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方格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180927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7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金华市方格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浙江省金华市方格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浙江省金华市方格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金华市方格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金华市方格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方格高中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12 月份阶段性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 总分: 150 分时间: 120 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1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 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伽西莫多对群众投去恫吓 (h)的眼光,他在绳绑中扭动,像无法挣脱锁链的野兽,把轮 盘弄得轧轧(y)响,这使嘲骂和叫喊声更加利害起来。 B. 城市领导人励精图治,在建设智慧城市大潮中审时度 (du)势、追本溯 (shu)源,与 社会各界通力协作,提出科学与人文因素兼具的建设方案。 C. 鲑鱼被剖开的肉,鹰隼 (sn)翅翼上深浅交替的羽色,豹子令人晕炫的圆斑那

2、些图 案,始终受到造物主的青睐 (l i ),被无比耐心地绘制。 D. 天空中一层浓重的黑雾遮天蔽日,雪花似的东西纷纷飘落,辛德勒走到轿车旁,从引擎 (qng)盖上拢起一把在手里捻 (ni n)了捻,发现是骨灰。 【答案】 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 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 都正确的一项”,然后根据语境来辨析字音和字形正误。 A项,“利害”应为“厉害”,“利害”意思是“利益和损害”,“厉害”指难以对付或忍受, 剧烈,凶猛,语境是说嘲骂和叫喊声更加剧烈,应是“厉害”; B

3、项,“溯源”的“溯”应读s; C项,“晕炫”应为“晕眩”,“炫”是指夸耀,而“眩”是指眼睛花,迷乱。 故选 D。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马克思对诽谤和诬蔑不以为然 ,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 回敬。 B. 老虎一般单独生活,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让人不禁置疑 “团结就是力量”的 概括。 C. 黑人在美国社会里仍备受压榨,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耸人听闻 的情况公之 于众。 D. 鉴于 自然科学的“双刃剑“性质,我们不得不考虑,这些信息落在生物恐怖主义者手中怎 么办。 【答案】 D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

4、包括熟语)的能力。这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 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D项,“鉴于”,表示以某种情况为前提加以考虑,符合语境; A项,“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而语境是说马克思对诽 谤和诬蔑不在意,可以改为“毫不在意”; B项,“置疑”表示怀疑,多用于否定,句中应改“质疑”,表示提出疑问; C项,“耸人听闻”意思是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说离奇的话,使人听了吃惊,语境中“黑人 在美国社会里仍备受压榨”属于事实,并非夸大,故不合语境,应改为“骇人听闻”,“

5、骇 人听闻”意思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不好的事情)。 故选 D。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即将于2019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孩子、房子、老 人、教育等都将享受税收抵扣。 B. 我坚持认为,许多自然学者直到最近还保持着的和我以前所保持的观点每一物种都是 被独立创造的观点是错误的。 C. 公元 1234 年,元人的统治阶级灭了金人的统治阶级之后,大肆焚毁了比今天的北京小得 多的中都。(在今城西南) D. 项脊轩志作者归有光说“多可喜,亦多可悲”,我们要仔细体味作者因什么而觉得可 喜,又因为什么而觉得可悲? 【答案】 A 【

6、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能力。从题干要求来看,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标点 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然后结合标点的用法特点进行辨析。 B项,“被独立创造观点”后面应该加破折号,因为中间“每一物种都是被独立创造的观 点”是对前面“保持观点”的解说,属于插入的内容,而后面“是错误的”是说前面“所保 持的观点”; C项,句末括号及里面内容应在句号前面,因为括号里“在今城西南”是解释“中都”,而不 是解释前面一整个句子; D项,句末无疑而问,问号应改为句号。 故选 A。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对我们是很熟悉的;而他构筑的快意恩

7、仇的武侠江湖,也成了全世界华人共同的记忆。 B. 参观者对璟园古民居博物馆的高雅布局惊叹不已,赞美古朴凝重的明清建筑和曲径深幽的 小桥流水组合成了古典与现代元素兼具的优美图景。 C. 40 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展现了光明前 景,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 D.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宗旨就是测定30 亿个核苷酸的序列,从而奠定阐明人类基因组的 结构与功能,解读人类的遗传信息,揭开人体奥秘。 【答案】 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 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

8、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 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 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 A项,“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对我们是很熟悉的”主客倒置,应该是我们对武侠小说很熟 悉; B项,“赞美古朴凝重的明清建筑和曲径深幽的小桥流水组合成了古典与现代元素兼具的优美 图景”结构混乱,“赞美古朴凝重的明清建筑和曲径深幽的小桥流水”和“古朴凝重的明清 建筑和曲径深幽的小桥流水组合成了古典与现代元素兼具的优美图景”两句杂糅,可以把 “组合成了”改为“组合成的”; D项,“奠定”成分残缺,“奠定”缺少宾语中心词,句末添加“基础

9、”。 故选 C。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 不明、不合逻辑;而这六种类型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 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 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 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 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 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 的含义,

10、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5. 请依据下面散曲中划线句子所描写的内容,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 辞手法,字数60 左右。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答案】(示例一)黄昏时:如血的残霞映照着一座孤零零的小村庄,夕阳淡淡,炊烟袅娜, 几只归巢的寒鸦,静静地伫立在老树枝头,我从你眼前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秋叶般 凋落。 (示例二)太阳归去,它恋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消散了它的容颜,如同迟暮的美人散 发了她的芬芳,远处的村庄安静孤寂;雾淡淡飘起,几只乌黑的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的仿

