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186979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教材分析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这个主题编排的。主要由搭石将相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三篇课文组成。目的有两个。一是指导学生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二是培养学生学习本单元用事件突出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2.本单元重点:(1)通过具体事件突出人物的特点。本单元的三篇文章都是通过具体事件突出人物特点的。用事件来体现人物特点,能使人物特点更鲜明。如将相和一文中,通过“渑池之会”“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三件事,体现出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识大体、顾大局的特点。搭石则通过搭石,赞美了朴素的民风。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则通过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介绍了比猎豹速度更

2、快的事物,突出了这些事物“快”的特点。(2)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要提高阅读速度,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带着问题读,在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对于不懂的词语先不管它,一口气读下去;边读边想,捕捉有用的信息;不断练习。这样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才能提高效率。内容学习要点课时学习建议5搭石1.快速阅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培养学生善于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的习惯。2课时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并通过平凡的事物感受美。6将相和 1

3、.能用简洁的话讲述三个故事,感受蔺相如忠于国家、顾全大局的高尚品质。2.抓住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品质,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2课时 从具体事件中,把握人物形象;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复述故事,弄清楚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1.快速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2.学习本课中应用的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明白这些说明方法在文章中的作用。2课时 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本课中出现的说明方法。8 冀中的地道战 冀中的地道战通过介绍抗日战争中的一种独特战斗方式地道战,展现出冀中人民的智慧及对侵略者的反抗。2 课时 了解地道的布局、作用,体会冀中人民反抗侵

4、略者时所展现出来的智慧。习作会写题为“漫画老师”的文章,重点是抓住老师的特点,并通过具体事件展现老师的特点。1课时 首先介绍老师外形的特点,然后通过介绍具体事件来突出老师的特点。语文园地1.学习通过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把握人物特点的写法。2.用多种方式扩大积累。3.提高阅读速度,快速掌握文章内容。1课时 通过把握重点词语来把握句子的意思,从而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描述成语的方法;积累珍惜时间的名句。5.搭石学习活动教材分析:课文讲述了刘章故乡的那道美丽的风景,感受了那纯朴的民风,回味了那难忘的乡情。同时也成为了学生学习之路上的一块搭石,希望学生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踏出他们亮丽人生。课标要求:在快

5、速阅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并通过平凡的事物感受美。学习目标:1.认识“间、谴”等7个生字,会写“汛、挽”等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间”,理解“无名、汛期”等词语。2.快速阅读课文,不回读。从具体事件中,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受到熏陶。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学习重难点:1、 快速阅读课文,不回读。从具体事件中,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受到熏陶。2、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学习准备: 拍摄搭石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渲染情境,揭开文本之面纱。 (出示课件)板书课题:搭

6、石 齐读课题。2、 初读文本,相约便民之搭石。、自由阅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文中写搭石的句子。、组织交流。(1)师:同学们读书都非常认真,知道什么是搭石了吗?谁用文中的句子来说说?(请一生说)你找得很准确。(2)师质疑: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又是怎样过小溪呢?谁还能用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大屏幕出示:“挽”。“挽wn”是个生字,什么意思呢?(生:卷起来的意思。)那脱鞋挽裤呢?(生:脱掉鞋子卷起裤子。)从这一次又一次的脱鞋挽裤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如果没有搭石,人们过小溪很不方便,甚至会感觉辛苦,那些都在夏天,可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有了这样的理解

7、,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了解什么是搭石后,读了课文后,搭石又留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三、细读文本,欣赏美丽之风景。1、出示搭石的图片,师:搭石普通的石头成为一道风景(给予很高的评价)这么不起眼的石头,也会是一道风景吗?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发现、欣赏搭石的美吧!2、默读第二至五自然段,找出文中写风景美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3、指名读自己画出的句子。师:同学们找到了好多写风景美的句子,老师和你们一样也感到这里的风景很美,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走搭石的美吧!请看大屏幕;(1)大屏幕出示: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边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

8、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2)自由读,说说自己的感受。(3)发出的踏踏的声音像什么?(轻快的音乐)那就让我们和着这轻快的音乐再来走一走搭石吧!(播放音乐齐读。)这美妙的音乐中,仅仅只有踏踏的声音吗?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人们的欢声笑语、哗哗的流水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这是一曲多么美妙的音乐呀!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美美地来读一读。(4)文中除了能听到音乐,还能看到什么?(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漾”在字典中有两个义项,在文中应该选第几项?“绰”在字典中有三个义项(大屏幕出示),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明白了词语的意思,谁来读一读这两个词。(5)这哪里是在欣

