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察与设计6.1 选线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182622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勘察与设计6.1 选线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道路勘察与设计6.1 选线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道路勘察与设计6.1 选线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道路勘察与设计6.1 选线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道路勘察与设计6.1 选线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勘察与设计6.1 选线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勘察与设计6.1 选线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6章 选 线,2,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方法、步骤 路线方案选择 平原地区选线方法、布线原则,教学内容:,3,定义:选线是在路线起终点之间的大地表面上,根据计划任务书规定的使用任务和性质,结合当地自然条件,选定道路中线的位置的过程。 选线必须由粗到细、由轮廓到具体、逐步深入、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并进行多方案的比较,6.1 概 述,4,影响道路的主要自然因素: 地形: 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决定了选线的条件 气候: 施工的难易与期限 水文: 排水结构物的大小和数量 地质: 土石方工程施工的难易程度和筑路材料的质量 土壤 植物覆盖,5,1多方案选择: 2工程造价与营运、管理、养护费用综合考虑: 3

2、处理好选线与农业的关系: 4路线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 5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影响: 6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6.1.1 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6,6.1.2 选线的步骤,1路线总体布局:路线方案选择 路线方案选择主要是解决起、终点间路线基本走向问题。 (小比例尺1:2.51:10万地形图),7,2逐段安排:路线带选择 在路线基本方向选定的基础上,按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选定出一些细部控制点,连接这些控制点,即构成路线带,也称路线布局。(地形图1:10001:5000比例尺) 3具体定线 定线就是根据技术标准和路线方案,结合有关条件在有利的定线带内进行平、纵、横综合设计,具体定出道路中线的

3、工作。,8,6.1.3 选线的一般方法,1实地选线 实地选线是由选线人员,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现场实地进行勘察测量,经过反复比较,直接选定路线的方法。 2纸上选线 在已经测得的地形图上,进行路线布局方案比选,从而在纸上确定路线,再到实地放线的选线方法。,9,3. 自动化选线 航测和电算相结合的自动化选线方法。 先用航测方法测得航测图片,再根据地形信息建立数字地形模型(即数字化的地形资料),把选线设计的要求转化为数学模型、将设计数据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自动选线、分析比较、优化,最后通过自动绘图仪和打印机将全部设计图表输出。,10,6.2.1 原则性方案比较 影响路线方案选择

4、的主要因素 (1)路线在政治、经济、国防上的意义,国家或地方建设对路线使用任务、性质的要求,改革开放、综合利用等重要方针的体现。 (2)路线在铁路、公路、航道、空运等交通网系中的作用,与沿线工矿、城镇等规划的关系,以及与沿线农田水利等建设的配合及用地情况。,6.2 路线方案选择,11,(3)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路线长度、筑路材料来源、施工等件以及工程量、三材(钢筋、木材、水泥)用量、造价、工期、劳动力等情况及其对运营、施工、养护等方面的影响。 (4)其他如与沿线旅游景点、历史文物、风景名胜的联系等。,12,(1)路线长度及其延长系数 (2)转角数。全线的转角数和每

5、公里的转角数。 (3)转角平均度数。 (4)最大与最小平曲线半径,m; (5)回头曲线的数目,个; (6)最大与最小纵坡; (7)最大与最小竖曲线半径,m; (8)与既有公路及铁路的交叉数目(包括平交和立交); (9)限制车速的路段长度(指居住区、小半径转弯处、交叉点、陡坡路段等)。,6.2 路线方案选择,6.2.2 详细方案比较,1技术指标的比选,13,(1)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 (2)桥涵工程数量(大桥、中桥、小桥涵的座数、类型及其长度); (3)隧道工程数量; (4)挡土墙工程数量; (5)征购土地数量及费用; (6)拆迁建筑物及管线设施的数量; (7)主要材料数量; (8)主要机械、劳

6、动力数量; (9)工程总造价; (10)投资成本效益比; (11)投资内利润率; (12)投资回收期。,2. 经济指标的比选,14,1方案比较的步骤 (1)收集资料; (2)在小比例地形图上布局路线,初拟方案; (3)室内初步比选,确定可比方案; (4)实地视察、踏勘测量; (5)进一步比选,确定推荐方案。 2. 方案比较实例,6.2.3 路线方案选择的步骤和实例,6.2 路线方案选择,15,16,17,18,19,定义: 平原区指一般平原、山间盆地、高原等地形平坦地区。 6.3.1 自然特征 地面起伏不大,一般自然坡度都在3以下。耕地较多;居民点多交通网系较密;水系发达。 平原区一般不良地质

7、现象较少,但有时会遇到软土和沼泽地段 平原区地面平坦,排水困难,地面易积水,地下水位较高; 平原区河流较宽阔,河道平缓,泥沙淤积,河床低浅,洪水泛滥时河面较宽。,6.3 平原地区选线,20,6.3.2 路线特征 平原地区地形对路线的约束限制不大,路线平、纵、横三方面的几何线形很容易达到较高的技术指标,路线布设时,主要考虑如何绕避地物障碍等。 路线特征:平面线形顺直,以直线为主体线形,弯道转角较小,平曲线半径较大;在纵断面上,坡度平缓,以矮路堤为主。,21,3.2 路线特征 平原地区地形对路线的约束限制不大,路线平、纵、横三方面的几何线形很容易达到较高的技术指标, 路线布设时,主要考虑如何绕避地

8、物障碍等。 路线特征:平面线形顺直,以直线为主体线形,弯道转角较小,平曲线半径较大;在纵断面上,坡度平缓,以矮路堤为主。,6.3 平原地区选线,22,6.3.3 平原区路线布设要点,1. 正确处理道路与农业的关系 (1)平原区新建公路要占用一些农田,要尽量做到少占和不占高产田。,23,(2)路线应与农田水利建设相配合。 (3)当路线靠近河边低洼的村庄或田地通过时,应争取靠河岸布线,利用公路的防护措施,兼作保村保田之用。,24,2. 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1)指定的特大桥是路线基本走向的控制点。 (2)大桥原则是应服从路线基本走向,一般作为路线走向的控制点。 (3)中小桥涵的位置应服从路线走

9、向。 (4)一般情况下,桥位中线应尽可能与洪水的主流流向正交,桥梁和引道最好都在直线上。,25,26,3. 处理好路线与城镇居民点的关系,基本原则: 过境公路:靠村不进村,利民不扰民 连接公路:选择适当位置与城市道路连接或穿越城镇。 (1)国防公路和高等级公路,应尽量避免穿越城镇、工矿区及较密集的居民点。,27,(2)一般沟通县、乡、村直接为农业运输服务的公路,经地方同意也可穿越城镇,但应有足够的路基宽和行车视距,以保证行人、行车的安全。 (3)路线应尽量避开重要的电力、电讯设施。当必须靠近或穿越时,应保持足够的距离和净空,尽量不拆或少拆各种电力,电讯设施。,28,4. 注意土壤水文条件,合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高地布线。 应尽可能沿接近分水岭的地势较高处布线。 当路线遇到面积较大的湖塘、泥沼和洼地时,应绕避; 如需要穿越时,应选择最窄最浅和基底坡面较平缓的地方通过,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路基的确定。,29,5. 正确处理新旧路的关系 (1)旧路改建为一级、二级公路:尽量利用旧路。 处理好充分利用与积极改造的关系 (2)新建高速公路:保留原路。 6. 注意就地取材和利用工业废料 平原地区一般缺乏砂石建筑材料,为节省工程造价,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材料,特别是地方上的工业废料。,6.3.3 平原区路线布设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