11、写能力。仿写一般包括仿修辞、仿句式、仿句间的关系 等。仿写要先看清示例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子,各个成分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然后比着葫芦 画瓢。一定要注意句式要相同或相似,然后看清楚有没有修辞手法。解答本题时,考生要看 题目要求,要求分为三点:描写性的文字修辞,至少运用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 字数要求, 60 字左右。此题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的原句“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很 有特点,这两句纯属意象的叠加,也就是由名词连缀而成: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 寒鸦 6. 用一句话准确、简明地概括下面文段中作者的观点。(不超过20 个字) 对于基督教和穆斯林我了解得很浅薄,对此我是外行,而且评价宗

12、教本身比较危险,所 以我不评价。我只想说现代文明如何对待不同文化的问题。有人要尊重蒙面,尊重对妇女的 禁锢,尊重他们对世俗化现代文明的抵触。要让我说,文化多元主义已经走上了逻辑的死胡 同。如果文化行为之间没有好坏可言,如果宽容的文化和不宽容的文化一样好,那么他们又 为什么大声疾呼要宽容?如果连不宽容也要宽容,那么宽容和不宽容又有什么区别?自由是 有底线的,那就是绝不容忍对个体自由的侵害。而那些人要尊重什么?尊重一个群体里强者 对弱者的压迫。要宽容什么?宽容一个群体里多数对少数的伤害。 【答案】文化多元主义观点自相矛盾。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压缩语段。这道题要求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观点,

13、概括作者的观点时, 首先要阅读的语段,注意语段的首尾句以及语段中多次出现的词语或句子,这些地方往往能 体现作者的观点。如果有,只要合理地摘取或概括,就可整合出本语段的中体现作者观点的 句子了。本文段是议论性的语段,可分为三个层次,开篇到“尊重他们对世俗化现代文明的 抵触。”为第一个层次,指出现代文明如何对待不同文化的问题;中间文句“要让我说,文 化多元主义已经走上了逻辑的死胡同”,点出作者的观点态度,文章后面的部分,作者运用 假设的论证方法,排比的句式和反问句式,证明自己的观点“文化多元主义已经走上了逻辑 的死胡同”这个观点,考生用自己的文字概括即可,但陈述对象一定是“文化多元主义”, 观点是

14、文化多元主义怎么样?同时主义字数的限制。 二、现代文阅读(共30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康有为而言,人性论是大同思想的重要基础,也是孔子仁道的重要内容。他指出, 世界要实现大同,除了满足“天下合群”的基本条件,还需要满足“人之智慧、淡泊、勇力、 艺能、礼乐,皆人人完备”,人人为“天生之成人”这一条件。换言之,孔子“合群之仁道” 的完满实现既需要在明人伦的基础上进一步破除伦常,合天下之人;还需要人性皆善,人人 成为“全人”。后者是保障大同世界能“合天下之群”的人性论基础,也是孔子人心之道在 太平大同世的展开。 关于人性,康有为以孔子“性相近,习相选”作为

15、根本依据,认为无论平世乱世,人 性并不存在本质的不同;但是后天的习得却使人性在平世与乱世表现出巨大的差别。康有为 指出,乱世之人由于世尚野蛮,教化未至,因此“人皆偏憾,不称天性,未成为全人”;当 太平之世,“教化既备,治具毕张,人种汰,胎教修明”,则人人为“天生之成人”,因此, “乱世人之资格,与太平世人之资格迴远”。 人在后天中不断根除乱世习性日完善的进化过程是在历史中不断展开的,但这个过程 并非是自然的,孔子针对三世制定的后天教导才是人性在历史上不断完善的根本原因。对于 孔子的教导 ,康有为首先指出孔子教导的总体原则是“治其志而归之于仁”,教人以“求仁 为事”以养人之善性。博爱之仁在人性上

16、的充分实现被孔子视作人性进化的最终目标,人性 发展的方向因此得以最先明确,此为孔子教化之根本前提。其次,孔子针对三世分别提出“亲 亲”“仁民”“爱物”的原则。对于据乱世,孔子立“亲亲”原则教人建立父子夫妇纲常, 使人在以血缘为基础的家庭内部产生不忍人之仁心,使人各亲其亲,各子其子,此为教化之 起点,也为人性发展之起点;对于升平世,孔子立“仁民”原则教人破除人伦界限而推思同 类,最终实现人类世界即每个人之间普遍的友爱;对于太平大同世,孔子立“爱物“原则教 人众生平等,爱生成杀,使博爱之仁德普照于世间万物,此为教化之终点,也是博爱之人性 得到充分实现的终点。 传统上,宋儒借孟子“亲亲仁民爱物”之言提倡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并通过细致辨别“亲”“仁”“爱”之间的差别强调万物一体下的差等之爱。与宋儒明显不 同,康有为将人性问题纳入三世进化的框架中,认为“亲亲”“仁民”“爱物”是孔子针对 三世的教导,它们也因此代表着孔子所设想的人性由低到高的发展水平;同时,在康有为这 里,“亲”“仁”“爱”大体是同义的,他更强调的是仁爱施与的对象范围,从其以博爱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