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民音乐版社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195806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5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民音乐版社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最新人民音乐版社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最新人民音乐版社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人民音乐版社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民音乐版社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下期音乐教案(全册)第1课 春天来了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主要教学 内容欣赏乐曲春之歌。春之歌选自门德尔松的钢琴独奏曲集 无词歌集。乐曲为A大调、2/4拍、用三部曲式写成。从A段这一清新、流畅的旋律中,我们能体会到那种春意盎然的意境和心旷神怡的感情:B部分是从A段主题发展而来。乐曲进入第三段后,前面两个主题再现,经过下行模进,在力度上越来越弱,尾奏中,还加了许多装饰音:最后,乐曲在安详的气氛中结束,这种弱处理手法,给人以余音缭绕的感觉,充满了诗情画意。 本课通过欣赏春之歌,了解门德尔松和无词歌。以感知情绪为先导,通过演奏、哼唱、表演等形式感受春之歌歌唱性的旋律,体验音乐作

2、品中的春天美景。 教学目标: 1. 欣赏乐曲春之歌,感受乐曲抒情明快的情绪,体验流水般的旋律带来的春天气息,想象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情景。 2.在欣赏乐曲过程中,通过听辨、吹奏主题、哼唱旋律的活动,和伙伴合作、交流讨论,理解乐曲所表达的对春天的热爱。 3.知道无词歌的基本特色和春之歌的曲式结构;了解门德尔松以及主要作品。 重点难点 体验春之歌的优美抒情的旋律所表达的春天景色,感受春天。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打击乐曲、音响资料(多种版本的春之歌) 2.资料补充: (1)作曲家介绍:(2)无词歌:无词歌亦称无言歌,是门德尔松首创的一种小型器乐体裁,大部分由歌曲似的旋律及简单的伴奏所组成。这种方法

3、为的是使旋律能在一定音型的伴奏下表露无遗。而且,无词歌的旋律不一定非得象歌曲一般,被限制在一定的音域之内,而可以稍稍宽广一些。门德尔松一生总共创作了四十九首无词歌,大约创作于1830至1845年间,分为八集出版。(3)作品介绍: 春之歌,选自门德尔松的钢琴独奏曲集无词歌集(作品第62号),A大调,2/4拍。本曲为门德尔松创作的所有无词歌中最为著名的曲子,不仅用于钢琴独奏,还被改编成管弦乐曲以及小提琴和其它乐器的独奏曲而广为流传,深受世界人民喜爱。 这首被冠以春之歌标题的无词歌具有流水般轻柔的浪漫旋律(片段1),使听众沉醉于快乐的气氛中。曲式虽单纯,但十分巧妙地应用了装饰音,从而利用钢琴创下了前

4、所未有的漂亮效果,由此我们不得不对门德尔松的天才发出赞叹。在伴奏与踏板的关系中,也显示出浪漫主义时代的钢琴音乐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感受春天变化 师:同学们,新的一学期开始了,寒假里你们过得愉快吗? 生:很愉快; 师:春天来了,你们感受到大自然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天气变暖和了;小草发芽了。 师:嗯,同学们说得很好,观察得都很仔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春天的变化 欣赏图片集春天的大自然(放多媒体软件) 二、欣赏无词歌春之歌 (一)了解门德尔松和无词歌 1认识无词歌和它的音乐地位。 (二)初听春之歌 欣赏钢琴版的春之歌,以感受情绪为先,对乐曲有初步的感知,先不出示乐曲的标题,通过自己

5、的感受体验给乐曲写上标题。 师: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乐曲,大家认真听,感受一下乐曲,想象乐曲表现怎样情景? 生:聆听乐曲,分小组讨论。 师:听完了这首乐曲大家从中感受到什么样的情景? 生:感受到“春天”的情景 师:好,大家给这首乐曲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呢? 生:春之歌春之声春天的乐曲春天的旋律。 师:很好,看你来大家都听懂了这首乐曲表现的内容。 师:老师来告诉大家今天这首乐曲的名字是春之声,由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作曲。 揭题、简单介绍乐曲创作背景及作者。 总体描述乐曲的情绪、速度、节奏等。 (三)再听(小提琴钢琴版) 分辨乐曲中的几种乐器。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 播放乐曲 师:同学们,你们听出这首乐

