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二则·四知·私心——改.ppt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4146432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文二则·四知·私心——改.ppt(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文二则,(y),四 知,私 心,20101117,教学目标:,1、体会后汉书思想的深刻含义及现实意义,领悟文中“四知”、“私心”的寓意。2、结合文中注释,通过查阅有关工具书加以翻译,培养和提高阅读及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作者、作品简介:,范晔(398445)字蔚宗,小字搏。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南朝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官场多磨,后因事被杀。宋书本传称他:“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任宣城太守时,曾博采魏晋以来各家关于东汉史实的著作,删繁补略,撰成后汉书纪传九十卷(十志未及完成),为我国史学名著。名篇有班超传、张衡传等。它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后汉书,纪传体断代

2、史,记载了东汉一代的历史。今通行本共一百二十卷。本纪、列传部分为范晔撰,志未作完,范被杀。文章风格趋向骈体,写人叙事,简明周详,生动感人。,司马迁(西汉),班 固(东汉),范 晔(南朝宋),陈 寿(西晋),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 三国志,前四史,司马迁西汉,班固东汉,范晔南朝宋,陈寿西晋,后汉书名言,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有志者,事竟成。 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 不患位之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知之不博,主人公简介,杨震(?一124),东汉大臣,弘农华阴(属今陕西)人,字伯起。少好学,博览群经

3、,当世誉“关西孔子”。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大尉等职。安帝乳母及中常侍樊丰等贪侈骄横,他多次上疏劝谏,樊丰诬之罢官,自杀。 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他的祖先是战国时齐国的田氏。田氏在西汉初迁徙至皇帝陵园的很多,所以以迁徙的次序作为姓氏。,四知,1、给生字注音 骘 辟 遗 谒 涿,zh,b,wi,zhu,y,自学检测,骘,(zh),辟,(b)征召,谒,(y)拜见,请见,一.为下列字注音,并解释。,遗,(Wi)赠送,2、用“/”标示出下列句子的朗读 节奏。 1)大 将 军 邓 骘 闻 其 贤 而 辟 之。 2)故 所 举 荆 州 茂 才 王 密 为 昌 邑 令。 3)至 夜 怀 揣 十

4、 金 以 遗 震。 4)故 旧 长 者 或 欲 令 为 开 产 业。,/,/,/,/,/,/,/,/,/,/,2、题目解说:,“四知” :即天知、神知、我知、子知。题目是编者加的。,3、解释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 ) ( ) 2)举茂才( ) 3)当之郡,道经昌邑( ) ( ) 4)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 ) ( ) 5)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 6)谒见( ) 7 )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 )( ),代“杨震”,征召,推举、选拔,到,往,取道,过去,担任,给予,赠送,拜见,以前、过去,有的人,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5、2)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3)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4)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 不亦厚乎!,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非常贤明就派人征召他。,他过去在荆州曾举荐的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县令。,他的老朋友中年长的人中有的想要让他为子孙 开办一些产业。,我要让后代被称作清白官吏的子孙,用这个赠送 给他们,不也是很优厚的吗?,(一)、字词释义,辟 :,举 :,迁:,之:,故:,谒:,怀:,遗:,转:,厚:,征召,推举,选拔,晋升,到,往,从前,拜见,揣着,赠送,调动,丰厚,检查学习效果,四知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 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 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

6、为昌邑令,谒 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 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代词 ,指杨震,征召,即秀才,晋升或调动官职,动词,往、到,推举,拜见,过去,来,给予、赠送,汉代人在门生故吏面前, 自称故人,(送金这件事)在夜里 是没有人知道的,zh,b,y,wi,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 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 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 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 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怎么说没人知道呢?,调动(官职),本性,私下的贿赂,原先、过去,年长的人,有人,让,替,开办,让,称作、号称,

7、用这个来馈赠给他们,优厚,zhu,三、整体感悟,思考:1.四知中写了杨震几件事?用简单的语言来概括。,杨震拒金(开头到“密愧而出”) 杨震拒绝为子孙“开产业” (清廉及对的教育) (“后转涿郡太守”到“不亦厚乎”),二、整体感悟 1. (杨震)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方法:,阐明材料蕴涵的道理,提出观点。,.论证观点。,.作结论。,问题导读,1)文中是通过哪几件事来表现杨震高 尚品格的? 2)阅读课文,说说杨震是一位怎样的 官吏?文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刻画 这一形象的? 3)你是怎样看待杨震的行为的?,杨震,拒收下 属贿赂,拒为子孙 开产

8、业,廉洁 自律,俭朴 无私,(语 言),态度 坚决,二、思考:,1、从全文来看,作者开头写“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避之”的目的是什么? 2、当别人给杨震好处时,他的态度怎样? 3、你认为杨震是一个怎样的人?,1、要点:从侧面说明杨震的贤明是远近闻名的。,2、A、昌邑县令“夜怀金十斤以遗震”并说“暮夜无知者” 时,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他拒不受贿,且态度坚决。 B、“故旧长者”提出“为开产业”时,震曰:“使后世称 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3、要点:贤明,做官清正廉洁、自律慎独,在金 钱面前不动心,做人刚正不阿的清官形象,是老百 姓的父母官.,1、从全文来看,作

