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3课《谈读书》教学设计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170166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3课《谈读书》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3课《谈读书》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3课《谈读书》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3课《谈读书》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3课《谈读书》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3 课谈读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 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教学时数: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分小组比赛, 检查积累材料的情况。要求每小组派代表把整理好的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 警句、名人读书的趣事讲出,以多者为胜方。 (1)名言警句: 好( h o)读书时不好(ho) 读书,好 (h o) 读书时不好( ho)读书。 书山有路勤

2、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名人读书的趣事: 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 列宁读书趣闻 马克思读书趣闻 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 2 二、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 作家, 出生贵族家庭。 剑桥大学毕业, 后又学习法律, 1618 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 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

3、著述。1626 年 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 笔这特有体裁。 三、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明确: 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 是一个观点。 2、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学生集体回答) 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并论述

4、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学生通过看书迅速作答)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 得来的。 (4)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 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说理。 (5)提问体会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体会: 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又如:“德行犹如宝 石,朴素最美。 ” “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 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 阐述读书的方法。 (1)本层第一句

5、,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这一句指出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 延伸: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 (2)对不同的书,作者又主张怎样? 明确:学生找出语句,明确作者主张采用的不同的读书方法。 (3)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的那些句子。 明确: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 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分两个小层理解: (1)作者在这一层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体会其说理 3 方法。 明确:排比说理、归纳说理。(正面指出) (2)作者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 用运动驱除一样。(反面指出)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四、讨论与交流: (1)学习本课后,对议论文的写作的认识体会。 (2)本课中出现的名言警句很多,以小组为讨论单位,谈谈对这些内容的看法。 五、总结、归纳:略 六、布置练习: 摘抄有关“读书”方面的名句扩大写作素材库,积累写作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