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人民日报》学写议论文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163431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借鉴《人民日报》学写议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借鉴《人民日报》学写议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借鉴《人民日报》学写议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借鉴《人民日报》学写议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借鉴《人民日报》学写议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借鉴人民日报学写议论文 时评,是一种新闻文体,它针对新闻事件发表见解,深受读者欢迎。 好新闻时评,关注生活,讲究实效,可谓“ 神速麻利快 ” ; 好新闻时评,文字活泼,观点深刻,堪称“ 刺激麻辣烫 ” 。 近年来,时评也越来越受高考命题者青睐, 对高考来说,时评,既是作文形式,又是作文素材。 考前读时评,已经是一道必不可少的“ 备考大餐 ” 。 【新闻】 今年,首批“ 00 后”们成为了大学生。9 月开学季,与以往报到时学生们提着大箱子小 包裹不同,“00 后”新生多选择“空手报到”。他们将行李托运事宜交给快递公司代劳。开 学几天,校内快递站的繁忙程度堪比“双十一”,取件儿的新生排成长龙。 【

2、时评】 许多年长者对此有诸多的看不惯和担忧。有人就认为现在的孩子都太娇惯了,网购上学 用品的方式虽给学生提供了方便,却也使他们丧失了一次锻炼的机会,连一点儿收拾自己行 李的生活技能都没有,还能指望他们干什么大事? 其实,当今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条件和需求也已有了很大的不 同。曾经需要手工缝制的被褥衣服,如今随处可以买到;当时通过邮局的绿衣使者传递的信 函,现在通过手机即可实现即时通,“ 天涯若比邻 ” 的现实,使人连思念的滋味儿都快忘掉了; 以往无处躲藏的酷暑与严寒,而今都消弭于空调与暖气营造的舒适氛围中;当下的学生去学 校报到时, 既可选择自驾, 也可乘坐高铁和飞机,与上

3、世纪八十年代时有限的铁路公路及航 空运力相比,其便捷程度早已提高了不知凡几。而今天学生的“ 空手到 ” ,也须辅以强大的网 购系统和繁荣的快递业才能实现,当年的“60 后”“70后 ” 们何曾听说过这些呢? 正因如此,对于生活在网络时代的“00 后” 来说,学会利用便捷发达的网络,学会网购, 或许正是他们所必须有的生活技能,所以,对 “ 空手到 ” 的学生们大可不必忧心,甚至上纲上 线到没有动手能力、难以成才和担当大任的“ 高度 ” 。 社会发展了, “ 入学方式 ” 也会随之改变, 实在无需大惊小怪。 【新闻】 在网络上,曾经有一个“A4 纸上看人生”的热门帖子: 以 75 岁的平均年龄计算

4、,人生不过短短的900 个月, 用一个 3030 的表格来呈现, 一 张 A4 纸就足够了。如果人生每过一个月,就把一个格子涂上颜色,许多人突然发现,原来 人生已过大半,时间来去匆匆。 【时评】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看不见摸不着,于是也常给人一种错觉,好像时间的水井 永远不会干涸。一张A4 纸、 900 个方格,把时间量化,为人生建模,也就难怪让人产生“ 时 间易逝、人生苦短” 的感慨。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而手握人生时间巨笔的,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画好人生的900 个方格,就是要在方寸之间用心,做好为人生谋篇布局的工作。有人说,珍惜时间的人做梦 都在思考问题, 浪费时间的人白天也当成晚上

5、来消遣。在方寸之间用心,就当在心里打好人 生的草稿, 尽早规划好未来路径,让不同时期的目标牵引着自己充实人生的奋斗;就当在心 里放个闹钟,时刻提醒自己“ 时间的存量已经越来越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更需加倍努 力、不懈奋斗。一日当尽一日之勤,方不负青春韶华。 有人认为, 现代生活的一个标志性特征,就是将原本属于黑夜、属于休息的时间纳入人 的活动时间。然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终日忙碌,却少有时间停下来思考,什么 样的生活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生活。事实上, 时间本身包含丰富的维度,而其中最重要的可能 既不是长短,也不是快慢,而是如何让每一分每一秒都更有价值。在这个意义上,人生最重 要的不

6、是速度,而是质量。 时间是慷慨的给予者,也是伟大的孕育者, 更是永恒的评判者。在每个人生命的土地上, 时间终归会给那些辛勤耕耘的人以丰收,给蹉跎虚度的人以荒芜。 你不能强迫别人做好事 【新闻】 江苏南京地铁上,一名中年男子用脚猛踹一个十几岁的小伙子,声称是因为小伙跷二郎 腿,用脚尖对着他了。在同车乘客的谴责下,男子又说是因为看不惯小伙子不让座,自己比 他年龄大,所以要“教训”一下他。 这个理由显然站不住脚。在周围人的压力下,这个暴躁的中年人向小伙子道了歉。 【时评】 与高铁霸座者的胡搅蛮缠和不守规则相比,地铁踹人者似乎有“ 良好 ” 的动机, 至少自以 为在 “ 教育 ” 年轻人要学会礼让、要

