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必华:着力身边事滴水见人生——郑振铎《猫》解读与设计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4149355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许必华:着力身边事滴水见人生——郑振铎《猫》解读与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许必华:着力身边事滴水见人生——郑振铎《猫》解读与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许必华:着力身边事滴水见人生——郑振铎《猫》解读与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许必华:着力身边事滴水见人生——郑振铎《猫》解读与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许必华:着力身边事滴水见人生——郑振铎《猫》解读与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许必华:着力身边事滴水见人生——郑振铎《猫》解读与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许必华:着力身边事,滴水见人生郑振铎猫解读与设计【我解读】猫是郑振铎秉承“为人生”而创作的系列小说之一。通过“猫”的命运来观照人性的善恶,以对“我”的无情解剖来激起人们向善的力量。一、知从论世辨文体猫写于1925年11月7日,地点是上海。在此之前,郑振铎与茅盾、叶圣陶等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主编小说月报,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郑振铎是深受“科学、民主、博爱”思想影响的一代知识分子,然而在那个时期,他跟鲁迅一样“彷徨”,因此,我们只能从猫中曲折地看到时代的印迹。和鲁迅的故乡一样,这篇作品很真实。作为教学文本,课前导读也在暗示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有散文教学的指向。然后它确实是小说。小说的

2、最高境界,就是让人觉得,这是真的。尽管小说表面上有无懈可击的真实,但也有无法掩饰的虚构,如第三只猫的死是两个月后,而被冤打才几天就发现了真相,于是“我”良心发现,痛苦不已。按常理有足够的时间于事可补比如找到它,带它去看医生,给它吃鱼,给它抚爱如果这样写下去,那就是散文,而不是小说。小说经常是故意脱离常情。如果是鲁迅来写第三只猫,估计会一棒子打死,但至少也是打折腿,如此残忍,才更“真实”,更有艺术震撼。二、紧扣文体说比较小说当然可以从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三要素入手进行解读。但这种传统的分析框架,难免千篇一律。作品的解读须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根据本文的特点,可以用比较法切入教学。比较法是文本分析手段

3、,对比是创作手法,二者只是角度的不同,都是把两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比对,以此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突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给读者以深刻印象和思索。课文中的比较是无声的。三次养猫的叙写层层推进,写小花猫、小黄猫是为详写第三只猫作必要的铺垫,可视为小说的开端和发展,也是为了与第三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达到高潮,凸现主旨。具体说来,至少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探讨文中比较法的运用。1整体比较每一只猫,写法大致相同。都写了来历、外形、性情、行为,都交代了结局,都有人的情感影响。通过梳理,可以对文本进行整体把握。2局部比较比如通过比较“来历”,第一、二只猫是因为喜爱

4、要来的,第三只猫是因为可怜捡来的。来历不同,情感基础也不同,地位也就不一样。同理,极写第三只猫的丑陋,是与前两只猫的漂亮对比,这样为写第三只猫的悲剧命运作了厚实的铺垫,埋下了伏笔。3内部比较每只猫的写法也有内部的比较,比如第一只猫。通过健康时与生病时的对比,拉开了小说审美的情感距离,越是写健康时的讨人喜爱,也就越能表现生病时的担忧,这样才能拨动读者的情弦。4细节比较 最典型的当数第三只猫的两处“蜷伏”和两处“伏”。第一处“蜷伏”,写出了小猫的可怜状。第二处“蜷伏”,写出了小猫对人的依恋。它也想和人亲近,却只是一厢情愿。第一个“伏”,显然是主人想赶它走却赶不走,它很瘦,可见饥饿无力。第二个“伏”

