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205543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0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江西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江西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年第一学期三(2)班美术教案任课教师:郭远兴第1课儿童读物插图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欣赏故事插图这一美术表现形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欣赏与评价中探索插图的特征,并尝试自己为故事配插图。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3、情感目标: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植他们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人生态度。教学重难点:了解、欣赏故事插图这一美术表现形式。教学难点:在欣赏与评价中探索插图的特征,并尝试自己为故事配插图。教学过程:一、导课同学们,你们一定是听着故事、看着故事书长大的吧!你们知道哪些故事?二、新授1、看插图师拿出一幅插图神笔马良。提问:你们知道

2、他是谁吗?画面上画了什么,你能讲一讲他的故事吗?马良用神笔在墙上画了无边无际的大海,画了几笔风,帆鼓了起来,船向海中央驶去,又加上粗粗的几笔风,大海涌起滚滚的波涛,山一样的海浪不断地向大船压去,船翻了把你们收集的带图画的故事书拿出来看一看,说一说:你认为文字与图片哪种表现更生动,为什么?总结插图:是指附在书籍中的图画。有的用插页方式,有的插在文中,用来帮助说明内容或加强文字的感染力,也可以透过图画来了解书籍的内容。2、欣赏哪吒闹海、西游记、谁是百兽之王、外国儿童读物3、交流评述选一幅你喜欢的故事插图说一说。4、讲故事,编故事你们的想象力一定很丰富,请你们自由地编故事,讲给小组同学听。5、画一画

3、师:要是能把你们的故事用图的方式表现出来展示给大家,一定很有趣。我们来看一看别人的作品吧!怪兽的故事、小马踢踏的故事。你能看懂吗?是不是很有趣!你能给自己喜欢的小故事配一幅插图吗?动手试一试吧!三、小结生动的画面,有趣的故事。领着我们进入一个缤纷世界,带着我们走过一个快乐的童年!第2课流动的笔触教学目标1、欣赏名画体会色彩与笔触的魅力2、了解色彩和笔触既能表现情绪也能表现空间感。3、体验并学会表现用色彩与笔触表现空间。教学重难点1、欣赏名画,体会色彩与笔触的表现力。2、学会用色彩与笔触表现空间教学过程一、教学欣赏1、出示月夜这是荷兰画家凡高的作品,用流动,旋转的笔触表现了神秘的月夜空气的流动。

4、无论哪一部分拿出来放大,都能体会到笔触所流露出的激动的情绪,色彩和笔触既表现了人的情感,也表现出空间和距离的感觉。2、出示播种这幅画作者是凡高,色彩运用近暖远冷,笔触近强远柔。二、突破难点的方法:讨论:1、摄影作品的色彩:近处色彩偏暖为典,绿色,远山偏冷而且越来越淡。2、风景(法国画家赫乐平)的色彩和笔触特点?近处偏暖,远处偏冷且淡;笔触近处大且强烈火显得波光粼粼。远处的柔和些,色彩明度也降低,显得灰蒙蒙的,只是简单的几笔。作业实践活动设计:1、用水粉颜料试着去描绘一幅风景,体验一下这些感觉。2、在一块色彩中色调统一的前提下尽你最大的可能调出深浅不同的色体。第3课色彩的变化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

5、用品因其用途不同而造型各异,让学生了解物体的基本形体,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2、能根据物体的特征,用线描的方式画出物体的基本形体。3、用观察法、启发法、示范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性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意识。教学重难点能根据物体的特征,用线描的方式画出物体的基本形体教学难点学生用点线面细致地描绘出物体的具体特征。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二)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聆听“锅碗瓢盆”进行曲。 猜是什么发出的声音。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还有什么生活用品,例如:炊具、餐具、电器、家具等各种日常用品。出示部分课

6、题生活用品(三)讲授新课。1、教师引导学生看多媒体,对比两个土陶罐。 引导学生从罐子的大小口对比,看两个罐子的用途,突出生活用品是以“实用”为最基本的特点。板书部分课题:实用引导学生从罐子的外表对比,一个有花纹一个没花纹,大家都喜欢有花纹的,突出生活用品另一个特点,不仅要实用还要“美观”。板书部分课题:美观2、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古今中外的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品。学生欣赏。教师:欣赏了那么多美丽的生活用品,我们一起画下来吧。学生:好。教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种新的绘画形式线描。教师板书部分课题:线描。3、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学生优秀线描作品。学生欣赏。教师:什么是线描,有谁来试试说说。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7、说明线描。4、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各种各样的线条。(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一幅线描作品。)教师总结作品。(四)学生作业。1、布置作业,用线描的方式画出一件你喜欢的生活用品。注意:一定要先画基本形,不要一开始就画细节,抓住物体主要形体和特征。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3、布置作业展示。 4、教师点评并总结。5、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作业并作总结。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五)课后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新疆的少数民族的生活用品。让学生热爱本土文化,课后画一幅新疆少数民族的生活用品线描。第4课变幻的色彩教学目标1、观察生活,发现漂亮的颜色。2、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对色彩各级敏

8、锐的感受力和运用色彩大胆表现的能力。4、让学生充分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教学重难点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今天,老师想问问大家,你平时见过什么东西,你认为是漂亮的,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好吗?”(教师重点提示那是什么颜色的。)2、“同学们说了那么多漂亮颜色的东西,你知道吗?生活中很多很多的颜色其实都可以用三种最基本的颜色变出来,想不想看老师变一个颜色的小魔术?”二、玩调色游戏教师准备好杯子,进行演示:红+黄=橙 红+蓝=紫 黄+蓝=绿(设问:其他颜色可不可以变出这三种颜色。)“同学们这是咋回事?”引出三原色概念:世界中的丰富多彩都是这三种原色变化而来,这三种

