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高效课堂:项羽本纪答案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179852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高效课堂:项羽本纪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高效课堂:项羽本纪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高效课堂:项羽本纪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高效课堂:项羽本纪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高效课堂:项羽本纪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一语文高效课堂资料 一轮复习检测学案 项羽本纪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 梳理文言基础知识 (通假字、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 2. 积累古代文化常识 3. 挖掘文本内容,积累作文素材 【自学质疑】 任务一:有声诵读 课文,边读边重拾记忆文中已标注的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任务二:浏览 课下注释,强化记忆 其中重点的知识解读 任务三:读一读 ,记一记,落实这一课学案导学 “识记”部分 【训练展示】 一、一词多义 期:1、期山东为三处动词,约定 2、度已失期预定的时间,一定的时间期限 3、期年一周(年、月)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期服,为期一年的丧服 属:1、骑者属者百余人耳跟随

2、 2、乃以秦王属吏交付、委托 3、属予作文以记之同“嘱”嘱托 4、若属皆且为所虏类 5、屈平属草稿未定写作 6、诸侯皆属焉从属,隶属,归属 引:1、乃引“天亡我”借口 2、项王乃复引兵而东率领 3、将军夜引弓拉开(弓) 4、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 5、相如引车避匿退回,调转 矜:1、矜愍愚诚怜惜 2、自矜功伐夸耀 伐:1、自矜功伐功劳 2 2、伐无道,诛暴秦讨伐 害:争宠而心害其能嫉妒 邪曲之害公损害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祸害 乃: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就) 平明,汉军乃觉之(才) 至城东,乃有二十八骑(表示范围的限定,只、仅仅)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表转折,但、却竟然) 以:以故,事得已

3、(因为) 以是知其能(凭借) 以示士卒必死(来)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逐之(率领) 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凭借) 二、通假字 1、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 “繇”通“徭”,徭役 2、问一田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称呼 3、骑皆伏曰:“伏”通“服”,佩服 4、乃持项王头视鲁:“视”通“示”,出示,展示 5. 羽岂其苗裔邪?“邪”通“耶” ,语气词,吗 6、乘埶起陇亩之中:“埶”通“势”,形势 三、古今异义 1、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 (古义:学习认字与写字今义:学习书本 ) 2、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古义:指流寓在当地的客民今义:宾朋客人) (古义:指当地的土著丁壮今义:儿子兄弟) 3、项王

4、泣数行下,左右皆泣 (古义:身边的下属今义:方位名词) 4、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 (古义:痛快的打一仗今义:快速战斗) 5、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3 (古义:山的东边今义:山东省) 6、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指一片地域 ) 7、吾知公长者 (古义:年高有德行的人今义:泛指年纪和辈分都高的人) 8、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 (古义:比喻微小的权势今义:指体量大小) 9、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古义:治理今义:管理) 10、于是项王及悲歌慷慨 (古义:在此,这时候今义:承接连词 (古义:意气激昂今义:大方,不吝啬) 11、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古:悬赏今义:购买) 12

5、、放逐义帝而自立 (古义:自己立自己今义:靠自己一个人) 13、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古义:才能和勇气今义:才能) 四、词类活用 1. 毋妄言,族矣(名作动,灭族) 2. 梁以此奇籍(意动,以为奇) 3. 皆沉船,破釜甑(使动用法) 4. 项王军壁垓下(名作动,修筑营垒) 5. 无不膝行而前(名作状,用膝盖) 6.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名作状,在夜里) 7. 项王则夜起(名作状,在夜里) 8. 直夜溃围南出(名作状,向南)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名作状,向东) 无不膝行而前(名作状,用膝盖)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名作动,向西走)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使动,使为王) 4 为其守礼义,为

6、主死节(为动,为而死) 陈涉首难,豪杰蜂起(名作状,像蜂一样)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项籍者,下相人也。 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2、省略句 以(之)赐公 汉王为(之)发哀 吾闻之(于)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 乘势起(于)陇亩之中 3、定语后置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4、被动句 吾属今为之虏矣 5、宾语前置 乃谓其骑曰:“何如?” 籍何以生此 6、状语后置 与籍避仇于吴中 六、语句翻译 1. 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 项梁常为主办, 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以是知其 能。 每当吴中有大徭役和丧事, 项

7、梁常为他们主办, 暗中用兵法组织部署宾客和子 弟,借此来了解他们各人的才能。 2.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这时,楚军奋勇当先居诸侯之首。 巨鹿城下, 援救赵国的诸侯军队有十多座营 寨,没有哪一个敢出兵迎战。 5 3. 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当打败了秦军,项羽召见诸侯的将领,他们进入辕门时,无不跪在地上,用两 膝前行,没有人敢抬头仰视他。 4.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 等到项羽放弃关中,怀恋楚国,驱逐义帝而自立为王,埋怨王侯背叛自已,就 陷入灾难了。 5.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

