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认识运动_把握规律(新)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4136261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1].2认识运动_把握规律(新)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4[1].2认识运动_把握规律(新)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4[1].2认识运动_把握规律(新)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4[1].2认识运动_把握规律(新)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4[1].2认识运动_把握规律(新)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1].2认识运动_把握规律(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1].2认识运动_把握规律(新)(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1.什么叫运动?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如何? 3.什么叫静止? 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如何? 5.规律的含义? 6.人应怎样正确对待规律?,阅读思考:,什么叫运动?,二、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机械运动:刮风下雨、海陆变迁,物理运动:分子的布朗运动、光的传播,化学运动:物质的化合分解,生命运动: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社会运动:人类社会的变化(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

2、客从何处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事物是运动的,物质与运动的关系,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注意: 任何具体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例: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载体,人脑是思维运动的载体。,A、它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B、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

3、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什么叫静止?,(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注意: A、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思考) P32欧布里德为什么会犯如此荒唐的错误?,只看到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位法国飞行员碰到了一件极不平常的事情。这位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什么小玩意儿在飞行,他以为这是一只小昆虫,便敏捷地把它抓过来。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是一颗德制的子弹!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轻而易举地伸手把子弹抓住呢?这是

4、因为,一颗子弹并不是始终以每秒800米一900米的初速度飞行的。由于空气的阻力,速度逐渐降下来,而在它的射程终点(跌落前)的速度只有每秒40米。这个速度是普通飞机也可以达到的。因此很可能碰到这种情景:飞机跟子弹飞行的方向相同,速度相等。这样,虽然子弹和飞机都处在运动中,但这颗子弹对于飞行员来说,则是静止的,或者只是略微有些移动,在这种情况下,把它抓住自然没有丝毫困难了。,(1)飞机和子弹的共同飞行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子弹?,(1)材料中的飞机和子弹的共同飞行说明了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质都在运动。,(2)静止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材料中“飞机跟

5、子弹飞行的方向相同,速度相等”,这样虽然子弹和飞机都处在运动中,但这颗子弹相对于飞行员而言,则是静止的,因而飞行员能够抓住飞行中的子弹。,太阳系模式图,大雁南飞北返,青蛙冬眠,自然界的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低,高,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遗忘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用无意义音节和有意义的文字为识记材料,对人们学习时记忆保持和时间推移的关系通过实验做了深刻研究,结果发现了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识记材料后的20分钟内遗忘42%,1小时后遗忘56%,9小时后遗忘64%,1天后遗忘66%

6、,2天后遗忘71%,6天后遗忘75%,31天后遗忘79%,可用坐标曲线表示:,这一遗忘规律告诉我们,要想保持和巩固所学知识,必须趁热打铁,赶在遗忘之前及早复习,及时巩固。例如,每堂课上对所学内容尽量当堂消化巩固一次,晚自习或做作业时再巩固消化一次,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下次上课之前再挤时间回忆印证一次,单元小结再巩固一次,期中期末再纳入知识体系系统复习,这样多次重复,看似烦琐,实则高效,对熟练掌握大有益处。,思维领域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太阳系模式图,大雁南飞北返,人类社会发展道路,遗忘规律,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自然界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思维领域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的发展

7、是有规律的,2.运动是有规律的,青蛙冬眠,(1)什么是规律,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运动是有规律的,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A、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B、新陈代谢 C、阶级斗争规律 D、慧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注意1:,规律不是主观想象的联系, 而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例: 万有引力定律是自然界本身固有的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发展固有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联系成为社会发展固有的规律。,A、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注意2:,B、水往低处流,C、苹果落地,D、万有引力规律,你知道哪些是规律吗?,规律不是现象的联系, 而是本质的联系。,万

8、有引力定律本质,苹果落地现象,多变易逝,隐藏于现象之中,浮现在事物表面,抽象思维把握,感官直接感知,规律是现象中稳定的深刻的东西,深藏在事物内部;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们认识规律的向导。,相对平静稳定,万有引力规律,价值规律,遗传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A、守株待兔,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注意3:,规律不是偶然的联系, 而是必然的联系,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常言道:“龙生龙,风生风,老鼠养儿会打洞。”,电流变化引起磁场变化,磁场变化引起电流变化。,地球的公转产生四季交替,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循环,(2)自觉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9、规律具有普遍性,(3)利用规律,造福人类,规律具有客观性,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A、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和主观意志 为转移的。,B、客观性还意味着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C、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违抗的。,造福人类否则受规律的惩罚,意义,(1)因为它违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是不科学的。 (2)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10、,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要遵遁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背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想一想 、“永动机”为什么无法制造出来?、焦耳的成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1)什么是规律,(2)自觉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2、运动是有规律的,注意:规律与规则的关系,(3)利用规律,造福人类,但不能改变和创造规律,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人们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客观的、普遍的、不能创造和废止,主观的、可以制定、修改、废止,正确、合理的规则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规律决定规则,规则反映规律。,A.红灯停,绿灯行。,B.乌鸦报丧,喜鹊叫喜。 C.国之将亡,必有妖异;

11、 国之将兴,必有吉兆。,D.新陈代谢。,规则,人制定的,强加的。,唯心主义主观意识赋予。,规律,生物体本身所固有的联系。,上述哪些属于规律,为什么?,回答问题:,1、“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据此回答以下两题:,“揠苗助长”的错误主要在于:( ) A.夸大的规律的客观性 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C.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 D.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C,2、“庖丁解牛”之所以事半功倍,从哲学角度看,是因为:( ),A.他尊重规律,能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规律 B.他具有创造思维,认识了一切规律 C.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D.人可以发挥主观能

12、动性,在实践的过程中认识规律,A,3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存。”这句话说明( ) A.只有地上、水中的东西是运动的,其他东西不一定是运动的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C.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静止是不存在的 D.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人们眼里、心中运动,B,4思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 样,是不可想像的。”这句话说明了( )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5运动之所以离不开物质,是因为( ) A.物质是运动的动力 B.物质在运动中存在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物质是运动的属性 6物质的固有属性是( ) A.客观实在性 B.可知性 C运动 D.永恒性,D,C,C,7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 条河流。这个观点( ) A.只看到了运动的绝对性 B.否认事物有相对静止的一面 C.看到了事物的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认为运动和静止是完全不同的 8克拉底鲁认为,人不仅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种观点的错误 在于( ) A.否认了意识 B.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C.违背了事物是运动的原理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C,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