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展开分析论证突破议论文难点?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170300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5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展开分析论证突破议论文难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如何展开分析论证突破议论文难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如何展开分析论证突破议论文难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展开分析论证突破议论文难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展开分析论证突破议论文难点?(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如何展开分析论证突破议论文难点? 高考议论文:观点材料? 高考作文评审组评价: 高考通常有这样一类考生,他们写议论文的时候,只会提观点和摆材料,通篇作 文没有一点自己个人的意见和看法,这类考生往往缺乏对事物的认知和辨析能力,这 类作文只能给到中等或以下档次。 观点材料作文的失败(以叙代议) 譬如要写提倡创新精神,则马上就“A 有创新精神,B 有创新精神,C 有创新精神, 所以我们要有创新精神” 。 论点: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例文: “自古才子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 随母改嫁,幼时连稠 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 倒,一文不名

2、,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 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优点: 观点明确,论据丰富缺点: “ 观点论据” 格局 弊端: 论点和论据之间互相脱离,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的桥梁,论点还是论点,论 据还是论据;论据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论点孤立无援,也就失去了立足的依据。这 种“ 不讲道理” 的议论文,论点无论怎样正确,也不足以服人;论据无论怎样充足,也 不过是一堆零碎的材料。 高考经验: 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议论文作文,凡是得高分的文章,大多数以说理见长。对文 章进行道理分析,可以增加论证的深度,更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缜密。“ 讲道理 ” 是议 论文

3、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讲道理可以使论点旗帜鲜明,提倡什么反对 什么都给人以清醒的认识。而论据通过分析,可以揭示其中所蕴涵的道理,说明其与 论点的联系,使论点与论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句话: 论点是统帅,论据是士兵, 论据要为论点服务。 (例文) 2 这都是幼时曾经贫困而后来成为才子的非常之人。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 也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发育不断地成熟,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成 为参天大树,开出灿烂之花。由此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 心和斗志。穷则思变,就要奋发图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上进,这何尝又不是一 笔财富呢? 文学艺术的成功需要踏实。李贺作

4、诗呕心沥血有了诗鬼盛名;曹雪芹悼红轩中批 阅十载方成就千古奇书;齐白石老人印章的遒劲功底是从前不分昼夜千刻百磨练就 的;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其实背后有达芬奇幼时画鸡蛋的刻苦。( 谈踏实) 文学艺术的成功需要踏实。尽管艺术是情感的表达,是激情的释放。但是踏实的 功底决定了表达的效果。李贺作诗呕心沥血有了诗鬼盛名;曹雪芹悼红轩中批阅十载 方成就千古奇书;齐白石老人印章的遒劲功底是从前不分昼夜千刻百磨练就的;蒙娜 丽莎神秘的微笑其实背后有达芬奇幼时画鸡蛋的刻苦。大凡拥有极高艺术造诣的人, 其出神入化的表现力皆来自踏实的功底。因此,可以说,艺术殿堂精美的纹饰是用踏 实雕刻成的。 不能没有你 分析论证 分

5、析大名又叫论证 论述证明。议论文不论不证,难以揭示材料与观点之间的 内存联系,难以显示材料中包含的道理。 分析论述不能空谈抽象的道理,而必须摆出事实再讲道理,即用材料证明你的观 点。要使材料能充分证明观点,就必须通过分析,把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证明 给人看。 通俗地说,证明给人看的过程,就是分析、论证。 通病 不懂或不会分析论证 观点:我们要勤俭节约 举出例子, 写张三勤俭节约,李四勤俭节约,王五勤俭节约 所以我们要勤俭节约。 “ 为什么 ” 所以 “ 我们要 ” 啊?这点不阐述清楚,就是没有分析论证,这样的文章就难以 服人 。 换个角度说:分析论证,就是变单纯举例为就例说理。 展开分析的

6、10 种方法: 1、 “ 因果分析法” 2、 “ 假设分析法” 3、 “ 意义分析法” 4、 “ 论据引申法” 5、 “ 例后解说法” 6、 “ 正反对比法” 7、 “ 比较分析法” 8 、“ 披文示意法” 3 9、 “ 点面分析法” 10 、 “ 辩证分析法” 展开分析的方法之 1、 “ 因果分析法”: 例 : 磨难, 能历练人生。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 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 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 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分

7、析 : 这一叙例语段,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中间列举贝多芬、司马迁和李宁三个例子 来证明论点。毛病是在例子和论点之间缺少分析语言。那么,怎样展开议论呢?阅读 语段,我们发现,“ 三位人物在磨难下的结果” 已告知我们了,而对于原因则只字未提, 所以, 我们就可以添加“ 原因探究” 的分析文字,以较好地架起事例与结论之间的桥梁, 达到 “ 叙 ” 为 “ 议 ” 服务的目的。 “ 因果分析法”: 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因。 修改 : 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 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 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

8、,顽强抗拒厄运, 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 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 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 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 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是祸,又 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 是另一片蓝天。 方法:直接陈述原因 例 1、论点 :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古往今来,概莫能外。唐太宗视民如子,垂拱而治,那是因

