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凯里市第三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179943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1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凯里市第三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贵州省凯里市第三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贵州省凯里市第三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贵州省凯里市第三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凯里市第三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试卷 时间: 90 分钟分值: 100 分 相对原子原子质量:C-12 H-1 O-16 Ag-108 一、单选题 1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 C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D氨气可以完成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2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 NaHCO3、 分离 NaHCO3、干燥 NaHCO3四个步骤, 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 是( ) A 制取氨气 B 制取碳酸氢钠 C 分离碳酸氢钠D干燥碳酸氢钠

2、 32016年 IUPAC 命名 117号元素为 Ts(中文名“钿”, ti n) ,Ts的原子核外 最外层电子数是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s是第七周期第 A 族元素BT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C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D中子数为 176的 Ts核素符号是 176 117Ts 4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下图所示是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36 号元素 ),对比中学常见元素周期表,思考扇形元素周期表的填充规律,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 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D与可形成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 5几种短周期元素

3、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X Y Z M R 原子半径 /nm 0.186 0.102 0.075 0.074 0.143 主要化合价1 6、2 5、3 2 3 已知 X 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且与R 同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大小: R3+ X +M2- BY 与 M 组成的化合物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 C将 YM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YM2具有漂白性 DM 的氢化物和 Z 的氢化物都有分子间氢键 6下列事实不能 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酸性 :HClO4 H2SO3B碱性 :NaOH Mg(OH)2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2O H2S

4、 DCl2从 NaBr 溶液中置换出 Br2 7下列有关叙述中,能说明非金属元素M比N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非金属单质 N 能从 M 的化合物中置换出非金属单质M; M 原子比 N 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N 离子的还原性比 M 离子强; 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HmMHnN; 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HmMOxHnNOy; 单质熔点 MN。 A B C D 8已知钡的金属活动性处于钾和钠之间。则下列变化中可能实现的是() A钡可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钠 B钡可从冷水中置换出氢气 C钡可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D在溶液中 Ba2 可氧化金属锌,生成 Zn2 9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BCD

5、10下列变化中有化学键的断裂的是() AHCl 溶于水B酒精的挥发 C干冰的升华D裁剪布料 1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和稀盐酸反应 BBa(OH)2 8H2O 与 NH4Cl 的反应 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 12已知反应 X+Y M+N 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能量一定低于 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 N的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X和 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 N的总能量 13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

6、能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判断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白磷比红磷稳定 CS(g)S(s) H0 DH2(g)I2(g)2HI(g) H0 14如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 铁圈和铜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 衡。小心地从烧杯中央滴入硫酸铜溶液。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指悬吊的金 属圈) () A铁圈和铜圈左右摇摆不定B保持平衡状态不变 C铁圈向下倾斜 D铜圈向下倾斜 15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蓄电池。其结构如图所示,放电时的电池反应为 PbO2+Pb+2H2SO4=2PbSO4+2H2O。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bO2是电池的负极 BPb是电

7、池的负极 CPbO2得电子,被氧化 D电池放电时,溶液的酸性增强 16如图所示,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 极质量减少, B 极上有气泡产生, C 为电解质溶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 极为原电池的正极 BA、B、C 可能分别为 Zn、Cu、稀盐酸 CC 中阳离子向 A 极移动 DA 极发生氧化反应 17某同学根据化学反应 32 Fe2Fe3Fe,并利用实验室材料制备原电池下 列关于该原电池的组成及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选项A B C D 18分析下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中 Mg 作负极,中 Fe作负极 B中 Mg 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

8、H2O+6e-6OH-+3H2 C中 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3e - Fe 3+ D中 Cu 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 - H2 二、填空题 19元素周期表是指导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 正极碳棒碳棒铁棒碳棒 负极铁棒铁棒锌片铁棒 电解质 3 FeCl溶液 3 FeCl溶液 24 H SO溶液 2 FeCl溶液 现象 铁棒变细,碳棒 周围溶液黄色变 浅 铁棒变细, 碳棒变粗 锌棒变细, 铁棒变粗 铁棒变细, 碳棒不变 要求填空: (1)N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_ ;N 和 F 处于同一行,是由于它 们的 _ 相同。 (2)以上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9、_ (写元素符号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 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 ( 写化学式 )。 (3)Mg 和 Al 中,金属性较强的是_ (写元素符号 ),写出一条能说明该 结论的事实 _ 。 (4) S和 Cl 中,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 ( 写元素符号 ),不能说明该结论的 事实是 _。 a.氯气与铁反应生成FeCl3,硫与铁反应生成 FeS b.把 Cl2通入 H2S溶液中能发生置换反应 c.受热时 H2S易分解, HCl 不易分解 d.单质硫是固体,氯的单质是气体 20 (1)用电子式表示 H2O 和 MgBr2的形成过程: H2O_ MgBr2_ (2)写出 CO2、Na2O2、H2O2的电子式:

10、 CO2_Na2O2_ H2O2_ 21现有我们熟悉的物质: O2;金刚石; NaBr;H2SO4;Na2CO3;N H4Cl;NaHSO4;Ne;Na2O2;NaOH。 (1)这些物质中,只含共价键的是_(填序号,下同 );只含离子键的是_ _;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的是_;不存在化学键的是_ _。 (2)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填序号,下同 );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 _。 (3)将NaHSO4溶于水,破坏了 NaHSO4中的_,写出电离方程式_ _;NaHSO4熔融状态下电离,破坏了_,写出电离方程式 _。 22理论上讲,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请利用反应“ Cu 2Ag+2

11、Ag +Cu 2+”设制一个化学电池(正极材料用碳棒)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_,发生 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 电解质溶液是 _; (2)正极上出现的现象是 _ ; (3)若导线上转移电子1 mol,则生成银 _克。 23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 小块镁片,再滴入5mL 稀盐酸。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 。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_ 。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 (4)由实验推知, MgCl2溶液和 H2的总能量 _(填“ 大于” 、“ 小于 ” 或“ 等于”) 镁片和盐酸的总能

12、量。 参考答案 1D2C3D4A5C6A7B8B9D10A 11C12D13A14D15B16C17A18B 23第二周期第 A 族电子层数 F HClO4Mg Mg(OH)2碱性 强于 Al(OH)3Cl d 24 NH4+OH -=H 2O+NH3 25 离子键和共价键 NaHSO4Na+H +SO42 离子键NaHSO4(熔融 )Na+HSO4 26铜棒氧化 AgNO3有 Ag 析出108 27镁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 镁片逐渐溶解, 烧杯中溶液变浑浊镁与盐酸反 应生成氢气,且该反应放热,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有固体析 出Mg2H =Mg 2H2 、Ca22OH=Ca(OH)2 小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