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做法报告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4151028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做法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做法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做法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做法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做法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做法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做法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做法报告1现代化城市内涵1.1现代化城市为了给城市居民提供最佳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并根据城市居民的需求不断建设及改进,最终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居民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现代化的城市。1.2核心以人为本现代化城市是由现代人创造的,城市的现代化是为了满足现代人的需要。2城市现代化的特征2.1规模适度生产要素在空间的聚集产生了生产的外部性和知识外溢,促使生产效率提高,并且城市拥有的公共服务设施、便利的交通设施和资源、资本和劳动力方面的优势,使得厂商为追逐利润最大化而在城市或城市周边布局,使得集聚过程得以持续。聚集的同时也带来拥挤,包括通勤时间增加、地租上升、公共产品投

2、入成本等。研究表明,城市的收益以城市产出或人均收入测度) 与城市规模呈现倒U 型关系。当城市运行在小于最佳规模时,扩大规模将提高城市效率; 当运行在大于最佳规模时,将会为规模不经济支付成本,从而导致城市效率下降。因此,现代化的城镇体系中的城市应该有适度的规模,以期达到城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城市的最优规模是由城市的专业分工所在的行业的生产函数决定的,而城市分工是与其在整个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密切相关的。此外,城市所在的区位决定了其获得资源的运输成本和市场规模,也决定了其扩大规模的成本和城市的最优规模。现代化城市应该在聚集的规模经济和因此带来的负外部性的张力间取得平衡,既充分发挥聚集带来的规模效应、知

3、识溢出带来的高效率和持续创新,又避免过度聚集带来的拥塞。2.2空间结构合理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首先应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的聚集功能并同时降低聚集带来的拥塞为目标,这就要求城市居民的总出行时间最短。一方面,出行起点如居住用地、出行终点如商业和行政用地应尽量靠近大型公共交通设施; 另一方面,为了使土地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城市应采取高密发展策略,容积率从城市中心向城市边缘递减,降低城市用地消耗的同时也减少居民的总出行时间20。从用地空间布局上讲,合理的空间结构应该是适当的混合和隔离。商业、居住、办公和城市绿地等用地类型恰当地混合,能够提高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并减少出行开支。具有负外部性的用地,如带来噪音

4、或者环境污染的用地类型应与居住、商业、教育等用地类型严格隔离,尽可能减少或消除不利影响。从空间尺度上说,应该以人为本,避免“为汽车修建城市”。这就要求在居住、商业用地内以小街坊、窄街道为主,提高居民生活的舒适度。2.3城市产业高级化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大城市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不再是制造业,而是服务业。以纽约曼哈顿各行业雇员占总劳动人口的百分比为例,仅1. 8% 的雇员在制造业,金融服务业雇员占12%,保险业占25%,商业服务业占7 5%,广告业占15%,其他雇员分布在公司总部和金融总部。日本东京、英国伦敦、法国巴黎的情况也是如此。实践表明,大城市由于拥有多样化的经济基础,它们在现代化的城镇体系

5、中扮演的是高层次定制服务的提供者、创新的孵化器和商品的分销者的角色19 22。产品周期理论表明,当生产技术标准化之后,这种商品的生产将被分散到城市规模较小的城市12, 22。在实践中,制造业往往郊区化或者被离心力推向地租更便宜、劳动力成本更低廉的中小城市。在过去的十年中,日本、韩国、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制造业都出现了郊区化的趋势。因此,从理论和实践证据来看,现代化城市的产业安排要从城镇体系的角度进行组织安排,城市间应该加强分工与合作。大城市向服务业和研发方向发展,而中小城市利用自身在地租和工资上的优势承接来自大城市的成熟技术。2.4城市扩张形成城市群城市群产生的驱动力来自于聚集导致的外

6、部性和规模效应8。在技术上依赖于汽车的普及使得长距离的通勤得以可能。格兰泽( Glaeser) 和卡恩( Kahn) 指出,汽车的使用根本上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更低廉的交通成本使得企业和家庭能够在更分散的环境中组织其活动13。由于人口集中导致城市拥塞,城市出现郊区化使得城市的边界不断扩大,最终使城市连绵相接而形成城市群。由于城市群的产生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先集聚后离心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产业不断向远离中心城市的方向转移,因此,城市群除了在空间上的毗邻,还在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内在的联系,在一定的空间内形成了产品周期循环。可以说,城市群的出现和成熟,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

7、特征。2.5 国际化随着运输成本下降、通信技术日益发达,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城市的国际化或全球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高级形式,有代表性的如纽约、伦敦、东京等大都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金融资本、公司总部和研究中心,其产业结构向服务业高度倾斜,以金融、贸易、研发、广告、物流等为主,对世界经济运行发挥着枢纽作用。2.6 城市居民生活舒适城市吸引生产要素的原因是外部性和规模效应,而吸引劳动力的因素则是城市能够提供的公共产品、设施和服务7。在现代化城市中,城市居民的生活舒适首先体现在高度社会化的生活服务。现代化城市的第三产业高度发达,居民的生活由传统的在封闭家庭中完成转而由购买服务完成,进而节

8、省时间提高效率。其次,现代化的城市中可提供完善的公共产品,包括社会保障体系、公共交通设施、娱乐设施、教育和卫生设施等3、中国城市现代化的历史回顾近代中国城市早期现代化的起点可定在鸦片战争后,我国城市建设长期受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桎梏, 城市现代化的建设长期落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现代化建设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而我国仅从20世纪50 年代开始, 历经曲折。实际上城市大规模现代化建设仅有20年历史,到20世纪90年代后, 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中国城市现代化发展可按时间划分成三阶段。3.1.鸦片战争以后到1949年以前, 中国城市现代化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

