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4175789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ppt课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特级教师 潘文彬,.,2,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3,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核心素养,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4,.,5,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最为基础的课程,在核心素养的召唤下,语文教学应该要关注人的生命成长,要从传统的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关注核心素养的养成上来,要

2、从只关注教师“教了什么”转向关注学生“学了什么”以及“学会了什么”,尊重学生,激励学生,发展学生,使学生在学语习文的语文实践中涵育语文情感,习得语文知识,把握语文方法,砥砺语文能力,生成语文品格,成为具有丰厚素养的语文人。,.,6,一、涵育语文情感,酿造语文核心素养的浓度,语文教学面对的是有血有肉、充满活力、富有情感的儿童,核心素养召唤下的语文教学给予他们的应该是一种鲜活的语言,一种灵动的实践,一种快乐的体验,一种幸福的生活,一种温暖的生长。对于儿童来说,语文学习只有饱含着浓郁的情趣和迷人的魅力,才能够吸引儿童,让儿童喜欢上语文,爱之,学之。,.,7,学生不喜欢语文课的十点理由: 1.家庭作业

3、老是抄词。 2.作业多,老是要写。 3.课堂上,教师讲,让学生记。 4.读书非要写笔记。 5.作文题目无趣,教师要求太高。 6.读得再有感情些! 7.学了这课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8.语文课上成“十万个”为什么。 9.天天要写日记。 10.背一些无用的东西。,.,8,情感需要情感来孵育。要培育儿童的语文情感,教师首先要对语文充满着情感,成为一个热爱汉字,热爱母语,热爱祖国文化的人。用自己的一腔热情去影响儿童,激发和唤醒儿童对汉字、对母语、对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一、涵育语文情感,酿造语文核心素养的浓度,情感需要实践来培育。要培育儿童的语文情感,还得把儿童置身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当中,切实地让

4、儿童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揣摩和感受语言文字的张力和魅力,习得方法,生成智慧,进而对语文产生一种美好的情感。,情感需要智慧来化育。要培育儿童的语文情感,还得要有一种落雪无痕的方法和润物无声的智慧,以此来化育儿童的语文情感,吊起他们胃口,使他们对学习语文拥有一种“饥渴感”。而儿童一旦有了这种“饥渴感”,自然就会对学习产生一种内在动力,就会乐此不疲地去亲近语文,学习语文,享用语文。,.,9,二、习得语文知识,校准语文核心素养的宽度,有研究者指出: 可见,知识是形成素养的必要条件。试想,如果没有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积淀,语文核心素养从何而来?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是离不开语文知识的传授的,要用知识来校准语

5、文核心素养的宽度。这里的宽度,不是传授知识的多与广,而是知识的少而精。所以,在教学时,要善于取舍,精准发力,遴选那些少而精当的、且富有生长力的种子知识来让学生学习、积累,因为这样的知识才最具力量,也只有这样的知识才能生成核心素养。这是其一。其二,要潜心研究学生将以何种方式来学习这些富有生长性的种子知识,才能又好又快地让知识转化为能力,变化为智慧,积淀为素养。,.,10,二、习得语文知识,校准语文核心素养的宽度,语文知识,其实就是关于字、词、句、段、篇的知识。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

6、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其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于此不难看出,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要强调这么几点:,.,11,第一,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因而,它是因文而学、自然而然的,且有一定的必要性。,二、习得语文知识,校准语文核心素养的宽度,第二,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切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而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第三,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切不能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概念、定义,也不能把概念作为考试的内容。,.,12,二、习得语文知识,校准语文核心素养的宽度,指向核心素养的

7、语文教学要以“语文课程标准”的宗旨,不要机械刻意地传授知识,而要让知识的学习自然地渗透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之中,使得知识的学习能够更好促进学生的语文实践。,.,13,三、掌握语文方法,延伸语文核心素养的长度,“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应该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获得,能使学生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以此延伸语文核心素养的长度。,.,14,三、掌握语文方法,延伸语文核心素养的长度,语文是实践性课程,方法的获得当然离不开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这就意味着在教学方式上,要强化学生的“学”,淡化教师的“教”,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的

8、教学,努力为学生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学习生活,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富有创造地学,乐此不疲地学,在学的实践中不断操习,不断积累,进而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15,从语文学习兴趣的角度看,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合理运用有效的方法,维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来。,三、掌握语文方法,延伸语文核心素养的长度,从语文学习方式的角度看,教师要能够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展开语文的学习活动,要能营造一种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给予一种自主选择的学习权利,真正地把课堂让给学生,把时间交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切实地

