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满江红》ppt课件2.ppt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4149562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飞《满江红》ppt课件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岳飞《满江红》ppt课件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岳飞《满江红》ppt课件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岳飞《满江红》ppt课件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岳飞《满江红》ppt课件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飞《满江红》ppt课件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飞《满江红》ppt课件2.ppt(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岳飞,字鹏举,北宋相州汤阴县人。 从小天资聪悟, 爱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 十一岁随刀枪手陈广学武艺,成为一县无敌的枪手。 后拜周同为师学射箭,练就了能挽弓三百斤,左右开 弓箭无虚发的本领。 二十岁,首次从军,带兵首战告捷,活捉贼首。 二十四岁,转入开封宗泽部,带兵一战汜水关,二战 竹芦渡, 清水亭一仗杀得金兵横尸十五里,斩获金军大 小军将首一百七十五颗,在建康南面的牛头山设下伏兵痛,击金兵,斩首三千余,生俘三百余,收复了大片国土, 岳家军威名大振,人民感恩岳飞,为他建了生祠祭祀。 绍兴三年春,岳家军巳达一万八千人。 同年九月九日,高宗在临安召见岳飞父子,并赐“精忠岳飞”锦旗,授江州建置制置

2、使司等官职。岳飞在江州写下了振铄千古的满江红词。 绍兴五年(1135年)岳飞奉命平定了洞庭杨幺,仅用八天时间,一举获胜,收编六万降军入岳冢军,扩充了抗金力量。并在顺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拐子马”、“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朱仙镇大捷,威振敌胆、金兀术叹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正当岳飞所向披靡,抗金取得节节胜利之际, 宋高宗于绍兴十年七月十七日连下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 秦桧为剪除和谈障碍,诬篾一贯主战的岳飞“谋反”,收买王俊作假证,将岳飞父子和部将张宪关进杭州大理寺。后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岳飞父子和张宪诬害。岳飞宁死不屈,临刑前挥笔写下

3、“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驰骋在抗金战场上的主帅岳飞,就这样被秦桧一伙奸臣夺去了年青而宝贵的生命。,自由朗诵,体会情感,这是一个特写镜头,描绘了一个怎么样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一个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 在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独自登楼凭栏眺望,想到中原,山河破碎,二帝被掳,生灵涂炭,心头之恨怒发冲冠的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民族英雄的形象。,诗词赏析,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我独自登高凭栏 怒发冲冠。,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回顾过去 “三十功名尘与土”,绍兴四年(1134),岳飞正值30岁,回首往昔,数十年抗战,艰危险绝,尘满

4、征衣,但对国家的贡献还很小,当下的功名、事业犹如粪土,微不足道。他作为领兵大将,当然是自谦之词。,瞻望前程 “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展望抗金斗争,任重道远,须披星戴月,日夜奋战,长期斗争才能获得胜利。,上句表现了他蔑视功名,唯以报国为念的高风亮节,下句则展现了披星戴月、转战南北的漫长征程,又体现了任重道远、不可懈怠的自励之意。,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急切期望早日为国家收复山河,不能等到白了少年头,那悲伤都来不及了。 既是激励自己,也是鞭策部下:珍惜时光,借加奋勉,以早日实现匡复大业。,上片,愤怒得头发直竖冲开高冠,倚着高楼上的栏杆,潇潇的雨声刚好停歇。抬头朝着远

5、方放眼,仰起首来对着天空大声呼啸,奋发图强的志气激动剧烈。年已三十,虽建立了一些功业却象尘土,八千里路的行军战斗有如披云戴月。一定不要轻意地让少年的头发花白,换来白白的悲伤凄切。,抒写作者渴望为国杀敌立功的情怀和抱负。,上片小结,再读上阕,体会诗人情感,并在诵读中表现出来,珍惜时间、奋发有为的名言,1、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2、花有重开日, 人无再少年。 3、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黄鸡的典故出自白居易的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喻指:黄鸡每晨能报晓,故用以喻指时光流逝

