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模成型计算机模拟技术实验报告一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4147971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射模成型计算机模拟技术实验报告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注射模成型计算机模拟技术实验报告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注射模成型计算机模拟技术实验报告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注射模成型计算机模拟技术实验报告一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注射模成型计算机模拟技术实验报告一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射模成型计算机模拟技术实验报告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射模成型计算机模拟技术实验报告一(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注射模成型计算机模拟技术姓名: 班级: 学号: 学院: 指导老师: 日期: 年 月实验一:注射过程流动分析实验1、 实验目的: 掌握MoldFlow软件的网格划分、网格诊断、网格修复等前处理操作技术;了解塑料材料在模具内流动中注射工艺参数对注射制品缺陷的影响,预测注射成型制品的缺陷,控制塑料材料在模具中的流动方式,掌握保压工艺曲线的优化方法,改善成型制品的缺陷,提高一次试模的成功率。2、 实验内容(原始方案):用Pro/E创建一个三维制品模型,通过STL格式导入到MoldFlow软件中,再根据制品材料选择相应的成型工艺参数,设置好合理的工艺参数。接下来对制品进行网格划

2、分,网格诊断和网格修复等前处理操作技术,然后进行模拟填充过程和保压过程,通过填充过程得到填充时间、填充压力、熔体前沿的温度在制件厚度方向的分布、熔体的流动速度、分子趋向、剪切速率及剪切应力、气穴及熔接痕位置等,并可以在电脑屏幕上直观的显示出来,通过保压过程可以得到保压时间。在得到相应的工艺参数之后,再对相应的制品缺陷进行分析,优化工艺参数和保压工艺曲线,从而改善制品缺陷,提高一次试模的成功率。3、 实验数据:(1)、工艺参数为:熔体温度260oC,型腔温度60oC,注射时间为1.25s。得出制件的结果:(2、)采用二级保压压力(70Mpa 3.5s,50 Mpa 3.5s)得到的制件情况(3)

3、、工艺参数为:熔体温度260oC,型腔温度60oC,注射时间为2.25s。并采用二级保压压力(70Mpa 3.5s,50 Mpa 3.5s)得到的制件情况4、 原因分析:在对结果进行分析时,发现有较多的气穴,原因可能在于注射压力太低、注射时间太短、注射速度太高等;还有较大的收缩率,形成较大收缩率的原因可能物料温度太高、注射速度太高、注射压力太小等;5、 改善措施(提出两到三种方案进行方案对比):针对出现的问题,我对方案进行了改善,先是增高了注射压力,保持注射时间不变,降低了注射速度,再次进行分析后发现气穴少了一点,方案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但收缩率的情况并没有较大的改善;然后我又增长了注射时间,再次分析后发现气穴和收缩率均得到了更好的改善6、 结论:对制件工艺的分析过程,之间网格的划分是很重要的一步,不正确的网格划分将会导致MoldFlow软件对制件分析产生错误而分析不了;另外注射时间、注射压力、注射速度等对制件成型质量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对各项工艺参数的制定不可能一次到位,而运用MoldFlow软件进行分析后可以极大的优化工艺设计,从而得到更加稳定的成型工艺条件,改善成型制品的缺陷,提高一次试模的成功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