9、让学生在真实的读书、真实的思考、真实的发问、真实的探究、真实的合作、真实的表达的过程中找寻到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从语文学习目标的角度看,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的不只是语文知识,而是以课文为载体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字、词、句、段、篇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形成自能学习的能力。,.,16,三、掌握语文方法,延伸语文核心素养的长度,比如,在识字写字方面,要让学生掌握的最基本的方法是:从字音上,要学会借助拼音、请教他人和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区别音近字、同音字、多音字等;从字形上,要学会通过图解、猜谜、编儿歌、换部件等识字法,记住字形;从字义上,要学会与词语的理解相结合,能够借助字典、词典或联系具体的语

10、境和生活实际,弄清字词的意思;从书写上,要学会笔顺笔画规则,能够正确、规范和美观地写好汉字,感受汉字的形体之美。,.,17,三、掌握语文方法,延伸语文核心素养的长度,在阅读方面,要让学生学会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能够运用多种读书方法感受、理解、欣赏语言文字的内容和形式,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其实,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就能够在生活中自主阅读,自能学习。,.,18,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

11、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19,朗读 朗读是用声音触摸文字,直接感受文字中的生命气息的过程,它是学生必须具有的一种阅读技能。“课标”特别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而且把“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方面要求,不能互相分割,分别要求,应该一以贯之,密不可分,但在不同阶段可以有所侧重,循序渐进。,.,20

12、,第一学段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强调的是在教师的指导、示范下让学生学习用普通话朗读,体现一种学习的过程。 第二学段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强调的是使用普通话进行朗读实践的过程,以形成一种习惯。 第三学段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强调能力的达成度,学生已经具有了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和水平。,.,21,诵读 诵读是一种传统的阅读方法。诵读尤其适宜于优秀的诗文。“课标”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 诵读要注意眼到、口到、心到,口诵心惟,熟读成诵,以丰富学生的积累,增

13、强学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语感。,.,22,第一学段要求“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是强调从想象入手,通过诵读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第二学段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这是强调从体验和想象入手,通过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文的理解,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的大意。 第三学段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这是强调从诗文的声律气韵入手,在诵读中注意诗文的语调、韵律、节奏等体会诗文的丰富内涵和情感。,.,23,默读 如果说朗读是一种声读,那么,默读则是一

14、种视读,默读时对文字符号的感知是眼脑直映。 朗读,重在感受和体味;而默读,则重在思考和理解,让学生在安静中拥有一种丰富。默读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阅读技能。,.,24,第一学段要求“学习默读”,强调的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示范下的一种学习的过程。由于低年段学生年龄较小,初学默读时,大部分学生还不会视读,因而常常会有唇动并发出轻声的现象。这其实是小学生默读能力形成的初始阶段小声默读阶段,由此再从“有声”逐步过渡到“无声”,对此,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第二学段要求“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强调在默读的过程中,能够养成“不出声,不指读”的习惯,初步学会默读,形成默读的能力。 第三学段

15、要求“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强调默读速度的具体量化的要求。,.,25,精读 精读就是对文本进行认真仔细地研读。精读需要对文本的用词造句、段落层次、篇章结构、表达方法等方面进行揣摩品味,细读探究,有时甚至要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和生活经验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进而形成自己对文本的判断和评价。精读不但是充分理解文本的重要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分析、概括、联想和想象的能力。,.,26,略读 “课标”在第二学段提出:“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所谓的略读就是大致地读,其目的在于粗知文本大

16、致的内容。文章的结构、语言修辞等不是它所要关注的。 略读也应该集中思想认真地读,它的优势在于发挥人的直觉思维的作用,整体把握文本的内容,快速捕捉关键的信息。其实,这种阅读方法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运用极其普遍。略读水平的提高,与精读能力的培养是密切相关的。,.,27,浏览 “课标”在第三学段提出:“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浏览,是大略地看,是一目十行地读,其意旨在于查找和提取信息。 浏览,通常可以采用扫描和跳读的方式。 浏览比较注意书名、作者、序言、前言、目录、索引、标题、段落的起句结句、字体变化、参考文献、插图、图表等提示性信息。,.,28,四、砥砺语文能力,垫起语文核心素养的高度,语文课程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也是语文课程最本质的属性。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衡量人语文素养的一把尺子。语言文字运用是一种全语用,即全面、完整、自足自享的七字言语行为系统:思、视、听、读、说、写、评。,.,29,积极语用教育观认为,学习者的语用能力不应停留在一个平面化维度上,而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