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上传人:ja****ee 文档编号:144100792 上传时间:2020-09-0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历史八上课后习题答案第一单元第1课 鸦片战争P4材料研读: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鸦片走私带来的严重杀害。白银大量外流,危及国家统治;摧残国人的身体和精神。P6问题思考:鸦片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失败?英国综合国力强大。鸦片战争时,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政治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清政府腐朽落后。鸦片战争时,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驰,战争领导者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作战组织指挥不力。P7课后活动1.结合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对比1840年前的中国,你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

2、,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香港岛的割让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西方列强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P9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会发生。“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只是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战争的根本原因是随着工业革命的陆续完成,世界资本主义在19世纪50年代迅速发展。扩大国内市场,掠夺殖民地,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列强共同的强烈愿望。侵略中国,就是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

3、场,扩大侵略权益。P10材料研读: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感受。英法侵略者烧毁圆明园是野蛮的行为,是对全人类的犯罪。圆明园被烧毁使中国的文化遗产遭到严重损失,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同时,它也让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侵略者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它永远警示着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也激励我们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P12课后活动1.根据沙俄侵占北方领土示意图,叙述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情况。提示:学生指图说明即可。重点在强调侵占领土之多,手段之令人不齿。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P14材料研读:这段话说明了什么?说明清军畏敌如虎、官兵丧失斗志,而太平军则士气高昂、所向披靡。P15材料研

4、读: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天朝田亩制度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的设想,由于这一设想是建立在小生产的基础上的,因此不可能实现。P18课后活动:在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中,找出桂林、长沙、武昌、安庆的位置,思考太平军为什么进展那么顺利。攻占桂林、长沙、武昌、安庆等地在定都天京之前。由于当时的社会矛盾激化,广大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洪秀全利用“拜上帝会”将贫苦农民组织在一起,农民有斗争的积极性,太平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加之清军的腐朽衰败,所以太平军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第二单元第4课 洋务运动P23这段话反映的观点是什么?你怎样看待他的说法?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社会政治制

5、度的腐朽,“练兵”和“海军”都只是治标不治本,只学习西方技术不改变落后的政治制度,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课后活动1.A2.洋务运动给中国近代化探索留下哪些有益的启示?洋务运动在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潮流的背景下,大胆迈出了图强求富的第一步,这是中国在近代化道路上的第一步,也是长期封闭的中国主动走向近代世界的第一步。洋务派注意世界形势的变化,努力推动中国社会的缓慢进步,改变了一个民族故步自封、盲目自大等落后的思想认识。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P26材料研读:试结合旅顺屠城的史实,分析这段话的含义。旅顺屠城是在日军高层将领的直接命令和间接煽动下对无辜的普通中国民众的野蛮屠杀。日军占领旅顺后,连

6、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家家遭殃,血肉遍地,条条街巷血流成河。日军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材料说明这一罪行充分暴露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残暴本质,是对人类文明的严重践踏。P26问题思考:结合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海战的历史,说说加强海洋防卫的重要性。从两次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列强都是从海上开始入侵中国的。中国放弃和丧失了制海权,是导致战争失败的重要战略原因。甲午战争交了学费,为后来的人们提供了前车之鉴。海洋防卫是国家海洋战略和国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抵御来自海上的侵略,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维护世界和平,具有十分深远的意

7、义。P27课后活动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而今天中国同样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同?清政府是在丧失主权的情况下,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投资办厂,便利了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今天的招商引资则是在中国政府充分行使主权的情况下,主动利用外资来加快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双赢互惠的。第6课 戊戌变法P29问题思考:上述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主要宣传了变法图强的观点。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P31课后活动1.制作表格,整理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2.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同意观点A。因为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瓜分危机迫在眉睫的紧要关头

8、,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而奔走呼号,并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所以这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同意观点B。因为洋务运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即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戊戌变法则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即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所以说,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不同意观点C。因为戊戌变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民族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因此观点C是错误的。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P32这个揭帖宣传了哪些主张?你怎

9、样看待这些主张?揭帖反映了义和团的原因、方式及目的。义和团认为当时的民族危机是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主张通过武力反抗将列强赶出中国;主张保清、扶清。义和团主张正面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但从揭帖中可以看出,他们没有判别帝国主义侵略与清政府反动统治之间的关系,并对清政府存有幻想,最终被清政府利用并出卖;他们没有把帝国主义侵略与西方先进文明成果区别开来,“拆铁道”“拔线杆”“毁坏火轮船”等极端排外行为表现了他们对现代文明的盲目排斥;“神助拳”“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等内容则表明义和团带有深厚的封建迷信色彩。P35问题思考:想一想,各国在北京东交民巷使馆界驻军,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10、。各国在北京东交巷使馆界驻军,使它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中之国”。清政府由此完全处于各国军队的影响的控制之下。各国可以更方便地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P36课后活动1、填充。战争条约影响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为什么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主要内容略清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海关税、盐税等被作为赔款担保,使清政府在经济上受制于列强;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11、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的监控之下;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表示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所以说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第三单元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P40为什么孙中山能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孙中山早年从“医人”转向“医国”,从要求改革到投身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成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在领导民族民主革命的伟大历程中,创建革命团体,建立政党,确立三民主义,发动武装起义。这一系列活动,让他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P41课后活动1.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三位重要历史人物,他们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请你查阅相关资料,谈谈对他们的看法。结合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

12、的具体活动展开分析。在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他们虽然最后都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永远闪耀着光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巨变。2.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是什么?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阐述和概括。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是孙中山领导民族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第9课 辛亥革命P43通过上面这段话,分析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虽然黄花岗起义失败了,但革命党人为革命献身的伟大精神震动了全国,也震动了世界。起义促进了民主革命浪潮的进一步高涨,也推动了全

13、国革命高潮的更快到来。起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清朝统治,为后来武昌起义一举成功准备了条件。P45课后活动1.B自己动手收集并阅读革命党人的事迹材料,课堂中适时讲述,也可以举办历史故事会。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P47材料研读 你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内外交困。由于特殊的国情,革命党人把“排满看得高于一切,认为革命之目的只在于消灭专制,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南京临时政府对外推行与友邦“益求辑睦”的外交政策,想通过承认外国在华的一切特权,保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来寻求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承认,这暴露出其软弱和妥协的一面。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争取各国外交上的承认,创造和平的外

14、部环境是新生政权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南京临时政府的“和平主义”外交是在险恶的国际环境和纷乱的国内政治条件下的无奈之举。P49问题思考 为什么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国家性质、人民权利和政治体制等方面做了细致规定。它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它用法律形式否定了独裁专制的君权,赋予国民自由权利。它的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精神。约法还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宪法未施行以前,本约法之效力与宪法等。”这表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国家根

15、本大法的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P49课后活动1、你认为下列哪些措施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临时政府设在南京、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阅读鲁迅的故乡风波药阿Q正传等小说,体会辛亥革命对当时社会的影响。这几部作品向我们展现的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一群麻木、愚昧、冷漠的中国国民形象。这些小说反映出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赶走了皇帝,剪掉了辫子,但帝制作孽并未彻底消失,还在社会上肆虐;揭示了辛亥革命脱离群众,没有彻底打击和镇压封建势力,使一些封建军阀、土豪劣绅摇身一变,投机到革命阵营中,从内部破坏革命。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没有完成,中国民众还处于封建势力和思想的统治之下。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还有什么遗憾?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赶跑了皇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使人们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