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青蛙写诗》教案 (33)

上传人:双*** 文档编号:144204369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青蛙写诗》教案 (3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青蛙写诗》教案 (3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青蛙写诗》教案 (3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青蛙写诗》教案 (3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青蛙写诗》教案 (3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青蛙写诗》教案 (3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青蛙写诗》教案 (3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 年级上册第 7 课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日积月累(一)重点字词。1.应会读字:写、诗、点、要、过、给、当、串、们、以、成2.识字方法: (1)常规识字:加一加:诗、点、要、过、给、们比一比:要耍、们门换一换:过村、(2)趣味识字(字理识字):绘画记生字:串猜字谜:一个人站在门外边(谜底:们)3.易读错字:当 成(后鼻音)点 要 们(前鼻音)诗 串 成(翘舌音)4.应会写字:下 个 雨 们(1)写正确:雨 们“雨”最后四点,左右对称,如隔窗看檐下的雨水均匀滴下。“们”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门”提醒学生先写点。(2)写美观:下 个 “下”认识笔画点,这里的点起笔轻,落笔重,与竖相连,居

2、横中线。上第二笔的竖在竖中线上。“个”撇的起笔高,捺的起笔低一点儿,两笔相连,开口度大。竖居中,不与“人”连接。6.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写诗 过来 一串 写成(二)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二、理解运用(一)了解词意1.需要重点了解的词语:淅沥沥 沙啦啦 2.了解词意的方法:听音频感受。(二)重点问题:1.课后题说一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理解青蛙的诗里有逗号,句号。2.学生课前预习中质疑提出的问题。三、情感体验: 感悟诗歌内容,培养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感情。四、教学重难点: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正确认识生字,书写生字。【重点】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感悟诗

3、歌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教学准备一、 教师一年级常规预习方法:1. 试着标出课文的自然段,诗歌标出小节。标2.借助拼音读课文至少三遍,争取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读3.圈出课文中出现的翘舌音。圈4. 在课文中用“”画出生字或生字所在的词语,读三遍。托5借助拼音正确拼读生字条里和田字格里的生字三遍,试着组一个词。认6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注意每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根据田字格上方的笔顺书空生字。观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内容7 青蛙写诗栏目设计预习提纲点拨指导导入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美丽的池塘,碧绿的荷叶,荷叶上蹲着一只小青蛙。这时天空下起了小雨,雨点儿淅啦啦,淅啦啦,青

4、蛙说:“我要作诗啦!” 板书课题“青蛙写诗”。领读课题,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预习展示环节1. 朗读课文,达到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2.圈出课文中出现的翘舌音。圈3.认读生字条里的生字。1.朗读展示。(1)教师范读诗歌或音频播放。(2)学生展示标出的翘舌音(全不全,画法对不对)(3)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4)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和易读错的字词。(注意纠正翘舌音:诗 串 成 等字)(5)指生每人读一小节,注意读正确,读通顺。3.指导识字。(一)(1)学生展示:指名学生读出自己画出的词语。词语画出不全的完善一下。(2)教师出示本课生词:出示 :诗歌、诗人、以前、以后、你们、他们

5、、写字、写作业多种形式练读。(3)练一练:比比谁的反应快。电脑出示词语,学生看看谁读的最快。(4)齐读 10 个词语,每个两遍。(5)指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二)交流识字方法。【课件展示本课会认字】(1)学生展示识记情况:多种形式认读生词。(2)学生试着说识记方法:比如用加一加的方法“讠+寺诗”、“占+、点”、“过”、“要”、“给”、“们”。(3)难记的字。你觉得哪个字记起来比较困难?(如:成)互助识字(组词:成功、成才)。(4)教师指导学习生字条上面出现的三个部首(秃宝盖、四点底、西字头),帮助识字。认识“串”字【课件出示】出示图片,一串糖葫芦为什么不说一个糖葫芦?可见,串是只

6、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 师拿字卡,生读。屏幕演示古今变化。有什么东西是成串的?(一串项链、一串辣椒、一串香蕉、一串灯笼、一串葡萄、一串冰糖葫芦、一串羊肉)(5)巩固检测:打乱顺序抢读生字。【课件出示】指导朗读积累运用4多种形式练读课文,说一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同时理解青蛙的诗里有逗号,句号。延伸理解省略号。5.拓展延伸 ,美读升华。6背诵诗歌4、创设情境,感悟课文。(一)、学习第一小节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感受雨天的美。1、(出示课件)快听:嘀嗒,嘀嗒。什么声音?(下雨了)是啊!哪句话写的呀!指生读(下雨了,雨点淅沥沥,沙啦啦!)你感受到什么?(雨点儿下的很小)从哪感受到的?(通过朗读在