6、曲是由哪些乐曲演奏的吗? 学生回答。 分段欣赏 听赏第一段主题: 讲述这段主题中小提琴所描绘的音乐形象、钢琴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演奏第一主题旋律片段。 轻轻地跟着老师的琴声哼唱主题旋律。 听赏第二段: 感受乐曲的速度,打击乐器或拍手为乐曲伴奏。 律动表现乐曲,体验乐曲与第一段情绪与节奏的变化。 用“la”哼唱主题 (3) 听赏第三段找出与前面两段相同的地方。 在速度和力度上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四)完整欣赏春之歌(视频) 边看边哼唱主题,跟着旋律节奏轻轻摇晃身体。 视频把乐曲表现的意境通过直观的图像展示,让学生进一步体 会如诗如画的意境,整体感受乐曲的情绪。 视频资料只是作者对这首乐曲的个人

7、感受,所以放在最后让学生体验,而不是放在初听时用,目的在于不把学生的思维固定,放在教学阶段的最后可以让学生感受一下人们眼中的春之歌,开拓视野。 三、拓展 1请小朋友演奏春之歌(选自汤普森钢琴基础教程) 2欣赏门德尔松的另一首无词歌快乐的农夫 3展示描写春天的音乐作品。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在充分发挥学生想象能力下,合理运用音像资料,丰富课堂、拓展视野。在本课中用丰富的音像资料,让学生了解春之歌以及其优美的旋律带给人们的视听享受,从而知道门德尔松的音乐成就。 音乐欣赏重在对音乐作品的想象和理解,所以从情绪感知出发,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运用已经掌握的课堂乐器演奏技巧,与校本教材相结合,鉴赏音

8、乐作品,学生能很容易地记住主题旋律、得到成功的喜悦。 歌曲春风 一、教材分析 春风是一首情绪欢快的日本儿童歌曲,该曲轻快流畅的旋律,富有动力和弹性的节奏,饶有趣味的拟人化歌词,既表现了春风 的自由布局, 自然界的勃勃生机,也抒发了孩子们对春天的热烈期待和纵情歌唱。歌曲的结构为二段体。第一乐段由两句各为四小节的平行乐句构成,切分节奏伴随着逐层向上的旋律,使音乐充满活力。第二乐段也由两个乐句组成,旋律抒情,节奏平稳,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美妙图画。 二、学情分析 二年的学生在平时的音乐课中,接触过一些短小、简单的二声部合唱歌曲。在学习中,经常会出现:低声部音不够准,声部间声音不够和

9、谐的现象。因此,执教者选择春风一课,就是想通过课堂器乐竖笛的辅助,帮助学生唱准音、唱好歌,让学生在音乐活动的参与和体验中唱好歌曲,从而能自信的表现歌曲。 三、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学生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感受到音乐活动的快乐,并尝试用音乐的方式表达欢快的情绪。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在聆听、律动、歌唱、器乐吹奏等过程中参与音乐活动,体验歌曲的情绪、表现歌曲。 3、知识与技能:唱好歌曲,唱准节奏以及两个声部的音准,并有感情地歌唱。 四、重点难点: 重点:唱会歌曲,能有感情地歌唱。 难点:1、学生能积极、自信的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充分体验歌曲的情绪。 2、二声部的音准及声部之间的和谐、统一。 五、

10、教学用具: 钢琴、课件、竖笛、手串铃 六、教学准备: 大歌单、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调整情绪 二)、基础练习 铺垫新课 1、师生用钢琴、竖笛问好 2、出示单音,学生竖笛吹奏 3、教师出示旋律,学生尝试视奏巩固复习 附点节奏、切分音,为新课做铺垫 4、出示歌词,学生视奏与歌唱合作音准和发声,为歌唱做铺垫 3 33 3 33 3 36 6 66 6 64 65 4 43- 大 家 好,大 家 好 大 家 好 大 家 好 我 们 唱 歌 我 们 欢 笑 5、学生唱、奏合作,教师用钢琴弹奏第一声部学生感受和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巧妙地将器乐练习、声音练习、节奏练习融合在一起。通过竖笛吹奏

