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坊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4148779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坊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朱坊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朱坊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朱坊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朱坊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朱坊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坊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朱坊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09年9月12日20日,按照市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对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调研的通知(康农产字200905号)的要求,我乡组织人员到金龙果业专业合作社、佰家汇果业专业合作社、华平果业专业合作社、富康果业专业合作社、顺兴果业专业合作社、彦华果业专业合作社、连丰果业专业合作社等七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就合作社的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发展的思路进行了深入调研。综合各合作社的调研情况,现将我乡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体发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合作社发展概况朱坊乡位于南康市中部,东邻大窝乡、镜坝镇;南接横寨乡、蓉江街办;西至崇义县龙沟乡和上犹县黄埠镇;北连龙华乡、唐

2、江镇。有15个行政村,农业人口3.5万人,全乡有山地面积6409公顷,其中宜果面积700多公顷。朱坊乡是我市较早从事脐橙、甜柚规模种植的乡镇之一。为了促进果业快速健康发展,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2002年我乡就成立了红心果业协会,随后几年又陆续成立了朱坊乡果业协会、朱坊乡胜利果业协会等多家果业协会。自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朱坊乡先后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11家,其中果业专业合作社10家,畜牧专业合作社1家,目前还有两家已准备好相关材料,正在申请注册。通过对其中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从总体上看,朱坊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良

3、好势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户参加合作社的积极性非常高。近年来,朱坊乡通过广播、黑板报、印发宣传资料手册等形式,广泛宣传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有关知识,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有关法规、政策家喻户晓,营造了一个适应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通过调研了解到,很多农户都有加入合作社的愿望,全乡11个合作社仅今年上半年就吸收了100多户规模较大、管理技术较好、思想觉悟较高的农户成为社员。2、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朱坊乡坚持“边发展边规范,抓发展与抓规范并重”的原则,一方面,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鼓励农户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4、,不断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全乡农户中的覆盖面;另一方面,引导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提高管理水平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使之成为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按照这种思路,一是通过举办培训班、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等办法,加强对农民合作社负责人的业务培训,提高了他们的指导能力和管理水平;二是选派优秀青年干部到合专业合作社挂职锻炼,有力地促进了合作社的规范化运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身建设不断规范。一是各合作社都有较规范的办公活动场所,办公设施不断完善;二是各合作社都制定了较健全的章程和制度,基本上能按照制度的要求开展工作;三是各合作社都成立了理事会,明确了

5、各成员的职责分工,根据财务制度安排了人员负责合作社的财务管理。(2)技术管理水平提高。各合作社都非常注重加强社员的技术培训,通过举办技术培训、开展技术交流会、技术能手上门帮扶、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来促进社员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3)服务带动能力增强。除了在技术上进行帮扶指导外,各合作社基本上都能开展统一采购农资、统一销售的服务,有的合作社还开展了贷款服务,解决了部分社员资金不足的问题。合作社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也带动了周边农户种植水平的提高。二、主要做法及经验1、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和指导。朱坊乡党委、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作非常支持,是合作社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年初,朱坊乡党委、

6、政府就下发了关于发展农村新经济组织的实施意见,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康兴同志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今年8月份,为了推进合作社持续、有序、健康发展,朱坊乡党委又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意见,要求进一步落实对合作社的优惠政策,切实加强对合作社的帮扶和指导,并把合作社的发展情况列入乡村有关干部的年终考核。2、选派乡机关年青干部到各合作社挂职锻炼。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下派了11名乡机关青年干部到11个新经济组织挂职锻炼,要求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紧围绕“七个一”(即发展一批新社员、培养一名新党员(入党对象)、推广一套新技术、注册一个新商标、完善一套管理制度、签订一份销售订单、制作一页宣传

7、网页)的要求,积极投身到新经济组织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去。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为合作社注入了新鲜血液,解决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文化普遍较低、理论知识少、发展思路单一的问题,促进了新经济组织健康快速的发展。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组织规模偏小,带动作用有限。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都较小,自身经济实力不强,社员与专业合作社之间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作用有限。2、活动资金短缺,发展后劲不足。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没有建立起资金积累机制,没有收入来源,组织活动经费基本上靠大户赞助,靠党政支持解决,自身没有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

8、,其服务职能难以充分发挥。3、制度执行较差,管理不够规范。各合作社虽然制定了健全、规范的章程和管理制度,但运作和管理随意性较大,不能严格按照制度办事,执行记录大部分不规范。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合作意识不强,只愿利益均沾,不愿风险共担。4、综合素质不高,服务手段滞后。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农民带头人知识水平有限,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更缺乏,特别是少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精明不开明,服务意识差,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创新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迫切需要懂技术、懂管理、懂市场的专业人才来带动发展。5、服务层次较低,合作领域不宽。目前我乡的农

9、民专业合作社,大多数以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生产资料的采购服务等初级合作内容为主,而如加工、销售等农户期盼的,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作用更大的合作内容,由于受经济实力的限制,或受市场风险的影响,开展得比较少。四、几点建议1、进一步在宣传教育上加大力度。市、乡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在全市范围内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深入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实施办法”及相关政策,增强各级各部门的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感,真正把引导、扶持其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放在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抓出成效。2、进一步在扶持发展上加大力度。一是提供

10、财政资金扶持。对一些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服务效果好的合作社给予重点扶持,促其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强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二是提供信贷资金扶持。积极协调金融部门,降低合作社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担保手续,帮助合作社解决贷款难的问题。3、进一步在完善机制上加大力度。切实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着力完善“四个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制。指导合作社按照章程的要求,规范组织形式,严格执行成员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制度,明确职责和权力,保证合作社内部运作的公开、公平。二是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机制。指导合作社严格遵守章程规定,认真履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程序,确保合作组织成员的主

11、人翁地位和经济利益。三是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机制。指导合作组织正确处理与农户的利益分配关系,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真正做到联办、联心、联利。4、进一步在强化功能上加大力度。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强化“六大功能”。一是着力强化组织功能。合作社要把势单力薄的农户组织起来,参与到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之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有效降低分散农户参与市场竞争的风险和成本。二是强化服务功能。要引导合作社积极为社员和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三是强化带动功能。积极引导合作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逐步建成一批规模宏大、独具特色、品质优良、区域性强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农产品深度系列开发。通过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使其成为名符其实的带领农民闯市场的重要依托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