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五种意识强化文言文解题能力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166355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五种意识强化文言文解题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用五种意识强化文言文解题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用五种意识强化文言文解题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五种意识强化文言文解题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五种意识强化文言文解题能力(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用五种意识强化文言文解题能力 一轮复习的任务是夯实基础,强化做题意识,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形成相应 的解题能力。复习时,应以近年来高考高题涉及的考点作为教学指南,强化实战, 引导学生 规范答题。 在一轮复习中, 检测与试卷讲评起若重要作用,能有效帮助学生将一轮复习时零 散的知识系统化,顺利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正向迁移。 就 2018 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卷1、卷川、卷的试题来看,1013 题为文言文阅读题。 其 中, 第 10 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第 1 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第 12 题考查第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第 13

2、题考查理解并 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就文言文一轮复习而言,除继续组织好相应考点的知识复习并做好 查漏补缺工作外,还必须通过适的检测、扎实的试题讲评, 使学生形成活用知识的能力。为 此, 在文言文试题讲评过程中必须强化学生以下五种意识, 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解题能力 一 、方法意识 教师在讲评文言断句题时, 切忌只说正确选项, 不说判断理由。 讲评的同时一定要告知学 生断句方法并帮助其熟练运用, 以强化断句能力的培养。断句题的解题方法为:搁置各选项 断句相同之处,只辨析不同之处。除可凭借句意及语感断句之外, 断句方法还有: 1、借助语法断句 文言断句, 断开的每个句子基本上都是完整的一个句子。除了倒

3、装句, 古代汉语的语序 大致与现代汉语的语序相同,一般是主语前, 谓语后; 谓语前, 宾语后; 定语前, 中心词后; 状语前,谓语后;谓语前,补语后。在给文言文断句时,首先要弄清每个词在具体语境中的 词义和词性, 然后弄清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先抓住句子的核心部分谓语,因为一个 句子要独立成句一般都要有谓语,一般来说, 动词 ( 短语 ) 或形容词 ( 短语 ) 作谓语。 再通过它 找主语, 查宾语, 根据语序逐层理清关系,正确对文言文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为陈述、 描写、 说明或议论的对象,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在它们的前或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在阅读 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如人名、

4、地名、 官名、 族名、 器物名、 动物名、 植物名、 时间名等。常见代词有:吾、余( 表示“我” ) ,予、尔、汝( 女)、子、公、卿、君、若( 表 示“你” ) ,彼、此、其、之( 表示“他” ) 等。 2、借助标志词断句 古代汉语中有些虚词在文句中出现的位置相对比较固定,或在句末, 或在句首, 或与特 定词语组合在一起,形成固定结构。 给文言文断句时,要用慧眼找出句子中的虚词,再根据 其位置的特定性,从而准确断句。 “盖”“唯”“夫”“若夫”“且夫”“是故”“然而”“然则”“至于”“至 若”“要之”等词则经常出现在句首,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耳”“焉”“而 已”“耳”等经常用于陈述

5、句末尾,“乎”“邪”“耶”“与( 欤) ”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 尾,“哉”“兮”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以” “于”往往用 于句中, 在它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则”“而”视句子的语气强烈程度,前面可断也可 不断。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 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 2 下文意,就可断句。 文言文有很多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如“者也”,是典型判断句;“为 所 ”“受 于 ”“ 见 于 ” 等 , 是 典 型 被 动 句 ; 还 有 “ 奈 何”“如何”“若何”“无乃乎”“得无乎

6、”“何之有”“何 以为”“不亦为”“不亦乎”;“唯( 惟) 为”“与其不若( 孰 若) ”“与其无( 毋) 宁”“孰与乎”等,这些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都是 我们断句的依据,因而在断句时一定要看清楚,千万不要硬生生破坏这些固定句式。 除了虚词和固定句式外,文言文中还有一些词语有其相对固定的意思和位置。如 “言”“曰”“云”用于句中表示“说”的意思,且其后有引语时, 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 断开;“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然 则”“或”“况”“而况”“且”“且夫”“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 是”“岂”“岂非”这些字词类似于现代汉语中复句中的关联词,起

