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183886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4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 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 题共 3 小题,9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 3 题。 宋朝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每一个节日都被宋人发挥到极致。清明节 是当时一个 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 各种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宋朝清明节的最大亮点应该是蹴鞠。 水浒传 中写高俅球技高超, 因陪侍宋徽宗 踢球, 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诗圣杜甫清明诗中说“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 秋千习俗同”,诗人陆游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 秋千蹴鞠趁清明”的诗句。这说明从唐朝到宋朝清明

2、节都有踢球娱乐的习俗。 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层踢球已经成为时尚,一幅宋太祖蹴 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皇帝和大臣踢球的情景。宋代社会上还有专门靠踢球 技艺维持生活的足球艺人。宋代的足球有用球门的间接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 打”两种方式,但书上讲的大多是白打踢法。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 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 指用头、肩、背、胸、膝、腿、 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由此看来,宋代的足球,已由射门 比准向灵巧和控球技术方面发展。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精神,宋代的 踢球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水浒传 中写到宋徽宗也是“

3、齐云社”的成员。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比 赛的组织和宣传推广。宋代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市民携带炊饼出游踏青。 宋代民间,习惯把无馅的食品称 为饼,用火烤的叫烧饼,蒸的叫蒸饼,面条叫汤饼 ,油炸的叫油饼;宋仁宗赵祯做皇帝之后, 因为宋仁宗的名字叫赵祯,而蒸饼的“蒸”字和赵祯的“祯”字发音相似,那 时说话写字都讲究避皇帝或长辈的名讳,所以,蒸饼就改称为“炊饼”。在当 时的汴梁城里,炊饼是一种大众食品,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宋朝把有馅的 食品叫做馒头。水浒传中武大郎每天早起,挑起做好的 一担炊饼出门 叫卖。武 松离家出行前,曾经交待哥哥武 大说:你少在外面, 早点回家;原先做炊饼十扇笼,

4、 以后只要做五扇笼。扇笼就是蒸笼,可以断定,大郎炊饼是蒸出来的,而非烤 制的烧饼。宋代炊饼是今天的馒头,绝非烧饼,而馒头却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 的点心。 宋朝太学与国子监食堂例行加餐,春秋两季加炊饼,冬天供应太学馒头。 宋人笔记言,炊饼深受汴梁城民众喜爱, 成为主食。 年年清明节, 市民携带枣粥、 鸭 蛋和炊饼,出游踏青。黄庭坚在宽慰病中朋友的书简中说:“病者想渐苏醒能食矣。 家园炊饼漫佳,不知堪否 ?”诗人杨万里题作食蒸饼作:“何家笼饼须十字, 萧家炊饼须四破,老夫饥来不可那,只要鹘仑吞一个。” 读水浒传我们可探寻出宋朝清明节的习俗,除了传统的祭祀祖先外, 更多的是纵情取乐 ,宋朝的节日已经走

5、下了宗教的圣堂,成为老百姓外出娱乐的载体。 通过清 明上河图可以看出,宋朝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市井生活恬静和谐。宋 朝清明节丰富多彩的民俗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摘编自刘传录从 中探秘宋朝清明 节的习俗)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蹴鞠是宋朝清明节习俗的主要亮点, 在当时, 这种活动仅在上层社会流行, 也是足球艺人赖以保障生活的方式。 B.圆社是宋代蹴鞠艺人的专业团体,有助于蹴鞠艺人团结互助和维护切身利 益,圆社组织蹴鞠比赛,并进行宣传推广。 C.馒头在宋朝指的是有馅的食品, 就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点心, 宋朝太学 食堂在冬季例行加餐供应馒

6、头。 D.炊饼是宋朝市民在清明节出游踏青时常携带的食品,当时汴梁城大街小 巷都有卖炊饼的,炊饼成为当时民众的主食。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清明节作为宋朝的一个重要节日被宋人发挥到极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的民俗活动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B.宋代蹴鞠的“白打”踢法是调动身体多个部位完成的一套花样动作,使“球终日不 坠”,该踢法不比射门的准确性,而比控球的灵巧性。 C.宋代的饼有烧饼、蒸饼、汤饼、油饼等多种,因避宋仁宗的名讳,蒸饼改 称炊饼,宋人笔记和黄庭坚的书简都说明炊饼深受民众喜爱。 D.通过清明上河图我们既可看出宋朝清明节习

