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语六下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118250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4.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语六下第三单元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苏教版小语六下第三单元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苏教版小语六下第三单元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苏教版小语六下第三单元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苏教版小语六下第三单元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语六下第三单元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语六下第三单元复习课件(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复习,三打白骨精,四大名著: 作者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红楼梦 西游记,了解名著,罗贯中,施耐庵,曹雪芹,吴承恩,三打白骨精,“三”指的是:,三次,“三”字的相关内容有哪些呢?请同学们说一说。,有个成语叫 ,谓同样的事不宜连作三次。 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叫 。 有句俗语, , 。形容集体智慧的伟大。 孔子说, ,必有我师。 孔子还说, ,匹夫不可夺志也。军队可以被夺去 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阅读提示,事不过三,三顾茅庐,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三人行,三军可夺帅也,三打白骨精,“三”指的是:,三次,和“三”字相关的内容有哪些呢?请同学们说一说。,孙悟空为什么要三打白骨精?请同学们

2、读课文。,ln,g,li,拎,箍,癞,拎着,金箍棒,我会读,癞蛤蟆,yo,zhi,h,m,妖,斋,蛤,蟆,妖怪,聊斋,蛤蟆,蛤蟆,我会读,zhu,咒,咒语,mn,zhn,sn,sh,瞒,杖,僧,熟,隐瞒,拐杖,僧人,成熟,我会读,chn,馋,嘴馋,mng 蒙 mng mng,蒙混,我会做,蒙骗,蒙古,g 骨 g,骨碌,骨气,我会做, 恶 w,恶心,凶恶,厌恶,dng 当 dng,当机立断,当做,妖怪 诡计 径直 责怪 癞蛤蟆 斋饭 骷髅 蒙骗 险峻 金箍棒 残害 索性 嘴馋 推辞 脊梁骨,我会读,齐天大圣 大闹天宫 不避艰险 西天取经 腾云驾雾 来去无踪 千变万化 大显神通 明察秋毫 三番两次

3、 一缕轻烟 火眼金睛 除恶务尽 不胜欢喜 山势险峻 峰岩重叠,我会读,故事发展的六要素: 时间 ( ) 地点 ( ) 人物 ( ) 起因 ( ) 经过 ( ) 结果 ( ),读课文,然后运用“扩展课题”的方法说说课文的大意。,去西天取经路上的一天,一座高山中,唐僧师徒四人及白骨精,白骨精要吃唐僧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白骨精被打死,理清课文脉络,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并想一想为了吃唐僧肉,白骨精变化了几次?每次变成什么?,白骨精变化了三次,,精读课文,她第一次变成了:,美貌的村姑,她第一次变成了:,八旬的老妇,她第一次变成了:,白发老公公,孙悟空二打白骨精,精读课文,用课文中的语句对每幅图进行说

4、明。,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哭着走过来。,孙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坐在地上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闪”是敏捷、很突然的动作,这与年满八旬相矛盾,因而传神地写出了白骨精的狡猾和迫不及待的样子。,唐僧因为孙悟空平白无故地打死老妇人而摔下马来。体现了唐僧胆小及受到了严重的惊吓。,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精读课文,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孙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

5、,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众神都在云端看着。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唐僧紧紧拉住不让追赶,并把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说明白骨精诡计多端,善于变化。,“笑”表现出悟空的自信与乐观。,欺骗,体现出悟空的机智。,体现出悟空除妖本领高强。,精读课文,文中主要人物孙悟空、唐僧、白骨精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想一想,孙悟空,1、坚定不移,精读课文,三打白骨精,不除妖魔不罢休。,2、机智勇敢,(1)敢斗妖魔且充满自信。,(2)以退紧箍咒为由留下来。,(3)三打白骨精时,没有立即动手,而是让众神作证。,3、善于识别妖

6、魔诡计,(1)一打时,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2)二打时,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3)三打时,悟空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白骨精,1、残害百姓,精读课文,想吃唐僧肉,使自己长生不老。,2、诡计多端,(1)一变美女,美中藏恶。,(2)二变老妇,哭里藏刀。,(3)三变老翁,博取好感。,3、善于变化,一计不成,再生一计。一变美貌村姑,二变八旬老妇,三变白发老公公。,唐僧,1、慈悲为本,精读课文,(1)村姑送来斋饭,唐僧一再推辞。,(2)悟空打死村姑,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3)悟空打死老妇人,唐僧念紧箍咒。,(4)悟空打死白发老公公,唐僧赶走孙悟空

7、。,2、人妖不分,善恶不辨,精读课文,任劳任怨 忠诚无私,好吃懒做 憨厚单纯,三打白骨精选自我国古典小说名著 ,和这部小说齐名的我国另外三大名著分别是 、 、 。 白骨精为了能吃到唐僧肉,先变成 再变成 ,最后变成 ,都被孙悟空识破了。孙悟空 次 打白骨精。课文通过孙悟空 白骨精的故事,体现了孙悟空善于识别敌人诡计和勇于 的本领,赞扬了孙悟空 、 和 。,填一填,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美貌的村姑,八旬的老妇人,白发老公公,三,怒,三次怒打,降妖除魔,坚定,机智,勇敢,日积月累,1、出自西游记的成语:,叫苦连天 倒打一耙 摇身一变 抓耳挠腮 火眼金睛,2、出自西游记的故事:,大闹天宫

