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版)高中化学二轮复习 2-4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适考素能特训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115932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版)高中化学二轮复习 2-4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适考素能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西版)高中化学二轮复习 2-4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适考素能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西版)高中化学二轮复习 2-4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适考素能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西版)高中化学二轮复习 2-4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适考素能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西版)高中化学二轮复习 2-4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适考素能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版)高中化学二轮复习 2-4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适考素能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版)高中化学二轮复习 2-4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适考素能特训(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版)2013年高中化学二轮复习 2-4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适考素能特训(对应学生用书P097)一、选择题1.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1N2(g)O2(g)=2NO(g)H180kJmol1则2CO(g)2NO(g)=N2(g)2CO2(g)的H是()A386kJmol1B386kJmol1C746kJmol1 D746kJmol1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得该反应,则H566kJmol1(180kJmol1)746kJmol1。答案C2.25、101 kPa下:2Na(s)O2(g)=Na2O(s)H1414kJ/mol2Na(s)O2(g)=Na2O2

2、(s)H2511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和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B. 和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C.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D. 25、101 kPa下,Na2O2(s)2Na(s)=2Na2O(s)H317kJ/mol解析A项,Na2O2的电子式为Na2Na,两个氧原子形成一个阴离子,所以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与Na2O相同;B项,生成1mol Na2O、1mol Na2O2都转移2mol电子;C项,在较高的温度下产物可能是Na2O2而非Na2O;D项,2可得Na2O2(s)2Na(s)=2Na2O(s)

3、H317kJ/mol。答案D3.已知常温下红磷比白磷稳定,在下列反应中:4P(红磷,s)5O2(g)=2P2O5(s) HakJmol14P(白磷,s)5O2(g)=2P2O5(s) HbkJmol1若a、b均大于零,则a、b关系为()Aab D无法确定解析物质越稳定本身含有的能量越低,由于红磷比白磷稳定,故等量的红磷比白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少,故a297.16kJ/molB单斜硫转变为正交硫的能量变化可用下图表示C常温下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D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解析由题干中的两个热化学方程式知,正交硫比单斜硫的能量低,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二者是两种物质,相互转化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4、气态硫能量比固态硫能量高,完全燃烧放热应该多,但H反而小,故A、B、D错,C正确。答案C6.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I2(g)H2(g)2HI(g) H9.48kJ/mol(2)I2(s)H2(g)2HI(g) H26.48kJ/mo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254g I2(g)中通入2g H2(g),反应放热9.48kJB1mol固态碘与1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kJC反应(1)的产物比反应(2)的产物稳定D反应(2)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1)的反应物总能量低解析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利用盖斯定律可得出1mol 固态碘与1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35.9

5、6kJ;同一种物质的能量在相同条件下,能量一样多。同样利用盖斯定律可得出选项D正确。答案D7.对于反应C2H4(g)=C2H2(g)H2(g)、2CH4(g)=C2H4(g)2H2(g),当升高温度时都向右移动。C(s)2H2(g)=CH4(g) H1 2C(s)H2(g)=C2H2(g) H22C(s)2H2(g)=C2H4(g) H3。则中H1、H2、H3的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H1H2H3 BH2H3H1CH2H1H3 DH3H2H1解析由反应得C2H4(g)=C2H2(g)H2(g)H2H3,由反应2得2CH4(g)=C2H4(g)2H2(g)H32H1,当升高温度时两反应都向右移

6、动,所以两反应均为吸热反应,即H2H30,H32H10,可得H2H3H1,故选B。答案B8.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反应可推知:CH4(g)4NO2(g)=4NO(g)CO2(g)2H2O(l)HQ,Q574kJmol1B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分别参加反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不同C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 CH4还原NO2至N2,放出的热量为173.4kJD若用标准状况下4.4

7、8L 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物质的量为1.6mol解析因反应、中甲烷均转化为CO2和H2O,故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分别参加反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同;由()可得出反应CH4(g)2NO2(g)=N2(g)CO2(g)2H2O(g) H0.5H10.5H2。反应放出的热量为(574kJmol11160kJmol1)0.2mol173.4kJ,反应转移电子的总物质的量为1.6mol。答案B9.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C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8、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解析图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反应为吸热反应,A错;使用催化剂可降低活化能而影响反应速率,但不会影响焓变,B错,C正确;图中E1为正反应活化能,E2为逆反应活化能,E1E2,D错误。答案C10.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Fe2O3(s)3CO(g)=2Fe(s)3CO2(g)H24.8kJmol1Fe2O3(s)CO(g)=Fe3O4(s)CO2(g)H15.73kJmol1Fe3O4(s)CO(g)=3FeO(s)CO2(g)H640.4kJmol1则14g CO气体还原足量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时对应的H约为()A. 218kJmol1

9、B. 109kJmol1C. 218kJmol1 D. 109kJmol1解析该问题可以转化为CO(g)FeO(s)=Fe(s)CO2(g)H?所以应用盖斯定律,若把已知给出的3个热化学方程式按照顺序编号为,那么 ()即可。答案B二、非选择题11化学在能源开发与利用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1)蕴藏在海底的“可燃冰”是高压下形成的外观象冰的甲烷水合物固体。甲烷气体燃烧和水汽化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H4(g)2O2(g)=CO2(g)2H2O(g)H802.3kJmol1,H2O(l)=H2O(g) H44kJmol1;则356g“可燃冰”(分子式为CH49H2O)释放的甲烷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

10、水,放出的热量为_。(2)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3)家用液化气中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当1g丁烷完全燃烧并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0kJ。试写出丁烷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解析(1)356g“可燃冰”释放的甲烷为2mol,根据题中的热化学方程式写出甲烷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燃烧方程式可计算出放出的热量。(2)1mol 乙硼烷燃烧生成固态B2O3和液态水放出热量2165kJ。(3)1mol丁烷质量为58g,从而可计算出反应热并写出热化学方程式。答案(1)1780.6kJ(2)B2H6(

11、g)3O2(g)=B2O3(s)3H2O(l)H2165kJ/mol(3)C4H10(g)O2(g)=4CO2(g)5H2O(l)H2900kJ/mol12硅及其化合物是重要的非金属材料。由石英砂制取高纯硅的主要化学反应有:粗硅的制取:SiO22CSi(粗)2CO粗硅中Si与Cl2反应:Si(s)2Cl2(g)SiCl4(g)HakJ/mol粗硅的提纯反应:SiCl4(g)2H2(g)Si(s)4HCl(g)H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三个反应都属于_(填反应类型)。(2)已知1mol Si固体中有2mol SiSi键,1mol O2中有1mol OO键,1mol SiO2固体中有4mol SiO键。某些化学键数据如下:化学键SiOClClH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