6、,更催人老。,4、学习下阙,(1)翻译 译文:靖康二年北宋的大辱奇耻,还未洗雪,为人臣的愤恨,何时才能熄灭!驾驶战车,冲破阻拦像踏破贺兰山的空缺。英雄的志气要像饥饿一样狠狠吃掉敌人的肉,要在说说笑笑之间口渴了喝尽敌人的血,等待着从头收拾整理旧时的山河,然后朝拜皇帝的宫阙。,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下阕写了三层意思,分别找出对应的诗句,对金掠夺者的深仇大恨; 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 忠于朝廷即忠于 祖国的赤诚之心。,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此句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7、?,答:(步骤一)主要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 (步骤二)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表达自已踏破重重险关、直捣敌人巢穴的决心。 (步骤三) “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式的愤激之语,足见出作者对不共戴天的敌寇的切齿痛恨。表现了岳飞英勇的信心和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以此收尾,既表达 “精忠报国” 的思想,同时也再次强调了收复失地的坚定决心,情调激昂,感人肺腑。,申述作者雪耻复仇,重整乾坤的豪情壮志!,下片小结,再读上阕,体

8、会诗人情感,并在诵读中表现出来,这首词,通篇贯穿了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和气壮山河的英雄主义气概。如果说苏轼的词豪放,那岳飞的词则是雄壮。它表现了一个爱国将士的凛然正气和崇高境界。,总结,歌曲欣赏,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课外拓展,在一个秋天的夜晚,岳飞想到了陷落在金人铁蹄下的半壁江山,想到自己的壮志难酬,不禁伤事忧怀,无法成眠,万般思绪字字泪,写下了小重山一词。,词的上片着重写景。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寒蛩:秋天的蟋蟀。千里梦:梦见千里之外的战场

9、上,抗击金兵收复失地的英勇和壮烈。 昨天夜里的蟋蟀一直在鸣叫不止,把诗人从金戈铁马、抗击金兵的梦中惊醒,而此时,已是深夜的三更天了。,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英雄之梦,勾起了诗人的忧思和痛苦,使他无法安然入睡,于是起身,独自围绕着门前的台阶缓步而行,而此时,所有的人都进入了幸福的梦乡,只有天上的明月散下淡淡的冷光,深秋的月夜,一片渗淡。“众人皆醉我独醒。”诗人的心境是孤独的、凄凉的。,词的下片着重抒情。 冷月、秋寒,鸣叫的蟋蟀,这寂静而凄清的秋夜,使诗人的心绪难平。他想到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壮志难酬的痛苦。,白首为功名,旧山松林老,阻归程。 旧山:故乡;功名:在诗人心中并不是普通意

10、义的高官厚禄和光宗耀祖,而是驱逐金人,收复河山,迎回徽宗、钦宗“二帝”的壮志,诗人写下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白首为功名”最好的注脚。 几十年求索,不经意间岁月流逝,青丝变白发,英雄的壮志却难酬,只剩下“空悲切”。不如意者早还乡,在这个月夜,诗人也想到了故乡,想来家乡的松树都已经变得老了,树犹如此,更别说人了,不能建功立业,回家平静地度过余生也好啊,可是,家乡却陷落在敌人之手,家是回不去了。,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在这里,诗人化用了善于操琴的俞伯牙和他的知音钟子期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的苦闷心情。我想把心事付之琴弦,可是却没有知音,就是

11、把琴弦弹断了又有谁来倾听呢?意思是说,我一直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可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朝野上下却是一片议和之声,甚至是过着“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醉生梦死的奢侈生活。诗人又怎能不为国家的未来和命运担忧呢?心情又怎能不沉重呢?英雄的心境真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小重山与满江红虽风格迥异,却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岳飞隐忧时事的爱国情怀。,古代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 一、改变词性、 二、颠倒词序、 三、省略句子成分,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主语后置 宾语位移成主语。 如杜甫秋兴八首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鹦鹉啄余香稻粒,

12、凤凰栖老碧梧枝”,状语置于句首。 苏轼浣溪沙中的“簌簌衣巾落枣花”。 状语置于句末。如白居易井底引银瓶中的“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 定语位移成状语。 如李白玉阶怨之三四句:“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王翰的凉州词有这样两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带领军队,驾战车直捣敌人巢穴。,(1)关联词+主语.,关联词+主语.两个主语是不一样的 (2)主语+关联词.,关联词.后面的关联词前实际上有主语,就是前面单句的主语,在这里是省略不写,.专家认为,我国人均饮茶量每天不足10克,加之大部分农药不溶于水,茶叶中即使有少量的农药残留,泡出的茶汤中也会农药含量极低,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 主语关联词,关联词主语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