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山东省师大附中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180802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31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山东省师大附中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山东省师大附中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山东省师大附中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山东省师大附中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山东省师大附中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Word版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三语文高效课堂资料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粪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若想要叙述整个世界的历史,不偏不倚地讲述整个人类的故事,使不能仅仅依靠文字。 因为世界上只有部分地区拥有文字,大多数地区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都没有发展出文字。 书写是人类在发展后期才取得的成就,直至近代, 即使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在记录自 己的忧虑与渴望时,使用的载体依然不仅有文字,也包括物品。 一部理想的历史记录应该把文字和物品结合起来,但在很多情况下这是无法完成的。 最能清楚地表现文字历史与非文字历史不对称的例子也许是库克船长的探险队与澳大利亚 土著在植物学湾的第一次

2、相遇。在英国方面, 我们对这一特殊的日子有科学记载及船长日志 为证,而在澳大利亚方面,他们仅有一面木制盾牌。如果我们想要重构那一天的真实情境, 就需要像对待那些文字记录一样,深入而严谨地对这面盾牌进行研究和解读。 除了双向误解之外,还有由胜利带来的有意或无意的扭曲。历史通常是由胜利者书写 的,尤其在只有胜利者知道如何书写的时候。至于失败者,那些被征服或毁灭的社会,通常 只能通过物品来讲述事件。当我们研究有文字的社会与无文字的社会之间的接触时,需要参 考的则不仅是文字,也应包括物品。 这些全部知易行难。通过文献解读历史是人们熟知的程式,数百年来我们已经学会该 如何判断文字材料的坦白、失真与诡计。

3、而对于物品来说,当然也有考古学、科学和人类学 的专业知识结构来帮助我们提出关键性的问题,但我们还必须加上一定程度的想象,才能构 建出这些物品的前世今生。我们需要借助尽可能丰富和诗意的想象,才能真正理解它们所传 达的深刻内涵。 这是我们了解许多文化的唯一途径。这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过程,这些 历经层层文化转译的物品需要再次被严格审视,重新想象。 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解读和欣赏是“通过文物看历史”的关键,对过往文化的重建是理 解人类共性的基石。启蒙时代的收藏家与学者们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既仰赖对史实的 科学排序,也发挥了诗意地进行重建的罕见能力。 2 通过物品思考历史或去了解一个遥远的世

4、界,是一种诗意的重构过程。我们承认自己 所确知的事物有限,因此必须找到一种全新的认知方式:既然, 这些物品的制作者从根本上 说都是和我们一样的人类,那么,我们理应能够解密他们制造这些物品的用意及用途。有时, 这甚至是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不只针对过去, 也包括现在。 我们是否真能了了解他人?也 许可以,但一定要借助诗意的想象,再结合严谨获取和归纳的知识。 用物品来讲述历史,不能缺少诗人。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叙述历史时,文字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因为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只有在人类发展后 期文字才开始发挥作用。 B. 一部理想的历史记录应当靠文字和物品的结合来

5、记录,尤其是当文化程度较高的社会记 录自己的历史时更是如此。 C. 征服者和被征服者地位的不平等使只凭文字叙述历史变得不客观公正,而物品可以消除 这种有意无意的扭曲。 D. 相对于人类熟知的通过文字解读历史的方式,借助物品时还必须加入诗意的想象才更能 理解它们传达的内涵。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前三段分别从文字叙述历史的局限性、历史事件双方的文字不对等、战争双方的记录文 字不对等方面论述研究历史时所用方法的必然性。 B. 文章的第段是个过渡段,指出人们对通过文献解读历史的方式很熟悉也很擅长,而要 通过物品解读历史却有一定难度,因为这要借助想象。 C. 文章的

6、后四段反复强调想象在借助物品解读历史时的巨大作用,由“唯一途径”“关 键”“全新的认知方式”等词句可以看出作者思维的轨迹。 D. 整篇文章论述的是“通过文物看历史”时必备的认知能力想象力的问题,以前后对 比组织结构,以大量史实支撑观点,极有说服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物品和文字对历史记录同等重要,离开两者中任何一个去还原历史都意味着失真和变形, 由此可知现在所见相当多的历史记录都是不准确、不真实的。 B. 除了借助想象去构建物品承载的历史,我们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去了解一些文化,而这 种想象不可避免地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过程。 C. 乾隆研究他喜欢的

