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钢一中、集安一中、等联谊校2020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179235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397.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通钢一中、集安一中、等联谊校2020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吉林省通钢一中、集安一中、等联谊校2020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吉林省通钢一中、集安一中、等联谊校2020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省通钢一中、集安一中、等联谊校2020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通钢一中、集安一中、等联谊校2020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废电池投入的垃圾桶上应贴有的垃圾分类标志是() A. 有害垃圾B. 可回收物 C. 餐厨垃圾D. 其它垃圾 【答案】 A 【解析】 【详解】因为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离子,重金属离子有毒,能污染环境,故废旧电池属于 有害垃圾; 故答案选A。 2. 用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6 g CaO 2晶体中阴离子的数目为0.1NA B. 将 7.1 g Cl2通入水中,转移电子数为0.1NA C. 标准状况下, 11.2 L O 2和 CO2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D. 室温下, 1L pH13 的 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 的数目为 0.1NA 【

2、答案】 C 【解析】 【详解】A.3.6g 过氧化钙的物质的量为0.05mol , 而 1mol过氧化钙中含1mol 阴离子,故 0.05mol 过氧化钙中含0.05NA个阴离子,故A错误。 B氯气与水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将7.1 g Cl2通入水中,转移电子数小 于 0.1NA,故 B错误; CO2和 CO2均含两个氧原子,标准状况下,11.2 L O2、CO2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0.5mol ,含 有的氧原子数为NA,故 C正确; 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 -13mol/L ,全部来自于水的电离,而水电 离出的氢氧根的浓度等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的浓度,故pH

3、=13的氢氧化钠中,水电离出的氢 氧根的个数为10 -13 NA,故 D错误; 故答案为C。 3.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 2 3223 CO2H OH CO2OH B. 用 3 CH COOH溶解 3 CaCO: 2 33322 COCH COOHCH COOH OCO C. 向 3 Fe(OH)胶体中加入氢碘酸溶液: 3 32 Fe(OH)3HFe3H O D.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23 2 2FeCl2Fe2Cl 【答案】 D 【解析】 【 详 解 】 A.CO3 2- 的 水 解 要 分 步 书 写 , 水 解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C

4、O3 2- +H2O?HCO3 -+OH- 、 HCO3 -+H 2O ?H2CO3+OH -,A错误; B.碳酸钙是难溶物,不能拆,离子方程式为2CH3COOH+CaCO 3=2CH3COO -+Ca2+H 2O+CO2, B错误; C. 3+ Fe具有强氧化性,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故离子方程式为: 2Fe (OH )3(胶体) +6H +2I-=2Fe2+I 2+6H2O,C错误; D.氯气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 23 2 2FeCl2Fe2Cl,D正确; 答案选 D。 【点睛】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规律(三“看”),第一看:符不符(即是否符合反应事实); 第二看:平不平(即元素守恒、电

5、荷守恒、电子守恒);第三看:拆不拆(即离子、分子形式 的书写是不是有问题) 。 4. 某铁的氧化物(FexO)1.52g 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mlCl2,恰 好将 Fe 2+完全氧化。 x 值为( ) A. 0.80 B. 0.85 C. 0.90 D. 0.93 【答案】 A 【解析】 【详解】 FexO中 Fe平均化合价为+ 2 x ,被氧化为Fe 3+,根据电子守恒可知,转移的电子数和 Cl2转移的电子数相等标准状况下112mL Cl2转移电子数为 0.112 22.4/ L Lmol 2=0.01mol则有: 1.52 5616/ g xg mol (3 -

6、 2 x ) x=0.01mol,解得x=0.8 ,故选 A。 【点晴】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计算,注意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中电子转移守恒运用。电子得 失守恒法解题的一般思路是:首先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其次 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 注意化学式中粒子的个数) ;最后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 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即 n( 氧化剂 ) 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 高价低价 ) n( 还 原剂) 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 高价低价 ) 。本题中注意平均化合价的应用,根据电 子守恒可知,FexO被氧化为Fe 3+转移的电子数和 Cl2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5. 下列实验中,

7、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 用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到 Fe(NO3)2溶液中, 溶液变成黄色氧化性:H2O2强于 Fe 3+ B 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某溶液有白烟产生该溶液可能是浓盐酸 C 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 应 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含钠元素不含钾 元素 D 分别向含有酚酞的烧碱溶液中通入 氯气、二氧化硫 溶液颜色都变浅 说明氯气和二氧化硫都 有漂白性 A. A B. B C. C D. D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酸性条件下亚铁离子可能被硝酸根离子氧化,则不能判断H2O2、Fe 3+的氧化性,故 A错误; B浓氨水具有挥

8、发性,可以会发出碱性气体氨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可以 和氨气反应得到白烟氯化铵,故B正确; C某溶液W进行焰色反应实验焰色为黄色,证明含有钠离子,但是钾离子的检验需要透过钴 玻璃观察,所以无法判断钾离子是否存在,故C错误; D氯气、二氧化硫均与NaOH 反应,碱性降低,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均与漂白性无关, 故 D错误; 故答案B。 6. 工业上,通常采用电解法处理酸性废水中的 2- 27 Cr O,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石墨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 Fe3eFe C. 除去 2- 27 Cr O的反应: 2-2+3+3+ 272 C