7、有公德。只不过他没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越过了道德 的底线,挑战了法律这个更加刚性的规则。 旁观的乘客把道理说得很明白,让座是情分, 不让是本分。 只要坐者没有违反法规和公 序良俗,就不能强制人家站起来。道德是用来约束自己的,不能用来要求别人。不能因为自 己让过座,就要求别人也都这么做。 有经济学者用古代智慧解释市场机制下的社会合作理论,说“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 ,其 实后面还可以加一句,己所欲, 也勿施于人, 这样可能更符合现代意义上的群己界限和自由 本意:哪怕是你认为好的事,也不要强迫别人接受。同样,自己做了好事,也不等于就站上 了道德高地,可以要求别人也这么做。很多坏事,都是借着这

8、样的名义干出来的。 【例文】 唤醒传统节日的仪式感 “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 咯咯吱吱响。 ”“ 至于孩子, 头天晚上母亲已经反复地叮嘱过了,过年时最好不说话,非得说时, 也得斟酌词语,千万不能说出不吉利的词。”作家笔下的春节,总能勾起许多人的乡愁回忆。 【引用名家描写过春节的片段开篇,简捷生动。 引用是增加文章厚度、展现自身积淀的 捷径。 】 物质丰富、 文化多样的时代,人们虽然创设出各具特色的过年新形式,但传统年俗的仪 式感,从未在我们的文化记忆中失落。 【引出中心观点: “传统年俗的仪式感不曾失落。 ”】 如果没有节俗带来的仪式感,春节

9、这样的传统节日便会与普通的假期无异。仪式感犹如 生活的调味剂、文化的倍增器,它让平庸的生命懂得庄重,让潦草的生活焕发温馨【比喻, 说出仪式感的价值。 】 。仪式感是元宵佳节的灯火辉煌,是清明祭祖的慎终追远,是中秋月圆 的千里相思,是重阳登高的健康企盼【排比, 化抽象为具体,列出仪式感在节日中的具体体 现。修辞是语言的化妆,比喻、排比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学会这样有情调的表达方式,使 语言变得美起来】 。因为阖家团圆、守岁祈福、拜年贺岁等仪式感的存在,春节成为我们复 苏文化记忆、确认精神归属的重要时刻。我们重视过年, 正是为了温热内心的仪式感,触发 文化意义上的深层感念。 【这一段围绕中心观点正面

10、论述:节日需要仪式,春节需要仪式】 “一个字,累;两个字,消费;三个字,大聚会;四个字,胡吃海睡”, 几乎每年都会有 不少人感慨年味变得寡淡。过年过年,“过”意味着庄严,“年”代表着主题。过得太随意,吃吃 喝喝、玩玩闹闹;过得太前卫,埋首于手机、沉迷在网络,都会失去过年的氛围。而像通宵 麻将、红包攀比、 奔波酒桌, 更是折射出世道人心的庸俗化。节日内涵要靠节俗形式来承载, 要有过节的“规定动作” ,得遵照一定的“打分标准” 。如果贪图舒适享受,把节俗仪式当作应景 的形式、累人的负担,甚或贴上“糟粕”的标签一脚踢开,节日岂能不变味?【反问句式,增 强语气,一篇文章中不可少,也不能多。用一两句反问

11、,是陈述句中的调味剂】 【这一段围绕中心观点反面论述,既使思路缜密,又关注现实。“规定动作、打分标准” 等词语,既生动形象,又很有时代特色】 告别了娱乐匮乏和物质贫瘠的年代,让温润文化生活、慰藉人伦情感的“文化粮食”丰富 起来, 我们才能进一步告别灵魂信仰的困乏。继承与创新,哪一方面都不能轻视。过去以真 竹“着火爆之”即为“爆竹”, 如今更为环保的电子爆竹有替代传统爆竹之势;过去拜年讲究作揖、 磕头, 如今短信、视频、微博都可以成为心愿的承载;过去烘托家庭幸福的是一桌丰盛年夜 饭,如今全家一起看场电影、拍张合照, 同样定格幸福团圆 【 “过去如今”, 排比中有对比】 。 变化的是年俗形式,不变

12、的是文化追寻和情感慰藉【 “变化的是不变的是” ,这样的语言充 满张力】。正所谓,“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唤醒仪式感并不仅是发思古之幽情,也 不是搞形式主义,而是不断挖掘承载文化传统和节日内涵的时代载体。如此, 年俗才能生生 不息,年味才能回味无穷。 【从“怎么办”的角度进一步论述,思路缜密,让人无法反驳】 春节这样的文化传统,不是摆在玻璃橱窗里供人参观的出土文物,而是我们生于斯、长 于斯的生活根脉。今天我们能够在春节里像古人那样,感受“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 鸡豚”的喜悦,舒展“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的豪情,体味“千门万户曈曈 日,总 把新桃换旧符”的意境 【排比 +引用,引用是增添语言魅力、展现语文素养的便捷手段】,原 因就在于文化传统的一脉相承、代代相传。历久弥新的文化传统,永远是我们的精神原乡。 【最后一个分论点,揭示春节仪式感的意义,使文章更有深度】 不论我们走多远,传承好、发展好“文化家底”,唤醒内心的仪式感、认同感、使命感, 我们就能记得住回家的路,忘不了乡土的味道。 【重申论点,收束全文;满含情感,发出号召。】 (文章选自人民日报,略有改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