11、,练习了音准和节奏;通过歌唱,进行了练声;而且,在一开课就将合唱歌曲的低声部旋律循序渐进的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先入为主的建立了低音声部的印象,为合唱学习打下了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三)、聆听体验 学唱歌曲 1、课件欣赏,导入新课 2、出示歌单,揭示课题 3、第一次完整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4、第二次完整聆听歌曲,引导学生通过体态,表现情绪。 5、师生在律动中学习歌曲A段。 6、学生随伴奏音乐表现A段。 7、歌曲B段的学习: (1)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学生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2)引导学生体验情绪的变化。 (3)教师演唱歌曲第一段(树枝的变化),学生用体态体验舒展的感觉。 (4)学生演唱歌曲第

12、一段。 (5)学生尝试演唱歌曲第二段(小溪的变化)。 教师采用范唱、手势等方法帮助学生解决节奏等难点。 8、学生随伴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 四)、器乐助学 声部合作 1、师与部分生合作演唱第一段,其余生聆听,感受二声部的和声效果。 师:听听我们唱的是同一种旋律吗?我唱的旋律熟悉吗? 2、学生用竖笛吹奏复习低声部的旋律。 3、复习演唱一次。 4、高声部吹奏低声部旋律,低声同学演唱歌词。 5、二声部合作练习: (1)高声部演唱,低声部吹奏。 (2)高声部演唱,低声部部分同学吹奏,部分同学演唱歌词,进 行合作练习 (3)教师根据两个声部合作演唱的情况,进行指导。 6、学生跟教师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13、五)、唱奏表现 演绎歌曲 1、学生明确各自分工,尝试合作表现。 2、学生跟伴奏音乐进行表演:加入A段的律动、B段的打击乐器,教师指挥,学生声情并茂的进行歌曲的演唱。 3、教师评价 六)、小结 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本课中的知识技能目标是“唱好歌曲,唱准节奏以及两个声部的音准,并有感情地歌唱。”这就需要学生具有具有两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是为了辅助合唱二声部的音准,需要器乐吹奏的能力;二是歌唱的声音和谐统一与情感表达的能力。而这对于4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是具有挑战性的。生:幸福、温暖等等。 (1)xxx x x|xxx x x| (2)xxxx xx|xxxx xx| 师:我们用这几种

14、不同的击掌方法分别来鼓励一下刚才表现好的 同学。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不同的拍手方法鼓励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既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又能为学习歌曲中地节奏做铺垫。) 学唱歌曲大树妈妈。 1、出示歌谱、歌词(将图片展开) 师:请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唱的歌曲大树妈妈。 (1)范读,教师边拍节奏边读歌词。 师:现在和老师一起读读歌词吧 ! (2)教师拍节奏,学生按着节奏读歌词。 师:你们很聪明,声音非常好听2、听歌曲录音,感受意境。 师:下面请听歌曲范唱。(师放录音) 师:好听吗? 生:好听。 师:那一定更想学啦? 3、师范唱。(加动作) 师:下面我来唱唱。 师:我唱的怎样? 生:好

15、。 师:那就鼓励鼓励我吧! 生:拍手感谢。+1+Hello (设计意图:通过听录音,师范唱的过程,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 音乐、表现音乐,产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在前面充足的听赏歌曲的旋律的基础上,学生们会很快的掌握歌曲旋律并演唱) 4、采用听唱方式学唱歌曲。 (1)放录音。师:学生轻声跟唱,在跟唱过程中,咬字、吐字要准确、清楚。 师:大家好认真呀!我为你们骄傲。 (2)师弹琴。 师:接下来和老师一起用“啦”来模唱歌曲旋律。(反复) (3)轻声跟琴唱歌词。 师:现在请同学们小声来唱歌词,比比看谁唱的准确。(反复唱) 5、学习音乐知识:休止符。 师:唱的很棒,我想考考你们,认识它吗? (板书:“0”)生:( 答 ) 师:它在数学中的名字是零,而在音乐中它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叫休止符。你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