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物理一遍过:考点10 牛顿第一、三定律(教师版)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44157530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3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考物理一遍过:考点10 牛顿第一、三定律(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1年高考物理一遍过:考点10 牛顿第一、三定律(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1年高考物理一遍过:考点10 牛顿第一、三定律(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1年高考物理一遍过:考点10 牛顿第一、三定律(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1年高考物理一遍过:考点10 牛顿第一、三定律(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高考物理一遍过:考点10 牛顿第一、三定律(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考物理一遍过:考点10 牛顿第一、三定律(教师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一遍过 精品资源战胜高考 高考一轮高考一轮考点一遍过考点一遍过 分项解析分项解析逐一击破逐一击破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一遍过 精品资源战胜高考 考点 10 牛顿第一、三定律、三定律 考点解读 一、牛顿第一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 1定义: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 态。 2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 律。 3决定惯性的唯一物理量是质量,所以惯性用质量描述。 4牛顿第一定律定义了惯性,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同时它还可以视为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殊情 况,即描述 F=0,a=0 的平衡状

2、态。一个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 平衡状态(中学阶段不考虑在无外力作用下匀速转动的平衡状态)。 二、牛顿第一定律发现史二、牛顿第一定律发现史 1亚里士多德: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2伽利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笛卡儿:如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它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和笛卡儿的时代并无力的概念,这里是为了表述方便借用了力的概念) 4牛顿:总结伽利略和笛卡儿的工作,抽象出力的概念,定义惯性。 三、牛顿第三定律三、牛顿第三定律 1定义:相互作用的两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 上。 2在牛顿

3、第三定律的补充下,对运动状态相同的多个物体系统,就可以同时使用整体法和隔离法。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一遍过 精品资源战胜高考 在使用整体法时,系统内力相互抵消。 四、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对比四、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对比 相互作用力一对平衡力 适用任何情况平衡状态 性质同一种类(同为重力、弹力或摩擦力)同一种类或不同种类均可 研究对象/受力物体两个物体(互为受力物体)一个物体 施力物体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其他物体 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 重点考向 考向一 牛顿第一定律 典例引领 (2020海南省东方市琼西中学高一月考)下列现象中哪个不是由于惯性导致的是() A奔跑的人绊到石头

4、后会向前扑倒 B铅球出手后仍能继续前进 C公交车突然启动时乘客会后仰D短跑运动员比赛时穿跑鞋可提高成绩 【参考答案】D 【详细解析】A奔跑的人绊到石头后会向前扑倒是因为人的上半身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是由于惯性的作用,故选项 A 不符合题意; B铅球出手后仍能继续前进,因为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所以当铅球离开手后,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飞 行,故选项 B 不符合题意;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一遍过 精品资源战胜高考 C汽车突然启动时,人的下半身随着汽车一起运动,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 以会向后仰,故选项 C 不符合题意; D田径比赛中,运动员穿跑鞋是为了增大摩擦力,故 D 符合

5、题意 故选 D。 变式拓展 1(2020山东省高一期末)春秋时期齐国人的著作考工记 辀人篇中有“劝登马力,马力既竭,辀 A 犹能一取焉”,意思是马拉车的时候,马虽然对车不再施力了,但车还能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zhou 这一现象说明了车具有惯性,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马对车的力越大,车的惯性越大 B车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车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D车的惯性与质量无关 【答案】C 【解析】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质量,与速度无关,无物体是否受力无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 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 C。 考向二 牛顿第三定律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一遍过 精品资源战胜高考 典例引

6、领 (2020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高三一模)如图所示,工人利用固定斜面向高处运送重物。已知工人对重 物的力平行于斜面向上,工人与重物匀速向上,斜面的粗糙程度处处相同。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人对重物的作用力大于重物对工人的作用力 B工人和重物对斜面的压力等于他们的重力之和 C斜面对工人和重物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不等 D若斜面不固定,该过程斜面可能相对地面发生运动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A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工人对重物的作用力等于重物对工人的作用力作用力,A 错 误; B根据力的分解,工人和重物对斜面的压力等于他们的重力在垂直斜面方向的分力,B 错误; C斜面对工人的摩擦力沿斜面向

7、上,大小等于工人和重物重力的下滑分力以及重物所受的摩擦力之和, 因此斜面对工人的摩擦力大于斜面对重物的摩擦力,C 正确; D由于工人和重物匀速运动,所受合力为零,因此斜面对它们的合力竖直向上,与重力平衡,它们对 斜面的力竖直向下,因此即便斜面不固定,该过程斜面也不可能相对地面发生运动,D 错误。 故选 C。 变式拓展 1(2020浙江省高一月考)在 2020 年的春节晚会上,杂技绽放表演了花样飞天,如图是女演员举起 男演员的一个场景,两位杂技演员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一遍过 精品资源战胜高考 A水平地面对女演员的支持力小于两演员的重力之和 B水平地面对女演员的支持

