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高效课堂《渔父》预习案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181134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渔父》预习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渔父》预习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渔父》预习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渔父》预习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高效课堂《渔父》预习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资料 渔父预习案 【学习目标 】 1.诵读课文,将重点词语解释标注到文章中,整体理解课文内容。 2.反复诵读你喜欢的语句,品味它的精彩之处。 【使用说明】 1.先熟读课文, 将课下注释搬到课文中,标记勾画重点实、虚词以及疑难句子,再研读本学案。 2.标记勾画重点字词、经典段落,整体把握文章。 3. 根据预习路线图,展开与文本的对话,挖掘文本语言美,意境美,哲理美。 【预习路线图】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屈原,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名平,战国时楚人。作 品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先被楚怀王重用,后因小人谗言被放 逐。楚国被秦灭亡后,他的政

2、治理想破灭,传说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中 国民间五月五日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 年, 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 重纪念。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 天问、 九歌 (11 篇)、 九章 (9 篇)、 招 魂 ,凡 23 篇。 2.文体知识: 骚体诗:亦称“楚辞体” ,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 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到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 选等作品中,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骚 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

3、散 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 和浪漫色彩。骚体诗的形成,是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 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 特色。 【初读文本标批圈画】 1. 快速把课下注释中的生字读音标注到正文相应的位置。一读课文,读顺。 2.将注释中的重要字词(除了时间名词、人名、地名、官职名以外的)的意思写 到课文中,并在注释上用红笔勾画出来。二读课文,读熟。 (一)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了解作者和写 作风格,有助 于了解文章思 想内容,更好

4、 的体会渔父 流露出的屈原 “宁为玉碎,不 为瓦全”的伟大 人格。 2 1.屈原 既 放2.颜色 憔悴 3.形容 枯槁 4.何故深思 高举 5.莞尔 而笑 6.鼓枻 而去 7. 是以 见放 8.圣人不 凝滞 于物 9. 何不 淈 其泥而扬其波 10.何故深思 高举 11. 自令放 为 12. 安能 以身之 察察 13. 受物之 汶汶 者乎 14. 莞尔 而笑 15. 遂去 16.不复 与言 【再读文本疏理文意】 (二) 1. 预习课文,反复诵读,结合注释字字对译每个句子。 2.认真翻译下列句子。 (1)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2)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

5、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 (3)沧浪之水可清兮,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三)文中涉及的文化常识 1. 三闾大夫:楚国官职,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 2. 父:同“甫” ,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3.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 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 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 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我的疑问(至少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请同学们认真 朗读课文,再 勾画重要的文 言知识(重点 实词虚词、通 假字、古今异 义、活用、一 词多义、特殊 句式等),扎实 巩固落实。 注意重点实虚 3 词、特殊句式 的翻译。 学始于疑,请 同学们认真思 考,敢于提出 自己的疑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