7、到衔接作用, 在它们的 前面一般都要断开。 3、借助修辞断句 古人注重文气,讲究语句整齐对仗、音韵和谐、意思对举,对偶、排比、顶真、反复是 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手法。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 一般来说,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如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 孙孙, 无穷匮也。”把握古人用句的基本规律,利用结构的对称性推断词性及短语结构,能 比较容易找到断点。 4、借助专有名词断句 古代的很多专用名词,如官名、地名、族名、书名、物名、制度名、年号、谥号、帝号、 时间等,还有

8、天文、地理、科举、宗法、称谓、避讳等古代文化常识,对于今人来说是比较 陌生的, 这些也成为考生阅读文言文的重大障碍之一,是文言文断句的一个难点。这就要求 考生平时注意熟悉和积累古文化常识,在文言文断句的时候,如遇到这类专用名词,应特别 留心。 在试题讲评过程中,一定要告诉学生,不管使用上述哪一种方法断句,都要伴随着对句 子含义的揣摩领悟,有时还要结合所给句子的上下文语意来确定断句之处。句子断开后, 读 起来语意明确、表达流畅的选项,才是最佳的选项。 二、积累意识 在讲评古代文化知识题、文言句子翻译题时, 均要强化学生的积累意识, 督促学生不断积 累和识记。 就古代文化常识而言,包括姓氏称谓、礼

9、仪习俗、衣食住行、行政区域、职官沿革、教 育科举、 典章制度、 天文地理历法等多个方面,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分门别类地加以积累及记 忆。教师要督促学生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文化常识,包括每一份专题或综合检测卷中的古代 文化常识, 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加以整理,以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常识储备库。如此,在做 题时就可调动自己的储备库,有助于选择正确的选项。除此之外, 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其内涵比词典中更丰富,故需结合语境才能具体理解。如“首相”一词,“首相韩琦每咨访 焉”, 显然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应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结 3 合语境,才能知道“首相”的具体内容。 就文言句子翻

10、译题而言,教师讲评时 , 既要督促学生加强文言字词句的积累, 更要强化翻 译方法的积累。 既要让学生积累高中文言文课文中的重要实词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 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要求掌握的18 个虚词及相应特殊句式,更要督促学生认真积累每一次 试卷讲评时重点强调的字词句, 并认真学习释词译句的方法一教师指导翻译时所使用的释词 方法、翻译技巧。只有督促学生不断加强字词句和翻译方法的积累, 学生解题时才能充分调 动字词句储备库中的知识素材, 灵活运用有关实词虚词及句式的相应翻译方法, 触类旁通 , 在 文言句子的翻译中少丢分以至不丢分。 三、对比意识 在解答文言分析综合题时, 一般需要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

11、对, 进而确定不符合题干要求 或文章内容的选项。 教师在讲评文言分析综合题时, 可指导学生从以下环节入手, 有效完成比 对工作。 1、在阅读文章时做好圈点 命题者在命制分析综合题时, 往往在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方面设置误区。阅读文 章时一定要圈点文中重要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和作者的评论性词句,以便快速做出正确 的选择。 2、认真在原文中查找选项的信息源 充分利用初读原文时圈点的内容, 将每个选项还原到文章中的相应位置, 为每一个选项 中的内容找到信息源。 3、对选项与原文进行细心对比 错误选项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和分析中, 往往夹杂着一两处不符合原文意思的表述。 做题时一定要细读每个选项

12、及与之对应的语句, 在比对中查找选项与原文是否存在差异。 文言分析综合题一般有以下六种设错方式:( 前三种最为常见) 错位嫁接设错 命题者或故意颜倒多个事件的先后顺序, 或将他人的行为当作此人的行为, 或将彼时间 发生的事情当作此时间发生的事情。比对时一定要厘清原文涉及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 的先后顺序 , 查找选项是否存在前后错位、张冠李戴、时间地点混淆等错误。 曲解文意设错 命题者往往在文中较难理解的个别词句上做文章, 在转述词句含意时故意曲解文意。比 对时 , 一定要细辨相关词句进入选项后是否存在释义错误的情况。借助语境仔细推敲,辦明正 误。 无中生有设错 原文中没有的信息, 却出现在