7、俗主要是纵情取乐,也可 看出宋朝市井生活的幸福。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宋朝的清明节,人们进行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 蹴鞠、斗鸡、放风筝等 活动,说明宋朝的节日已成为百姓娱乐的载体,不再有宗教般神圣感。 B.陆游的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说明宋朝清明节有踢球和荡秋千的习 俗,而杜甫的清明诗说明清明节踢球和荡秋千的习俗在唐朝就已盛 行。 C.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发展, 蹴鞠运动不仅在当时的上层社会流行, 还有 专业的踢球艺人,而且追求灵巧的控球技术,有专门负责蹴鞠活动的团 体。 D.炊饼就是蒸饼,这不仅从水浒中武松和武大郎关于卖炊饼的对话中可

8、以断定,也可以从杨万里食蒸饼作一诗的诗题和内容的对照中得到 印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12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4 6 题。 先生谢幕航天日英魂长笑苍穹中 2019 年4 月24 日是中国第四个航天日。 从“两弹一星”、 载人航天到月球探测, 中国航天人在浩瀚苍穹铸就了壮丽的中国风景。 四年前的今天, 举国同庆首个“中国 航天日”。而病榻上,一位航天老人静静地仰望着窗外的蓝天,唯有痴迷的目 光和噏动的唇角吐露出内心的深情。这是最后的仰望吗? 96 岁,漫长而又短暂。航天强国的梦想,就像穿越一个世纪的火焰燃烧了他全部的生命。 2016 年4 月24 日21 时10

9、分,这位心怀童真、 慈祥和蔼的老人平静安详地走完了他的 生命旅程,带着一如婴孩般的微笑。 他,就是我国航天事业和航天教育的开拓者与奠 基人之一、著名飞行力学专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 陈士橹。 为航天而生,为航天而去。陈士橹,在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鲜红党旗下, 他把信念、忠诚与热爱洒满祖国的万里长空。 (摘编自人民网陈士橹:先生谢幕航天日英魂长 笑苍穹中) 筑梦航天,拓路苍穹 1920 年9 月24 日,陈士橹出生于浙江东阳一个普通的耕读之家。少年陈士橹目 睹了当时国家有国无防、科技和工业落后、 受尽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情景。 “这些经 历,成为我选择航空航天作为终生事业的初衷

10、。”陈士橹曾不止一次这样说。 1945 年6 月,25 岁的陈士橹以专业排名第一的成绩毕业于西南联大,之后留校任 助教。 后来他又先后在清华大学航空系、交通大学航空系、华东航空学院任教,为实 现自己“航空救国”的抱负不断努力着。 1956 年, 陈士橹被派往莫斯科航空学院进修。 莫斯科寒冷的气候导致陈士橹关节炎发作, 他强忍着疼痛,废寝忘食、刻苦钻研,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完成了需要三年多才 能完成的副博士学位论文,成为该校史上第一位获得副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 也是 1956 年教育部选派的 100 名进修教师中最快拿到学位的人。他创建的简捷计算机动飞行的气动性能新方 法,被专家称为“陈氏机动飞行

11、算法”,获得了导师的高度评价。 留学归来的陈士橹随华东航空学院西迁来到西安,自此在祖国的西部大地扎 下了根。 ( 摘编自人民网陈士橹院士:剑指苍穹 耕天探月) 治学严谨精益求精 陈老治学严谨,不允许敷衍塞责、马虎大意,敢于直言不讳。记得师兄南 英告诉我,陈老师有两次当众批评过人。第一次,是在 1987 年的一次硕士生论文 答辩会上,陈老师发现一名研究生的学术论文有些问题,曲线图有的坐标没有标 注,有的物理变量没有标注单位,让人读起来费解,于是当场指出,连坐在答 辩现场的指导老师也一起批评,他说:“做学术不能这么不严谨,你们今后是要 为国家的航天事业负责任的! ”第二次,是在 1988 年的全国