9、赏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是在吟唱一首轻快的小诗!看大屏幕齐读。总结:同学们,读到这里你觉得这是一道怎样的风景?(美丽的,漂亮的,优美的)指名板书:美丽。过渡:一行人走搭石是一道美丽的风景,那面对面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四、演绎文本,感受纯朴之民风。 重点句子:1.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谦让)这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可对我们来说,做起来是多么不容易呀!你们会怎么去读呢?(指名读)2.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

10、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1)“伏下”是什么意思?从这里你又感受到了什么?(板书:尊老)(2)请两名学生上台表演年轻人背老人过河。师现场采访。师:你在背人的过程中有什么具体感受?背人者:背着人,我觉得有种责任感。虽然身上很沉,但是心里却非常快乐。师:在他背上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被背者:在他背上,我感到非常踏实,心里充满感激。师:说得多好哇!年轻人背老人无需感谢,老人接受年轻人的帮助后也无需感谢。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这是什么?这是故乡的一处民风。板书:一处民风。(3)假如遇到的是一位残疾人,故乡的年轻人又会怎么做呢?大屏幕出示:假如遇到的是 ,年轻人总要_ 。师:故乡

11、的年轻人又是跟谁学的呢?(老人、父母)文中也有一段话是写老人的,谁来读一读?大屏幕出示:“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4)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老人的负责)作者又是通过哪些词语来描写老人的?(无论、只要、一定、直到、才)(5)假如你就是那位老人,我来采访你:老人家,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需要人们感谢吗?为什么?(理所当然)这种以老带小,以老传小,以小学老逐渐形成了一种传统,形成了作者家乡一处独特的、纯朴的民风,请学生板书:纯朴。过渡:我在阅读课文时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感受

12、到了纯朴的民风,还隐约感觉到作者想表达些什么?五、齐读文本,感悟难忘之乡情。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大屏幕出示: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2.从这一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搭石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精神)3.作者仅仅是在表达对搭石的赞美吗?(作者同时还表达了对故乡纯朴民风的向往,对故乡的一份思念。这份思念就叫乡情)板书:一份乡情。4.作者时隔多年还在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搭石,同学们,这是怎样的一份乡情?(难忘)5.作者在这不起眼的搭石中发现了美,同学们请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美。(教师点评)请同学们在课后也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

13、。小结: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赏了作者刘章故乡的这道美丽的风景,感受了这一处纯朴的民风,回味了这一份难忘的乡情。同时也成为了你们学习之路上的一块搭石,希望你们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踏出你们的亮丽人生。板书设计 -默默无闻 无私奉献 任劳任怨(美丽) 搭石 一处民风,一份乡情(尊老)课后反思:6、 将相和学习活动教材分析:课文讲了战国时期的赵国,有两个非常有名的人物:廉颇和蔺相如。“将相和”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两个人之间。秦王让赵王击缶实际上是侮辱赵王,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荣誉,让秦王为赵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课标要求:从具体事件中,把握人物形象;通过人物的言行体

14、会人物的个性特点;复述故事,弄清楚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学习目标:1.会认“相、璧”等16个生字,会写“召、臣”等12个生字,掌握“进攻、召集”等词语。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3. 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个性特点。复述故事,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学习重难点:1、 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2、 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个性特点。复述故事,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学习活动:一、探究起点,整体感受人物形象1.这篇文章写了几个小故事?2. 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3.看来大家都比较喜欢廉颇和蔺相如!那么,课文是怎样刻画这两个人物的

15、呢?快速默读课文,看看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刻画廉颇和蔺相如的。(板书:语言 行动)二、品味语言,深入感悟人物形象师:咱们来交流一下,你觉得课文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哪些地方描写得最精彩?(一)研究“完璧归赵” 品读语言1: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你们注意到了吗?课文写蔺相如的这句话,用了哪组关联词?读着这样的句子,你有什么感受?谁也来读蔺相如理直气壮的话。像这样用假设关系的句式来描写蔺相如的语言,在完璧归赵故事中还有几处,先找出来读一读,再感受感受。 品读语言2: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从这两个表示假设关系的句式中,我们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