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治疗关节活动技术(课堂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4114002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3.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治疗关节活动技术(课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运动治疗关节活动技术(课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运动治疗关节活动技术(课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运动治疗关节活动技术(课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运动治疗关节活动技术(课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治疗关节活动技术(课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治疗关节活动技术(课堂PPT)(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第二章关节活动技术,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章 稼,运动治疗技术,2014年8月8日,1,目录1,第一节 基础理论 一、关节运动的基础 二、关节活动范围异常的原因 三、常用训练方法 四、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五、关节活动范围测量,1,目录2,第二节 上肢关节活动技术 一、肩部关节 二、肘关节 三、腕关节 四、手指关节,1,目录3,第三节 下肢关节活动技术 一、髋关节 二、膝关节 三、踝及足关节 第四节 躯干活动技术 一、颈部关节 二、腰部关节,1,学习目标,1.掌握主动运动、助力运动和被动运动等临床常用的关节活动度训练方法 2.复习关节活动的解剖生理、运动学基础知识和主要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方

2、法及正常值 3.了解引起关节活动异常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及关节活动度训练时的注意事项 4.运用关节活动技术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能与训练对象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1,重点难点,1.四肢及躯干主要关节主动运动、助力运动和被动运动等临床常用的关节活动度训练方法 2.关节活动的解剖生理、运动学基础知识和主要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方法及正常值 3. 运用关节活动技术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能与训练对象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1,第一节 基础理论,一、基本概念 (一) 概念 关节活动技术是指利用各种方法来维持和恢复因组织粘连或肌肉痉挛等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关节功能障碍的运动治疗技术。关节活动技术包括手法技术,利用设备的机

3、械技术以及利用患者自身体重、肢体位置和强制运动的训练技术。,1,(二) 关节的构成 一个典型的关节必须具备以下四个主要构造条件: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以及辅助结构。前三者为关节的基本构造。辅助结构有关节盘(或称关节内软骨垫)、关节盂缘、滑膜皱襞和关节韧带等。,1,(三) 关节的类型 1.根据关节的运动分类 2.根据关节运动轴心或自由度多寡分类 常用的关节分类法为按关节运动轴的数目和关节面的形态分为单轴关节、双轴关节和多轴关节三类,1,(四) 关节的运动 1.运动轴 根据运动轴的多少可以分为:单轴运动、双轴运动和三轴运动。 2.运动平面 3.运动方向 关节的运动方向包括: 屈、伸、内收、外展、旋

4、内、 旋外、内翻、外翻、背屈、 跖屈、环转等。 4.关节活动的类型 (五) 影响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的因素:,1,二、关节活动范围异常的原因 1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疼痛 2肌肉痉挛 3软组织挛缩 4肌肉无力 5. 关节内异常 6. 关节僵硬,1,三、常用训练方法 (一) 主动运动 (二)助力运动 (三) 被动运动 (四) 持续性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1,四、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一) 适应证 (二) 禁忌证 1.运动造成了该部位新的损伤 2.运动有破坏愈合过程的可能 3.运动导致疼痛、炎症等症状加重时 (三) 注意事项,1,五、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关节

5、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是指关节的远端向着或离开近端运动,远端骨所达到的新位置与开始位置之间的夹角,即远端骨所移动的度数。关节活动范围测量即是测量远端骨所移动的度数,而不是两骨之间所构成的夹角。,1,(一) 测量所使用的仪器设备 1通用量角器 由1个圆形或半圆形的刻度盘和两条臂(分别称为固定臂和移动臂)构成,固定臂与刻度盘相连接,不可移动,移动臂的一端与刻度盘的中心相连接,可以移动。通用量角器主要用来测量四肢关节,1,2指关节测量器 可用小型半圆形量角器测量,也可以用直尺测量手指外展或屈曲的距离,或用两脚分规测量拇指外展(虎口开大)程度。,1,3电子量角器 固定臂和移

6、动臂为2个电子压力传感器,刻度盘为液晶显示器。显示器可以与固定臂和移动臂固定在一起,也可以通过连接线与两条臂相连。电子量角器重复性好,使用方便,精确度优于通用量角器。,1,4脊柱活动测量 可以用专用的背部活动范围测量计或电子量角器来测量脊柱的屈伸活动范围,也可以通过测量直立位向前弯腰、向后伸腰,以及向两侧屈曲时中指指尖与地面的距离来评定脊柱的活动范围,1,(二) 不同量角器的测量方法 (三) 各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方法及正常参考值 (四) 测量注意事项,1,1,1,1,第二节 上肢关节活动技术,一、肩部关节 (一)解剖 肩部骨骼包括肱骨、锁骨、肩胛骨以及与肩部运动密切相关的胸骨和胸壁,它们组成肩部

