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高效课堂9.1《蜀相》《客至》教案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182433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9.1《蜀相》《客至》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9.1《蜀相》《客至》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9.1《蜀相》《客至》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9.1《蜀相》《客至》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高效课堂9.1《蜀相》《客至》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资料 蜀相客至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歌的景与情,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1、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作者感情 【课时安排】1 课时 知识构建,预习指导 【知识构建】 1、 作者 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以文辞俊秀而名显长安, 全唐诗只收录了他的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诗。 2、解题 蜀相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 中;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流落蜀地,困厄穷途,家事、

2、国事均忧心忡忡。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 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这段时间,他创作了 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诸葛亮一生对蜀汉政权耿耿忠心,最后病逝军中。这年 春天,诸葛亮第六次兵出祁山,与魏司马懿军在陕西渭南对垒,相持百余日,终因操劳过度,八月于五丈原离世, 年五十四岁。“出师未捷身先死”指的就是这段史实。诸葛亮虽未能伐魏功成,却践行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的誓言,崇高精神和品质光照千古,千百年来后人无不为此感动流泪。 客至作于诗人入蜀之初。在杜甫历尽颠沛流离之后,终于结束了长期漂泊的生涯,在成都西郊

3、浣花溪头盖 了一座草堂,暂时定居下来了。在友人的接济与帮助下,一家人的生活过得还算平稳,闲来也不时有客人相访,杜 甫曾为此先后写下了有客宾至和客至。客至这首诗题下还有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明 府”是唐时人们对县令的称呼,当时的杜甫草堂地处四川犀浦县,这位县令当为犀浦县县令。从诗中那些话的亲切、 随意的程度来看,也确实非老朋友不能。而且可见,这位县令与作者的关系非同一般。 3.诗歌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1)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叙事抒情、托物言志等 (2)描写手法:白描、动和静(包括以动衬静和动静结合)、虚和实(术语有虚实结合和虚实相映)、正

4、面描写 和侧面烘托、细节描写、乐景哀情等。 其它常见的手法是叙议结合、夹叙夹议。 【预习指导】 1、作者用哪些语句勾勒诸葛亮的形象?从诗歌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雄才大略,忠心耿耿,无私奉献,壮志未酬 2、颔联两句,花径“不扫“,蓬门“始为君开”说明什么? 明确 :花径不扫,蓬门常闭,可以想见平日的疏懒以及门庭的冷落,来客的稀少。今天也不因来客而扫,可见二人的 亲密,主人不拘礼数。平时闭门,今天为客而开,表明对客人的竭诚欢迎。这两句写出了客来到之喜。 3、尾联是个细节表现,这个细节有何作用? 明确:尾联突然撇开客

5、人不提,可仔细一想,却依旧表现客到的高兴心情,是想用这种民间常见的方式表示自己难 得的兴奋:我家来尊贵客人了,你也过来喝几杯,好好地帮我陪陪客人,喝个痛快,玩个尽兴!这种写法既巧妙,又 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这个细节的运用,让人回味不尽,别有一番情趣,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 2 精研诗词,探究提升 探究一:从景情关系上赏析“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诗,分析这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以此二字修饰,则所含之情便大有转折:青草自绿,无人 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等凄凉伤感。“碧草春色,黄鹂好音,入一自字、空字,便凄清之极。”

6、 杜诗解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英雄长逝、遗迹荒落,“一切景语皆情语”。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 着感物思人的情怀。 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探究二:客至首联两句写了怎样的户外景色?“但”字透露出作者怎样的心境? 明确:首联两句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的来访时间、地点以及来访前诗人的心境。“舍南舍北皆春水”写出 了绿水环绕、春意荡漾的环境,“皆”字写出了春江水满,江波浩渺、茫茫一片。“群鸥”“日日”到来,环境清 幽僻静; 一个“但” 字透露出几乎与世隔绝的心头难谴寂寞的心境。这两句为下文的客人来到做了铺垫。孤寂之中, 客人忽然来到,喜悦之情自不待言。 探究三:阅读杜甫另几首来客的诗歌,和

7、本文比较,看看在情感及感受方面有什么不同? 宾至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不 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有客 患气经时久,临江卜宅新。喧卑方避俗,疏快颇宜人。有客过茅宇,呼儿正葛巾。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 过客相寻 穷老真无事,江山已定居。地幽忘盥栉,客至罢琴书。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时闻系舟楫,及此问吾庐。 明确 :客至亲切、喜悦、热烈;宾至谦逊、客套、自嘲;有客亲切、敬重、愉悦;过客相寻意外、 热情、忙碌。主要在“亲之”和“敬之”之别。 拓展延伸: 对比赏析蜀相武侯庙 武侯庙佚名 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又

