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模拟训练:《宋史-包拯传》(附参考答案与译文)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163490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言文模拟训练:《宋史-包拯传》(附参考答案与译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文言文模拟训练:《宋史-包拯传》(附参考答案与译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文言文模拟训练:《宋史-包拯传》(附参考答案与译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模拟训练:《宋史-包拯传》(附参考答案与译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文模拟训练:《宋史-包拯传》(附参考答案与译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考文言文模拟训练: 宋史 ?包拯传 (附参考答案与译文)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有盗 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 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 ,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除天章阁待制、知谏院。数论斥权幸大 臣,请罢一切内除曲恩。又列上唐魏郑公三疏,愿置之坐右,以为龟鉴 。又上言 天子当明听纳,辨 朋党 ,惜人才,不主先入之说,凡七事;请去刻薄,抑侥幸, 正刑明禁,戒兴作,禁妖妄。朝廷多施行之。复官,徙江宁府,召权知开封府, 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

2、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 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 包老。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迁谏议 大夫、权御史中丞。奏曰: “东宫虚位日久, 天下以为忧,陛下持久不决, 何也?” 仁宗曰: “卿欲谁立?”拯曰:“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 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无子,非邀福者。”帝喜曰: “徐当议 之。 ”请裁抑内侍,减节冗费,条责诸路 。监司,御史府得自举属官,减一岁休 暇日,事皆施行。拯性

3、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 也。与人不苟合, 不伪辞色悦人, 平居无私书, 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 衣服、 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 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 (选自宋史 ?包拯传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盗割人牛舌者 /主来诉 /拯曰/第归/杀而鬻之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拯曰/ 何为割牛舌 /而又告之盗 /惊服/ B有盗割人牛舌者 /主来诉 /拯曰/第归/杀而鬻之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拯曰/ 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盗惊服 / C有盗割人牛舌者 /主来诉

4、拯 /曰/第归/杀而鬻之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拯曰/ 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盗惊服 / D有盗割人牛舌者 /主来诉拯 /曰/第归/杀而鬻之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拯曰/ 何为割牛舌 /而又告之盗 /惊服/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端土产砚”,端砚因产于古端州(今广东肇庆)而得名。与甘肃洮砚、 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并称为“四大名砚”。 B “龟鉴”即龟甲和镜子,龟可以卜吉凶,镜可以辨美丑,以龟作镜纽, 借喻镜鉴前史,为人做事要履于“正中” 。 C “朋党”指精诚团结的朋友与同侪,古人倡导君子应该胸怀修齐治平的 理想,广结朋党,同心同德,为国尽忠。

5、2 D “路”指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 “路”这一行政区划始于宋代,宋代的路 相当于明清的省,如福建路、两浙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包拯刚正直谏,多次斥责权臣。他用唐朝宰相魏征的三篇奏疏作为自己 的座右铭,还劝谏天子要爱惜人才,避免大兴土木等,朝廷大多予以实施推行。 B包拯敢于改革弊政,一心为民。旧时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 他却打开官署正门,让人们到公堂前陈述是非曲直,方可不受官府小吏的欺瞒。 C包拯忠于职守,心系朝廷。任谏议大夫时,他询问皇帝迟迟未立太子的 原因,引起皇帝的疑问, 之后皇帝理解他是为国家长远考虑,表态将慢慢商议此 事。 D包拯家风

6、朴实淳正,不尚奢华。他厌恶官吏克扣百姓,要求后代子孙当 官从政,决不能贪污,否则不允许他们回到家乡,去世后也不能葬入家族墓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译文: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译文: 【参考答案】 1. 从说话内容“第归”中可看出, “曰”的主语是“拯”,故“拯曰”之间不 应断开,排除 CD “盗”是“惊服”的主语,在其前断开,排除A。 译文:有盗贼将人家牛的舌头割掉了,牛的主人前来上诉。包拯说:“你只 管回家,把牛杀掉卖了。 ”不久又有人来控告,说有人私自杀掉耕牛,包拯道: “你为什么割了人

