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乐山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180757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6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乐山市乐山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四川省乐山市乐山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四川省乐山市乐山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乐山市乐山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乐山市乐山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乐山外校高2021 届第三学期9 月月考 语文试题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缸里的文学 我始终认为,我的文学梦,最初是从一口水缸里萌芽的。 我幼年时期自来水还没有普及,一条街道上的居民共用一个水龙头,因此家家户户都 有一个储水的水缸,我们家的水缸雄踞在厨房一角,像一个冰凉的大肚子巨人,也像一个傲 慢的家庭成员。记得去水站挑水的大多是我的两个姐姐,她们用两只白铁皮水桶接满水,歪 着肩膀把水挑回家,哗哗地倒入缸中,我自然是袖手旁观,看见水缸里的水转眼之间涨起来, 清水吞没了褐色的缸壁,我便有一种莫名的亢奋。现在回忆起来,亢奋是因为我有秘密,秘 密的核心事关水缸深处的一

2、只河蚌。 请原谅我向大人们重复一遍这个过于天真的故事,故事说一个贫穷而善良的青年在河 边捡到一只被人丢弃的河蚌,他怜惜地把它带回家,养在唯一的水缸里。按照童话的讲述规 则,那河蚌自然不是一只普通的河蚌,蚌里住着人,是一个仙女!也许是报知遇之恩,仙女 每天在青年外出劳作的时候从水缸里跳出来,变成一个能干的女子,给青年做好了饭菜放在 桌上,然后回到水缸钻进蚌里去。而那贫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青年,从此丰衣足食,在莫 名其妙中摆脱了贫困。 我现在还羞于分析,小时候听大人们说了那么多光怪陆离的童话故事,为什么独独对 那个蚌壳里的仙女的故事那么钟情?如果不是天性中有好逸恶劳的基因,就可能有等待天上 掉馅饼

3、的庸众心理。我至今还在怀念打开水缸盖的那些瞬间,缸盖揭开的时候,一个虚妄而 热烈的梦想也展开了:我盼望看见河蚌在缸底打开,那个仙女从蚌壳里钻出来,一开始像一 颗珍珠那么大,在水缸里上升,上升,渐渐变大,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正规仙女的模样 了。然后是一个动人而实惠的细节,那仙女直奔我家的八仙桌,简单清扫一下,她开始往来 于桌子和水缸之间,从水里搬出一盘盘美味佳肴,一盘鸡,一盘鸭,一盘炒猪肝,还有一大 碗酱汁四溢香喷喷的红烧肉!(仙女的菜肴中没有鱼,因为我从小就不爱吃鱼。) 很显然,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这样的阅读 一方面充满诗意,另一方面充满空虚,无论是诗意还

4、是空虚,都要用时间去体会。我从来没 有在我家的水缸里看见童话的再现,去别人家揭别人家的水缸也一样,除了水,都没有蚌壳, 更不见仙女。偶尔地我母亲从市场上买回河蚌,准备烧豆腐,我却对河蚌的归宿另有想法, 我总是觉得应该把河蚌放到水缸里试验一下,我试过一次,由于河蚌在水里散发的腥味影响 水质,试验很快被发现,家里人把河蚌从缸底捞出来扔了,说,水缸里怎么养河蚌?你看看, 辛辛苦苦挑来的水,不能喝了,你这孩子,聪明面孔笨肚肠。 我童年时仅有的科学幻想都局限于各种飞行器,我渴望阅读,但是身边没有多少适合 少年儿童的书,我想吃得好穿得光鲜,但我的家庭只能提供给我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这样 的先天不足是我童年