8、曛。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正统 不惭传千古,莫将成败论三分。 (1) “莫将成败论三分”一句与蜀相 中的哪一句意思较为接近?从意蕴看,哪一句内涵更为丰富?请作简析。 (2)“南阳祠宇空秋草”一句中的“空”与“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含意一样吗?你认为这两句诗哪一句 写得好?请说出理由。 (1)“出师未捷身先死”。 第二问,答案不求一致。一般说来,杜诗这一句内涵更为丰富,因为除了交代史实外,还含有惋惜、痛心之感,而 “莫将成败论三分”更侧重客观的评述。 (2)前“空剩”,后“空有”,答皆“空有”也对。杜诗中的“空”所营造的意境更为丰厚, “隔叶黄鹂”与

9、“映阶春色”呈现了一幅盎然春意,但作者感受独特:祠庙寂寥冷清,只有诗人形单影只,孤寂伤 怀。而好音无人来听,更具以乐景写哀情,更显其哀的效果。其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写法较“南阳祠宇空秋草” 更胜一筹。 【课后作业】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余杭四月元白珽( t ng)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 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明确: 对比,樱朱,豆青、草绿,鹅白,色彩对比鲜明,相互映衬,描绘了四月乡间清新、明丽的独特风貌,传达出诗 3 人愉悦而闲适之情。 意象叠加,颔联采用意

10、象叠加的方式巧妙了将乡间独特物象樱桃,豆,草,鹅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副生动的乡 村春意盎然的图景,烘托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情怀。 链接阅读: 谁晓鹤氅不胜寒 一片清冷冷的月光落在三国时的蜀道上,落在蜀水中,千百盏孔明灯在清冷冷的水上仿佛是诸葛先生的魂魄飘 游。归去来兮!叶间黄鹂的挽歌凝在锦官城上空,八百里蜀地百姓的心被揪起来了。田园将芜胡不归啊!先生,你 的鹤氅可胜今夜的霜寒? 惊才绝伦的先生,温文儒雅的先生,满腹经纶的先生,我的魂魄被一声声莺啼牵到你隐居的隆中田间,你一心 所系的巴山蜀水间。你身披的雪白鹤氅,是运筹帷幄者从容大度的象征;你手中轻摇的羽扇,是决胜于千里之外者 自

11、信不凡的号令。周公瑾配得上“羽扇纶巾”这一称号?是苏学士看走了眼吧。你羽扇一摇,东风招之即来,曹军 挥之则去。满江号称无懈可击的连环船一夜间烟焰冲天,没有你不会有此辉煌战绩。容我化作长风拉起你的鹤氅, 拂动你志得意满的微笑啊,先生。 受命于危难之际的是你,辅主成就三国鼎立之势的是你,两朝开济匡扶那个扶不起的阿斗的也是你。今日蜀地 月光下仿佛有你披着雪白的鹤氅在烛光下审批文书的身影,秋风中仿佛有你对幼主怒其不争的绵绵长叹。我可以化 作一支流着泪的蜡烛吗?让你秉烛夜游。不是仙鹤的闲游,是去视察将士们是否经得起霜冻,粮仓里的贮粮是否足 够来月之资。然而你单薄的鹤氅,经得起隆冬的飞霜吗?卧龙若非潜行,

12、一旦一飞冲天,经行于世,即与社稷、忧 患结缘。有时我为你生一份惆怅、一份惋惜,如果当初你不是有感于刘备不能复汉室匡大道而发出一番隆中对,你 大概就不会事必躬亲,鞠躬尽瘁,也不会有后来的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的坎坷曲折了。 先生, 在第六次出师祁山,殁于军中时,你可曾像那在你面前黯然失色的周公瑾悲叹“既生瑜,何生亮”一样, 慨叹“既生亮,何生懿”呢?不,能够志存高远、义忠汉室的先生,心胸当然广阔,肚量更可撑船。你只会叹息误 用马谡,只会遗憾失街亭。可是红巾翠袖,谁揾英雄泪?我的先生啊,卧龙一出即预示其悲剧命运,不能附有大智 之主,最后惨淡经营,英雄泪谁人晓?正是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少陵言,信然!先生啊,你的鹤氅可耐得住今夜的霜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