7、6个关节,1,(二)肩关节活动技术 1.主动运动 基本动作为肩关节的前屈一后伸,内收一外展,水平内收一外展,旋内一旋外。练习时要求动作平稳,每个动作均要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如和上肢其他关节的活动结合起来练习,应以肩部的动作为主。,1,2.被动活动 (1) 肩前屈 病人仰卧,治疗者一手托住其肘部,一手固定肩部,将上肢抬离床面并继续活动其上肢,直到肩前屈达到最大范围或前臂在头上方再次接触床面,1,(2) 肩后伸 病人侧卧,治疗者站其背后,一手托住前臂,一手放在肩部,做后伸运动,1,(3) 肩外展 病人仰卧位,治疗侧肘关节屈曲,治疗者站在床边,一手托住肘部,一手固定肩部,做上肢外展动作。在肩外展到9

8、0时,需要肩的外旋和肩胛骨的上旋才能完成全范围的外展,1,(4) 肩水平外展和内收 病人仰卧,肩位于床沿,上肢外展90。治疗者一手握住肘部,一手固定肩部,先向地面活动上肢(水平外展),再将上肢抬起向身体内侧运动,身体随之转动,面向病人(水平内收),1,(5) 肩内旋和外旋 病人仰卧,肩外展90,屈肘90,治疗者一手握住其肘部,一手握住腕关节上方,将前臂向足的方向转动(内旋)或向头的方向转动(外旋),这一运动可以在肩外展不同度数时完成。,1,( 6) 肩胛骨活动 病人俯卧,上肢放在体侧,治疗者面向病人站在床边,一手放在肩胛下角,一手放在肩部,两手同时将肩胛骨向上、下、内、外各方向活动。也可以让病

9、人侧卧位,治疗者面向病人站立,一手虎口放在肩胛下角,一手放在肩胛骨外侧,两手同时向上、下、内、外方向活动肩胛骨或进行复合运动,1,(三) 器械运动 改善肩部关节活动的常用器械有:肩轮、肋木、吊环、肩墙梯、肩关节旋转器、体操棒等,1,1,1,二、肘关节 (一)解剖 1构成 肘关节由肱骨远端与尺、桡骨近端构成,1,2特点 为复合关节,上述3个关节被包裹在一个关节囊内。,1,(二)肘关节活动技术 1.主动运动 肘关节属于复合关节,包括不同性质的屈戌关节和车轴关节。其基本运动为屈、伸,还可以有510的过伸,桡尺近端关节与远端关节协同可以做前臂旋前和旋后运动。,1,2.被动活动 (1) 肘屈伸 病人仰卧

10、,上肢自然放在体侧,肘窝向上。治疗者一手握住肘后部,一手握住前臂远端,做屈肘和伸肘运动,1,(2) 前臂旋转 病人仰卧,上肢放于体侧,屈肘90。治疗者一手托住其肘后部,一手握住前臂远端,做前臂旋前(向内转动前臂)和旋后(向外转动前臂)运动,1,(3) 肘及前臂的联合运动 病人体位及治疗者手的放置同前,治疗者在做肘屈伸的同时旋转前臂。例如,屈肘时前臂旋后,伸肘时前臂旋前;或者,屈肘前臂旋前,伸肘前臂旋后。两种活动,前一种比较容易。,1,3.器械运动 改善肘关节和前臂关节的器械最常用为肘屈伸牵引椅,前臂旋转牵引器,1,三、腕关节 (一)解剖 腕部骨骼包括桡骨远端、尺骨远端以及8块腕骨。从功能看,腕

11、关节应包括3个关节,1,(二)腕关节活动技术 1.主动运动 腕部的运动比较复杂,桡腕关节可以进行掌屈、背伸、桡偏(外展)、尺偏(内收)4种运动;桡尺远端关节与近端关节共同完成旋前和旋后运动。,1,2.被动活动 关节可动范围活动 病人仰卧位,屈肘90,前臂中立位,治疗者一手握住前臂远端,一手握住掌骨,分别做腕的掌屈、背伸、桡偏、尺偏运动以及上述动作结合起来做腕的环绕,1,3.器械运动 改善腕关节活动的基本器械为腕屈伸牵引架,也可双手托住一体操球,进行腕的屈、伸、桡偏、尺偏全方位活动,1,四、手指关节 (一)解剖 手部骨骼由8块腕骨、5块掌骨、14块指骨以及数个籽骨构成,除拇指为2节指骨外,其余均