5、生活的基本写照,今天反过来看,恰好也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因为一无 所有,所以我们格外好奇。我们家家都有水缸,一只水缸足以让一个孩子的梦想在其中畅游, 像一条鱼。孩子眼里的世界与孩子身体一样有待发育,现实是未知的,如同未来一样,刺激 想象,刺激智力,我感激那只水缸对我的刺激。 我一直相信,所有成人一本正经的艺术创作与童年生活的好奇心可能是互动的。对于 普通的成年人来说,好奇心是广袤天空中可有可无的一片云彩,这云彩有时灿烂明亮,有时 阴郁发黑,有时则碎若游丝,残存在成年人身上所有的好奇心都变得功利而深奥,有的直接 发展为知识和技术。对人事纠缠的好奇心导致了历史哲学等等人文科学,对物的无限好奇导 致了

6、无数科学学科和科技发明。而所谓的作家,他们的好奇心都化为了有用或无用的文字, 被淘汰,或者被挽留。这是一个与现代文明若即若离的族群,他们阅读,多半是出于对别人 的好奇,他们创作,多半是出于对自己的好奇。在好奇心方面,他们扮演的角色最幸运也最 蹊跷,似乎同时拥有幸运和不幸,他们的好奇心包罗万象,因为没有实用价值和具体方向而 略显模糊,凭借一颗模糊的好奇心,却要对现实世界做出最锋利的解剖和说明,因此这职业 有时让我觉得是宿命,是挑战,更是一个奇迹。 一个奇迹般的职业是需要奇迹支撑的,我童年时期对奇迹的向往都维系在一只水缸上 了,时光流逝,带走了水缸,也带走了一部分奇迹。我从不喜欢过度美化童年的生活

7、,也不 愿意坐在回忆的大树上卖弄泛滥的情感,但我绝不忍心抛弃童年时代那水缸的记忆。这么多 年来,我其实一直在写作生活中重复那个揭开水缸的动作,谁知道这是等待的动作还是追求 的动作呢?从一只水缸看不见人生,却可以看见那只河蚌,从河蚌里看不见钻出蚌壳的仙女, 却可以看见奇迹的光芒。 (取材于苏童的同名散文)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段把水缸比作“傲慢的家庭成员”,形象地写出了在孩子眼里水缸是家里一个了 不起的重要角色。 B. 文章第段中“聪明面孔笨肚肠”写出了大人对“我”行为的嗔怪,反映了成人对孩子纯 真心理的不理解。 C. 第段承接上文,从对童年生活和梦想的感悟转

8、向对成人好奇心的议论,最后揭示了好奇 心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D. 作者很怀念过去一无所有的生活,因为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只有这样 的生活才能刺激想象。 2. 文章第段对河蚌仙女梦想的描述与第段的童话故事相比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 作用? 3. 本文题目“水缸里的文学”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 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 1. D 2. 内容上:第三段童话故事中仙女为报知遇之恩,从水缸中出现然后端出 饭菜,帮助救她的青年摆脱贫困,表明了很多人心中的好逸恶劳,期待天上掉馅饼的心理。 第四段中我想象的自家水缸里的仙女则是增添了很多细节,直奔作者家中,清扫

9、、做美味等, 表明了贫困生活中的儿时作者对仙女的幻想和对美味的期待。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手法上:两段通过对比表现孩童时期的我因好奇心而生发的想象力,而这些好奇心与想象力 也成就了物质匮乏时期的我与文学的联系。 结构上:承接上文回忆童年河蚌的秘密,引出下文凝视水缸是作者最早的阅读方式。 3. 寓意:水缸与我童年密切相伴,是我童年认识世界,体味人生,引发文学梦的主要对象; 水缸引发了关于河蚌故事的论述,激发了作者诗意的想象,是作者阅读和体会世界的方式; 因为小时候物质所限,作者渴望但无法阅读儿童书,水缸刺激作者的想象、智力;水缸是作 者童年时期的记忆,保留了作者的好奇心,保留了我奇迹般的创造力

10、。 表达效果:贯穿全文的线索,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作者通过幼年与水缸的关系,以及对水 缸的好奇和想象来表达对文学创作的看法,保持好奇心,面对社会现实,从平凡的生活中去 刺激孩子的智力,探索现实中的未知,让孩子找到寄托物,去创造奇迹,揭示文章主旨,吸 引读者兴趣。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 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 如本题“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一项”,立足 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

