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桃花源诗》课件.ppt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4109981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花源记》《桃花源诗》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桃花源记》《桃花源诗》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桃花源记》《桃花源诗》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桃花源记》《桃花源诗》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桃花源记》《桃花源诗》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桃花源记》《桃花源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源记》《桃花源诗》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怡情养性,5 寻美桃花源,八下册 第三,【课 型】教读引领课 【学习内容】 桃花源记+图书P148桃花源诗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亦真亦幻的构思,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2.品味语言,感受桃花源的美好意境和陶渊明的语言风格。 3.感受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对黑暗现实的不满,领会作者在桃花源中寄托的理想和向往。 【学习重难点】品味语言,理解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课时安排】1课时,优美的景色,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有一个成语比喻与外界隔绝的优美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世界,这个成语是? 东晋末年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景美人乐、安静

2、自足、和睦淳朴而又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桃源胜境,感受那份幸福美好。,世外桃源,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著有陶渊明集饮酒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在那年冬天,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能给太守进言。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

3、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慕名利,风骨气节,颜延之在当刘柳后军功曹这个官职时,曾经在寻阳和陶潜交情很好。后来颜延之在始安郡这个地方当官,在经过陶潜住的地方时,便天天去陶潜家。要走的时候,颜延之留下二万钱给陶潜,陶潜全部把钱送到酒家,以便以后去拿酒方便些。无论贵

4、贱人等,去造访陶潜,他有酒的时候便设酒宴一起饮酒,如果陶潜先喝醉,他就跟客人说:“我喝醉了,想去睡觉啦,你可以回去了。”他的率真性情就是这样。,颜公付酒钱,文体,是古代一种文体,主要记载事物,来抒发情感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桃花源”是记的对象,我们在诵读课上已经对桃花源记进行了诵读,下面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诵读,大家认真听,展开想象,随着这位同学的诵读,跟渔人一起步入桃花源,感受桃花源的美好,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1.同学们,我们又跟随着渔人游览了一次桃花源,想一想作者以什么线索安排课文内容的? 2.大家试着以核心事物“桃花源”为着眼点,用简洁的词语概括渔人的行踪。(抓住核心事物分析问题),

5、渔人的行踪,思路: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寻找桃花源。,1.品读发现桃花源: 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用文中原句回答) 作者怎么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写的作用?,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了铺垫,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2.品读进入桃花源: 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复前行。“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3.品读做客桃花源 这种突然的变化就让人就得惊异,但思维来不及为这样的变化惊异,就被眼前的美好惊呆了:渔人看到了什么样的奇异景象?,自然环境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

6、相闻。”,社会环境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深入探究:这样的景象为什么在渔人眼里很惊异? 同样“惊异”的,除了渔人和读者外,还有谁?为什么惊异?,渔人见惯了桃花源外人们因战争连年不断,乱流离失所,繁赋重役压榨下民不聊生、流离失所、苦不堪言的现实,突然看到这样有良田美池、鸡犬相闻的村庄,看到男女安然劳作,老人孩子很快乐,又怎能不惊异呢?,桃花源人。 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突然见到外人,自然惊异。,桃花源人怎样对待这个不速之客?,“问所从来”人之常情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淳朴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热情 “余人各复延至

7、其家,皆出酒食。”好客,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试着用一句话来概括: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受到如此苦难而叹惋。,不希望外人来打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桃花源是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人人劳动,安居乐业,没有压迫、剥削的理想社会。,4.品读出后再寻桃花源 桃花源如此美好,令人向往,存不存在呢?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结局?,一是为桃花源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此乃人间仙境,可遇而不可求; 二是将桃花源描绘成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作者心中的理

8、想社会,探主题: 诗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人民安居乐业,人人平等、彼此和睦融洽相处的理想社会;,(一)回顾这节课,我们是怎样品读桃花源记的?,理清线索(渔人的行踪)根据线索(行踪)深入品读,抓住关键字词(异),体会语言的魅力(层层设疑,步步惊异,引人入胜)结合背景,整体把握作者思想感情。,(二)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个注脚,但为什么桃花源记比桃花源诗流传更广泛,更为人所喜爱?,桃花源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不但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桃花源记 溪路 桃林 异 山洞 虚构:寄托理想,表达愿望 桃源 结局,二、兴趣探究:桃花源既是“绝境”,又“与外人间隔”久远(由秦至东晋已近六百年),为什么作者描写桃花源人“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语言也能与渔人相通?而桃花源诗中则描写“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有兴趣的同学进行探究,在班级中交流。,一、再造想象:对比我们的生活与桃花源的生活,你有什么感想?如果桃花源真有,现在会怎样?以“今日桃花源”为题,试写一篇400字左右的短文,注意线索清晰,特点鲜明,感情明确。,怡情养性,谢谢你的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