9、者开头写“大将军邓骘闻其 贤而避之”的目的是什么?,2、当别人给杨震好处时,他的态度怎样?,3、你认为杨震是一个怎样的人?,4、再读四知,谈谈你对“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的理解,并说说你是怎样看待“杨震拒金”的。5、假如一位贪官遇到这种情景,想象一下,他会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说一段话,描述一下他的丑态。,1.短小精悍,人物形象鲜明。 本文只有146个字,非常鲜明地突出了杨震廉洁无私的品质. 2.以对比和侧面烘托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3.语言刻画形象传神。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短短八个字形象刻画出了杨震拒绝贿赂的坚定态度。,四、写作特点,1. 你知道“清官”还称什么吗?你能举出两个古代

10、的“清白吏”吗?,循吏、 “青天” 、 良吏、廉吏,西门豹 、董宣、狄仁杰 、包拯 、海瑞,五:拓展延伸,包 拯,寇 准,胡长清,成克杰,大贪官,延伸拓展,(一) 寇准出入宰相三十年,不营私第。处士魏野赠诗曰: “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 迨(di等到,达到)准南迁时北使至内宴宰相预焉。使者历视诸相, 语译者曰:“孰是无地起楼台宰相?”坐无答者。 1、出入:指寇准两次做宰相,罢职又复职。 2、营:修建。 3、处士:有才学而隐居不仕的人。4、鼎鼐:这里指朝廷。5、北 使:北方辽国的使臣。 6、预:参加。 7、历:逐个,一一地。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第( ) 2)迨( ) 2、在需要加标点

11、的地方用“/”断开。 迨 准 南 迁 时 北 使 至 内 宴 宰 相 预 焉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寇准是一位怎样的宰相,具体表现在哪里? 5、文中“坐无答者”起什么作用?,思考题,注释,住宅,等到,/,/,使臣逐个地打量各位宰相,对翻译人员说:“哪一 位是无地起楼台的宰相?”在座的人没有回答的。,对比反衬,用在座宰相们的无言以对,证明 他们都不是“无地起楼台”之人,通过对照,更加突 出了寇准的廉洁奉公。,(二) 勉虽居显位不管产业家无蓄积俸禄分赡之穷乏者。 门人故旧从容致言。勉乃答曰:“人遗子孙以财,我遗 之以清白。子孙才也,则自致辎輧(png );如其 不才,终为他有。” 1、勉:徐

12、勉,在梁朝曾任吏部尚书。2、赡:供给。 3、门人故旧:门生和旧友。4、从容致言:从中调解,向徐勉 规劝。5、辎輧:古代贵人乘坐的车子。 1、解释加点的字词。 1)管( ) 2)遗( ) 2、翻译文中画线句。 3、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断开。 4、结合文中内容说说徐勉是怎样的一个人? 5、长辈留怎样的遗产给后代,幼辈怎样继承 先辈留下来的遗产,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你是怎样认识的?,思考题,注释,置办,留给,/,/,/,子孙如有才干,就可凭借自己的能力得到贵人 乘坐的车子;如果没有才干,(即使留给财产) 最后也会为他人所有。,清正廉洁、俭朴无私,长辈的遗产有两种:一种是有形财产,一种是无形的

13、精 神财富。晚辈继承先辈的有形财产虽无可厚非,但害多利少。 精神财富虽无形,但可激发下一代奋发图强,更有所作为。,六:知识归类,廉洁的名言:,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包拯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方志敏俭朴的生活,不但可使精神愉快,而且可以培养革命品质。徐特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子没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能够有金钱的廉洁。法.巴尔扎克,廉洁的故事,两袖清风的于谦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14、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手好不要钱 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当时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都不取得罪他。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 的手说:“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坤羞愧而去。,第二课时,古 文 二 则,私 心,第五伦简介: 第五伦,字伯鱼,东汉大臣。他的祖先是战国时齐国的田氏。田氏在西汉初迁徙至皇帝陵园的很多,所以以迁徙的次序作为姓氏。,识记字词,辄叱 便宜 质悫 蕴藉 安寝 省,zh ch,bin,qu,ji,qn,xng,三、效果反馈,(一)、字词释义,奉:,节:,言事:

15、,或时:,方:,见轻:,省视:,竟夕:,修:,(一)、字词释义明确,奉:,节:,遵守,保持节操,名作动,言事:,说话办事,名作动,或时:,有的人有时候,比拟,比作,方:,被看轻,见轻:,探望,省视:,整晚,竟夕:,修:,修饰,便宜,古义:biny 指对国家有利的事,选举,古义:指选拔举用贤能,今义:pinyi 指价钱低,今义:用投票等表决方式选出代表负责人,古今异义,私心 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 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 无私若此。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 人/方之前朝贡禹。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 此见轻。,奉公守法竭尽忠诚,说话办事,违背法规,有

16、人,(他)就斥责并 让他们走开,陈述的书 面意见,指对国家 有利的事,一并,封好呈上,像这样,本性 朴实,qu 恭谨、 诚实,清廉,著称,比拟、 比作,西汉大臣,以 明经洁行著称,宽容,不修整自己的 威严仪表,因为,被看轻,bin,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 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 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 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 岂可谓无私乎?”,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 三公,为共同负责军政的最 高长官相当于宰相,代指朝廷,选贤任能,可是,始终没有任用(他),去,生病(病 得很重),探望,但,整夜睡不着觉,像这样,难道可以说没有私心吗?,第五伦一心奉公,尽守节操,上书论说政事从不阿附违心。他的儿子们经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