9、r O+6Fe+14H =2Cr+6Fe+7H O D. 随着电解的进行,石墨极附近电解质溶液的pH会减小 【答案】 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 Fe 与电源正极相连,则Fe 作阳极, Fe 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亚铁离子,石 墨为阴极,溶液中氢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且处理酸性废水中的Cr2O7 2- ,发生 Cr2O7 2- +6Fe 2+14H+2Cr3+6Fe3+7H 2O ,以此来解答。 【详解】 A石墨与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 BFe 作阳极, Fe 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亚铁离子,阳极反应为Fe-2e -Fe2+,故 B错误; C发生 Cr2

10、O7 2- +6Fe 2+14H+2Cr3+6Fe3+7H 2O ,处理废水,故C正确; D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的氢离子得到电子减少,同时生成氢氧根,pH增大, 故 D错误; 故选: C。 7. 常温下某一元碱 BOH溶液与 0.01mol/L 的一元强酸H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为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反应前, 0.01mol/L的一元强酸H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H 的浓度为 12 1 10mol / L 反应前,一元碱 BOH其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一定大于 0.01mol/L 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排列顺序一定是c(B +)=c(A-)c(H+) =c(OH-) 反

11、应后,混合溶液中HA与 A -的浓度总和等于 0.01mo/L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分析】 常温下某一元碱BOH溶液与 0.01mol/L 的 一元强酸 HA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为 7,BOH有可能是强碱,也有可能是弱碱,若BOH是强碱, 则BOH的浓度也为0.01mol/L , 若BOH是弱碱,则 BOH的浓度大于 0.01mol/L 。 【详解】反应前,0.01mol/L的一元强酸HA溶液中 H 的浓度为 2 1 10mol /L,故溶液中 的 - OH 浓度为 w K cH () = 14 2 1 10 10 =110 -12 (mol/L )

12、,由水电离的 H 浓度等于溶液中的 - OH 浓 度,即水电离的H +浓度为 110-12mol/L ,故正确; BOH有可能是强碱,也有可能是弱碱,若 BOH是强碱,则BOH的浓度为 0.01mol/L , 若BOH是弱碱,则 BOH的浓度大于 0.01mol/L ,故错误; 混合后溶液pH为 7,故 c( H +)=c(OH-) ,根据电荷守恒 c(B +)+c(H+)=c(A-)+c( OH- ) , 则 c(B +)=c(A-) ,故离子浓度排序为: c(B +)=c(A-)c(H+) =c(OH- ) ,故正确; HA为强酸,混合液中没有HA ,且两溶液等体积混合,体积变为2 倍,故

13、浓度变为原来的一 半,故错误; 故正确,答案选B。 8. 铜在自然界中常以多种形态存在,现以孔雀石矿石 成分为 Cu2(OH)2CO3、CuFeS2、SiO2、Fe2O3 等 为原料生产主产品胆矾和副产品铁红的工艺流程如图: (1)气体 1 的成分除H2O ( g)外,还有CO2、SO2,写出步骤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_ ,若反应生成1mol SO2,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mol。 滤液 1 的主要成分为_(写化学式) (2)目前工业生产中步骤酸浸的百分率为70% ,为进一步提高酸浸的百分率可采取的措施 有_(答出两点) 。 (3)步骤调pH所用试剂为 _ (写化学式) (4)

14、常温下滤液3 的 pH=4 ,KspFe(OH) 3=410 -38,则滤液 3 中 c(Fe 3+)=_。 (5)步骤操作为_. 。 (6)假设使用孔雀石矿石质量为m kg,步骤酸浸的百分率为70% ,经滤渣 2 所得铁红的质 量为 n kg ,则: 铁红的用途之一为_, 孔雀石矿石中铁元素的含量为_。 【答案】 (1). 4CuFeS2+13O24CuO+2Fe2O3+8SO2 (2). 6.5mol (3). Na2SiO3 (多写Na2CO3也可) (4). 升高温度、增大酸的浓度 (5). CuO或 CuCO3、 Cu(OH)2等 (6). 410 -8 mol/L (7). 蒸发浓

15、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或烘干) (8). 作 红色油漆和涂料 (9). n m 100% 【解析】 【分析】 孔雀石矿石的成分为Cu2(OH )2CO3、CuFeS2、SiO2、 Fe2O3,生产主产品胆矾和副产品铁红,由 流程可知,中Cu2( OH )2CO3灼烧生成CO2,且发生4CuFeS+13O2=4CuO+2Fe2O3+8SO2,则气体 1 为 CO2、SO2,熔块含CuO 、Na2SiO3、Fe2O3,水浸后滤液1 含 Na2SiO3,滤渣 1 含 CuO 、 Fe2O3,酸 浸后滤液2 含硫酸铁、硫酸铜,调节pH 过滤分离出滤渣2 为 Fe(OH )3,Fe(OH )3

16、加热生成 铁红,滤液3 中含硫酸铜,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分离出胆矾,以此来解答。 【详解】(1)气体 1 的成分除H2O (g)外,还有CO2、SO2,步骤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2232 4CuFeS+13O4CuO+2Fe O=+8SO 高温 ,该反应中氧气做氧化剂,由0 价降低为 -2 价,每个氧原子得到2 个电子,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8mol SO2,氧气得到52mol 电子,即转 移 52mol 电子,所以生成1mol SO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6.5mol ;根据分析可知滤液1 的主 要成分为Na2SiO3, 故答案为: 2232 4CuFeS+13O4CuO+2Fe O=+8SO 高温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