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文本阅读”题型与答题技巧最新总结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163707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7.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散文文本阅读”题型与答题技巧最新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散文文本阅读”题型与答题技巧最新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散文文本阅读”题型与答题技巧最新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散文文本阅读”题型与答题技巧最新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散文文本阅读”题型与答题技巧最新总结(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考“散文文本阅读”题型与答题技巧最新总结 壹、散文七种常见题型答题策略 题型一:“词语或句子的含意是什么?或有什么意蕴? 【解题方法】 考查词句含意的往往是: 1、生动、形象、含蓄的句子; 2、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3、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 解题时要先从词句的表层含意理解,再联系前后文,看看段意,就可以得出答案。 【规范答题】 1、标明句子出处。 2、找出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 3、去掉喻体成分,概括为平实准确的语言即可。 4、抓关键词 +分解句子 +整合答案(结合主旨) 题型二:人称类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

2、,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规范答题】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小说除外小说 中“我”未必就是作者本人,一些散文也是如此) ,加强见闻和感受的真实性。 第二人称:以对面交流的形式,加强了互动效果,亲切( 有亲和力 ) ,强化了抒情作用, 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 第三人称:作者从旁叙述,增强了客观性,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 议论。 题型三:分析作品结构 语段在文中的结构作用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从全文看, 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分析作品结构,考查某句(段)话或某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 【规范答题】 文首: (1)

3、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2)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情感; (3)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文中: 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照应后文。 文末: (1)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 (2)收缩全文(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题型四:鉴赏艺术手法类 题型表述方式通常为: 1. 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 2. 作者是如何写“”? 3.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妙处)? 4. 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的艺术手法和作用或表达效果。 5. 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 【答题模式】 手法 +分析 +艺术效果(注意叠词)+表达感情

4、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 (1)叙述方式 顺叙:按照时间或空间顺序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倒叙:从结尾或情节中的某一段写起,造成悬念,引人人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 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可起到补充、丰富、深化原叙述 的作用。 (2)抒情手段: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 借物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借事抒情:即事抒怀; 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含蓄委婉) 3 (3)描写方

5、法(特点) 写景的顺序:如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等 多角度描写: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描写景物的手法技巧 A、结合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 虚实结合:如雨霖铃正侧结合:如口技 点面结合:如江雪声色结合 、对比:明与暗、昔与今、 、衬托: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乐景写哀、哀景衬乐 、白描(粗笔勾勒)与工笔(精雕细刻) 人物描写:环境、场面描写: 景物描写: 具体描写自然风光,生动再现景物特征,营造一种气氛,创造身临其境之感,烘托人物 的形象、情感(思想) ,为下文议论、抒情作铺垫。 细节描写: 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既可用细描,精雕细刻,具 体传神,纤毫毕现;也可

6、用白描,勾勒轮廓,简洁传神。 正面描写: 也称直接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 侧面描写: 也称间接描写,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侧面描写一般不单独出现,往往与正面描写 结合起来。 点面结合: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共性与个性、总体情况与局部特点统一。 2、其他表现手法: 想象、联想、象征、渲染、衬托、映衬烘托对比、悬念、类比、用典、欲扬先抑、以小 见大等。 3、材料安排: 主次、详略、线索、繁简。 4 4、行文结构:承上启下、起承转合、衔接、铺垫、伏笔、照应、开门见山、卒章显志、 画龙点睛、首尾照应 5、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对偶、排比、对比、夸张 (1)描绘类比喻、夸张、比拟

7、 比喻:借助相似点以彼物比此物,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 平淡为生动。 夸张:夸大、缩小或超前;使感情更强烈,增强文字感染力;创设氛围,引人入胜;揭 示本质,给人启示。 拟人:物被赋予人的神情、动作、感情,富有情趣,充满生机。 设问:提出问题,自问自答,引发思考,吸引读者。 反问:加强语气,突出观点,语气强烈,增强感情。 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本质,给人以启示。 (2)结构类对偶、排比、反复 对偶:句式整齐,意义丰富,有节奏感,便于吟诵,易于记忆。 排比:节奏鲜明,加强语势,丰富内容,加重感情。 反复:多次强调突出,语势紧凑连贯,给人以深刻印象,

8、写景抒情感染力强。 题型五:鉴赏作品语言 要注意句式,如长句短句、整句散句等。 【规范答题】 鉴赏语言作品,也要了解一定的语言风格。以下是概括语言特点的常用术语: 浓墨重彩:惟妙惟肖:体物入微:行云流水:言近旨远:言简意丰: 意在言外:含蓄蕴藉:整散结合: 此外还有常用的清新,平淡,质朴,淡雅,明快,华丽,委婉,富有哲理,幽默诙谐, 情韵悠长,引人回味等等。理解并积累一定量的术语,会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特色的体会。 5 题型六:引文的作用 【答题要点】 对当前语段的内容作用, 对全文的内容作用, 增加权威性、文学性、历史性、文化性等( 视文体和功能而定,不要完全罗列) 【引用】 引用传说故事:增强