12、飞行力学学术会议上, 一位工程界的资深专家作学术报告时,出现了一些差错,公式推导也有些乱, 更严重的是他的报告中自己原创的内容较少,学术价值不高。陈老师听后,毫 不客气地对他说:“学术报告不能这么做呀,学术报告一定要有原创性!”。 陈老师就是这样,在学术上精益求精。对此,我也深有体会。 (摘编自王志刚今生的幸运怀念我的导师陈 士橹老师)春风化雨桃李葱茏 一代宗师居长安,耄耋美名天下传;桃李芳菲遍华夏,著述等身满飞船。 陈士橹是新中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他最看重的是学生的研究潜质和创新 思维,而对博士生学位课程的考试成绩并不十分在意。他要求研究生在做学问 或论文选题时,既要体现本学科发展的最新水平

13、,开拓交叉学科的前沿阵地, 又要紧密结合国家工程实际, 勇于承担重大科研课题。 他总是和大家一起讨论,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学生的意见,注意培养良好的学术氛围。 数十年来,陈士橹培养了飞行力学博士、硕士 56 名,其中包括我国自行培养的 飞行力学专业第一、第二位博士和博士后,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已成为我国航天 和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栋梁。 “毕生耕耘志在航天谱写华章,潜心治学厚德载物后世楷模。”西工大人 文与经法学院党委书记鲁卫平如是敬挽陈老。 一个世纪的上下求索,陈士橹院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摘编自人民日报陈士橹:星斗其志毕 生不移) 4.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14、 (3 分) A.2016 年4 月24 日,为航天强国的梦想奋斗了一生的著名飞行力学专家陈士橹与世长 辞, 所以这一天被确定为“中国航天日”。 B .陈士橹选择航空航天作为终生事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少年时期目赌了当时国 家有国无防,科技和工业落后,受尽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情景。 C .陈士橹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学生的意见, 注意培养良好的学术氛围, 但他也曾因为学生治学不严而对其当众批评。 D .数十年来,陈士橹培养了飞行力学博士、硕士 56 名,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已成为 我国航天和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栋梁。 5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陈士橹具

15、有开创性。他成为第一位获得副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创造了 出“陈氏机动飞行算法”,还获得了导师的高度评价。 B.为航天而生,为航天而去,陈士橹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航天事 业,他对祖国的信念、忠诚与热爱让人深受感动。 C.文章中多次引用传主的话和他人的评价,主要是为了增添文采,同时也为 了使文章更真实,内容更丰富。 D.材料主要按时间顺序介绍了陈士橹的一生, 主要介绍了他的航空报国愿望、 求学经历以及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的卓绝贡献。 6 .作为我国航天事业和航天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人,陈士橹身上有哪些可贵的 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 题, 1

16、5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 79 题。 推磨(刘庆邦 ) 小时候我不爱干活儿,几乎是一个懒人。可我娘老是说, 一只鸡带俩爪儿,一只蛤蟆四两力。在这样的观点支配下,一遇到 合适的小活儿, 娘就会拉上我,动用一下我的“俩爪儿”,发挥一 下我的“四两力”。 秋天,生产队给各家各户分红薯。鲜红薯不易保存, 把一块块红薯削开, 削成一片片红薯片子, 摊在地里晒干, 才便于保存。削红薯片子 是技术活儿,由娘操作。娘分派给我的任务,是把湿红薯片子运到刚耩上小麦 的麦子地里,一片一片摊开。这么多红薯片子,啥时候才能摊完呢,我一见 就有些发愁。娘好像看出了我的畏难情绪,手上一边快速削着红薯片子,一边 督促我:快,快,手脚放麻利点儿!我虽然不爱干活儿,却很爱面子,不愿让 娘当着别人的面吵我。 只得打起精神, 用竹篮子把红薯片子装满, 抵在肚子上, 一趟一趟往附近的麦子地里运。天渐渐黑下来了,月亮已经升起,照得地上的 红薯片子白花花的。当时我一点儿都不觉得美,更没有感到什么诗意,只想赶 快把活儿干完,好回家吃饭。 比起晒红薯片子,最让我难忘的活儿是推磨。 石 磨 分 两 扇 , 下 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