8、力由地面形变产生 C女演员对男演员的作用力大于男演员对女演员的作用力 D女演员对男演员的作用力小于男演员对女演员的作用力 【答案】B 【解析】A由题可知,男女演员处于静止状态,故二者整体受到重力和地面对其的支持力作用,根据 平衡条件可知,水平地面对女演员的支持力等于两演员的重力之和,故 A 错误; B支持力是一种弹力,由物体的形变产生,水平地面对女演员的支持力,施力物体是水平面,故水平 地面对女演员的支持力由地面形变产生,故 B 正确; CD女演员对男演员的作用力与男演员对女演员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 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 CD 错误。 故选 B。 练习精选 考

9、点闯关 1 (2020深圳市福景外国语学校高二学业考试)下列对教材中的四幅图分析正确的是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一遍过 精品资源战胜高考 A图甲:被推出的冰壶能继续前进,是因为一直受到手的推力作用 B图乙:电梯在加速上升时,电梯里的人处于失重状态 C图丙:汽车过凹形桥最低点时,速度越大,对桥面的压力越大 D图丁:汽车在水平路面转弯时,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向心力四个力的作用 2 (2020桂梧高中高一月考)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 m1、m2的两小球(m1 m2)随车一起匀速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它阻力,设车无限长,则两个小球() A一定相碰B一定不相碰 C不一定

10、相碰D难以确定是否相碰 3 (2020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高三月考)如图所示,长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站在木板上的人用斜向 左上方的力 F 拉木箱,长木板、人与木箱质量均为 m,三者均保持静止(重力加速度为 g) 。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人对长木板的压力大小为 mgB长木板对地面的压力等于 3mg C木箱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D地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一遍过 精品资源战胜高考 4(2019湖北黄冈市高一期末)各个面都光滑的直角三角体 A 放在光滑的斜面 B 上时,恰好使一直角 边水平,如图所示,将个小球置于该光滑直角边水平面上,然后将三角体 A 由静止释放,

11、则小球在 碰到斜面之前的运动轨迹是 A平行斜面向下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 C无规则曲线 D垂直斜面的直线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发现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千克、秒、米和牛顿都是力学中的基本单位 C物体静止时有惯性,一旦开始运动,便不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失去了惯性 D法国科学家笛卡尔指出:一个不受外界任何影响的运动着的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一个静止的 不受外界任何影响的物体,将保持静止 6(2019江苏省泰州市高一期末)如图所示,某学校教室里的磁性黑板上粘挂一些小磁铁(如图中“笑脸 ”),“笑脸”被吸在黑板上可以用于“贴”挂图等辅助教学。下列关于“笑脸”的说法

12、中正确的是 A“笑脸”受到黑板的磁吸引力大于黑板对其的弹力才能被吸在黑板上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一遍过 精品资源战胜高考 B“笑脸”与黑板间存在三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笑脸”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D“笑脸”受到的支持力与黑板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72014 年 8 月 19 日,一架客机在起飞不久后遭遇鸟击,导致两个发动机中的一个无法正常工作,下列关 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鸟对飞机的作用力比飞机对小鸟的作用力大 B飞机对小鸟的作用力比小鸟对飞机的作用力大 C小鸟对飞机的作用力与飞机对小鸟的作用力一样大 D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作用力大 体验高考 8(2013海南卷)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

13、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 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 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 动下去 C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 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D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9(2014北京卷)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 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的 O 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 并沿右

14、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 位置依次为 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一遍过 精品资源战胜高考 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 O 点等高的位置 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 答案精析 1C【解析】试题分析:被推出的冰壶能继续前进是由于惯性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 态汽车过凹形桥最低点时,速度越大,对桥面的压力越大汽车在水平路面转弯时,受到重力、支持 力、摩擦力三个力

15、的作用 图甲:被推出的冰壶能继续前进,是由于惯性手与冰壶不接触了,不再对冰壶有推力作用,A 错误; 图乙:电梯在加速上升时,加速度向上,电梯里的人处于超重状态,B 错误;图丙:汽车过凹形桥最低 点时,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速度越大,所需要的向心力越大,超重越显著,对桥面的压力越大, C 正确;图丁:汽车在水平路面转弯时,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向心力是重力、支 持力、摩擦力的合力,D 错误 2B【解析】车停止前,两个小球和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并且两个小球和小车具有共同的速度,当 小车突然停止时,由于小球在光滑接触面上,因此两个小球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大小不变的速度做 匀

16、速直线运动,由于两球的速度相同,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因此两个小球间的距离不变,一定 不会相碰;故 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 B。 3B【解析】A人用力 F 向左上方拉箱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箱子对人施加向右下方的作用力, 根据平衡条件,人对长木板的压力大小大于 mg,故 A 错误;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一遍过 精品资源战胜高考 B三个物体的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故长木板对地面的压力依然等于 3mg,故 B 正确; C箱子在人的拉力作用下,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因此箱子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故 C 错误; D对三个物体的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不受静摩擦力,否则不平衡,故地面对木板没有静 摩擦力,故 D 错误。 故选 B。 4B【解析】由于直角三角体的水平面是光滑的,A 又是放在光滑的斜面上,当斜面体 A 在光滑的斜面 B 上下滑时,小球由于只在竖直方向受力,故小球在碰到斜面之前的运动轨迹是竖直向下的直线。则 B 选项正确。 5D【解析】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发现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 A 错误;千克、米、秒分别 是质量、长度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