9、原色可以变幻出无穷的色彩。“刚才老师玩的这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玩。下面有请三位同学上来玩一玩。“(分别要求调出橙、紫、绿,然后对比老师调出的颜色“间色”有没有什么不同,并问为什么?)明确:两种原色分量不同调出的间色不尽相同。三、表现、创作1、教师展示一些运用原色和间色创作的作品,进行欣赏、启发和激趣。2、学生大运用三原色进行想象画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四、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评出“色彩最美的作品”和“最有创意的作品”。(评价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五、拓展色彩的感受1、教师出示三原色的实物作品,启发学生用自已的语言去大胆表现对色彩的认识和感受。红色:强烈,喜庆的色彩,具有刺激效果。容易使人产生冲动,使

10、一种雄壮的精神体现,让人有愤怒,热情,充满活力的感觉。黄色:亮度最高,有温暖感,具有快乐、希望、智慧和轻快的个性,给人感觉灿烂辉煌。蓝色:永恒、博大、最具凉爽、清新感的色彩,用白色混合,能体现柔顺、淡雅、浪漫的气氛,给人感觉平静、理智。绿色:介于冷暖色中间,显得和睦、宁静、健康、安全,用金黄淡白搭配产生优雅、舒适的气氛。紫色:给人神秘、压迫的感觉。六、作业回家后运用间色橙、绿、紫再次进行调合,观察它们又会变成什么颜色第5课趣味水墨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激发学生对颜色的联想,感受色彩美,并学会用色彩的知识来再现生活,描绘生活。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3、培养学生的色彩感觉能力

11、,动手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学重点:了解色彩搭配知识,制作服装色彩搭配的小册子教学难点:小册子的制作及服饰的描绘教学过程:一、导入生活中的色彩千变万化。好的色彩搭配给我们以美的享受。漂亮的服装、赏心悦目的绘画、清新舒适的居住环境,这里面都有色彩搭配的功劳。 二、新课 1、学生说一说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还在哪里看到漂亮的色彩搭配? 色彩斑斓的鸟,活泼的儿童房,色、香味具全的特色菜肴,绚丽的花朵 2、想一想 1)现在我们来体会一下色彩给他们带来的不同感觉。 红色给人活泼跳跃的感觉,黄色明快轻盈,胖的人穿黄色衣服会显胖,因为它有膨胀感 2)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千变万化。师拿出红和绿的图片 红和绿在一起给你什么

12、感受?再拿出红和粉红的图片,他们在一起给你什么感受? 色彩对比强烈的色彩搭配给人色彩鲜艳、活泼跳跃的感受。色彩统一和谐的搭配能令人心情平静舒展。你们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 3、做一做 你们想看一看不同色彩的衣服穿在身上会有什么感受吗?下面我们就来做一本衣服搭配的小册子。 1)探究学习书上的示意图。装订 剪开2)设计出你喜欢的款式的衣服,每一页涂上不同颜色。4、学生实践活动,师巡视指导。5、玩一玩。翻一翻,看一看不同的色彩给你什么感受?你喜欢什么样的搭配,为什么?说出理由。三、小结赤橙黄绿青蓝紫,色彩丰富又美丽。只要你懂得搭配千变万化的色彩让我们的生活美好而绚丽。4、神奇的大树 教学目标1、使学生

13、认识树林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郁郁葱葱的树林提供人们生存必需的氧气,还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环境。通过千造型练习,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培养学生爱护树林的的环保意识。2、了解树的大致结构和外形特征。参赛过共同完成一棵神奇的大树的绘画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益处。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重难点了解树的大致结构和外形特征,同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画出神奇的大树。教学步骤一、导入:1、T:你们见过树吗?见过哪些树,树是什么样的?谁来说说?2、S:学生回答:3、T:树有什么外形特征呢?4、S:学生回答。5、T:师讲解树的外形特征:树杆呈圆柱形,上细下粗,枝干向四面八方生长。6、T:谁会画树,到黑板上

14、画画。7、S:学生上黑板上画出各种树的外形。8、T:(教师评价)看谁画得最棒。9、S:学生互评。二、新授1、T:刚才你们画的都是我们生活中见过的树,今天我们来画画我们没有见过的神秘奇大树。2、T:板书3、T:什么树是神奇的呢?4、S:学生回答:长各种水果、上面有房子、会说话、会长各种人们需要的东西5、T你们想象力真是丰富,树竟然有这么神奇的作用,谁来黑板上画出这么神奇的大树?看看谁画得最棒!6、每组选一名学生到黑板上画神奇的大树。其他学生在座位上画。7、学生画画(老师巡回指导)三、作业点评1、学生欣赏黑板上的作品。2、学生互评作品。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桌间互评,并指出优点及缺点。4、T选出几张较好(特别)的学生作业让学生点评。5、教师点评。6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的作品真是太精彩了,一棵普通的大树竟然会变得如此神奇,是你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极大发挥,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要我们会动脑筋,爱幻想也能创造神“神奇”。7、知识拓展:教学反思:孩子们的想象力是神奇的,只要我们给他们空间,给他们机会,给他们更多的引导,他们会给我们许多惊喜和精彩的,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创造的魅力。本课是一节水墨画课,但由于各自条件的限制,也可改用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