8、 真假美猴王 三借芭蕉扇 偷吃人参果,3、出自西游记的歇后语:,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唐三藏读佛经出口成章 花果山猴子无法无天 白骨精一计未成又生一计 猴子爬竹竿上窜下跳,词 两 首,如 梦 令,宋 李清照,词,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也称曲、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 词这个名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歌词。词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又叫“填词”。 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或“词牌”,常见的词牌有:忆江南、卜算子、浣溪沙、采桑子。词牌下面一般都有题目,如: 沁园春雪清平乐村乐,沁园春和清平乐都是词牌名,雪和村居就是

9、题目。这首词的词牌就叫“如梦令”,但只有词牌没有题目。,简介词,李清照 10841155,南宋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宋词有“婉约”、“豪放”两大派,她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人们称为“词国女皇”。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丈夫赵明诚都是当时的学者。她早年过着平静优越的生活,诗词多表现欢娱。金兵南下,北宋灭亡,她饱受流亡之苦,诗词多表现哀伤。她的作品被后人编辑成李清照集和漱玉词。漱玉二字反映李清照作品的风格:口吐珠玑,如清泉翠玉,剔透玲珑,晶莹秀丽。,知诗人,解诗题。, 知诗人,解诗题。,如梦令,宋 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

10、鸥鹭。,u, 知诗人,解诗题。,如梦令,词牌名,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时常记起,小溪边的凉亭,太阳将要下山,大醉,回来的路,句意:,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一直游玩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来的路。,分析:,从“常记”和“沉醉”这两个词中,你读出了什么?,1、“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回忆,并有深刻印象。 常记美好地点:,溪亭,常记美好时光:,常记美好事情:,日暮,沉醉不知归路,2、“沉醉”表达了词人:,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晓诗意。入诗境,悟诗情。,心情愉快,3、不知归路的原因是:,日暮、沉醉或兴致很高,流连忘返。,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兴致得到满足,乘船而归,错误地划进了

11、,荷花,句意:,游兴满足了,很晚才往回划船,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分析:,1、兴尽的“兴”不是兴奋,而是兴致。兴尽是指尽兴了,兴致得到了满足。对应上句中的“沉醉”。,2、句中的“晚回舟”对应上句中的“日暮”,“误入”对应上句中的“不知归路”。,3、“藕花深处”既提示了当时的处境,也隐现了焦急之情,这才有了下面的“争渡,争渡,惊起一鸥鹭”。,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晓诗意。入诗境,悟诗情。,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兴致得到满足,乘船而归,错误地划进了,荷花,句意:,游兴满足了,很晚才往回划船,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分析:,1、兴尽的“兴”不是兴奋,而是兴致。兴尽是指尽兴了,兴致得到了满

12、足。对应上句中的“沉醉”。,2、句中的“晚回舟”对应上句中的“日暮”,“误入”对应上句中的“不知归路”。,3、“藕花深处”既提示了当时的处境,也隐现了焦急之情,这才有了下面的“争渡,争渡,惊起一鸥鹭”。,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晓诗意。入诗境,悟诗情。,晋朝的王徽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在一个雪夜,他从山阴家中出发,泛舟剡(shn)溪,为的是忽然兴至,要去访问一个朋友戴安道。等到了戴家门口,他并没有走进去,就吩咐回舟而归了。有人训他为什么这样,他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我又何必见安道呢?”,李清照和王徽之正是有同样的洒落情怀。既然兴尽即返,不问归路,自然难免有驾船驶入荷花浓密之处的失误

13、。,“兴尽”是用“兴尽而返”的典故:,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晓诗意。入诗境,悟诗情。,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争着,奋力划船渡过。,惊动,河滩,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晓诗意。入诗境,悟诗情。,泛指水鸟,句意:,争着划呀,争着划呀,惊动了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分析:,1、兴尽的“兴”不是兴奋,而是兴致。兴尽是指尽兴了,兴致得到了满足。对应上句中的“沉醉”。,2、句中的“晚回舟”对应上句中的“日暮”,“误入”对应上句中的“不知归路”。,3、“藕花深处”揭示了当时的处境。 “争渡,争渡,惊起一鸥鹭”,也隐现了词人焦急之情。,如梦令,宋 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

14、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u,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晓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一直游玩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来的路。,游兴满足了,很晚才往回划船。,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争着划呀,争着划船渡过。,惊动了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常 记,地点:,溪亭,时间:,日暮,事件:,醉归,情节:,沉醉 回舟 误入 惊起,景致:,彩亭 碧水 红荷 银鸥 白鹭 晚霞,诗情,画意,表达了词人热爱 ,热爱 ,热爱 的情操。,总结回顾,美好事物,自然,生活,填一填,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这首词是 代词人 所作。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 情景,因 在归途中误

15、入 ,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 和心境。 这首词在对 的赞美之中,又渗透着词人热爱生 活、热爱 、热爱 的思想感情。 宋词有“婉约”、“豪放”两大派,李清照的词以轻柔婉丽 曲折缠绵著称,所以,她被人们称为是 派的代表人物 之一。她还被人们称为 。,宋,李清照,郊游,沉醉,藕花丛中,情趣,大自然,自然,美好事物,婉约,“词国女皇”,名作欣赏,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名作欣赏,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注释:疏:稀落。骤:迅猛。 不消残酒:残存的醉意还没有完全消除。 卷帘人:正在卷起帘幔的侍女。 绿肥红瘦:指海棠经过雨后枝叶繁盛,花瓣凋谢。,译文: 昨夜雨点疏少风势猛烈,沉沉地睡了一觉却也消不了残留的醉意。试着问那卷帘的侍女,她却回答说,海棠花依旧鲜嫩。知道吗?知道吗?应该是叶儿茂盛花儿凋零。,唐 张志和,渔 歌 子,简介词,渔歌子简介: 词牌名。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据记载,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张志和:唐朝人,自称“烟波钓徒”。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相传公元7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