9、文章的传奇性、事物的神秘性,丰富(充实)文章的内容; 引用诗词:丰富(充实)文章内容,结合描写的景物,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 章具有意境美。 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关于句子的表达效果: 【提问方式】 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分析句子的表达特色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文 中成功地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简要分 析这种写法的好处。作者是怎样把本文写得情趣盎然的? 【答题格式】 描写 (表现 ) 对象 ( 内容 ) + 手法(修辞格)+分析 + 表达(艺术)效果(情感、语言等)。 另外,此类题型还需从以下角度思考: 动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10、虚实:虚实相生、以虚写实(以实写虚即化抽象为具体)。此种手法常和想象、联想联 系在一起。 顺序:时间、古今、春夏秋冬、早晚 空间:远近, 、表里、俯视、仰视与平视,整体与局部, 感觉:视觉、触觉、味觉、听觉、嗅觉(这个角度要注意“通感”手法的运用) 题型七:关于文题的理解和作用 【要点】 概括内容作用 提示主旨作用。 线索作用 修辞作用(比喻、拟人、引用、仿辞等) 6 贰、散文阅读通用答题套路 1、分析散文的结构 散文的一般思路是:缘起描述(对象)联想感悟。不同的散文有不同的行 文思路。 写人叙事的散文多按时间、空间顺序进行; 抒情类散文多以某一物,某种情为线索行文, 议论文性散文多以逻辑认识

11、为序。 在阅读分析过程中,最主要的是会分析句段和穿插性材料在结构上的作用。 句段的结构作用因位置不同而不同: 处在开头,一般是统引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抑扬、 引发下文某种思考; 处在中间,一般是承上启下,前后呼应、过渡; 处在结尾一般为总结上文,呼应开头,点明题意,升华主题,令人深思等。 所谓穿插性材料就是文中在主体材料之外,经常穿插一些其他的材料: 就其类型而言,或是景物描写,或是事件叙述,或是诗词引用,或是细节描写,不一而 足; 就其位置而言,或开头,或结尾,或中间,视文章需要而定; 就其作用而言,或对比,或铺垫,或象征或暗示,或烘托,或渲染,或正衬,或反衬,

12、 或营造氛围,或表现风格。 2、概括段意、主题 散文阅读从阅读开始,而不是从做题开始。阅读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通读全文,把握主 旨。把握主旨的内容包括两点,一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二是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 的概括。概括把握主旨的方法有: 读题目: 很多题目直接点明了主旨,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炼的概括。即使有的题目没有点明题旨, 也往往与中心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最佳的切入点。 析首尾: 很多文章的首尾往往提示或暗含中心内容,所以一定要对首尾的语句进行重点品悟,这 往往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 析议论抒情句: 散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往往直接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就抓住了 7 作

13、品主旨。 联系背景: 有不少文章,只要了解它的产生背景,就可能深切理解内容的由来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内容。除了对作者和写作年代关注外,还要抓好文后的注释或说明性的 文字。 同学们一定要切记,概括作品主题时一般用语是:本文通过对叙述(描写),表现 了思想情感(赞美了或批判了)。 3、不同文体不同的主旨 写人记叙类散文主要对人物作出评价和赞美,或揭示评价事件的价值、意义, 或从人物 事件中生发对人生的感悟和认识; 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景,抒发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种感晤,思想认识程度深广, 更富于理趣; 哲理性散文的主旨,往往是作者对人生或生活尖锐的揭示,或率直的评价。 对局部的

14、段意的概括,最主要的是认真、仔细地阅读,弄清句子间的关系、段落之间的 照应,抓住各部分最主要、最本质的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出来。 4、体会语句丰富含义 所谓“体会文中重要句子的丰富含意”包括三层意思: 一是体会句子的表层意义; 二是体会句子的语境意义(即深层意义),这方面的理解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 三是体会句子的句外意义,也就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这一点也是高考的考 查范围。 各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反语、双关、婉曲等,表达的往往是句外意义,是考查 的重点,同学们复习一定要格外留心。 5、如何解答句子含义题? 抓关键词语: 一个句子中常有对表情达意起关键作用的词语。所

15、以体会句子含意一定注意把握句中的 关键词语,发现它们,也就意味着把句子的理解转化成了对主要词语的理解。 析修辞手法: 为了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精确有力, 作者常用修辞手法。解题的关键是将使用修 辞手法的句子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意思明了的句子,还原出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意思即 可。 如果是比喻句,要找出两者的相似性,是借代要找出相关性,是比拟要找出形象性等。 8 看特殊位置: 重要的句子往往在文章中或语段中起关键作用,理解并解释它时, 可以考虑它在文章中 处于什么地位。 做题时首先要判断句子在文中和文段中的地位,然后寻找相关答题区位,确 定基本含意。 悟文本主旨: 中心内容渗透在文章的各个部

16、分,任何一个关键句子都会与中心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 体会时可以结合主旨来进行。 察相邻句子: 有些句子不在文章、语段开头起总起作用,也不在文章、语段结尾起小结作用,而是在 文章或语段中间。对这种句子的理解,要特别结合这个句子所在的语段进行分析,重点是看 与这个句子相邻的上下句,其中往往隐含着解题的信息。 观结构层次: 有些句子结构复杂,如大长单句,可通过提取句子主干,留心附加成分的办法来体会; 如果是一个复句,如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句子,句意应是两个并列意思的相加;如是个偏 正关系的复句, 句意当然在“正”的部分,但“偏”的部分绝不可忽视。忽视它,可能丢失 要点。 以上几种解读句子含意的方法可以独立使用一种,也可以视情况把其中几种结合起来运 用。当然,句子解读无定法,句子的理解最重要的前提还应是结合文本,立足主旨,否则不 能正确理解句意。 6、鉴赏表达特色 鉴赏表达特色题主要针对“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品味精彩语言”而设的一种 题型,它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主要题型。 这一类考题有如下特点: 命题角度有两种,一是大处着眼,小处设题,即从某一句某一段的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