8、,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 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他自己夸耀自己的功劳, 施展自己的聪明, 独断专行而不师法古人, 认为霸王 的功业, 可以用武力征服来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结果五年就忘掉了自己的国家, 身死在东城,尚且不觉悟也不责备自己,实在是大错。 七、素材积累 学会从课本上积累作文素材 项羽“提供”的作文素材 【素材1】项羽攻入函谷关后,拥有大军四十万,实力强大,士气正旺,颇为自负。“旦日 飨士卒, 为击破沛公军” ,以为刘邦在自己的掌控之中,鸿门宴上坦然接受刘邦恭卑的谢罪, 其傲慢轻敌的思想最终为自己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运用角度】 轻敌思想要不得,在任何时刻都不要

9、忽略了对手的存在;要尊重对手、 警惕对手, 对对手不 能过于傲慢自负。 【素材 2】范增向项羽进谏,刘邦“其志不在小, 有天子气, 急击勿失”;项伯却劝项羽,“今 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羽对此没有自己的主见,也没能正确对待两 人的不同建议。 【运用角度】 要善于采纳别人的建议,择其善者而从之;对待不同的意见自己要有主见,不能人云亦云。 【素材 3】在项伯的劝说下,项羽放弃了原先攻打刘邦的计划;鸿门宴上,范增几次暗示项 羽要杀死刘邦,项羽默然不应。 【运用角度】 做事不能优柔寡断,患得患失;果决才是做事应有的态度。 【素材 4】鸿门宴上,刘邦卑词“谢罪”,项羽便非常坦率地说出

10、告密者是刘邦手下曹无伤, 致使曹无伤被刘邦诛杀。 【运用角度】 坦诚是有条件的,对敌人坦诚相待只能被敌人所利用;为人处世, 必要的时候还是要有点城 府和心机;要保守秘密,保护投诚者,才会吸引更多人敢投靠自己。 【素材 5】项羽讲究仁义,接受项伯的建议,在宴会上不忍杀死刘邦;刘邦参乘樊哙闯入军 帐,斥责项羽,项羽也心存仁义,反而赐与酒肉,没有怪罪。 【运用角度】 讲仁义是有条件的,对敌人心存妇人之仁只能被敌人所利用;仁义道德之光的闪现,如果没 有仁义之心, 项羽顶多只是一个残暴的君王,而非后人所扼腕叹息的悲剧英雄,也不值得司 6 马迁如此费尽笔墨为其立传。 【素材 6】鸿门宴上, 刘邦隐藏了自己

11、欲王关中的真实政治意图,却推托为是小人的“细说” 而致使刘项不合;樊哙闯入军帐, 将谎话说得义正言辞。项羽对刘邦君臣二人的言论没有认 真辨析,致使自己受到了蒙蔽。 【运用角度】 不可轻易相信敌人,对待敌人的言论要细加辨析,以免受到敌人的蒙蔽。 【素材 7】樊哙勇闯军帐,为救刘邦而不顾自己的个人安危,面对项羽也能毫无畏惧地加以 斥责。项羽却对樊哙不畏生死的英雄气概生出惺惺相惜之情,对樊哙的无礼行为不加怪罪, 反而赐酒肉、赐座。 【运用角度】 英雄惜英雄,真性情的流露;宽容使人性显得更加伟大,真正的英雄总是能够宽以待人。 【素材 8】在鸿门宴上刘邦自降身份,曲意逢迎项羽,樊哙更是将项羽与怀王相提并

12、论,项 羽的虚荣心和尊严得到大大的满足。于是,项羽出于“不忍”之心和自得之意,错失了一次 杀死刘邦的绝好机会。 【运用角度】 自矜功伐, 最终不免要尝到失败的苦果;尊严不是别人嘴巴上给的,对待别人的曲意逢迎要 有警惕之心;要善于审时度势,把握机会,识时务者方为真正的俊杰。 【素材9】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 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运用角度】 确实有大志, 难怪不同凡响。 不过即便是再高的军事才能,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个兵马大元帅。 像韩信此等骄傲自大的军事奇才也要不得不心悦诚服地说自己不过是将兵 统领士 兵之才,而刘邦才是将将(统领将军

13、 )之才。 【素材10】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 一还心。 【运用角度】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 可吞吴。好一个“破釜沉舟”!早在那个时候,项羽就给我们证明了,人类的潜力是无穷的,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这句话的确是至理名言,所以要给学生多点压力,让他们发挥潜力。 【素材 11】锦衣夜行沐猴而冠 【运用角度】 灭秦之后, 项羽引军入咸阳,大肆烧杀, 咸阳火三日不绝。谋臣劝项羽说:“关 中山河四塞险阻,土地肥美,可以作为霸王之都。”而项羽以“富贵不归故里,如同夜间穿 锦绫走路,没有人知道”为借口加以拒绝。劝他的人感叹道:“人们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 真不假。”项羽闻听此言,就杀了说这话的人。刚愎自用,是楚霸王致命的弱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