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第一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随堂演练 同步测评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114513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第一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随堂演练 同步测评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安徽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第一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随堂演练 同步测评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第一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随堂演练 同步测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第一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随堂演练 同步测评(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专用)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第一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随堂演练 同步测评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安徽专用)随堂演练+同步测评:第三单元第一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12题。1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A东亚地区:环节水量7月份较小B南亚地区:环节水量1月份较大C地中海沿岸:环节水量7月份较小D开普敦附近:环节水量7月份较小2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人类活动对环节的影响最大B跨流域调水可以增加环节的水量C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环节的水量D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的水量解析:第1题,

2、环节为蒸发,东亚地区7月份气温高,蒸发强烈;环节为降水,南亚地区为季风气候,1月降水少;环节为地表径流,地中海地区夏季降水少,地表径流水量较小;环节为水汽输送,开普敦位于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7月份为冬季,盛行西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的暖湿气流。第2题,目前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环节)的影响最大;跨流域调水在流经地区随着河水下渗,其地表径流(环节)水量有所减小;植树造林可以使下渗环节(环节)的水量增加;修建水库,水位抬高,有可能增加地下径流(环节)的水量。答案:1.C2.C3有关水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循环只是在水圈中进行的物质循环B水循环渗透到了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C水循环对地球表层系

3、统的能量起着再分配的作用D水循环是地球表层系统除水之外其他物质运动与循环的传送带解析:选A。水循环不只是在水圈中进行的,它渗透到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2013蚌埠三中调研)有专家将季风区因地质环境特殊,又缺少水利设施而存留不住水的现象,称为工程性缺水。据此完成45题。4下列地区中,工程性缺水最严重的是()A华北平原 B云贵高原C河西走廊 D四川盆地5缓解当地工程性缺水的最有效措施是()A跨流域调水 B修建水库C人工降雨 D植树造林解析:第4题,云贵高原地区石灰岩广布,由于温暖湿润的气候,形成著名的喀斯特地貌,多孔隙和裂隙、溶洞等,地表水极易下渗,难以在地表存留,工程性缺水最严重。第5题,该

4、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难以保存在地表,所以缓解当地工程性缺水的最有效措施是改变地表水的存储状态,即修建水库。答案:4.B5.B 6.甲图是我国一个水电站大坝下游某观测站在筑坝前后所测得的该河两条全年流量曲线,乙图是一个被森林覆盖的河盆在暴雨中呈现的河流流量曲线和含沙量曲线。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A、B、C表示这条河流三种补给形式,其中A是_补给,B是_补给,C是_补给。(2)甲图a、b两曲线,哪条是筑坝后测到的?_,理由是_。(3)假设乙图中暴雨发生时该河盆的森林早已被砍伐,试在图中绘出可能出现的河流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森林砍伐前后,该地区呈现的流量曲线特点是_;原因是_。解析

5、:该题侧重对曲线图分析判断能力的考查,由题干可知:该河位于我国;该河在一年中有两个汛期,A补给时为夏汛,应为雨水补给;B补给时为春汛,应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C补给时流量稳定,且汛期补给量小,应为地下水补给;a、b两条曲线中,a曲线所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b曲线所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说明b曲线所示径流量受到了水库的调节,为筑坝后测到的;森林砍伐前,河流流量小且比较平稳;砍伐后,流量增大且水位陡涨陡落,含沙量增大。答案:(1)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地下水(2)b河流年径流量比较平稳,已受到水库的调节(3)绘图略。森林砍伐前,流量较小且比较平稳;砍伐后,流量大且水位陡涨陡落森林可截留一部分雨水,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 2 - /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