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考作文妙用素材的好方法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172108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例谈高考作文妙用素材的好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例谈高考作文妙用素材的好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例谈高考作文妙用素材的好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例谈高考作文妙用素材的好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例谈高考作文妙用素材的好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例谈高考作文妙用素材的好方法 模板展示 隔座细语春酒香 2018江苏某考生 克劳德德彪西曾说: “音乐在于音符和音符之间。”正如故纸堆中发黄的烟尘,需要语 言的承载,历史的圣诗与悲歌,需继承下来,以口诵,以言传。 如木心所言, 大动乱的时代后,颓壁断垣间仍有桃花盛开。语言在一次次浩劫中遭受冲 击,却仍如桃花般在碎裂中绽开。 葛康俞先生的遗著据几曾看 中,评价郭熙的 早春图 曰: “动静一源, 往复无际。” 八字道破了那个空阔的年代,个人的动静之辩于其中,则如飞鸟击空,断水无痕。 那个时代的文人,皆在时光的罅隙中,认清自己, 钟鼓馔玉只不过是暂得于己的一己之 乐,兼济天下才是人间的处处芳华。

2、 于是沉心著书,笔喻几载,尘埃落定,这便是大家。语言文字之中,总有一方可容纳华 美而落拓的碎裂。 语言,在才子笔下,是一场与世隔绝的想象之旅,是精神孤独者的文字放纵。 读黑塞的提契诺之歌,似心中荡过一池春水。一个反战的德国人,远离喧哗燥热的 名利纷争,拒绝交际,隐居山林记录下的语言。记下紫色的雾霭,金绿的桑树,日落时蝴蝶 般斑斓的山谷,沽蓝色的澄净湖泊和旭日初暖的森林里缓缓的散步。 黑塞的语言,记录了树林与湖泊,映照着时光流淌的喜悦和生死更迭的哀愁。 而我们似乎已经忘却语言文字带来的久远记忆了。马尔克斯写过一个没有人给他写信的 上校, 15 年换了七届政府,年迈的上校依旧在等待。 这是魔幻现实

3、主义文学大师写过的最不魔幻的故事,如今少有人等一封信,看一封信, 人们用语言承载感情的方式日渐生疏,成为当代最为现实主义的百年孤独。 语言的凋敝, 必将加速精神的早夭和情感的泯亡,对物质的渴求促成了效率的保证。水 墨画的留白,再也不是“无画处皆成妙境”,物与物之间的空隙已成为浪费,正是在这样的 氛围中,精神变得匮乏,而我们本应靠其茁壮成长。 不妨于冬日, 醅一壶香茗, 任膝上小书的语言词句从壶口飘荡出来,那是泡茶人酝酿了 一冬的独白,文火一烧,就烧出了下一个春天。 【得分揭示】 1标题诗意,含蓄隽永。 标题“隔座细语春酒香”化用李商隐诗句“隔座送钩春酒暖”,文题中的春酒寓指语言 所承载的人类思

4、想与文明,隔座细语, 指远隔时空与古人交谈,实则是虚借这种形式写自我 的阅读感悟,感悟文艺作品中语言所承载的文明意蕴。标题富有诗意,且含蓄蕴藉。 2积淀深厚,素材妙用。 文章紧扣“语言承载历史的圣诗与悲歌”进行构思,主体部分引葛康俞于据几曾看 中评郭熙早春图的语句,表现文艺语言对心性的陶冶与涵养;而黑塞的提契诺之歌, 2 记录的是生命与时代的喜悦与哀愁;马尔克斯的等待则反衬现代人的百年孤独。开头、 结尾 还运用了克劳德德彪西、水墨画的留白等素材。文章素材既丰富又贴切,更难得的是众多 素材意蕴融为一体,体现了作者较高的文学素养与思维能力。 3语言凝练,思想深刻。 文章另一特色在于语言的简洁凝练,

5、富有哲理,文采兼具。 【提分策略】 提分点提分途径提分点睛 名句 仿拟名言仿拟名人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明征暗引明征暗引名人诗文佳句,借他山之石来攻自我之玉 名句统领以名言为论点,用实例来印证或阐释其内涵 人物 破译名人 选取一位名人,对他的成功之道或人生特点进行阐释,给读者以 人生启示 贴身取材 从自己的身边选取较为鲜活的写作素材,通过真切、细腻的描写 塑造感人形象 鳞爪见龙不全面描述,仅选取人物身上的细微特征,来凸显全貌 借人发声借名人之口,让名人发声,传达作者要表达之意 热点 评说热点选取社会热点事件或现象,根据写作的需要从某一方面加以评说 反思热点选取社会热点事件或现象,结合议题

