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主要的理论流派(精)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4100729 上传时间:2020-09-05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心理学-主要的理论流派(精)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医学心理学-主要的理论流派(精)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医学心理学-主要的理论流派(精)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医学心理学-主要的理论流派(精)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医学心理学-主要的理论流派(精)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心理学-主要的理论流派(精)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心理学-主要的理论流派(精)ppt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主要理论流派,.,目 录,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第二节 行为学习理论,第三节 人本主义理论,第四节 其他理论,.,重点难点,.,精神分析理论 又称心理动力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Freud S,18561939)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一、心理结构理论,心理活动,意 识,前意识,潜意识,.,二、人格结构理论,.,三、心理发展理论,.,四、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焦虑的形式 现实焦虑:来自于现实世界的威胁,个体面临着一个被感知为危险的情境或状态。 神经质焦虑:来源于本我冲动要释放的威胁,个体体验到焦虑却不知道它的原因,是一种非现实的恐惧

2、。 道德焦虑:产生于超我的影响,是当自我受到超我惩罚威胁时产生的恐惧。,.,四、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防御机制的概念及特征 概念:防御机制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发展出一套心理自我保护的办法。 特征:在潜意识中进行;人类在正常和病态的情况下都会不自觉地运用;运用得当,可以暂时减轻痛苦,缓解焦虑,防止精神崩溃;过度使用则是一种病态。,.,四、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主要的防御机制 压抑:是一种最基本的心理防御机制,指把不能被社会道德规范或自己意识所接受的冲动、欲望、情感等不知不觉中抑制到其潜意识中,以保持心境的安宁。,.,四、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否认:是一种比较原始、简单的心理防御机制。指拒不承认已

3、经发生的令人不愉快或痛苦的事情,以减轻焦虑。 小孩打破东西闯了祸,往往用手把眼睛蒙起来;癌症病人否认自己患了癌症;妻子不相信丈夫突然意外死亡。,.,四、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投射: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指以自己的想法推想外界的事实,将自己内心不能接受的感觉、欲望、态度、意念等转移到外部世界或他人身上,以减轻内心的焦虑和痛苦。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即是典型的投射作用。,.,四、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反向:由于道德和社会规范的约束,将潜意识中不能直接表达的欲望和冲动通过截然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以减轻焦虑。,.,四、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转移:把对某一对象的欲望、情感或行为意向不自觉地转向不相干的对

4、象,既发泄了相应的心理能量,又不会给自己带来威胁。 抵消:是以象征性的动作、语言和行为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事件,以此弥补其内心的愧疚,解除焦虑。,.,四、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指个体遭遇挫折后,为自己的行为或处境寻找自我认可的理由以摆脱焦虑或痛苦,但有时理由实际上站不住脚。 合理化常见形式为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四、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代偿: 也称补偿,当个体因本身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致使目的不能达成时,改用其他方式来弥补这些缺陷。 退化:也称退行,指当个体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放弃已有的较成熟的应对方式,而是用幼稚的方式应付困难或满足自已的欲望。,.,四、焦虑与自我防御

5、机制,幻想: 指一个人遇到困难时,利用幻想的方式使自己脱离现实,满足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需要和欲望。 幽默:当个体处于困境时,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摆脱尴尬。 升华:是把社会不能接受的本能欲望导向更高级的、建设性的活动。,.,五、释梦理论,梦的解析是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弗洛伊德认为,如果个体将潜意识的性和攻击冲动在意识水平上直接给予表达,会使个体感到不安,于是通过梦来表达。,.,一、行为的概念,.,一、行为的概念,行为学习理论认为,人的正常或病态的行为都是学来的,学习是支配人的行为和影响心身健康的重要因素。根据学习的基本规律,可以解释、预测和控制个体行为的获得、维持或消退。通过对学习

6、各环节的干预或重新学习,可以矫正不良行为。,.,二、行为学习的原理-经典条件反射,实验过程:,.,二、行为学习的原理-经典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意义: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认为,任何环境刺激,包括理化的、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变化,都可通过经典条件反射机制影响人的行为。个体的一些正常或异常行为都可以通过经典条件反射过程建立。,.,二、行为学习的原理-经典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的特点: 强化:指环境刺激对行为反应产生促进作用的过程。在经典条件反射中,非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反复结合的过程就是强化。结合次数越多,则条件反射形成越巩固。,.,(一)经典条件反射,泛化:由于反复强化的作用,某些与条件刺激相

7、近的环境刺激也可引起相同的条件反射,这种现象称为泛化。 消退:非条件刺激长期不与条件刺激结合,即取消强化,条件反射可逐渐消失,这种现象称为消退。,.,(二)操作条件反射,实验过程:,.,(二)操作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的意义 操作条件反射重视行为的结果对行为本身的影响。任何与个人的需要相联系的环境刺激,包括各种理化的、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变化,只要反复出现在某一种行为之后,都可能对这种行为产生影响;反之,人类许多正常或异常的行为包括各种习惯或症状,也可以因操作条件反射机制而形成或改变。,.,(二)操作条件反射,正强化:指个体的某一行为使积极的刺激增加,导致该行为逐渐增强的过程。 负强化:指个