12、为3节指骨。27块骨构成以下5种关节,1,(二)手指关节活动技术 1.主动运动 (1) 拇指 腕掌关节可进行屈、伸、内收、外展及旋转。 (2) 患者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自主进行掌指关节的屈曲、伸展、外展、内收动作及指间关节的屈伸、伸展动作。如握拳是手指弯曲,放开是手指伸直;也可伸直,向手腕外侧打开后再夹紧。,1,2.被动活动 (1) 腕掌及腕骨间关节 病人仰卧位或坐位,前臂旋前。治疗者双手握住其手部,拇指放在手背,指向肘部,其余4指放在掌部。双手同时将腕骨及掌骨向手掌方向运动,然后还原。 (2) 指间关节 病人仰卧位或坐位,治疗者一手固定其掌部,一手活动其近端指间关节,也可以一手固定近端指骨,一手

13、活动中端指骨,或者固定中端指骨活动远端指骨,1,3.器械运动 手部关节的常用器械有分拇圆锥,分指板,拇指屈伸牵引架,拇指外展牵弓架,屈指、伸指牵引架等,1,1,第三节 下肢关节活动技术,一、髋关节 (一) 解剖 髋关节由髋臼与股骨头构成,属多轴的球窝关节,为全身位置最深的关节,也是最完善的“球与凹”型关节,1,(二) 髋关节活动技术 1.主动运动 髋关节可沿3个轴运动:额状轴(经髋臼中心与股骨头中心)做屈伸运动;矢状轴(经股骨头中心)做内收、外展运动;垂直轴(经股骨头中心与股骨内外侧髁之间的髁间窝)做内旋、外旋运动。,1,2.被动运动 (1)屈髋屈膝:病人仰卧,治疗者站在一侧下肢旁,一手托住腘

14、窝部,一手托住足跟,双手同时将下肢抬起,然后,托住腘窝的手放在膝关节外侧,做屈髋屈膝动作,1,(2)后伸髋:病人侧卧位,下方下肢稍屈髋屈膝,上方下肢后伸。治疗者站在身后,一手放在上方下肢的膝部内侧托住下肢做髋的后伸,一手放在骨盆处固定骨盆,1,(3)外展髋:病人仰卧,下肢中立位。治疗者站在病人下肢一侧,一手放在腘窝处托住大腿,一手放在踝关节后方托住小腿,双手同时做下肢的外展动作,1,(4)旋转髋:病人仰卧,治疗者站在下肢一侧,一手放在小腿后方,将下肢托起至屈膝90,一手放在膝关节外侧,避免大腿外展。托起小腿的手将小腿向外 (髋内旋)或向内(髋外旋)运动,1,3.主动助力活动 (1) 髋关节屈曲

15、训练:患者取仰卧位,先将滑轮套在踝关节上方,再将绳通过滑轮,绳索两端固定把手,滑轮位于正前上方,患者通过双手握住绳两端的把手的拉力,完成髋关节的屈曲运动。 (2) 髋关节内收、外展训练:患者取仰卧位,先将滑轮套在踝关节上方,再将绳通过滑轮,绳索两端固定,患者近似水平位进行髋关节的内收、外展训练。,1,二、膝关节 (一) 解剖 构成膝部的骨骼有股骨远端、胫骨近端、腓骨近端以及髌骨。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为复关节,包括以下3个关节,1,(二) 膝关节活动技术 1.主动运动 膝关节是人体中负重大、运动量大的关节,主要为屈戌关节,可进行屈、伸运动,但在屈膝时,也

16、能做轻度磨动与旋转。 2.被动运动 膝关节常和髋关节的被动运动一同完成,具体操作手法可参阅本节髋关节的被动运动。,60,3.器械练习 改善膝关节活动的最常用器械为屈膝牵引架,61,三、踝及足关节 (一) 解剖 踝部骨骼有胫、腓骨的下端与距骨,三者构成2个关节,1,(二) 踝及足关节活动技术 1.主动运动 (1) 跖屈一背伸 病人坐位,小腿悬垂。跖屈的同时屈曲足趾,背伸同时伸展足趾。 (2) 内翻一外翻 病人坐位,小腿悬垂。踝内翻的同时屈曲足趾,外翻的同时伸展足趾。 (3) 足的功能,1,2.被动运动 (1)踝背伸:病人仰卧,踝中立位。治疗者站在患足外侧,上方手握住小腿远端,下方手托住足跟,前臂掌侧抵住足底。活动时下方手将足跟稍向远端牵引,同时前臂将足压向头端,1,(2)内翻一外翻(距下关节):病人仰卧,踝中立位。治疗者站在患足外侧,一手握住小腿远端,另一手拇指和其余4指分别握住足背及足底,内翻时将足跟向内侧转动,外翻时将足跟向外侧转动,1,(3)跗跖关节旋转;病人仰卧,踝中立位。治疗者一手托住足跟,一手放在跗跖关节处。活动时上方手不动,下方手将跖骨先向足底方向转动,后向足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