7、一枚玉璧,推测其用途并作诗纪念这一过程,方法值得肯定。这一事 3 例可以作为“用物品来讲述历史,不能缺少诗人”的证明。 D. 诗意地重建历史依靠的是丰富的想象,这种想象建立的基础是物品制造者和研究者同样 是人类,而诗意的想象有时可以成为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 【答案】 1. D 2. D 3. A 【解析】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 项,“以前后对比组织结 构”分析有误,没有对比,文章的结构是层层递进的。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 项,“由此可知现在所 见相当多的历史记录都是不准确、不真实的”于文无据。 点睛:像这种题目,

8、考生应先认真审题,要从题干中审明答题的方向,比如本题中,“根据 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就要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看一看文 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亮丽家园 加拿大 爱丽丝门罗 花园宫的一切是如此的完美无瑕,每座房子的表情都骄傲地指出了这一点。在新盖的大 房子中间, 经常还能看见另一种屋子,那就是老城区像富勒顿太太雾那样的老房子。这些幸 存下来的老房子阴沉沉的,被周困着,显示出岁月长短不同的沉积。它们的无序和突兀、不 协调的屋顶角度和斜坡,连露出某种近似原始的气息,与这些街道格格不入。 一群

9、邻居家的士人坐在起居室里,还有一些男人也在。玛丽知道她们在说富勒顿太太的 房子。 她绝望地看着窗户外头,或者盯着自己的膝盖,想方设法找出几句漂亮的解释中止这 个话题。她没有成功。 4 “要是我住她隔壁,”史蒂夫表情喻快而温和,显然在期待随后的笑声,“我把孩子带 过去,让他们带上火柴。” 伊迪斯道,“亲爱的,你在开玩笑,我却努力做了点什幺,我给市政厅打过电话了。我 说,他们至少可以让她刷刷墙,或者把那些棚屋推掉一些。” “还有那些鸡。”贾妮英奇说,“我的天哪,那个味道。我知道我们住在边远地区, 但怎么也没想到,我们隔壁就是家畜棚。” “住街对面可比住隔壁更糟糕。我都纳闷, 我们干吗费半天劲要景观

10、窗。”另一个女人 说。 史蒂夫竟然说, “按规定市政厅得给我们修条路,她的房子正好挡在我们的必经之路上。 只要我们现在让市政厅通路,这样,她就得走。这是法律。”愉快的笑声响起来。 玛丽开口之前,希望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既不要感情用事,也不要哆哆嗦嗉。“不 过,你们想没想过,她在这里住了很久了。我们大部分人还没生出来的时候,她就已经住在 这里了。” 她拼命地想找一些别的话,比现在这些话更有力、更理智的话,但她就是找不到一句。 他们的话从四面八方向她侵袭。棚屋。扎眼。肮脏。私有产权。价格。 “她的时代已经走了。”卡尔说, “不管你明白不明白,这栋房子压低了这条街每一座 房子的价格。我做这行,我知

11、道。” 另外一些声音也参与进来。愤怒的情绪在他们之间蔓延,在他们的声音中散发,如同一 股狂热的洪流席卷了他们。 “我们现在已经争取到每一个人了。”史蒂夫说, “用不着一家一家跑了。”道路申请 书开始在他们手中传来传去。 玛丽跪在地板上,和丹尼的拉链斗争了半天,然后站了起来,穿上外套,理了理头发, 戴上手套, 随即又摘了下来;她再也想不到什么能做的了,于是走向餐厅的桌子,那是通往 大门的必经之路。卡尔把笔递路了她。 “我不能签字。”她回答。她的脸刷地红了,声音战栗。“我不觉得我们有这个权利。 我们没有权利。” “玛丽,你不在乎这里的环境吗?你也住在这里呀。” “哦,我,我不在乎。”想象之中,每当

