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小论文-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194858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RTF 页数:6 大小:8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小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假如单以金钱来算,我在香港第六、七名还排不上,我这样说是有事实根据的.但我认为, 富有的人要看他是怎么做.照我现在的做法我为自己内心感到富足,这是肯定的. 三年级(3)班数学小论文 有趣的数学题 数学王老师出了一些题给我们做 其中有一道题目是这样的 小敏有3件不同的上衣 4条不同的裙子 问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一开始看到这道题目感到有点难 我仔细地把题目反反复复地看了几遍 想出这道题目的两种解答方案 一种是画图: 上衣 上衣 上衣 裙子 裙子 裙子 裙子 从图中我数出小敏有12 种不同的穿法 这种方法一目了然 但是比较麻烦 另一种是列算式:43=12(种) 这种列式计算的方法是在画图的基础上归纳

2、总结的 比较简便 妈妈看到我做对了这道题 而且还用了两种方法 高兴地夸我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南通市城南小学三(3)班 陆佳逸 指导老师 王玉珍) 时刻与经过时间 原来时刻与经过时间是不一样的 今天 我们班上就发生了时刻与经过时间的故事 上课的时候 我们在做一道关于时间的题目 题目是这样的:一家图书室借书时间是 12:0013:30 和 15:0016:30 求每天借书时间有多长?我们先用13:30-12:00=1 小时30分 再用16:30-15:00=1 小时 30分 最后相加等于3小时 可是 老师发现我们写的是1:30+1:30=3 小时 不是1小时 30分+1小时 30分=3小时 然

3、后 老师把这道题目讲了一遍 我们才发现写错了 原来1:30 是时刻 1小时30分是经过时间 它要求借书时间有多长 就是求经过时间 我们写成了时刻 所以才错了 啊 看来时刻和经过时间是意义不同的两个概念呀! (南通市城南小学三(3)班 李天喆 指导老师 王玉珍) 打 折 星期天 我和妈妈去商场购物 超市的海报上写着:购物满200元的返还100 元代金券 我心里想:呵呵 满200元的返还 100 元 那就是原来价钱的一半 挺划算的 我给自己选了一套208元的运动服 获得了100元的代币券 代币券得在今天用完 于是妈妈又给生病的爷爷买了一个288元的榨汁机 我算了算只要再拿出188元就可以买下这个榨

4、汁机 买完了东西 在回家的路上 我对妈妈说:妈妈 今天我们买了这些东西是不是都是打了对折啊?妈妈笑着说:傻孩子 不是这样的 等回家后 妈妈算给你看 你就知道了 回到家 妈妈对我说:艺儿 今天我们一共花了多少钱?我说:运动服 208元 榨汁机188元 一共是396元啊 妈妈接着又问:那这些商品原价是多少?我说:496元啊 妈妈说:好 那也就是说今天我们用396元的钱买了496 元的商品 如果要算打了多少折 就看看实际花的钱占商品价钱多少比例 用396496 你拿计算器算算 我一按计算器 啊原来是79 折 我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还是妈妈话让我明白 原来商家规定只有满200元才能返券 所以买榨汁机时1

5、88元的部分就不能享受到优惠了 因此 我们享受到的优惠程度和商家所说的相比也是打了折扣 买家不如卖家精这话一点也不假 商家心里早已打好了如意算盘 打折背后隐藏着数学问题 以后我一定要注意了 (南通市城南小学三(3)班 高徐雯 指导老师 王玉珍) 小小算术家 今天 我和爸爸妈妈去逛超市 妈妈给了我50 元的自由支配权 我选中波力海苔卷和葡萄饼干 波力海苔卷是18 元一盒 葡萄饼干是8元一袋 妈妈问我:拿这 50元买两盒波力海苔卷后 再买三袋葡萄饼干够不够?我算了一下:两盒波力海苔卷就是 18236(元) 三袋葡萄饼干就是3824(元) 加起来就是36+2460(元) 6050 我说:不够 妈妈又

6、问我:那还能买几袋葡萄饼干呢?我又算了一下 50-3614(元) 这就是买两盒波力海苔卷剩下的钱 再用1481(袋).6(元) 我告诉妈妈:可以买一袋葡萄饼干哦 妈妈夸我真是一个小小算术家 今天 我知道了 原来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数学 (南通市城南小学三(3)班 任远 指导老师 王玉珍) 厨 房 趣 事 我爸爸今天到菜市场买菜回来 其中 爸爸买了几根茭白和一袋子丸子 爸爸问我:如果一根茭白能切 20片 每片又能切10 根丝 那么一根茭白能切多少根丝?我想 2010=200(根) 于是我就回答:200 根 爸爸又问我:我买了8根茭白 那一共可以切多少根丝?我想 8200

7、=1600(根) 我又回答说:1600根 爸爸说回答得不错 爸爸看了看旁边的丸子 又说:这些丸子一共 8 元钱 那平均每个多少钱?我数了数一共有 40个丸子 我想8元=80 角 8040=2(角) 于是我回答说:平均每个丸子要 2 角 爸爸又问:那么我们一家三口 平均每人吃几个呢?我想 403=13(个).1(个) 于是我回答:每人吃 13个 还多一个 那多的一个给谁吃呢?爸爸又问 我说:肯定会被你抢走吃掉的 哈哈哈哈.家中响起一片笑声 原来这些茭白、丸子.能提这么多数学问题! (南通市城南小学三(3)班 陈天皓 指导老师 王玉珍) 学会用多种方法分析解题 要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不断地提高我

8、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仅仅学会解题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掌握分析的方法 能用多种的方法思考问题 从中找到不同的解题思路 例题一筐鱼连筐重46 千克 卖出一半后连筐重24 千克 求筐重 根据题意可知:鱼和筐的重量由46 千克减少为 24 千克是因为卖出了一半的鱼 也就是说少了的重量46-2422(千克)就是一半鱼的重量 由此可以求出整筐鱼的重量 然后用整筐鱼和筐的总重减去整筐鱼的重量 就是筐的重量 (1) 半筐鱼重多少千克? 46-2422(千克) (2) 一筐鱼重多少千克? 22244(千克) (3) 筐重多少千克? 46-442(千克) 这道题还可以这样想:半筐鱼和筐共重 24 千克 那么从24 千克中去掉半筐鱼的重量 就是筐重 (1) 半筐鱼重多少千克? 46-2422(千克) (2) 筐重多少千克? 24-222(千克) 再换个角度考虑: 根据半筐鱼和筐共重24 千克可知:一筐鱼和两个筐共重 24248(千克) 从48 千克中减去一筐鱼和一筐的总重量 46 千克 剩下的也就是一个筐的重量 (1) 一筐鱼和两个筐共重多少千克? 24248(千克) (2) 筐重多少千克? 48-462(千克) (南通市城南小学三(3)班 洪卉 指导老师 王玉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