7、家的牛舌还要来控告别人呢?”这个盗贼听罢又是吃惊又是佩 服。 故选: B。 2.C “朋党”指同类的人以恶相济结成的集团,后指因证件不同而形成的互 相倾轧的宗派。在古代官场,结交营私是常事,多为争夺权力、排除异己互相勾 结而成。例如唐代的牛李党争, 不能说他们是 “精诚团结, 修齐治平,同心同德, 为国尽忠”。 3.A “他用唐朝宰相魏征的三篇奏疏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错误。原文“又列 上唐魏郑公三疏,愿置之坐右,以为龟鉴”包拯向皇帝上书魏征的三篇奏疏,是 希望皇帝把它们作为座右铭拿来借鉴自勉,原文中有“愿”字,而奏疏是给皇帝 进谏的,臣子拿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不妥。 4. 刚毅:刚强坚毅;敛手:收

8、敛。 译文:包拯在朝廷立身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 听说的人 都很害怕他。 苟合:随意附和;辞色:言辞脸色。 译文:包拯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 不伪装言辞脸色来取悦别人,平时没有私 3 人的书信往来,连朋友、亲戚都与他断绝来往。 【参考译文】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最初考中进士,被授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 的知县。有盗贼将人家牛的舌头割掉了,牛的主人前来上诉。包拯说:“你只管 回家,把牛杀掉卖了。”不久又有人来控告,说有人私自杀掉耕牛,包拯道:“你 为什么割了人家的牛舌还要来控告别人呢?”这个盗贼听罢又是吃惊又是佩服。 移任端州知州, 升为殿中丞。 端州这地方出产砚台, 他的前

9、任知州假借上贡的名 义,随意多征几十倍的砚台来送给权贵们。包拯命工匠只按照上贡朝廷的数目制 造。 一年过去,他没有拿一块砚台回家。受任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多次议论斥 责权幸大臣,请求罢除一切宫内的曲意施恩。又列出以前唐代魏郑公三篇疏文, 希望皇帝能放在作为右边作为借鉴。 又上章陈述天子应当明智地听取和采纳臣下 的意见,辨清结党营私的人,爱惜有才能的人,不能坚持先入为主的主观意见, 一共是七件事;又请求去除刻薄的风气,抑制投机取巧的人,端正刑典,明确禁 令,戒除大兴土木,禁止妖妄荒诞的事情,朝廷大多实施推行了这些意见。恢复 官职,转任江宁府。(包拯被朝廷)召令暂时代理开封府尹,升为右司郎中。包

10、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 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 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 人们 把包拯笑比做黄河水清 (一样极难发生的事情) 。小孩和妇女, 也知道他的名声, 叫他“包待制”。京城里的人因此说:“ (暗中行贿)疏不通关系(的人) ,有阎罗 王和包老头。”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包拯打开官 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 朝中官员和 势家望族私筑园林楼榭, 侵占了惠民河, 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 正逢京城发大水, 包拯于是将那些园林楼榭全部毁掉。 升任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上奏说: “太子空缺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天下 人都很担忧,陛下长时间犹豫不决

11、,这是为什么?”仁宗说:“你想让谁立为太 子呢?”包拯说:“微臣我没什么才能而担任朝廷官职,之所以请求皇上预立太 子,是为国家长远着想。 陛下问我想让谁做太子, 这是怀疑我啊。 我已年届七十, 又没有儿子, 并不是谋求好处的人。”皇帝高兴地说:“我会慢慢考虑这件事的。 ” 包拯请求裁减内廷侍臣的人数, 减损和节约浩大的开支, 责成各路行政机构尽职 尽业,御史府可以自行推荐属官, 减少每年的休假日期, 这些事情都得到了实行。 包拯性格严厉正直, 对官吏苛刻之风十分厌恶, 致力于敦厚宽容之政, 虽然 嫉恶如仇, 但没有不以忠厚宽恕之道推行政务的。不随意附和别人, 不装模作样 地取悦别人, 平时没有私人的书信往来, 亲旧故友的消息都断绝了。 虽然官位很 高,但吃饭穿衣和日常用品都跟做平民时一样。他曾说:“后世子孙做官,有犯 贪污之罪的,不得踏进家门,死后不得葬入大墓。不遵从我的志向,就不是我的 子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