8、体的某一行为使消极刺激减少,导致该行为逐渐增强的过程。 消退:指个体的某一行为使原有的积极刺激减少,导致该行为逐渐减弱的过程。 惩罚:指个体的某一行为使消极刺激增加,导致该行为逐渐减弱的过程。,.,(三)内脏操作条件反射,米勒(Miller NE)1967年所进行的内脏学习实验实际上是上述操作条件反射的另一种形式,即内脏操作条件反射。在内脏学习的实验中,对动物的某一种内脏反应行为(如心率下降)给予奖励,经过这种选择性的定向训练,结果动物逐渐学会了“操作”这种内脏行为,使心率下降。,.,(四)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也称示范作用,是另一种类型的行为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可以通过对一个具体模型

9、行为活动的观察和模仿,学会一种新的行为类型,而不强调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四)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Bandura A)提出行为学习包括四个过程: 1.注意:学习者反复观看某一榜样,接受其中的特征性信息,成为学习的依据。 2.记忆:这些特征性行为被学习者有意无意记住,成为日后自己行为的模型。 3.行动:学习者表现出这种特征行为。 4.强化:依强化原则,增加或减少这种行为的再发生次数。,.,(四)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Bandura A)提出行为学习包括四个过程:,注 意,记 忆,行 动,强 化,.,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自我实现的含义 马斯洛理论中的“自我实现”,是指个体在成

10、长中,其身心各方面的潜能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和结果。,.,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二、罗杰斯的自我形成理论,自我概念与价值条件 自我概念:刚出生的婴儿没有自我的概念。出生后,在与他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开始慢慢学会了区分“我”与“非我”。当最初的自我概念形成之后,人的自我实现趋向开始激活。,.,二、罗杰斯的自我形成理论,自我概念与价值条件 价值条件:在自我实现这一动力的驱动下,儿童在环境中尝试进行各种活动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儿童寻求积极经验的过程中,有一种是受到他人的关怀而产生的体验,还有一种是受到他人的尊重而产生的体验,但他人的尊重和关怀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体现

11、着父母和社会的价值观,罗杰斯称之为“价值条件”。,.,二、罗杰斯的自我形成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与以人为中心疗法 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以人为中心疗法,以来访者为中心,重视来访者的人格尊严。在心理治疗中,只要给来访者提供自然的、和谐的、自由的心理氛围,来访者就会摆脱自我概念不一致带来的困扰,修复受损的自我实现的潜力,重新走上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道路,成为一个健康的人。,.,一、认知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了情绪的ABC理论,,.,一、认知理论,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是,通过改变来访者的想法和观念(B),来改变、控制其情绪和行为结果(C),其中所使用的重要方法是对不合理信念加以驳斥和辩论(d

12、isputing irrational beliefs,D),使之转变为合理的观念,最终达到新的情绪和行为的治疗效果(new emotive and behavioral effects,E)。由此,埃利斯的ABC理论发展成了治疗情绪障碍的ABCDE模型。,.,一、认知理论,贝克的观点 :贝克认为常见的认知歪曲有以下五种形式: 1任意的推断:在证据缺乏或不充分时便草率地做出结论。 2选择概括:根据个别的细节便对整个事件做出结论。 3过渡引申:在单一事件的基础上做出关于能力、操作或价值的普遍性结论。 4夸大或缩小:对客观事件的意义做出歪曲的评价。 5“全或无”思维:要么全对,要么全错,把生活看成

13、非黑即白的单色世界,没有中间色。,.,二、心理生理理论,坎农的观点 20世纪2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坎农(Connon WB)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发现,强烈的恐惧、愤怒等情绪变化将通过“战斗或逃跑反应”(fight or flight),经交感-肾上腺系统引起全身功能变化。,.,二、心理生理理论,赛里的一般适应综合征 20世纪30年代,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Selye H)提出了著名的应激适应机制学说,认为应激是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进行抵御时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称之为一般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二、心理生理理论,赛里的一般适应综合征 塞里

14、将应激反应分成了三个阶段:警戒期(唤醒期)、抵抗期、衰竭期。,.,二、心理生理理论,沃尔夫的研究 沃尔夫发现,患者在情绪愉快时,粘膜血管充盈,分泌增加;在愤怒、仇恨时,粘膜充血,分泌增加;而忧郁、无望、自责时,粘膜苍白,分泌减少,运动抑制。他还认为,情绪对生理活动的影响还受遗传性、器官的易罹患性和人格特征的影响。,.,二、心理生理理论,恩格尔的研究 恩格尔指出,人对不同性质的心理应激所产生的生理反应主要分两大类:“或逃或战反应”与“保守-退缩反应”。,.,精神分析强调潜意识的作用,重视人格不同部分之间的动态平衡对健康的影响,强调本能是推动人格发展的动力;行为主义重视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制约作用;人本主义主张需要是人格发展的动力,无条件积极关注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认知理论认为个体对刺激的认知评价是决定情绪和行为的关键因素。心理生理学认为,心理因素对人类健康和疾病发生的影响,必须通过生理活动作为中介机制。,本章小结,.,思考题:,1.简述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2.解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3.简要回答操作条件反射的类型和意义 4.思考心理学各种理论的优缺点 5.请用行为学习理论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健康问题,.,第二章 主要理论流派 ,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