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课 夏商周的更替-2

上传人:嘻哈 文档编号:144183636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04课 夏商周的更替-2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04课 夏商周的更替-2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04课 夏商周的更替-2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04课 夏商周的更替-2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04课 夏商周的更替-2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04课 夏商周的更替-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4课 夏商周的更替-2(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历史七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导入新课,三字经(节选)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王,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堕。,学习目标,1.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 2.理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新课探究,目标导学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1)了解归纳夏朝建立的时间、地点、建立者。 (2)禹建立夏朝的意义有哪些?,夏朝宫殿复原图,都城:阳城,统治中心: 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

2、部一带,禹是通过禅让制成为部落首领,那么在夏朝建立后,有没有继续通过禅让制选出下一任君王呢?三字经中的“夏传子,家天下”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禹死后,启继承父位,“公天下”变成“家天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的“家”指的是什么?,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己有,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时代相传。,家天下,公天下,世袭制,禅让制,偃师二里头夏朝宫殿遗址复原图,从宫殿建筑群、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的划分看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夏桀把人当坐骑,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目标导学二:商汤灭夏,“宁愿和他一起灭亡“!,你这太阳什么 时候灭亡啊?,夏桀 (残暴荒淫无度百姓怨恨到了极点

3、),夏被推翻!,殷,对比夏朝的灭亡,分析商朝很快强大起来的原因?,任用贤才、发展经济、关心人民,该电视剧讲述了商末时期,由于纣王残暴无道,宠信妖女妲己,苦害生灵;周文王顺应天时,招兵买马,聘请姜子牙出山讨伐纣王,最终推翻商王朝的神话故事。,封神榜,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目标导学三:武王伐纣,建立者:周武王,时间:公元前1046年,都城:镐京,商朝这样一个大国是怎样灭亡的呢?,昏庸残暴的统治预示着怎样的结局,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暴政引起民忿; 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民心; 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历史教训:“得民心者得天下。”,目标导学四:西周的分封制,

4、这句话表明在奴隶、封建社会,天下是君王的,国家为君王的私有财产,本质上和“家天下”相同。,材料展示: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诗经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与“家天下”有何关系?,假如你是统治者,面对广袤的疆域,在“家天下”的社会,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广阔的疆土?,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周初分封诸侯国分布图,随从作战、交纳贡赋,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分封制的特点:,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金字塔式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分封制”。,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分封制的作用:,夏商周的更替,夏、商、西周大事年表,课堂小结,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夏朝建立与“家天下”,商汤灭夏,武王伐纣,西周建立,汤建立夏朝,纣的残暴统治,西周的分封制:控制地方,稳定政局,扩大统治,随堂训练,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是 ( ) A夏 B商 C西周 D秦朝,A,2.周武王的军队与商军主力展开决战的地点是 ( ) A阳城 B镐京 C洛邑 D牧野,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