9、为。岳武穆统 帅“岳家军”,屡战金兵,频频告捷,那是因为。毛泽东同志率工农红军,以 持久之战打退日本侵略者,那是因为。以往凡有所成就的人和集体,无不严于 4 律法,以成文的规定来约束。因为他们知道在绝对自由之下的惰性将急剧膨胀,只有 在适当的管束之下,人才能发挥出潜在的能量,做出一些有益的事情。 他对百司之职了如指掌,胸中有安民治国平天下的策略,于是百姓安居乐业。 他有严明的军纪,旅进旅退,赏罚分明,于是金人喟然而叹:“撼山易,撼岳 家军难。” 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主义”,严格执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于是日 伪不得不缴械投降。 例 2、 论点: 靠奋斗冲破“ 埋没 ” 的压力。 古今中外

10、,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 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 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 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 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 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 “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 他们坚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因此,他们在“埋没”的 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

11、“埋没”,脱颖而出。 方法: 自问自答 人贵有自知之明邹忌的妻、妾和客出于私心,异口同声地肯定邹忌比美丽的城 北徐公更美,但邹忌没有被假象迷惑。 为什么邹忌能透过妻、妾和客的交口称赞的表象发现问题的本质呢?因为他时刻 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有自知之明。 例 3、 论点 :相信自己,做自己命运的主宰 汉末, 群雄逐鹿,豪杰四起。曹操北踞中原,虎视眈眈,修书一封与孙权曰:“与 将军会猎于吴。”吴国朝野顿时人心惶惶,有人主战,有人主降,莫衷一是。吴主孙 权主战,然张昭等一干人竭力劝降曹。到底是何去何从,关键时刻孙仲谋拔下佩剑, 斩钉截铁地说:“孤意已决,再有言降者,如斯!”于是便有了赤壁一战的辉煌,于

12、是曹军“墙橹灰飞烟灭”,败走华容。 为何吴国能在群雄中占得三足鼎立之一席,成就霸业?孙权对自己的信念是坚持 自是不言而喻!关键时刻要相信自己,给自己一个“我意已决”的回答。 方法: 假言因果法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使得人们服你。 欧立西为了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实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实验了 606 次,才获得了成功,制出了以实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由此看来,坚持到底就 是胜利。 5 新药的问世是坚持的结果。假如欧立西仅仅实验一次,失败后就撒手不干了,新 药当然不会问世。就是他实验了605 次,失败了以后不再坚持,也绝不可能有新药的 制成;正是因为他坚持到了最后

13、,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所以,可以说,坚持到底就 是胜利。 解说:进行假设性的分析,就是你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你就从反面来假设分 析;你举的例子是反面例子,你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因为它是假设性的,所以叫做 假言因果法。 展开分析的方法之 2、 “假设分析法” : 六国论: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 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假设分析法: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使事 例和析例正反映衬,很有说服力。 注意:对语段进行假设分析时,如果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就应从反面来假设 分析;如果举的例子是反面的,那么就应从正面来假设分析

14、。 是什么让魏征刚正不阿?是什么让魏征在天子面前毫不畏惧?是责任!“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魏征深深地明白作为一名臣子,就必须承担起为天下苍生、国家社 稷着想的责任。于是他用自己的勇敢不屈,让世间多了一面命镜。在这明镜中,反射 出了魏征谏言的执着,反射出了大唐的兴盛来源,也反射出了责任的重要意义。是什 么让丛飞放弃自己的富贵而用钱捐助他人?是什么让丛飞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为 贫困的孩子担心?是责任!看着失学儿童那一双双充满期待与渴望的眼神,丛飞意识 到,帮助他们是自己一生的责任。于是他四处奔波,把演唱会所得的钱都捐给了贫穷 孩子。他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让每个人都看到一位歌手背后的伟大人格。责

15、任,让 他们的形象熠熠生辉,绽放出无限的光芒。责任,让他们的名字永留汗青,让人们看 到,他们人格的伟大、崇高。 例 4: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蛋,当你画了一个,再去画另一个时,形态又不同了。 即使同一个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其形态也有很大的区别。只有把画蛋的基本功练 好了,才能画出更好的画。”达芬奇老师的谆谆教导,说出了一个真理:基本功训 练很重要。由于达芬奇从师阶段培养了扎实的画画基础,他后来成为了欧洲文艺复 兴时期的卓越的画家。 分析 : 这一语段陈述了达芬奇的奋斗结果并且作了简单的原因分析,应该说有 “叙”也有“议”。但说理是可否再深入一点,再透彻一些呢? 【试想, 他没有扎实的绘画基

16、本功,不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到同一对象的细微差别, 不能发现创作对象随着光影、色调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认识到“世界上是没有完全相 6 同的鸡蛋的”,他能创作出被誉为世界画坛一绝的蒙娜丽莎吗?那“神秘的微笑” 决不可能是信手就能抹出来的。干什么事,都要从打基础开始。俗话说得好,万丈高 楼平地起,这也是达芬奇画蛋的故事给予人们的深刻的教育意义所在。】 分析:这一改文从事例反面的三个角度进行假设,采用排比句、反问句,语势极 为强劲,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令人信服地推出了“达芬奇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 就没有他后来的成功”的结论,使说理更加完全、充分。 贝多芬28 岁那年得了耳病,到57 岁逝世,中间20 多年的岁月,都是在与可怕 的聋疾苦战。但是贝多芬没有向命运屈服,他凭着顽强的意志与病魔做斗争,终于在 逝世前几年写成了一生中最著名最富有战斗力的作品第九交响曲。 试问,是什么使贝多芬走向了成功?是顽强的意志,不屈的奋斗精神。试想,如 果贝多芬在厄境中缺少了顽强的意志,还会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吗?显然,答 案是否定的。所以我敢肯定的说,只有有了顽强的意志,才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