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课件.ppt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4145491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9.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楚辞》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楚辞》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楚辞》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楚辞》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楚辞》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楚辞》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楚辞》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改革政治,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屈原虽忠于,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秦大将白起带兵攻破了楚都,屈原政治理想破灭,遂以死明志,最终投汨罗江而死。,一、 屈原生平,屈原年轻时受到楚怀王的高度信任,官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本传),是楚国内政外交的核心人物。据推算,他当时仅二十多岁。 后有上官大夫在怀王面前进谗,说屈原把他为怀王制定的政令都说成是自己的功劳,于是怀

2、王“怒而疏屈平”。 屈原被免去左徒之职后,转任三闾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的教育。 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 前293年,子兰指使靳尚到顷襄王面前进谗,使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区。,二、 屈原的文学地位,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独立写作的著名诗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借“香草美人”喻示高尚节操的诗文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与诗经并称“风骚”。,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2、唐宗宋祖

3、,稍逊风骚。 毛泽东沁园春雪,三、 楚辞,“楚辞”: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诗体名。屈原吸收楚地民间语言和民歌形式而创作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骚”体。 总集名。西汉刘向所辑,收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诗歌作品,主要是屈原的作品。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的诗歌总集。,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

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菀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四、 渔父,五、山鬼,屈原楚辞九歌,九 歌,“九歌”是一组祭祀神鬼用的乐歌。是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

5、、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神灵又可分为三种类型:天神东皇太一(天神之贵者)、云中君(云神)、大司命(主寿命的神)、少司命(主子嗣的神)、东君(太阳神);地神湘君与湘夫人(湘水之神)、河伯(河神)、山鬼(山神);人鬼国殇(阵亡将士之魂)。,山鬼导读分析,(一)、解题 1、 “山鬼”即一般所说的山神,因为未获天帝正式册封在正神之列,故仍称“山鬼”。 (1)男性山怪。 宋元以前的楚辞家多据国语、左传所说,定山鬼为“木石之怪”、“魑魅魍魉” (ch mi wng ling)的男性山怪.,(2)山中女神。 郭沫若赞成此说。 认为山神是个缠绵多情的女性,与巫山神女的故事略相仿佛。 表达人神恋爱的故

6、事,描绘了山神去赴情人约会的情景,以及她见不到情人时的忧思悲哀。,本篇是祭祀山鬼的祭歌,叙述的是一位多情的女山鬼,在山中采灵芝及约会她的恋人故事。,第一章:描绘了“山鬼”的美好形象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bi)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di)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前四句写山鬼含睇(d)而笑,充满妩媚,体态窈窕。“子慕予”,不仅有洋溢着幸福与喜悦,而且也暗示了她披带香草,精心修饰自己的原因。 后四句写山鬼出行,以及车驾装饰的华丽。以赤豹、文(纹)狸为驾,乘坐馨香的车,以桂枝为旗,又在车上挂满石兰、杜衡,以车驾之美,装饰华丽,烘

7、托美人之动人。,第二章:写“山鬼”在约定处焦急等待爱人的情景。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前两句是山鬼自述没有按时赴约的原因。 中间四句描写其不见情人的孤独忧伤 后两句写情人爽约后山鬼的忧怨。,第三章:写不见爱人到来,“山鬼”心生疑惧,随着希望彻底落空,“山鬼”对爱人不禁有所怨愤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前四句写山鬼在等

8、待的百无聊赖中采集芝草,偏又是乱石累累,葛藤蔓蔓,内心充满怅然失落,不禁猜想情人爽约的原因。 中间三句对自己所作猜想的怀疑。 最后四句写山鬼在凄清的环境下所发出的忧怨嗟叹。 情人失约,山鬼一直耿耿不忘,因此在采集芝草时,仍然充满幻想。她希望得到一个圆满的解释,而终不可能,最后只能以忧怨嗟叹作结。,(三)、艺术特色,1、以心理感情变化为线索贯穿全诗。 喜悦:赴约 焦虑:等待 怨恨:失约 全诗以描写山鬼形象为核心,按照赴约等待猜疑哀怨为基本线索,将叙事、写景、心理刻画有机结合,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2、优美的人物形象。 采用“山鬼”内心独白的方式,塑造了一位美丽、率真、痴情的少女形象。 妩媚靓丽的

9、外在容貌与丰富的情感世界结合,立体地多侧面的刻画了山鬼撩人心魄的美丽形象。 (山鬼飘然的神韵,装束的靓丽,意态的妩媚 ,情感丰富、细腻 ),人物行为的描写。诗中描写行为有三处: a赴约时,“折芳馨兮遗所思”,突出其情感的细腻。 b在情人仍然不至时,“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采集延年益寿的神草,在表现百无聊赖的情绪之时,又再一次表现她对青春的珍惜,与“岁既晏兮孰华予”构成有机联系。 c在苦苦的等待中,“饮石泉兮阴松柏”,石上之泉为纯洁之水,山间松柏为高洁之物,一饮一阴,就突出了山鬼的高洁本性。,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