11、题中D 项,断章取义。 错在“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只有这样的生活才能刺激想象”,原文作者 说“我的家庭只能提供给我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恰好也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因为一无 所有,所以我们格外好奇。现实是未知的,如同未来一样,刺激想象,刺激智力,” 所以,应该是“好奇心”才能“刺激想象”。故选D。 【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比较文中重要内容的不同并分析其作用。本题题目是“文章第段对河蚌仙女 梦想的描述与第段的童话故事相比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题干有两个小问, 要分开来回答,先回答文章第段对河蚌仙女梦想的描述与第段的童话故事的不同,要先 了解第段是如何对河蚌仙女梦想描写的

12、,第段又是怎样对童话故事进行叙述的。再回答 作者这样写的作用,而“作用”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解析第一小问的不同要从内 容上、艺术手法上、结构安排等方面着手。阅读第节文字,寻找有效的答题区间: “一个贫穷而善良的青年在河边捡到一只被人丢弃的河蚌,他怜惜地把它带回家,养在唯一 的水缸里。那贫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青年,从此丰衣足食,在莫名其妙中摆脱了贫 困。”“为什么独独对那个蚌壳里的仙女的故事那么钟情?如果不是天性中有好逸恶劳的基 因,就可能有等待天上掉馅饼的庸众心理。”第三段童话故事中仙女为报知遇之思,从水缸 中出现然后端出饭菜,帮助救他的青年摆脱物质上的贫困,表明了很多人心中的好逸恶劳

13、、 期待掉馅饼的从众心理。第四段中我想象的自家水缸里的仙女,增添了诸多细节,如仙女出 水缸后直奔家中,清扫、做美味饭菜等,表明对仙女的幻想和对美味的期待,神话传说的描 写和记叙,也为文章增加了文学性和神秘性。作者通过两者的对比,表现孩童时期的“我” 因好奇心而生发的想象力,而这些好奇心而生发的想象力也成就了物质匮乏时期的作者与文 学的联系。同时,既承接上文回忆童年河蚌的秘密,又引出下文凝视水缸是作者最早的阅读 方式。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作品标题丰富意蕴。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 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有的标题十分含蓄,如寄托作者思想情感,揭示文章中

14、心主旨。本题题干是“本文题目水缸里的文学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 寓意?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回答时,要结合文本的内容理解题目“水缸里的文 学”的含义。本题目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词是“文学”,修饰语是“水缸”,表面看是问 “文学”与“水缸”的关系,实际上是“文学”和“河蚌”,和仙女,和好奇心,和想象力 的关系。阅读文章第五节“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 这样的阅读一方面充满诗意,另一方面充满空虚,无论是对诗意还是空虚,都要用时间去体 会。”第六节说“我的家庭只能提供给我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这样的先天不足是我童年生 活的基本写照,恰好也是一种特别的

15、恩赐,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我们格外好奇。一 只水缸足以让一个孩子的梦想在其中畅游,像一条鱼。现实是未知的,如同未来一样, 刺激想象,刺激智力,我感激那只水缸对我的刺激。”第七节说“我一直相信,所有成人一 本正经的艺术创作与童年生活的好奇心可能是互动的。”第八节说“一个奇迹般的职业是需 要奇迹支撑的,我童年时期对奇迹的向往都维系在一只水缸上。”从以上有效的答题语句可 知:“水缸”是“我”童年认识世界、水缸刺激作者想象、智力,保留了作者的好奇心,保 留了作者奇迹般的创造了。体味人生、引发文学梦的主要对象,它引发了关于河蚌的故事, 激发了作者的想象力,保留了作者的创作活力,是作者阅读和体会世界的一种方

16、式。水缸成 了作者童年不能忘却的记忆。这正是“水缸里的文学”这一标题的丰富意蕴,考生应分点有 序作答。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 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 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文章的表达技巧上,主要考 核人物(景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景物)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 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 寻找这些硬伤。 二、古代诗文阅读(5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种树郭橐驼传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 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 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