9、一方面由于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背景下, 城市早期现代化在沿海沿江某些开埠城市得以推进, 但全国其他绝大部分城市都呈现衰落或发展停滞的状态。这种城市早期现代化的畸形发展导致近代中国由城市的强大集聚效应所带动的城市化动力严重不足。另一方面, 由于战乱、灾荒使得很多农村都衰败、破产,农民大量流向城市, 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 农业生产力不断下降, 通商口岸城市的早期现代化也难以得到内陆腹地的支持, 这对通商口岸城市早期现代化进一步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这种过度城市化超过了通商口岸城市的吸纳能力, 造成了严重的城市社会问题, 大量失业人口、人口恶性膨胀、社会治安混乱、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等使城市

10、现代化发展面临重重困难, 这些都导致近代中国城市现代化呈现畸形发展状态。3.2.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 城市现代化呈现单向突进与“赶超”的特征国家更加注重城市的生产功能, 而忽略甚至限制城市其他经济功能的正常发挥。封闭的经济建设环境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限制了国际和国内不同地区的经济循环,城市的金融、贸易、流通枢纽功能丧失了进一步发展的外在环境, 导致了解放以来我国城市现代化在工业方面的单向突进。我国确立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模式。以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为主要目标的这种重工业导向发展战略使得我国城市现代化呈现“赶超”特征, 工业脱离了劳动力剩余和资金短缺的客观实际,向着资本密集型而不是

11、劳动密集型的方向发展, 造成城市现代化对城市化的排斥。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战略,导致城乡之间差距越来越大。城市对农民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 但是由于城市现代化的“赶超”发展, 难以吸纳过多的农村人口,国家通过户口制度、粮油应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然流动, 从而使城市化受到前所未有的严格限制, 并最终形成了僵化的城乡二元结构。其结果则是1949年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远远滞后于城市现代化进程。反过来,农村的贫穷落后与城市化水平的长期滞后又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现代化的长期“单向突进”式片面发展。3.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12、会以后, 旧的二元结构被打破, 我国开始形成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并重的双重工业化格局。改革开放之初的农村工业化, 是在“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和“三就地” (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下进行的, 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为农村地区的城市化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1984年以后, 在“三就地”基础上建立起的乡镇企业开始向小城镇集聚。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城镇化大大调动了各种民间力量的积极性,中国小城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而小城镇工业、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又使城市现代化的经济中心性、多功能性、开放性及城市现代化与乡村现代化的协调互动等都在各地的小城镇得到部分的实现。同时, 小城镇在增加农村非农产业

13、收入、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也显示出巨大的能量,由此而出现的以小城镇为基础的城市化趋势在我国得到大大的加强, 小城镇成为推动我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1984年以后, 中国的城市改革开始启动, 出现了以大中城市为载体的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化共同前进的趋势。90年代以后, 在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量有所下降的同时, 大中城市重新成为推动我国城市化的主力。1992年以后中国大地上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民工潮”, 出现了数以百万计的民工队伍,中国人口迁移和流动速度的加快及其规模的日趋扩大, 使中国非制度性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基于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上的小城镇现代化发展与大中城市现代化的

14、全面推进大大推动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已经进入了加速阶段。经过近代以来一个多世纪的曲折反复之后, 中国的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化终于开始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4城市现代化的路径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主要有六个方面。4.1 经济建设a) 调整产业结构根据城市经济学的理论、实证研究及发达国家的经验,不同规模、不同禀赋的城市在城镇体系中发挥的作用不同,这就要求在产业结构上做出不同的安排。首先,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应专注于服务业、研究开发和知识创新,形成成熟和标准化的生产技术后扩散到中小城市进行生产。因此,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在城镇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是服务导向和知识导向,

15、这就决定了在产业结构上应该以服务业和多种门类的行业为主,将制造业按产品周期所处的阶段疏散到城市边缘或中小城市。其次,中小城市则主要从事制造业。布莱克和亨德森认为,美国的制造业选址地点经历了特大城市生产、郊区化、中小城市和落后国家的过程22。就我国当前所处的阶段而言,中小城市在城镇体系中主要扮演制造者的角色。在产业结构上,除城市基本的行业,如通信、物流、信息技术服务和公共产品等行业之外,中小城市应在特定的某一个或几个行业内实行专业化。一方面要形成自身在区域内的独特地位,另一方面,充分的专业化能够为城市带来马歇尔外部性,进而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b) 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一方面,政府调控能够纠正

16、市场在社会公平性上的失灵。市场的作用在于使生产要素获得最有效率的配置,然而在保证生产要素效率的同时,城市的健康发展也要结合适当的调控措施保证公平。城市经济学认为,市民在城市中居住所获得的收益是其支付的房租与土地实际价值间的差,这最终导致了亨利乔治定理达到城市最优的福利需要向居民征收庇古税以抵消居民获得的那部分土地价值,用所得税费补贴城市的公共产品,以补偿劳动收入差异。另一方面,聚集带来规模经济的同时,也会带来拥塞。城市政府应利用调控政策选择城市的发展路径,恰当的安排产业尽可能消除聚集带来的拥塞、利用好规模效应和知识溢出。c) 扩大开放( 1) 对外开放国际化是现代化城市的特征之一。在现代化进程中,国际化是发展中国家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重要途径。通过国际化,发展中国家可以引进经济发展急需的技术资本和管理经验,加速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一些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