10、主义政治抒情诗。 “离”,通“罹”,“遭遇”之义;“骚”,“忧愁”义。“离骚”,即“遭遇忧愁”的意思。司马迁解释“离骚”为“离忧”;班固解释为“遭遇忧患”;王逸解释为“离别的愁思”;也有人解释为“牢骚”。现多采用班固的解释。,解题,六、离骚,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六、离骚 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也是篇幅最长的长篇抒情诗,带有自传性。全诗378句,2477字。“离骚” 意为感受忧愁或遭遇忧患。其写作年代,一般认为是屈原离开郢都前往汉

11、北之时。在离骚中,屈原通过表述自己在政治斗争中遭受迫害的愤慨和对现实黑暗的愤懑,以及追求美政理想的渴望与企盼,充分展示了他热爱祖国的情怀和上下求索的精神。离骚的主题是爱国和忠君,反复呼唤明君贤臣共兴楚国,从而为我们塑造了抒情主人公坚贞高洁的光辉形象。,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我是古代皇帝高阳氏的子孙啊,我的伟大的先父名叫伯庸,正当夏历寅年的孟春正月啊,就是在庚寅这一天我降生于世,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我的父亲观察我初生的时节啊,开始就赐给我美好的名字,给我取的美名叫正则即平啊,给我取的美字是灵均即原,诗句分析(第三节

1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纷:繁多的样子。 既:已经。 此:指上文的家世、生辰、嘉名等。 又重之以修能 重:加上,增加。 修:美好的,优秀的。 句式:状语后置句。 扈江离与辟芷兮 扈:楚方言,“披” 纫秋兰以为佩 纫:名词作动词,“用绳索连结” 佩:名词,佩带在身边的装饰品。 以为:把当作,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我既有华丽众多的内在美好品质啊,又有美好的外表和才能,我身披那芳香的江离草和白芷草啊,我又将秋兰联缀成串作为佩饰,第三节,诗句分析(第四节),汩余若将不及兮 汩:水流很快的样子。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若:好象。 不及:赶不上 恐年岁之不吾与 恐:恐

13、怕,担心。 与:等待 句式:宾语前置句。“不与吾” 朝搴阰之木兰兮 朝:早上。 搴:拔取。 之:结构助词“的” 夕揽洲之宿莽 揽:采摘。 洲:水中的陆地。,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我看着时光像流水匆匆而去啊,我内心担忧人生易老,时不待我,我在清晨攀折山冈上的木兰树枝啊,到夕阳落下时又去采摘江洲中的不枯的香草,第四节,诗句分析(第五节),日月忽其不淹兮 忽:迅速的样子。 淹:久留。 春与秋其代序 其:它们。 代序:替代、更换时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 惟:想到(第一节中的“惟”是句首语气词) 之:结构助词“的” 恐美人之迟暮 恐:担心,恐怕。 美人:比喻有才能

14、的人。 迟暮:年岁衰老,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太阳和月亮迅速而去不会久留啊,春去秋来永远是这样的依次更替,我想到现在草数已经飘零陨落了啊,我只怕我心中的美人年迈色衰,第五节,诗句分析(第六节),不抚壮而弃秽兮 不:何不。 抚:持有,把握 壮:壮年 弃:抛弃。 秽:污秽之行。 而:表承接关系的连词。 何不改乎此度? 乎: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在” 乘骐骥以驰骋兮 乘:乘坐。 骐骥:良马。 驰骋:(马)快跑 以:连词,表承接关系,“来” 来吾道夫先路! 来:召唤词。 道:通“导”,引导 先路:动词:做先驱带路。 夫(f):语气助词,不译。,不抚壮而弃秽兮

15、,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为什么不趁此少壮来抛弃秽恶啊,为什么不改变这种不善的法度,我要趁君王任用贤才之际驾着骐骥来自由地奔跑啊,请随我来吧,我会在前面为君王开路啊!,第六节,思考,开头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些?,写自己1、高贵的出身 2、降生时刻的不凡 3、美好的名和字 4、美好的品质和才能,说明自己有理由、有责任、更有能力和条件为国家担负重任。,第一层,从开头到“曰灵均”结束。自述家世、出生年月日和名字来历。说明自己生来就是干大事的人. 第二层,到”恐美人之迟暮”。自述一生不断地并急切地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 第三层,到“来吾道夫先路也” 。急切希望君王能

16、快点重用自己,自己愿意为君王分忧解难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层次结构,总结: 屈原自叙其家世、出生、兴趣爱好、性格品行、精勤修德,表明自己有条件成为国家栋梁,也非常愿意报效祖国,希望君王能早点任用自己,自己急愿扬鞭跃马为君王引路开道、冲锋陷阵,在所不辞。,思考,“扈江离”比喻什么? “日月忽”比喻什么? “乘骐骥”比喻什么? 形容自己修身养性的有那些比喻? 形容时间过得快的有哪些比喻?,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 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 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 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 用众芳,椒、桂、蕙比喻群贤,浪漫主义 有狂热奔放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幻想 比兴手法 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用众女妒美比喻群小嫉贤,屈原作品特色,屈原楚辞中名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离骚)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