5、,写出了它衣食无忧,心宽体胖的情态。从无家可归到有家可依,从衣食无着到衣食无忧,从瘦弱不堪到心宽体胖,主动亲近主人却又不得赏识,内心深处的忧郁郁积于内,表现于外。从细节上,也预示了它的悲剧命运。5强弱比较强者之强,如“我”和“妻”以及捉猫人,在于蛮横无理。弱者之弱,如“张婶”和“猫”甚至周家丫头,在于没有言权。“猫”这种动物的悲剧命运产生的悲剧色彩在构成对比的情节演绎中给读者留下强烈地震撼和冲击,由此无情地解剖了人性中冷酷、残暴和阴暗的一面,让“我”对这只丑猫永无补救地受到良心的谴责。好的作品都要为社会传递正能量,“我”的自责、内疚、痛苦正是作品的积极意义所在,提示着人性中善良、仁爱、公平、正

6、义等美好一面的觉醒。通过小题材,洞见大人生。通过多重对比,文章波澜起伏,这就是作品恒久的艺术魅力。【我设计】设计思想按照一般的阅读习惯,我们读一篇文学作品,读过之后,大致应该知道是什么文体。初一学生对小说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尽管前面已学过了故乡,因此要让学生在辨识文体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这是任务之一。之二是要给学生一种有用的分析方法。孙绍振教授在谈到文学作品的阅读时,一直强调分析方法的可操作性。因为比较法对猫这篇小说有相当的可操作性,因此是这类文本阅读的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把这种分析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等于拿到了一把文学作品阅读的钥匙。尽管这不是唯一的方法,但却是一种有用的方法。因此本文的教学目

7、标,就是要把猫当作“例文”,来学习用比较法分析文本。计划两课时,须用学案配合。教学目标1辨识小说这种文体。2学习用比较法分析文本,探究主旨。3学习用对比手法写片段作文。教学过程一、知人论世辨文体1新课导入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去动物园(多媒体展示动物图片)。同学们喜欢什么小动物呢,养过什么小动物吗?相互分享一下。郑振铎家养过猫,我们去看看他和猫有怎样的故事?你已事先读过课文,说说他讲的故事是真的吗?预设:是真的。理由呢?不是真的,理由?师展示:作者在收录本文的家庭的故事一书自序中说:“他们并不是我自己的回忆录,其中或未免有几分是旧事,却决不是旧事的纪实。”为了尊重作者,我们还是把本文当作小说来读。

8、检查学案,查知学情。2作者介绍屏显:本文选自郑振铎文集。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笔名西谛。著作很多,有中国文学论集海燕泰戈尔传等多种。童年家贫,勉强高小毕业。1917年到北京,考入铁路管理学校。五四运动中积极参与反帝反封建斗争。1920年,和茅盾、叶圣陶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主张“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1923年起,主编小说月报,同时在上海大学任教。3辨识小说请学生展示学案中自己写的第三只猫的结局。然后教师展示。结局一:(原文略)结局二:我立即叫来家人,四处寻找,终于在邻居家找到。我把它带回家,带它去看了医生,又给它吃鱼。

9、三姝一回家,就逗它玩。因为对它的愧疚,我们直到把它养到终老 结局三:我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挣扎着想逃。 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又冲了上去,狠狠地踢了一脚。它痛苦地“咪呜”了几声,不动了。“还敢装死!”我骂道,又踢了一脚,真的不动了,“张婶,把它提到外面去扔了。”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请学生辨识哪一种是小说的写法。明确:一是郑振铎式的小说写法,二是散文写法,三是鲁迅式的小说写法。小结:小说都要有故事情节,小说的情节是对生活的典型化,是高于生活的。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要经常不合常情

10、;第二,要极力拉大与读者的情感距离;第三,常用对话推动情节发展。二、比较中彰显主题1整体感知这篇小说一共写了三只猫,在写法上相似,都写了来历、外形、性情、行为及人对它们的情感、最终的结局和对“我”的影响。根据提示,在预习时完成下表。(第一只猫的内容由老师示例)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来历要来的要来的捡来的外形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浑身黄色,非常可爱毛色花白,不好看,小时瘦,长大胖,毛被烧脱了几块,更觉难看性情很活泼更有趣,更活泼,会捉鼠天生忧郁,不活泼,懒惰动作行为滚来滚去。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在园中乱跑,爬树,扑蝴蝶。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倦伏着,不捉鼠,不好动。

