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用途三态音频逻辑笔--模电课设报告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4146878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用途三态音频逻辑笔--模电课设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五用途三态音频逻辑笔--模电课设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五用途三态音频逻辑笔--模电课设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五用途三态音频逻辑笔--模电课设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五用途三态音频逻辑笔--模电课设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用途三态音频逻辑笔--模电课设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用途三态音频逻辑笔--模电课设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课程程设计说设计说明明书书 课课程程设计设计名称:名称: 模模拟电拟电路路 课课程程设计题设计题目:目: 五用途三五用途三态态音音频逻辑频逻辑笔笔 学学 院院 名名 称:称: 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专业: : 通信工程通信工程 班班级级: : 学号:学号: 姓名:姓名: 评评分:分: 教教师师: : 2013 年年 3 月月 10 日日 模拟电路 课课程程设设计计任任务务书书 20122013 学年第学年第 2 学期学期第第 1 周周 3 周周 注:1、此表一组一表二份,课程设计小组组长一份;任课教师授课时自带一份 备查。 2、课程设计结束后与“课程设计小结”

2、 、 “学生成绩单”一并交院教务存档。 题题目目五用途三五用途三态态音音频逻辑频逻辑笔笔 内容及要求内容及要求 测测量数字信号的量数字信号的电电平,高平,高电电平平发发出出 1300Hz 信号。信号。 低低电电平平发发出出 700Hz 信号,没有接触无声。信号,没有接触无声。 进进度安排度安排 第第 1 周:周:查阅资查阅资料,到机房学料,到机房学习习仿真仿真软软件,确定方案,完成原理件,确定方案,完成原理图设计图设计及仿真;及仿真; 第第 2 周:周:领领元器件、元器件、仪仪器器设备设备,制作、,制作、焊焊接、接、调试电调试电路,完成系路,完成系统统的的设计设计; ; 第第 3 周:周:检查

3、设计结检查设计结果、撰写果、撰写课设报课设报告。告。 学生姓名: 指导时间:周一、周三、周四下午指导地点:E 楼 311 室 任务下达2013 年 2 月 25 日任务完成2013 年 3 月 15 日 考核方式1.评阅 2.答辩 3.实际操作 4.其它 指导教师 系(部)主任 摘 要 逻辑笔是采用不同颜色的指示灯为表示数字电平的高低的仪器.它 是测量数字电路子种较简便的工具.使用逻辑笔可快速测量出数字电路 中有故障的芯片.逻辑笔上一般有二三只信号指示灯,红灯一般表示高 电平,绿灯一般表示低电平.黄灯表示所测信号为脉冲信号。 此次设计的五用途三态音频逻辑笔,电路主要由多谐振荡器、四 双向开关

4、CD4066 与一些阻容元件构成的门电路等组成。其中多谐 振 荡器由 555 和 R7、R8、R9、C1 构成,其振荡频率受 IC1-3 的通断状 态控制。 关键字:NE555 CD4066 前前 言言.1 第一章第一章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2 1.1 课程设计的要求.2 1.2 总体电路的设计.2 1.3 555 无稳态多谐电路的设计:.3 第二章第二章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4 2.1 系统原理图.4 2.2 系统工作原理.4 2.3 CD4066 原理.5 第三章第三章 电路安装与调试电路安装与调试.7 3.1 电路的安装.7 3.2 电路的调试.7 第四章第四章 实验结论

5、实验结论.8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9 前前 言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前的三次工业革命就使我们的社会发 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我们由手工时代进入了现代的电器时代。同 时科技在国家的国防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只有科技发展了才能 使一个国家变得强大。而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义,作为一名大学生, 不仅仅要将理论知识学会,更为重要的是要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际生 活之中,使理论与实践能够联系起来。电子课设是电子技术学习中非 常这哦那个要的一个环节,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环节,是真正锻 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环节。 五用途三态音频逻辑笔有五大用途: 一是用作三态声频逻辑笔 二是将探针短接,可作为声响式信号校对器。

6、 三是可作为音频信号发生器,由 CK2 输出 700kHz 或 1300kHz 的 音频信号。 四是作为 555 时基块的检测仪。 五是当扬声器取代压电蜂鸣器 HTD 时,可作为门笛使用。 第一章第一章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 1.11.1 课程设计的要求课程设计的要求: 1、 测量数字信号的电平,高电平发出 1300Hz 的信号 2、 低电平发出 700Hz 的信号,没有接触无声。 3、 电路板布局合理,美观整洁 注:可使用实验室电源。 1.21.2 总体电路的设计总体电路的设计: 本次系统电路主要由 CD4066 四双向模拟开关及 555 芯片两大部分 组成,仿真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图 1.1 仿