12、你支持什么的时候,总是会声音洪亮,而周围 的人被你惊醒,感到羞愧不安。但,在真实生活里却不是这样。你所做的一切,不过是让自 己变成大家下次一起喝咖啡时的笑料。 5 “大家不是为了好玩才想赶她走。”卡尔说,“这很不幸,我们都知道。但我们得为社 区着想。” “没错。 ”玛丽回答道。 但是, 她把双手塞进了外衣口袋,她突然想到了, 他们是对的, 为了他们自己,这都是他们必须做的。玛丽带上丹尼,走出了门。 现在,你什么也做不了,除了把手插进口袋里,保留一颗不打算服从的心以外。 (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以对比手法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写出了

13、新旧城区截然不同的面貌,暗示了两个 城区间的矛盾对立,为下文故事的发展设置了背景。 B. 故事情节主要靠简单的对话和心理描写推进,情节看似平淡实则波澜涌动,各个人物的 形象特点慢慢凸显,即便未正面出场的富勒顿太太也形象鲜明。 C. 小说文笔简洁细腻,背景设定只是一个社区,情节发展只在一间房里,人物不多,写作 空间有限,但却在限定的空间写出了丰富的意味,富有创意。 D. 小说通过玛丽写出了个人在群体面前的无力与坚持,凸显了她的善良,展现了新旧城区 对峙时矛盾双方为各自的生活方式和利益激烈斗争的社会现实。 5. 小说的最后写了两次玛丽把手塞进外衣口袋的细节,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6. 结合全文,概括

14、说明小说的题目“亮丽家园”有什么丰富的含义。 【答案】 4. D 5. 心理描写上,表现了玛丽发现无法改变邻居们的决定之后放弃争辩的 心理; 情节发展上,表现了玛丽内心的抗拒和坚决,她不会服从邻居们的决定;人物形 象上,塑造了玛丽温柔、坚定、富有良知和同情心的女性形象。 6. 内客上: 玛丽生活的花园官是新兴建的漂亮美丽的社区,隐含了对生活在其中的旧房子 老居民的排斥与嫌恶。人物形象上: 住在亮丽家园的邻居们有的却显露出了自私刻薄的丑 陋人性, 他们对待富勒顿太太既不友善也不宽容,题目隐含了对这些人的批评和讽刺。主 题上: 真正的亮丽家园应该是居民们都如玛丽那样宽容和友善,彼此尊重和谐相处,题

15、目隐 含了作者的希望。 【解析】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D 项,“展现了新旧城区对峙 时矛盾双方为各自的生活方式和利益激烈斗争的社会现实”概括有误,富勒顿太太并未加入 斗争,争论的双方是玛丽和她的邻居们,她们都是在新城区。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细节描写的作用。解答这类题目要从小说刻画的人物的内心、性格、 6 人物所处的环境及情节的发展等角度去分析,文本最后写了两次玛丽把手塞进外衣口袋的细 节,其用意从以上几个角度考虑即可。 点睛: 解答这类题目要先了解小说细节描写的作用,小说细节描写的作用一般有:(1)能展 示人物内心; (2)能表现人物性格; (3)能反

16、映当时人物的处境;(4)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说标题的含义。对于本篇小说的题目“亮丽家园”,可以从“亮 丽”与“家园”两处进行分析,明确“家园”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亮丽”指的是什么, 寄予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再结合小说的主题进行分析即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进入十月, 各高校的校园招聘陆续升温。与此同时却出现了一种被媒体称为“慢就业” 的现象,即部分毕业生不急于求职和求学,而是让自己暂时处于待定状态。 事实上,“慢就业”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带来的客观趋势。面对日益激烈的求职竞争, 部分大学生“错峰就业”,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用来积蓄力量,或者四处走走、 多看看就业 市场, 这应当是一种多元选择的权利。有些主动“慢就业”的毕业生,在就业理念方面可能 比想象中更成熟。比如,他们会更加着重专业是否对口、薪酬是否合理,如果一时找不到合 适的工作, 宁愿再等等看, 毕竟“入错行”的代价可能会很大。还有一些毕业生选择继续考 研、考公务员,或者准备各种资格考试,提升自己的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