13、选项中。 比对时 , 要细审选项中的信息在原文中是否有相关 论述 , 进而判断选项是否存在无中生有的情况。 4 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设错 选项中的双方并不存在因果关系, 命题者在选项中强加了这种关系; 或二者虽然存在因 果关系, 命题者却故意将因果关系倒置。比对时 , 要细审选项中的双方是否存在这两种情况。 混淆或然必然、已然未然设错 命题者将文中或然的信息说成必然, 或将未然的信息说成已然。比对时要重视细节的比 对,看选项中是否存在或然、必然混淆、已然、未然混淆的情况。 以偏概全、以全概偏设错 命题者有时会用部分代替整体, 或用整体代替部分来设置错误选项。比对时要特别关注 选项中是否出现表示范

14、围的词语, 留意事件的范围是否存在被扩大或被缩小的情况 学生在完成文言分析综合题时, 由于比对工作做得不精准( 有的学生甚至不将选项与原 文进行比对 ), 导致失分现象严重。对此, 教师必须高度重视, 并通过大量的文言文阅读训练, 切实帮助学生提高比对能力及比对的准确性, 提高得分率。 四、直译意识 大部分学生文言翻译题得分不高,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词不落实, 句不贯通。命题者从原文 中挑选出的两个句子, 一般都是带有重要文音语法现象( 实词成词和句式) 的句子。因此 ,教师 在讲评文言句子翻译题时, 一定要强化学生的直译意识, 指导学生认真析词辨句, 准确翻译。 1、找重要词语 教学中 , 教

15、师要通过对大量的文言句子翻译题的讲评, 训练学生准确判断句子中必须准 确翻译且可能作为采分点的词语( 主要是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活用词语、偏义复 词、生僻词等和高考要求掌握的18 个虚词 ) ,然后采用相应翻译方法, 认真推敲每一个词的 含义 , 翻译时努力做到字字翻译。 2、辨持殊句式 指导学生认真查找有无判断、省略、倒装、被动、固定结构等句式, 并针对句子中出现 的相应句式 , 指导学生果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进行翻译, 确保对句意理解的准确性。 3、查译文与原文是否对应 译文写出后 , 督促学生养成回顾原文查译文的习惯, 确保译文字字有对应、句式有体 现、没有语病,句意不改变等, 力避

16、出现该留不留强行删除、该译不译文白掺杂、该拆不拆 古今混淆、该删不删成分赘余、该补不补成分残缺、该调不调语序混乱等失误, 确保文言句 子翻译题有较高的得分率。 五、全文意识 有的学生在解答文言文阅读题时, 竟然不看原文就去做文言断句题、古代文化知识题; 随便看看文言句子翻译题, 找到所给句子的上下文, 就去翻译两个句子; 对文言分析综合题选 5 项中随意选一项了事。长此以往, 何谈文言文解题能力的提高?想解决学生这个问题, 需要教 师在一轮复习时不断强化学生的全文意识。 解答文言文阅读题正确的做法, 是快速浏览一遍文章。文言文人物传记在开头都要介绍 传主的基本情况, 如姓名、 字号、 籍贯、 学识 , 家庭营等 , 阅读时把握这些信息, 就能对传主有 大致的了解。 人物传记大多以时间为序, 记述传主在多地任职时所做的事情。因此 , 可以抓住 时间、地点和官职等词语, 厘清文章思路 , 整体把握人物经历及事件大概。 阅读全文 , 从整体上把握文意, 既有助于快速找到分析综合题四个选项在原文中的对 应区域,还能帮助学生借助语境解答断句题、结合上下文解答翻译题。不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