7、语境里理解词语“沙啦啦”)引读小雨沙啦啦的感觉。小雨点一滴一滴落到了水里,落到了荷叶上,落到了。快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雨点儿落到绿绿的荷叶上滚来滚去的。雨点儿落到水里,小河的水呀一圈一圈的可美啦!水里的蝌蚪们都来啦,它们都把小脑袋露出来了。雨点儿落到绿绿的荷叶上滚来滚去的。雨点儿落到水里,小河的水呀一圈一圈的可美啦!水里的蝌蚪们都来啦,它们都把小脑袋露出来了。)主要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发展语言。2、如果你是小青蛙,想想小雨点落到小青蛙的身上,它会是什么感觉?(它会感觉凉凉的,痒痒的,很好玩!)3、如果你是小青蛙,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会怎么样啊?(高兴极了;它觉得景色太美了)4、指导有感情朗读

8、第一句下雨了,雨点淅沥沥,沙啦啦!。快把你的感受读出来。5、所以它高兴地说-齐读最后一句:我要写诗啦!(二)、学习第二四小节。分角色朗读对话,感悟童趣。1、听到小青蛙要写诗啦,瞧瞧谁来帮忙啦? (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你从哪几小节知道的?(2、3、4)2、自由读思考:它们都帮了什么忙?(板书:小蝌蚪图片逗号;水泡泡图片句号;一串水珠省略号)3、看板书总结后,为什么它们能当逗号,句号,省略号呢?出示小蝌蚪图片,你们发现什么啦?(通过观察图片理解为什么小蝌蚪能当逗号。识字与认识诗文相结合,同时训练语言)师请孩子吹泡泡,你们发现什么啦?(水泡泡圆圆的,很像句号;我觉得它不但圆,还透明很漂亮!)

9、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多有趣啊!快出声地读一读。指生读。师(板书)认识省略号,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一串水珠”为什么不说一个水珠呢?(省略号是六个的,一个不行的,我觉得一串排一起来很有趣!水珠们很团结!)还能说一串什么?(训练语言)师引读:快把你的想法读出来。指生读。齐读。4、是啊!多有趣的对话呀!多好的朋友哇!快试着小组内分角色有感情地读一读。5、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比赛读。6、多有趣啊!大自然中的事物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多紧密呀!我们是无处不在的好朋友。师指板书,引领孩子再次有感情地朗诵对话能背的背下来。7、拓展延伸,训练语言。多有趣的诗歌呀!快根据课文内容,想想大自然中的事物还有什么可以当逗号、省略

10、号和句号?圆圆的,当句号。一串,当省略号。可以当个小逗号。(三)学习第5小节,美读诗文,启迪灵性1、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小青蛙,它终于把诗写完成(出示诗文)了,快出生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青蛙作的诗多有意思,只有一个字呱。这个字是拟声词、形声字。再读,读出不同的语气2、“呱呱,呱呱”是小青蛙的语言,你能不能做个小翻译,给大家解释一下青蛙的诗写的是什么意思?(发挥想象,启迪孩子的灵性)3、教师引读小青蛙的诗:就像你们所说的,小青蛙用它的诗赞美五彩缤纷的春天,它大声地朗诵:呱呱小青蛙用它的诗感谢帮助它的朋友,它大声地朗诵:呱呱小青蛙用它的诗抒发内心的喜悦,它大声地朗诵:呱呱5.结尾美读升华1、再次看

11、图雨天的景色多美呀!小青蛙的朋友们多团结呀!所以小青蛙才能做出这么美的诗,我们再带着这种喜悦的心情读全文。2、老师希望有一天能够读到你们写的诗,好不好?指导书写6. 指导书写: 下、个、雨、们(1)学生仔细观察在田字格中的占格;根据田字格上方的笔顺书空生字。(2)试着给每一个生字组一个词语。6.指导书写(1)指导书写: 指名说说“下、个、雨、们”在田字格里的占格。说一说每个字的笔顺,并进行书空练习。教师边讲解边范写:如:“下”认识笔画点,这里的点起笔轻,落笔重,与竖相连,居横中线。上第二笔的竖在竖中线上。“个”撇的起笔高,捺的起笔低一点儿,两笔相连,开口度大。竖居中,不与“人”连接。“雨”最后四点,左右对称,如隔窗看檐下的雨水均匀滴下。“们”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门”提醒学生先写点。(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边巡视,边说谁的那一笔,或者那个字占格位置好或者表扬书写姿势,并顺手奖励小贴画。限时检测一 年级上册第 7 课 青蛙写诗限时作业学校: 班级: 姓名:1、 看拼音,写生字 g xi y men 一( )( )( )天。 小朋友( )。二、区别组词下( ) 个( ) 雨( )们( )上( ) 人( )雪( )门( )三、画龙点睛。(加标点)1、我们要爱护小动物( )2、傍晚( )小青蛙在池塘里叫不停( )3、河水真清啊( )板书设计青蛙写诗蝌蚪逗号,水泡泡句号。水珠省略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