11、有时跳到桌上,凝望黄鸟情感喜爱喜爱可有可无,不大喜欢结局病死丢失冤死影响难过,酸辛,怜惜怅然,愤恨,好久不再养猫难过,自责,痛苦,永不养猫分析上表。教师示例:通过“来历”对比,一、二只猫是因为喜爱要来的,第三只猫是因为可怜捡来的。情感基础不同、来历不同,在家的地位也自然不一样,这样为写第三只猫的悲剧命运作了厚实的铺垫,埋下了伏笔。请学生任选一项进行比较。可能的生成有:生1:通过外形的比较,突出了第三只猫的难看。因为难看就不喜欢,不喜欢就容易产生偏见,造成误会,形成冤案,也自然为下文写冤案伏笔。生2:通过性情的对比,第三只猫的忧郁、懒惰也暗示着它的悲剧命运。生3:从动作行为上看,第三只猫可能太孤

12、独,没有玩伴,就想去找芙蓉鸟玩,结果瓜田李下,铸成冤案。生4:从第一、二只猫与第三只猫的整体比较,前者可以说是铺垫,为写第三只猫的更加不幸作了蓄势。在小说的写法上,写第一只猫是开端,第二只是发展,第三只是高潮。小结:比较法是文本分析手段,是把两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比对,以鉴别双方优劣,凸显事物本质。对比是文学创作的一种手法,目的是让被对比的事物本质特征更加突出,从而让好的更好,坏的更坏,给读者以深刻印象和思索。二者只是读者角度与作者角度的不同。凡有对比之处,都可以用比较法进行分析。2精段阅读对一只猫进行精读,要求运用比较法进行分析。然后组内交流,推

13、荐展示。可能的生成有:关于第一只猫:就小花猫身体健康时和生病时的外形、动作及人的情感等方面的描写进行比较,健康时它光鲜,活泼,逗人喜爱,生病时它污涩,可怜,让人心痛。由此觉得写小说一定要拉开人的情感距离,才有审美价值。越是写健康时的讨人喜爱,也就越能表现生病时的担忧,失去时的痛苦。关于第二只猫:猫眼看人,我们一家善良仁厚,周家丫头冷漠麻木,捉猫者夺人所爱。作者通过小说,以猫为凭借,写人间百态,实际上也是当时社会的反映。关于第三只猫:可以从细节上进行的比较。如两个“蜷伏”和两个“伏”字的研究,换成别的词如何?由此得出小说的生动,在于细节。通过细节对比,文章波澜起伏,看似无意,实则精心。也可以在动

14、态中生成:三只猫中,都有人的强势与猫的弱势之比,特别是第三只猫中,以人为代表的强势,可以高高在上的给予、夺取、毁灭;以猫为代表的弱势生命(也包括像张婶一样的下人),虽然可以因可爱或可怜得到人的喜欢或保护,但毕竟不是平等之上的对待。人要想真正尊重生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示例:对人强势的描写: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妻听见了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耐人寻味的是对弱者的描写,那种善良、委屈、可怜之状,跃然纸上。先看张婶: “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再来看第三只猫: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两个月后,我们的猫

15、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小结:通过用比较法分析文本,作者“为人生”的创作思想在文章中彰显无遗。借猫的故事,反映人性,引出做人的思考:要仁爱,不要残忍;要为人着想,不要损人利己;凡事不可主观武断,否则容易铸成大错。三、我还有问请你答在学习中还有什么问题,请提出?四、运用对比巧练笔借鉴猫的写法,从来历、外形、性情、行为等方面,运用对比的手法,写一只自家养过的小动物,写出自己的情感。然后交流展示。以此结课。附:本课教学后记片段课堂上还出现了一个小播曲,写着写着,古雯庆就哭出了声来。它想起了自家的小狗,泪水模糊了本子上的字迹。当李冬梅展示的时候,也发不出声,眼泪直落。孙艺玲在念到最后时,声音也湿了。这些,都是最好的练笔。罗利萍在自己的小作文中,不自觉地用上了对比的写法。如“一个月下来,它不仅没瘦,反而更加肥壮,而我却瘦了一圈。”文章顿生波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