6、,综观其表里,反思其本质 角度 正反对比 写议论文时,注重从正反两个方面选取素材,通过对比论证突出 中心 以小见大写作比较宏观的作文时,从具体的生活层面或小的角度选取材料 故事续编故事为名著、影视剧等续编一个故事,反映现实生活 课堂跟踪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学者南怀瑾在他的著作论语别裁中说过这样一句话: “所谓畏就是敬,人生无所畏, 实在很危险,一个人有所怕才有所成,无所怕,是不会成功的。”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 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 围作文;不少于800 字;不得

7、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这则材料谈的是“敬畏”,敬畏的对象是什么?从材料中“一个人有所怕才有所成”一 句可以推断,敬畏的对象,应该是道德,是规律,是法律,是底线,是信仰,是不能违背的 东西。 3 敬畏的话题,古来有之。论语有云: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康德也曾说过: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 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 这就是 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这些中外名言,一则可以帮助我们全面理解材料,二则 引用到文章中,也能起到很好的润饰作用。 理解材料之后,我们可以从正反两

8、个角度立意:从正面,可以写“常怀敬畏之心”“守 住底线”等;从反面,可以从当今许多人不心存敬畏的现象入手,剖析其深层的心理原因, 并指出这样做的弊端。 这道作文题审题难度较小,但行文难度较大,若写议论文,没有透彻深入的思考,文章 很容易成为泛泛之作;若写记叙文,要寓情于事,把体验和感悟融化在事件中。 【参考例文】 怀敬畏致明远 为何学术界屡有抄袭?对知识,不怀敬畏! 为何校车事故频发?对生命,不存敬畏! 为何全球气候恶化?对自然,不知敬畏! 学者南怀瑾有言,人生无所畏,实在很危险。有畏才有敬,人若无畏心,必狂妄无知, 被人轻视;企业无畏心,必轻视顾客,走向破产;国若无畏心,迟早会灭亡,徒留遗憾

9、。故 曰,心怀敬畏,才可正身、立业、成绝世君子。 当古老的土地上,楚国人民唱着“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时,当宋朝大思 想家朱熹写下“日月两轮天地眼”的诗句时,你可曾感受到他们对这茫茫宇宙、美丽自然的 敬畏之心?敬畏自然,是古老而神圣的态度。只有对自然心怀敬畏,才有可能尊重一切生命, 才能让心灵脱离世俗,才能避免成为蝇营狗苟、鼠目寸光之人, 才能真正拥有明净悠远的情 怀。若是连造物者的力量都要蔑视,用“人定胜天”来自欺,那便只能揣着狂热愚昧的心, 在碌碌无为中徒然老去。 菜根谭中有言: “大人不可不畏,畏大人则无放逸之心。小民亦不可不畏,畏小民 则无豪横之名。 ”常怀敬畏之心,是个人修

10、身立德的根基,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源头。常怀敬 畏之心,莫要效仿西晋的石崇,在金谷园里、在丝竹声中狂妄自大,死后还让后人发出“落 花犹似坠楼人” 的感叹。 南唐后主李煜, 又何曾在奢华的生活中有过敬畏之心?李隆基的芙 蓉暖帐又是如何毁去了一个王朝的兴盛?看勾践,三千越甲可吞吴!看李世民,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那是敬畏之心在时光深处浇灌出的奇葩,那是敬畏之心铸成的泱泱中华五千载的 盛世华章! 再看如今, 又有谁能真正了解敬畏的滋味?在这个信仰缺失的荒芜时代,无所敬畏的心 灵就如同荒凉的冰原,既冷冻了自己, 也向世界散发寒冷的戾气。不能忘记那用细细的钢筋 支撑的坍塌大桥,不能忘记那些在毒奶粉摧残下的

11、无辜面孔。那是对生命的漠视!我们要对 生命心存敬畏。 康德说过:“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 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那么就如他 所言, 让我们对自然心存敬畏,对高尚的心灵心存敬畏,在纷扰的尘世之中,做一朵高远明 净的出世之云吧。 4 名师点评 该文亮点有三:一是立意深刻高远,二是结构开合有度,三是语言简洁有力。文章多用 排比,整散结合,读来朗朗上口。所举例子从历史到现实,深刻挖掘“敬畏”的重要性和必 要性,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作者立意宏大,起笔就把“敬畏”的对象落在知识、生命、 自然三个角度上,给人以启迪。第四段用排比句亮明“无畏”的害处,顺理成章地提出中心 论点“心怀敬畏,才可正身、立业、成绝世君子”。主体部分,旁征博引,内容丰富,说服 力强;联系现实,彰显“敬畏”的时代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