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练 专题升级训练十六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116860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专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练 专题升级训练十六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东专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练 专题升级训练十六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东专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练 专题升级训练十六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东专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练 专题升级训练十六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东专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练 专题升级训练十六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专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练 专题升级训练十六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专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练 专题升级训练十六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升级训练十六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2012广东汕头一模)读“19902009年珠江三角洲三大产业产值图”,有关该区域此时段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B.是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C.2000年以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进入后工业化发展时期D.2007年,第二产业的产值高于第三产业2.(2012广州调研)劳动集约度是指在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的人工劳动数量。造成我国东北平原地区粮食生产劳动集约度低于东南丘陵地区的最主要因素是()A.人均耕地B.交通运输C.水源D.光照3. (2012广东惠州高三调研)珠江三角洲城际轨

2、道交通网以广州为核心,连接了珠江三角洲9个地级市中心城区,下面表述与该工程建设主要目标及实际效果最无相关性的是()A.改善城际交通,加强城际联系B.促进轨道交通沿线商业开发C.改善城市投资环境,促进就业D.强力带动粤东、粤北、粤西山区经济发展下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完成第45题。4.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A.B.C.D.5.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A.石油开采B.核电站建设C.海岛旅游开发D.港口建设(2012广州期末)读下图,完成第67题。浙江省城镇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20082020年)6.为缩小浙江省内区域发展差异,2020年前应

3、重点加快发展的都市区是()A.杭州都市区B.金华义乌都市区C.温州都市区D.宁波都市区7.浙江省限制开发的区域应包括()A.衢州丽水高速公路沿线地区B.宁波温州间的沿海地区C.千岛湖周边地区D.环杭州湾城镇群地区(2012广东惠州模拟)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完成第89题。8.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阶段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快该国可能属于发达国家阶段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A.B.C.D.9.阶段,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A.B.C.D.(2012上海高考)上海宝钢为实施“走出去

4、”战略,将在韩国京畿道投资新建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提供汽车板材仓储、剪切、配送等服务。据此完成第1011题。10. 宝钢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环境B.扩大市场C.降低运费D.输出技术11. 为提高在国际钢铁市场上的竞争力,宝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降低钢铁生产能耗建立境外铁矿石基地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提高进口燃料比重A.B.C. D.二、综合题(共56分)12.(20分)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以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盟市。整个大的范围占据中国国土的12%和人口的20%

5、。环渤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也是中国科技力量最强大的地区,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就占全国的1/4。在环渤海地区5 800千米的海岸线上,近20个大中城市遥相呼应,数千家大中型企业云集,60多个大小港口星罗棋布。材料二:环渤海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1)环渤海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众多,两幅图标有数码的城市中,为东北石油和华北煤炭重要输出港的是(填数码);为东北地区重要综合性对外贸易口岸的是(填数码);为全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的是(填数码)。(2)试比较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圈在资源、运输、技术、协作、劳动力等工业布局条件(区位条件)方面的相同点和

6、不同点,并完成下列表格。比较方面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经济圈相同点运输技术协作劳动力不同点矿产资源运输(3)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工业在资源方面的不利条件是。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正在建设的项目是。13.(36分)读“我国南方某河流中下游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从阶段一到阶段二,甲地农业生产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说明最可能的变化是什么,并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2)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生了哪些变化?(3)乙、丙两个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分别有哪些?(4)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交通发生了哪些变化?(5)分析城市工业用地的变化趋势,并分析

7、主要原因。(6)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保护环境?#专题升级训练十六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1.C解析:由图可知,19902009年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2007年,第二产业的产值高于第三产业。后工业化发展时期是工业化发展相对缓慢的时期,在图上体现不出来。2.A解析:我国东北平原地区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东南丘陵地区人均耕地少。故东北平原地区粮食生产劳动集约度低于东南丘陵地区。3.D解析:珠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网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没有连接到粤东、粤北、粤西地区,故不能强力带动粤东、粤北、粤西山区经济发展。45.4.B5.D解析:第4题,图中区域是我国北

8、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区域内有华北油田、胜利油田等大型石油基地。第5题,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主要是通过海运进口石油发展石化工业。67.6.B7.C解析:城市化是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为缩小浙江省内区域发展差异,2020年前应重点加快发展金华义乌都市区。千岛湖周边地区是重要旅游区,也是重要湿地,需要重点保护,限制开发。89.8.C9.D解析: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化与工业化在阶段的变化趋势不同;阶段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快。第9题,进入逆城市化阶段后,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明显增大。1011.10.B11.A解析:第10题,根据题干的提示“在韩国京畿道投资新建钢材

9、加工配送中心,提供汽车板材仓储、剪切、配送服务”,说明宝钢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要目的是占领国外市场。第11题,降低宝钢生产能耗,建立境外铁矿石基地,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提高进口燃料比重将增加成本。二、综合题12.答案:(1)(2)如下表所示:比较方面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经济圈相同点运输有大型港口、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条件优越技术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技术力量雄厚协作大型企业密集,门类多,协作条件好劳动力人口密集,科技力量强,劳动力数量充足、质量高不同点矿产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需从外区域调入有丰富的煤、石油等能源资源和铁矿等矿产资源,资源条件好运输有长江“

10、黄金水道”,内河运输条件好河流水量较少,有结冰期,内河运输条件较差(3)水资源缺乏南水北调工程解析:第(1)题,东北石油和华北煤炭重要输出港是秦皇岛,东北地区重要综合性对外贸易口岸是大连,全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是上海。第(2)题,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都有便利的水陆交通,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科研院校众多,技术力量强,经济基础好,协作条件好;所不同的是环渤海矿产资源丰富,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第(3)题,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环渤海经济圈由于该地区降水少,用水量大,水资源缺乏,国家已开始建设南水北调工程解决这一问题。13.答案:(1)变化:由水稻种植业为主变为城郊农业为主。原因:甲地变成了城市近郊,城

11、市的市场需求起主要作用;生产蔬菜、花卉等农作物的利润更高;高速公路的建成使运输更为便捷。(2)工业结构:传统工业数量减少,出现新兴电子工业。工业布局:传统工业向东北方向的河流下游地区移动、集中,电子工业在西北方向的高校密集区聚集。(3)乙:位于城区河流下游和垂直于盛行风向的远郊,有河流作隔离带,对城区污染小;交通便利;工业用水方便。丙:靠近高等院校,科技发达;接近高速公路并与机场相连;位于城区河流上游,环境优美。(4)交通运输方式增加,交通运输线路更密集,交通布局更合理,铁路移出城区,出现环城公路。(5)向城市外缘移动,沿交通线集中分布。原因:地价相对低,降低成本,改善城区环境。(6)建立了自

12、然保护区和绿化带,优化了产业结构,减少对煤炭资源的开采,城市功能区合理调整。解析:第(1)题,阶段二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农业由种植业向城郊农业不断转变;市场需求及交通运输的发展,利润也更高。第(2)题,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从图例和注记中可以得到充分体现,正确表述是关键。第(3)题,乙为传统工业区,要考虑环境因素、交通等;丙为高新技术产业区,要考虑科技水平及人员素质、优美环境、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等。第(4)题,仔细对比两幅图片可得出,该地交通布局更加合理、运输方式增加、线路密度增大等。第(5)题,工业生产对土地的需求大,对环境影响明显,因此现代城市发展使工业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地租低,环境污染小。第(6)题,从阶段一到阶段二,可以从图中看到具体措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和绿化带,优化了产业结构,减少对煤炭资源的开采,城市功能区合理调整。-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