7、真电路图 1.31.3 555555 无稳态多谐电路的设计无稳态多谐电路的设计: NE555 构成无稳态多谐振荡器时可输出连续的特定频率的方波。电 阻 R1接在 VCC与放电引脚(引脚 7)之间,另一个电阻(R2)接在引脚 7 与触 发引脚(引脚 2)之间,引脚 2 与阈值引脚(引脚 6)短接。工作时电容 通过 R1与 R2充电至 2/3 VCC,然后输出电压翻转,电容通过 R2放电至 1/3 VCC,之后电容重新充电,输出电压再次翻转。 图 1.2 555 构成无稳态多谐振荡器电路图 无稳态模式下 555 定时器输出波形的频率由 R1、R2与 C 决定: =1/ln(2)*C*(R1+2R2

8、) 输出高电平时由下式给出: high=ln(2)*(R1+R2)*C 输出低电平时由下式给出: Low=ln(2)*R2*C 第二章第二章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2.12.1 系统原理系统原理图图 图 2.1 系统原理图 2.22.2 系统工作原理系统工作原理 如图 2.1 为五用途三态声频逻辑笔电路。该电路主要由一片 555 和一块四向开关 CD4066 及少量外围元件组成。R3 和 D1、D2 两个二 极管的作用是分压限流,保证三极管的正常工作。CK1 即为探针,使 用时应与被测电压相连接。当正探针接触高电平“1”时,负探针与被测 电路“地”连结,则 VT1 导通,由于三

9、极管发射极接地,导通后,其基 极也相当于接地为低电平,因此 IC1-2 的控制端为低电平,其截止, IC1-3 的控制端为高电平,其导通,R7 短接,取 R7=100K,R8=47K,R9=33K,C1=0.01uF,则振荡频率为: (1.4482 9)1fRRCA 1.44 (470002 33000) 0.00000001 1274Hz 约为 1300Hz 左右。 当正探针接触低电平“0”时,IC1-4 的控制端为低电平,其阻断, IC1-3 的控制端也为低电平,也阻断,振荡频率为 (1.44782 9)1fRRRCA 1.44 (100000470002 33000) 0.0000000

10、1 676Hz 振荡频率约为 700Hz 左右。 当探针未接触任何电平时,NE555 和 CD4511 的使能端均为低电平, 两个芯片都不工作,即音频发声系统不发出声音。 可见,当测量时发出高音,表明为高电平;若发出的声音为低音, 则为低电平;无声时,表示未接触上。并且电路正常工作时发光二极 管会发光。 2.32.3 CD4066CD4066 原理原理 CD4066 是四双向模拟开关,主要用作模拟或数字信号的多路传输。 引出端排列与 CC4016 一致,但具有比较低的导通阻抗。另外,导通 阻抗在整个输入信号范围内基本不变。CD4066 由四个相互独立的双 向开关组成,每个开关有一个控制信号,开

11、关中的 p 和 n 器件在控制 信号作用下同时开关。这种结构消除了开关晶体管阈值电压随输入信 号的变化,因此在整个工作信号范围内导通阻抗比较低。与单通道开 关相比,具有输入信号峰值电压范围等于电源电压以及在输入信号范 围内导通阻抗比较稳定等优点。但若应用于采保电路,仍推荐 CD4016。 当模拟开关的电源电压采用双电源时,例如 =5V, =5V(均 对地 0V 而言) ,则输入电压对称于 0V 的正、负信号电压 (5V5V)均能传输。这时要求控制信号 C=“1”为 +5V,C=“0”为-5V,否则只能传输正极性的信号电压。 第三章第三章 电路安装与调试电路安装与调试 3.13.1 电路的安装电

12、路的安装 电路安装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先装矮后装高,先装小后装大,先装耐焊的等等。 2、布线尽量使电源线和地线靠近实验板的周边以起到屏蔽作用。 3、最好分模块安装。 4、此外,焊接时要注意不要虚焊,假焊,漏焊,更不能出现过焊, 应为有些器件,不能耐高温。 3.23.2 电路的调试电路的调试 连接电源,在 CK1 处输入 2.1V 的高电平,观察蜂鸣器是否发声, 并用示波器观察 CK2 处的波形是否符合实验要求,若未达到实验要求, 用万用表测量 R7,R8,R9 端电压看是否符合标准。 在 CK1 处接入-0.3V 低电平,重复 1 操作。调试电路,直到达到 目的为止。 第四章第四章 实验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