有学者经动物实验发现:高压氧疗有助于阿霉素外渗所致溃疡的愈合当前化疗方法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在输液过程中,偶发生药物外渗,渗漏的原因主要有:护士责任心不强。血管因素:癌症患者长期大剂量的化疗对血管内膜损伤,增加药物外渗。药物本身因素:与药物本身的刺激性、渗透压、酸碱度、浓度有关。当药物在很短时间内大量或快速进入血管内,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超过了血管本身应激能力,或在血管受损处堆积,而对血管内膜产生不良刺激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做好穿刺后患者化疗时活动过度。由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或者患者进食、大小便,增加了患者

9、活动的机会,针头容易滑出血管,引起药物外渗,或者患者没有按正确的方法移动输液的肢体,而引起的药液外渗。 根据以上因素,给予的措施有: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制定静脉使用计划,选择弹性好、管经粗、走向直、易固定的血管。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禁止在上肢输入化疗药,因上腔静脉受压血液淤滞,静脉压升高,血管通透性增高易造成渗漏。乳腺癌患者禁止在患肢输入化疗药,因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压升高,血液淤滞,易造成渗漏。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的患者应做好健康宣教,消除其恐惧,护士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局部反应,输液过程中注意患者的主诉,对于化疗药物外渗,有时会忽视少量药物向深部组织渗漏的可能。注射部位疼痛或

10、有异常感觉及时告知护士,即使没有外渗的征象,也应立即停止用药,按渗漏处理。加强全科工作人员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处理能力,并掌握化疗给药的注意事项:负责化疗输注的护士必须经过专业训练,未取得护士执照,不能进行化疗操作;输注强刺激性化疗药物由高年资护士操作,输注期间密切观察有无回血;不能用化疗药物的针头直接穿刺血管或拔针,应先输入等渗溶液,确认有回血再输注化疗药物,输注完毕后用等渗溶液冲洗,以便输液管中的残余药液全部输入。安阳市肿瘤医院放一科王晶习题一、 填空题:1、 化疗药物外渗临床可表现为 , 、 。2、 化学性静脉炎,表现为 , , , 。3、 局部外敷的方法有: 、 、 。4、 由于化疗药物

11、的不良反应,如 、 ,或者患者 、 ,增加了患者活动的机会,针头容易滑出血管,引起药物外渗,或者患者 ,而引起的药液外渗。二、 简答题:1、 药物外渗后常规处理2、 引发药物外渗,渗漏的原因主要3、 预防药物外渗,渗漏的主要措施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局部皮下或深部组织红肿起泡,烧灼剧痛甚至坏死、溃疡经久不愈2、沿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血管压痛,后期血管变硬,色素沉着3、冷敷、热敷、药物湿敷4、恶心、呕吐 进食、大小便 没有按正确的方法移动输液的肢体二、简答题:1、药物外渗后常规处理答:发现药物外渗或怀疑有外渗时采取以下处理措施:立即停止输液或静脉注射,保留穿刺针头,利用此针头尽量回抽渗漏在皮

12、下的药液,由保留针头注入相应的细胞毒药物拮抗剂后拔针并于局部皮下注入解毒剂。2、引发药物外渗,渗漏的原因主要答:护士责任心不强。血管因素:癌症患者长期大剂量的化疗对血管内膜损伤,增加药物外渗。药物本身因素:与药物本身的刺激性、渗透压、酸碱度、浓度有关。当药物在很短时间内大量或快速进入血管内,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超过了血管本身应激能力,或在血管受损处堆积,而对血管内膜产生不良刺激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做好穿刺后患者化疗时活动过度。4、 预防药物外渗,渗漏的主要措施答: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制定静脉使用计划,选择弹性好、管经粗、走向直、易固定的血管。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禁止在上肢输入化疗药,因上腔静脉受压血

13、液淤滞,静脉压升高,血管通透性增高易造成渗漏。乳腺癌患者禁止在患肢输入化疗药,因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压升高,血液淤滞,易造成渗漏。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的患者应做好健康宣教,消除其恐惧,护士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局部反应,输液过程中注意患者的主诉,对于化疗药物外渗,有时会忽视少量药物向深部组织渗漏的可能。注射部位疼痛或有异常感觉及时告知护士,即使没有外渗的征象,也应立即停止用药,按渗漏处理。加强全科工作人员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处理能力,并掌握化疗给药的注意事项:负责化疗输注的护士必须经过专业训练,未取得护士执照,不能进行化疗操作;输注强刺激性化疗药物由高年资护士操作,输注期间密切观察有无回血;不能用化疗药物的针头直接穿刺血管或拔针,应先输入等渗溶液,确认有回血再输注化疗药物,输注完毕后用等渗溶液冲洗,以便输液管中的残余药液全部输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