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工程题库(答案自己做的,仅供参考)

上传人:weil****i173 文档编号:144204379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应工程题库(答案自己做的,仅供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反应工程题库(答案自己做的,仅供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反应工程题库(答案自己做的,仅供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应工程题库(答案自己做的,仅供参考)(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是非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对化学反应来说,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因此高温操作,可使反应器体积最小。( )2多个PFR串联或多个CSTR串联,其流型仍为活塞流或全混流。 ( )3对于零级反应,由于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因此催化剂内扩散阻力对宏观反应速率无影响。 ( )4在进行均相反应动力学实验时,既可以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也可以在连续流动反应器中进行,但由于反应器操作方式不同,因此所得的反应动力学方程形式也是不同的。( )5 间歇釜式反应器改成连续操作后,由于省去了辅助时间,因此一定能提高产量。 ( )6在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由于西勒(Thiele)模

2、数与反应物浓度无关,因此内扩散有效因子在床内为常数。 ( )7由于全混釜的停留时间分布比任意非理想流动反应器的都宽,因此。 ( )8在一绝热反应器中,仅当进行一级反应时,其反应温度和转化率的关系才呈线性。 ( )9.在任意转化率下,一级不可逆连串反应在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的收率总是低于在间歇釜中进行的收率。 10在相同的温度下,一级连串不可逆反应APQ,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时P的收率总是高于在全混流中进行的P的收率。 ( )11在全混流釜式反应器中进行液相反应,由于返混程度最大,故反应速率一定最小。( )12因为单一反应就是基元反应,因此反应级数与化学计量系数相同。 ( )13一自催化反应,若(-

3、RA)=kCACP,由于反应级数大于零,则在达到相同的转化率时,所需的VPFR总是小于VCSTR。 ( )14在间歇反应器(BR)中和活塞流反应器(PFR)中等温进行同一反应,若CA0、xAf相同时,则tBR = PFR 。 ( )15无论是一级反应还是二级反应,流体的混合态对反应结果无影响。 ( )16对气固催化反应,由于外扩散阻力的存在,使得CAS ()乙,因此甲反应器的返混程度一定大于乙反应器的返混程度。 ( )28由于全混釜的返混程度比任意非理想反应器的返混程度都大。因此()CSTR()NFR ( )29.单一反应下等温反应,已知在CA1mol/L时,(RA)= 2mol/L.s则当C

4、A2mol/L时,(RA)= 4mol/L.s 。 ( )30. 对于混合的非极限情况,即宏观混合和微观混合并存时,即不能按微观流体处理,也不能按宏观流体处理。 ( )31. 已知一闭式反应器的,该反应器若用多釜串联模型来描述,则模型参数N=5。 ( )32具有相同停留时间分布的两个反应器,进行同一化学反应,若操作条件相同,反应结构总是相同的。 ( )33达到单个分子尺度的微观混合总是比达到流体微团尺度的宏观混合效果好。 ( )34所谓单一反应,就是基元反应。 ()35幂级数动力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级数是根据化学计量方程中计量系数确定的。()36已知停留时间分布方差值10000min2可知其流型接

5、近全混流。 ()37可逆放热反应的最优温度是指转化率一定时,对应于最大反应速度的温度。()38在平推流反应器内等温进行一级不可逆液相反应,反应器出中转化率可达40,若使转化率提高到80,在同样操作条件下,则反应器体积应增加一倍。 ()39多级全混釜串联,串联釜数增多,返混程度增大,釜数接近无穷多,返混程度接近全混流。 ()40气固催化反应的本征速率方程是指排除了吸附和脱附阻力后的速率方程。 ()41设计固定床反应器应采用排除了内、外扩散阻力后的反应速率方程式。(一定要选择的话,我选错的) 二、选择题:(正确答案可能不止一个)1在间歇反应器中等温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AR,当转化率达90时,所需反应时间为2h,若反应改在管式反应器中进行,空时为2h,其它条件同间歇反应器,则转化率为( B )A 60 B. 90 C45 D752四只相同体积的全混釜串联操作,其无因次停留时间分布的方差值为( B ) A 1.0 B. 0.25 C0.50 D03对一平行连串反应 ,P为目的产物,若活化能次序为:E2E1bc B. bac C. cab D.cba16在氨气和稀硫酸进行气液反应,若H2SO4浓度大于临界浓度,则该过程的宏观反应速率的阻力主要集中在A。A气膜内 B相界面 C相界面和气膜内 D液膜内17气固催化反应AP,催化剂颗粒外表面浓度C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